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1、编制目的:
为模板工程提供科学、合理、安全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对口援建项目。项目工程由xx幼儿园、xx幼儿园组成。xx幼儿园建筑面积3982.5m2 ,xx幼儿园3985m2,xx幼儿园和xx幼儿园均为三层框架结构。
三、柱、梁模板
1、框架柱模板
框架柱方柱采用18厚覆模板制作定型模板,柱箍采用Ф48×3.5钢管、Ф12螺丝杆及十字扣件拉紧,柱箍间距不大于700mm。
2、框架梁模板
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厚覆模板,主龙骨采用2根5×10木方上面钉覆模板,下面采用Ф48×3.5,间距0.8m-1.0m钢管作梁支撑。竖向支撑采用Ф48×3.5钢管。所有间距均根据实际荷载情况计算确定,梁柱节点处采用定型模板。
四、模板支设
1、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模板施工实行样板引路,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1)施工现场备好脱模剂、木方及操作平台铺板等。
(2)弹出模板就业线,为了防止下口跑浆,柱下口有缝隙的地方采用1:2.5水泥砂浆补缝。
(3)安装模板前,必须对模板认真清理干净,并刷好脱模剂,按各类模板的要求合理堆放,清理完并刷好脱模剂待用的模板,必须挂牌标示清楚。
(4)模板安装前必须完成以下工序: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预埋,门窗套侧面与模板面接触的侧面需粘海绵条,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并办理隐检手续。
(5)模板的连结处(模板的盖板缝、角模与平模缝等)必须严密,牢固可靠。
2、柱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剔除软弱层→安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斜撑→办预检。
(2)通排柱先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一面一片,就位后用铅丝与主筋绑架临时固定,安装完两面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
(3)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柱模,上好定型柱箍。
(4)柱模定位、垂直调整好后办理柱模预检。
3、梁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抄平放线→弹梁下控制线→支设支撑体系→固定支撑→、安放支托→调整平整度→安放纵横向龙骨→梁、柱头模板安装→铺设梁底模→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安装侧模→顶板支模→办预检。
(2)梁、板支撑采用双排钢管立柱,立杆间距为700mm—800mm,立柱下面垫通长脚手板,立柱双向加水平拉杆,离地300mm设一道,以后每隔1400mm设一道,每一开间支柱加一双向剪刀撑。梁底立柱用钢管加斜撑,按间距700mm-800mm,传力到框架梁上,在框架梁中部按间距700mm-800mm增加立柱,现浇板四周用钢管加斜撑传力到框架梁上,梁底板按全跨长度千分之三起拱,现浇板应从四周向中间起拱千分之三。
(3)安装梁、柱接头模板,梁底标高和接头截面尺寸正确后,进行梁底模安装。
(4)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并拉线找直,模板按全跨长度的3/1000起拱。
(5)梁钢筋绑扎完,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后,安装梁侧模板。
(6)用梁托架固定梁侧模板,间距750mm,当梁高超过800m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梁侧模根部一定要楔紧,防止涨模。
(7)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梁模端头作为清扫口不封,检查合格后办模板预检。
4、楼板模板安装
(1)弹线→按照布置图支立柱、纵模拉杆→固定支撑、安放支托→调整平整度→安装主次龙骨→铺设竹胶板→调整水平及起拱→校正标高→办预检。
(2)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
(3)支模前按+50cm线放出顶板的下控制线,按照配模的要求安装好支承,上下层应保持在一条线上,调整好标高按编号铺放竹胶板。端部要求钉在50×100的木方上。铺完后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
(4)顶板配模时,要求根据每跨尺寸统一规格配模画出配模图,并给板进行编号,竹胶板四周刨光刷清漆,采用硬碰硬拼装方法,为保证拼缝严密,缝内再垫5mm厚泡沫条,板与板拼缝高差小于1mm;外围靠边的模板安排在最后支,以便板面清扫垃圾。
(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6)模板铺设完成后应按+50cm水平线精确调整其标高,当跨度大于4m,应从四周向中间起拱1‰。
(7)将模板上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五、模板拆除
现场留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根据试块强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1、柱模板拆除
柱拆模时先拆斜支撑,然后松动紧固螺栓拆槽钢柱箍,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由上而下拆除柱模板,拆除时注意模板上口用铅丝与柱主筋拉结,作为模板连接件,确保拆除安全。
2、梁、板模板拆除
梁、板拆模前,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根据同条件试块)并经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方可拆模。
拆除顶板、梁模板时,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保留跨中支柱以承受上部荷载。拆去支撑之前,在次龙骨处增加临时支撑,以确保主龙骨拆完时不致全面脱落。拆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中,拆去近旁的支柱,使其余龙骨自由坠落,由近及远,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六、模权存放与清理
模板拆下后及时清运至模板存放场地,防止集中堆重物对楼板不利。模板堆放时码放整齐,堆放在施工现场平整场地上或堆放在施工层上。模板堆放场周围要按要求设临时围护。
模板存放场配备清理工具,拆下的模板应按要求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配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七、质量标准
1、模板及支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模板安装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留设的施工控制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3、现浇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
类型 | 结构跨度(m) |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的百分率计算(%)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 | ≤8 | 75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100 |
附模板设计计算书
1、框架柱模板计算。
框架柱截面最大尺寸600×600mm,高3.0m,采用大模板,柱箍用Ф48×3.5钢管和扣件扣牢,柱箍间距L1=500。
浇筑砼时产生的侧压力和水平荷载:
F=0.22reto B1B2V1/2+2
re——砼密度,24KN/m2
to——砼初凝时间2h
B1B2——修正系数均为1.0
V——砼浇筑速度3m/h
浇筑砼时溜槽产生的水平荷载2KN/m2
F=0.22×24×2×1×31/2+2=20.29KN/m2
柱箍强度和刚度计算
式中:q——柱箍AB所承受力的均布载设计值(KN/m)
F——侧压力和人倾倒砼荷载(KN/m2)
0.85——拆减系数
则:q=20.29×103×400×0.85
=6.9KN/m
2、强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钢结构计算公式得:
(二)梁模板计算:梁截面尺寸最大为300mm×600mm矩形梁,梁长6.0m,梁模板底楞和顶撑间距为0.85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500mm,距地面2.4m。
1、梁模构造
2、底模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按简支梁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
M=1/8ql2
σ=M/W≤f
式中:M——弯矩设计值(N.mm)
Q——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荷载组合:底模自重:0.01KN/M
砼自重:25×0.30×0.6=4.5KN/m
钢筋荷重:1.5×0.3×0.6=0.27KN/m
N/An+Mx/rzWnx≤f
式中:N——柱箍所承受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
An——柱箍杆件净截面面积(mm2)
Mx——柱箍杆件最大弯矩设计值(N.m)
Rx——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因受振动取rx=1.0
Wnx——弯矩作用平面内,受拉杆净截面抵抗短(mm2)
F——柱箍钢杆件抗拉强度容允值(N/mm2)
F=215N/m2
由于模板厚18mm,木楞厚50mm。
L2=b+(50+18) ×2=350+136=486mm
L3=a+(50+18) ×=50+136=636mm
L1=500mm
N=L1/2·q=500/2×6.9=1725N
MX=1/8·qL22=6.9×4862/8=203.7(KN·m)
An查《建筑施工手册》Ф48×3.5钢管为5.08×103mm2
则:N/An+Mx/rxWnx=2155/4+203700/5.08×103
故满足要求
振捣砼荷载:2×0.3×1.2=0.72KN/m
合计:q1=4.5+0.27+0.72=5.49KN/m
乘以拆减系数0.9
则q=q1×0.9=5.49×0.9=4.941DKN/m
L—小楞的间距(mm)
σ——受弯应力设计值(N/mm2)
W:截面抵抗矩5.78mm3
M=1/8aL2=1/8×4.941×0.852=446KN
σ=M/W=446/5.78=77.16N/mm2 3、钢管立柱验算 立柱稳定性计算 σ=N/ФA≤f 式中:N——每根立杆承受力的荷载(N)N=q=4.85N/mm A——钢管截面积4mm2 Ф——轴心受压稳定系数0.704 F——立杆承受的允许荷载,查表得f=30.3N/m σ=4850/0.704×4=14.1N/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