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5:46
文档

新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大一新生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5.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
推荐度:
导读《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大一新生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5.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学    分:3

总 学 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2

适用专业: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大一新生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

5.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 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6.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Word的输入方法,熟练掌握一种汉字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掌握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和Excel的基本操作、应用;

8.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名称学时分配
1第一章 概述

3
2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6
3第三章 常用办公软件

12
4第四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

3
5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

6
6课程复习2
合 计

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概述 (3学时)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节计算机的发展

第三节微电子技术简介

第四节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章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及其应用领域,微电子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章难点:计算机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概念,4个基本的信息技术;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及其应用领域;

3.掌握微电子技术的概念,集成电路的分类、摩尔定律、IC卡的分类与应用;

4.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海量存储、物联网、Wi-Fi和3G。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6学时)

第一节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计算机分类

第二节CPU的结构与原理

第三节存储器

第四节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第五节计算机软件系统

本章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工作原理,常用I/O设备的功能、结构和原理,存储器(RAM、ROM)的分类、结构与原理,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程序设计语言(三种)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本章难点:CPU工作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作用,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计算机的主要类型及它们的用途;

2.描述CPU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什么是指令,它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

3.掌握存储器(RAM、ROM)的分类、结构与原理;

4.掌握常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功能、结构与原理;

5.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6.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

第三章 常用办公软件  (12学时)

第一节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第二节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 2010

第三节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本章重点: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本章难点:Word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单元格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使用,工作表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

1.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掌握字表处理软件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

●掌握文本的查找、替换;多文档编辑;

●掌握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和打印;

●掌握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基本编排;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掌握Word的对象操作,图形、图像的编辑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掌握表格的创建、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2.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 2010

●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工掌握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和保护基本操作;

●掌握单元格的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掌握图表的创建和格式的设置;

●掌握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

●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创建方法;

●掌握工作表的页面设置,了解工作表的打印预览和打印方法。

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掌握演示文稿的使用,幻灯片、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版的选用;

●掌握幻灯片演示顺序的设置、插入多媒体对象、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

●掌握母版的设置方法;

●了解如何打印幻灯片。

第四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  (3学时)

第一节计算机中的数制

第二节文本信息的表示

第三节图像信息的表示

第四节声音信息的表示

第五节视频信息的表示

本章重点:数制和汉字编码的基本概念,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西文字符编码

本章难点: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三种之间的转换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数制的概念、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2.掌握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的基本概念,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三种之间的转换方法;

3.了解图像的数字化方法、图像的表示方法、图像的属性信息、图像的压缩编码、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及计算机合成图像的应用;

4.了解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波形声音的获取设备、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第2代全频带声音压缩编码标准、计算机合成声音;

5.了解视频采集卡原理、视频压缩编码的标准及其应用。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  (6学时)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三节计算机局域网

第四节计算机广域网

第五节Internet 基础

第六节Internet 接入技术

第七节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

第八节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本章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局域网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组成和收发,搜索引擎的使用,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等知识

本章难点:广域网的通信原理,邮件的收发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的组成、MAC地址、网卡工作原理、局域网类型、总线式集线器和交换式集线器的功能、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无线局域网;

3.掌握广域网的连接方式及通信原理、专线的通信原理、虚拟专网的通信原理、分组交换原理、存储转发机制、如何将包传送到目的地;

4.掌握TCP/IP协议、IP地址及IP数据报的传送、路由器的功能、因特网的组成、主机地址、域名系统、五种接入因特网方式;

5.掌握邮件的组成、使用的协议、邮件传送的过程、URL、超链、浏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IE浏览器提供的服务、FTP、远程登录;

6.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思想、数字签名的目的、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方法、防火墙的概念;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防止措施、常见病毒名称及常见杀毒软件。

课程总复习(2课时)

结合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MSOffice考试大纲要求,讲解部分真题题来巩固课程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课程知识体系重新整理、讲解。

四、成绩考核方式

机考(理论占20%,上机操作占80%)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陈芬,陈莉,王学军主编,《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参考教材:张福炎、孙志挥主编,《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5版(第2次修订),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执 笔 人:陈  莉

审 定 人:陈  莉

文档

新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大一新生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5.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