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9:07
文档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09期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
推荐度:
导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09期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09期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的第1~6自然段,描写了两只蟋蟀快乐玩耍的情景;第7~18自然段画面一转,描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牛嘴—牛肚—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被喷出,这既是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也是整篇文章的行文脉络;第19~20自然段则介绍脱险后的红头与青头相逢喜极而泣的情景。

        文中第一幅插图描绘了急得直冒汗又双手抱头的青头刚被牛甩过一次,却不顾疼痛继续跳到悠闲吃草的牛背上与牛肚子里的红头说话,指导红头避开各种危险;第二幅插图画出了脱险后的红头与青头激动地拥抱。这两幅插图通过细节,如第一幅图中青头冒汗、第二幅图中两人相拥等,让读者看出他们确实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本篇课文集知识性与故事性为一体,将科学性与童话的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想象大胆合理、情节生动有趣、语言形象活泼,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位主角的不同性格特征。其中略写了两个小伙伴玩捉迷藏和重聚的过程,详写了青头指导红头顺利“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

        1.认识“咱”“偷”等15个生字,会写“旅”“怜”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理解“细嚼慢咽”“大吃一惊”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红头说话的心情,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

        3.能提取文中相关信息,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初步了解“反刍”的相关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1.根据课文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体会红头说话的心情,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初步了解“反刍”的相关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你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旅行就是去外地观光游览。

        2.板书“旅行”,追溯字源,了解“旅”的本义。

        介绍“旅”的写法。学生跟随课件进行书空。

        3.那么,在牛肚子里旅行(补充板书课题),你见过吗?我们今天就来学学这个神奇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引导学生 关注课题,并通过字源追溯,可以迅速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1.同桌之间一人一段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到不对的幫同桌纠正。如果同桌读得很好,为他竖个大拇指。

        2.反馈,检查词语朗读。

        (1)(出示生词)指名朗读,其余跟读。

        (2) “答”“应”“骨”“几”是多音字,了解另外的读音,并完成连线。

        3.反馈,检查句子、段落朗读。

        (1)“我是小小朗读者”:选择你认为最难读的一段话或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

        (2)相机出示: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3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4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指导朗读,同时了解牛的胃的特殊构造。)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第2个环节通过检查预习,让学生读好字音、认准字形,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通过和同伴共同学习,将牛的胃的特殊结构搞清楚,既方便后面的课文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红头旅行位置的词语。

        (让一名学生在白板上进行圈画,了解线路。)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一说红头旅行的经过。

        2.出示填空,完成概括。

        红头和青头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一不小心,红头被卷进了(牛嘴里),和草一起进了(牛的肚子)。青头告诉它,牛有(4)个胃。红头从(第1个胃)移动到(第2个胃),最后又从(第2个胃)回到了(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啊!

        3.(出示牛的胃的结构图)根据课文,同桌交流画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

        (一名学生在白板上画,边画边介绍红头的旅行经过。)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了借助插图、关键词句和示意图的方法来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招——借助路线图叙述故事梗概。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大家也能用上这个好方法。

        4.讲解牛的反刍现象,并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朗读。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反刍功能?

        拓展:羊、羊驼、羚羊、长颈鹿……

        师小结:科学知识融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这样的文章就是科普童话。

        【设计意图:由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入手,引导学生利用路线图概述课文主要内容,从而掌握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效果。接着引出“反刍”这一科学知识,水到渠成。】

        1.出示要求:画出红头历险时说话的语句,感受红头的心情,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学生画出句子,揣摩语气、体会心情,同桌分角色练读。)

        2.指名朗读。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3.根据句子,把语言和提示语进行配对,并检查是否正确后齐读。

        4.再次出示红头语言,观察提示语。

        指导补充提示语,并根据提示语,读好语言,突出人物心情。

        【设计意图:紧扣主角红头的语言,让学生细读品味。通过抓提示语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带得走的朗读能力。】

        五、小结提升,学写生字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文本的收获,也可以是科学知识的收获等。

        关于红头的好朋友青头的英勇表现,我们下节课再学。

        2.出示生字,指导观察字型,并书写。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写完生字词语。

        2.自学描写青头的语句。批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青头?

        3.搜集具有反刍本领的动物资料,进一步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文档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09期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