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3 空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8:46
文档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3 空气

考点3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一、选择题21.(2017·乐山)我市某中学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测定区域测定时段抽测次数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城市绿心中午12:00~13:0050.029%城市绿心清晨7:00~8:0050.028%繁华闹市区中午12:00~13:0050.039%繁华闹市区清晨7:00~8:0050.03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
推荐度:
导读考点3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一、选择题21.(2017·乐山)我市某中学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测定区域测定时段抽测次数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城市绿心中午12:00~13:0050.029%城市绿心清晨7:00~8:0050.028%繁华闹市区中午12:00~13:0050.039%繁华闹市区清晨7:00~8:0050.03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
考点3 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

一、选择题

21.(2017·乐山)我市某中学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

测定区域测定时段抽测次数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

城市绿心中午12:00~13:00

50.029%

城市绿心清晨7:00~8:00

50.028%

繁华闹市区中午12:00~13:00

50.039%

繁华闹市区清晨7:00~8:00

50.032%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B.大量植树造林有利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同地域都是相同的

D.多次抽测并取平均值可有效避免测定的偶然性

11.(2017·攀枝花)雷阵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少量氧气(O2 )转化为臭氧(O3),表示为:  3O2             2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 O2与O3所含原子数相等            B.O2 转化为O3属于物理变化  

C.O2与O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O2 与O3都是化合物

 7.(2017·攀枝花)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4.(2017·锦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2.(2017·黔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017·南宁)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

【解析】目前列入空气质量检测的物质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物,氧气可供人类进行呼吸作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A。

【答案】A

2.(2017·抚顺)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2017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B.推广使用脱硫煤,防止酸雨的产生

C.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    D.使用可降解塑料,避免产生“白色污染”

【答案】A

【解析】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水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防止酸雨的产生;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可以保护环境;使用可降解塑料,避免产生“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选A。

2.(2017·牡丹江)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2017·十堰) 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 绿色出行        D. 扬尘施工 

【答案】D

【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空中喷雾可以减少或抑制空气中的颗粒物;植树造林可以吸烟除尘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     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 扬尘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故选D。

9.(2017·十堰)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

【答案】C

【解析】空气的组成按体积: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0.03% 。故选C。

4.(2017·贺州)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是0.9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其它物质的体积分数是0.03%.

【解答】解:由图中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可知,“c”的体积分数约为21%,因此“c”代表的是氧气.

故选:C.

2.(2017•本溪)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017•辽阳)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  )

A.侯德榜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阿伏伽德罗

【分析】侯德榜研究了侯氏制碱法,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拉瓦锡,张青莲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阿伏伽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解答】解:A、侯德榜研究了侯氏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B、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拉瓦锡,故选项正确;

C、张青莲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故选项错误;

D、阿伏伽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几位科学家的成就,要加强记忆.

2.(2017•云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分析】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解答.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故答案选B.

【点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要准确记忆,如空气的成分、氢氧化钠的俗称等.

5.(2017•日照)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

【解答】解:A.点燃白磷后快速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以防止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较大误差,故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错误;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整个装置是密封的,实验效果会更好,故正确;

D.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使进入瓶内的液体体积的大,使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选择药品时要注意:空气中的氧气要充分消耗掉,而又不能加入新的气体.因此应该考虑用红磷、白磷、铜丝等,他们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几乎不占空间.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2017山东省枣庄市,14题,2分)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发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空气污染物PM2.5的来源及防治。PM2.5是指空气中含有直径小于2.5微米的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绿色植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微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① 值得提倡;焚烧秸秆不仅产生大量的微颗粒,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②应禁止;发展共享单车,不产生任何污染,且节能,③值得提倡;煤燃烧时既产生PM2.5,又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减少燃煤的使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④值得提倡;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PM2.5和有毒气体,⑤应不提倡,综上所述,减少空气中PM2.5应提倡的做法有①③④,故选A。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2.(2017湖南沙市,题号2,分值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及杂质气体0.03%,A正确;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杂质气体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C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

2. (2017年维吾尔自治区,题号2,分值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21%      B. 0.94%     C. 0.03%    D. 78%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氮气 N2 78%;氧气 O2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及杂质 0.03%。

A、空气中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21% 的是氧气,故错误;

B、空气中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0.94%  的是稀有气体 ,故错误;

C、空气中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的是二氧化碳 ,故错误;

D、空气中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78% 的是氮气 ,故正确。故选D。

【知识点】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2.(2017天津市,题号2,分值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知识点,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PM2.5。

A.氮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是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错误;     

B.氧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是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错误;        

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是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正确,D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2017葫芦岛,2,1)通过实验,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侯德榜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常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发现了空气的成分,测得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A选项正确;道尔顿发现原子,提出了原子论,故B选项错误;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选项错误;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化学常识

1.(2017上海市,27,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O2  B. N2    C.He  D.CO2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B选项符合题意,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AC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4.(2017湖南省郴州市,题号4,分值2)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

A. N2            B.CO2             C.稀有气体            D.O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选D。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请从下面四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用字母代码回答1-4题。

A、氮气  B、葡萄糖 C、钾  D、氧化镁

2.(2017黄石市,题号2,分值1)空气中体积比最大的是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空气中含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按体积分数算:氮气占空气的78%,体积比是最大的,故A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固体不是空气的成分,则其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故不合题意;

C、钾是固体不是空气的成分,则其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故不合题意;

D、氧化镁是固体不是空气的成分,则其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故不合题意;

故选A。

【知识点】空气成分

5.(2017辽宁省营口市,5,1)下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C. 燃烧值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      

D. 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操作;化学上烟是指固体小颗粒聚集形成的,雾是固体小液滴聚集形成的,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五氧化二磷颗粒,形成大量白烟,故A错误;实验中,反应停止后有水倒吸如瓶中约五分之一体积,瓶中约五分之四的气体是氮气,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且不和红磷反应,故B正确;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红磷不能换成铁丝,故C错误;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小,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操作

5.(2017甘肃省兰州市,题号5,分值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污染性气体,污染性气体指严重危害人类及动植物生长,或破坏地球正常环境的气体。

A.二氧化碳是组成空气的成分之一,虽然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是并不将其归为污染性气体,故正确,选择A。

B.二氧化硫有毒,而且会造成酸雨污染,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错误;

C.臭氧是污染性气体,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错误。

【知识点】污染气体的常见种类。

10.(20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题号10,分值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答案】A

【解析】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防止食品,故常用于食品防腐,A对;稀有气体不能支持呼吸,不可用于医疗急救,B错;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它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它本身是不能燃烧的,不是可燃物,D错。

【知识点】空气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2.(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题,2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

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A错误;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氧气和氮气的原料,B正确;

氦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正确;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故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8.(2017桂林市,题号8,分值2)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空气成分特点。

A、氮气是一种可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体,避免膨化食品压碎,不会使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故错误;

B、氧气有氧化性,与食品接触,会使食品腐烂变质,但不会使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故错误;

C、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食品已经回潮,有水蒸气进入,故正确;

D、二氧化碳中不含水,故不会使食品回潮,变得不再松脆,故错误。故选C。

【知识点】空气中各成分性质

4.(2017怀化市,题号4,分值2)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所以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并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所以本题选择B。

【知识点】 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4.(2017广西省来宾市,题号4,分值2)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积极植树造林         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答案】D

【解析】A.使用清洁能源不产生空气污染物,不造成空气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加强大气质量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被能够净化空气,积极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加高烟囱不能减少工厂排放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减少空气污染,D符合题意;

故选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3.(2017重庆市,题号3,分值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

【答案】A

【解析】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占0.03%,所以A选项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2.(201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题号2,分值2)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稀有气体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空气的组成,空气里面通常是以体积分数计算含量

A 在空气中的体积是21% 

B 稀有气体是指氦、氖、氩、氪、氙、氡多种气体的体积是0.94%;

C 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是78%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是0.03%;

空气中其体积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知识点】考点1  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1.(2017河北省,题号1,分值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空气中各物质的成份。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含量最多的是氮气。B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2.(2017江苏省宿迁市,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其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O2是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其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2017四川省成都市,1题,3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NO2    C.SO2    D.PM2.5

【答案】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201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题号2,分值2)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稀有气体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空气的组成,空气里面通常是以体积分数计算含量

A 在空气中的体积是21% 

B 稀有气体是指氦、氖、氩、氪、氙、氡多种气体的体积是0.94%;

C 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是78%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是0.03%;

空气中其体积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知识点】考点1  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2.(2017湖北省襄阳市,题号8,分值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等知识。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

A.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不正确;

B.空气污染物中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会引起酸雨,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故说法正确;

D.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说法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6.(2017湖南省邵阳市,题号16 ,分值2)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A项, 为保证尽量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全,要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此项正确 。

B项,  红磷点燃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以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影响实验结果,故此项错误。

C项,  红磷熄灭后,要等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故此项错误 。

D项,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故此项错误 。

【知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6.(2017甘肃省兰州市,题号16,分值2)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A.铁只能在纯氧气中燃烧,因此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颗粒,在瓶内所占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观察现象才能避免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故正确,选择B;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颗粒,可以看到白烟,在瓶内所占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故错误;

D.红磷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并非质量分数,故错误;

【知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0.(20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题号10,分值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答案】A

【解析】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防止食品,故常用于食品防腐,A对;稀有气体不能支持呼吸,不可用于医疗急救,B错;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它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它本身是不能燃烧的,不是可燃物,D错。

【知识点】空气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8.(2017江苏省南京市,8题,2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治理工地扬尘可减少空气中的PM2.5,A错误;

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B正确;

使用公共自行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空气中的PM2.5,C错误;

禁止焚烧秸秆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PM2.5,D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3.(2017重庆市A,题号3,分值2)  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78%  B.21%  C.11%  D.58%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其中氮气约占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故A项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

7.(2017苏州,7,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及氧气的制法;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氧气的制法 

2.(2017年广西省贵港市,题号2,分值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CO2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结合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含量、性质与用途分析。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用于保存食品,故A正确;

B.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故B错误;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故C错误;  

D.空气中的SO2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故D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3.(2017广西省玉林市,题号3,分值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空气的组成,是基础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是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3%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4%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A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

1.(2017山东省潍坊市,题号1,分值2)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代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约占0.03%,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a的含量最多,故a是氮气。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2.(2017年,2题,2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         B.0.94%      C.0.03%      D.7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的认识。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选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8.(2017山东菏泽,题号8,分值2)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A.该实验通过足量的红磷把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之后产生的压强差从而使得烧杯内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吸入的氧气的体积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A对;

B.根据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可推知,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B对;

C.硫燃烧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硫,从而占据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故该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硫来代替,C错;

D.装置气密性不好,最终就会影响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从而影响实验目的的达成,D对。

【知识点】红磷、硫的化学性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的误差分析。

二、填空题

19.(2017江苏省南京市,19题,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 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 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g+O2△2HgO(2分)

(2)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1分)。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1分)。(合理答案均可)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1分)。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

(1)汞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氧化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2HgO;

(2)从卡片信息可知,本实验使用汞除题给三个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①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②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3)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也大体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现代精确的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其总体积的21%、氮气约占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约占1%。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22.(2017山东省烟台市,22题,5分)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

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答案】实验一:(1)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2)量筒中的水进入A中的体积为40mL  (1分) 温度未冷却至常温(或白磷的量不足等(1分))  实验二:不能。空气中氧气含量远大于二氧化碳,而铜生成铜绿时消耗氧气的量小于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故没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2分)

【解析】实验一:(1)白磷在常温下的空气中不能燃烧,在80℃的空气中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需达到其着火点;

(2)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则由于装置内气压降低,量筒中的水一定会进入装置内,若量筒内水能进入瓶中40mL(200mL×1/5=40mL),则可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由于装置温度未降至常温或燃烧匙内的白磷量不足,没有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所致。

实验二:用铁丝生锈的原理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不能用铜生成铜绿的方法测定,原因是空气中氧气含量远大于二氧化碳,而从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该反应消耗氧气的量小于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故试管内没有足量的二氧化碳供铜生成铜绿,即该反应不能完全消耗试管中的氧气,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知识点】专题三、科学探究题

23.(2017常州,23,6)图3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的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进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为14mL。

(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        ;       (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同实验。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

【答案】(1)(2分);(2)使氧气充分反应(1分);不能(1分)(3)20%(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1)铜粉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时铜粉的质量要过量,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氧气含量的测定结果;(3)实验中测到的氧气体积是:30mL-14mL=16mL,则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知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

12.(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题号12,分值2)(4分)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右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  ▲  %,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  ▲  (填化学式)。

【答案】(1)4P  + 5O2  2P2O5(2分) (2)18(1分)   N2(1分)

【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2P2O5 ;

(2)由图可知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为9mL,由于该反应消耗的是氧气,因此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9mL,故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9/50×100%=18%,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燃烧结束时,氧气耗尽,剩下的是N2。

【知识点】空气成分探究

27.(2017广西省来宾市,题号27,分值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

(l)燃烧匙内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答案】(1)红磷(1分);

(2)红磷量不足(或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1分);

【解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选择可燃物的条件是: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的产物不能是气体,因此没改实验常用的反应物是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2)集气瓶中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为完全消耗;②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温度高,压强大等。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23.(4分)(2017•辽阳)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造成的后果是 集气瓶炸裂 ;

(2)B实验网罩的作用是 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3)C实验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

(4)D实验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2)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4)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A实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底部没有加少量的水或细沙,造成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

(2)B实验网罩的作用是 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3)由图示可知,C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4)D实验是蒸发,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填:(1)集气瓶炸裂;(2)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3)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4)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题型基础涉及面较广,重点是对相关的基础性知识进行的考查,对强化学生基础有一定帮助.

文档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3 空气

考点3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一、选择题21.(2017·乐山)我市某中学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测定区域测定时段抽测次数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城市绿心中午12:00~13:0050.029%城市绿心清晨7:00~8:0050.028%繁华闹市区中午12:00~13:0050.039%繁华闹市区清晨7:00~8:0050.03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