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现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0:00:40
文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摘要]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  问题  战略[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0)02[作者简介]于明言(1981—),女,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2008年,在国际金融
推荐度:
导读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摘要]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  问题  战略[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0)02[作者简介]于明言(1981—),女,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2008年,在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摘要]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   问题   战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0)02

[作者简介]于明言(1981—),女,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下降14%。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脚步,反而飞速增长。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559亿美元,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较上年增长一倍多。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28.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三季度当季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同比增长190.4%。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总量增长迅速

从投资总量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增长非常迅速,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559.1亿美元,年均增长65.7%。截至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达到1839.7亿美元。相比之下,2008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7%,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下降21%。 

(2)并购比重不断增大

从投资方式来看,中国通过并购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不断增大。并购从2003年占当年投资总额18%增长到2008年的54%,2009年势头更猛,中石化斥资72.4亿美元收购瑞士阿达克斯石油公司普通股,中石油斥资145亿美元竞购西班牙石油公司股份。

(3)投资主体以国企为主

从投资主体来看,国有企业投资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力。2008年底,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占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9.6%,较上年下降1.4%。其次为其他的有限责任公司,占20.1%,第三为其它的股份有限公司,占6.6%。

(4)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趋于多元化,行业结构逐渐合理化。为开辟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在跨出国门之初,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为能源导向型和贸易导向型。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采矿业占48.4%、制造业占21.8%。随着投资主体和投资目的逐步多元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已经遍及大部分经济领域,投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2008年采矿业和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份额分别下降为12.4%和5.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单调,主要集中于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中国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几乎占到每年投资净流量的90%。其中金融业投资增长最为迅猛,2008年投资额为140.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40%。

(5)投资区域较为集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呈现集聚效应,大部分投资集中在亚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非洲。截至2008年末,中国对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313亿美元、322.4亿美元、7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71.4%、17.5%和4.2%。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增长最快,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非洲仍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8%。从国别(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分布较为集中,资金流向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南非、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新加坡、开曼群岛、中国澳门、哈萨克斯坦、美国和俄罗斯联邦,共占总投资的94%。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

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1)国际环境机遇

从世界经济大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并未改变。各国相互依存,在和平中谋求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这种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形势为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对海外投资的需求有所增长,希望国外提供多元化投资,从而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对国外资本的。例如菲律宾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推动最高解除矿产资源开发禁令,谋求以资源优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很多国外优秀企业资产严重缩水,亟需资金补充。这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优质企业和资产的机会,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并购成本,改善了并购条件。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其中海外并购金额达302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的54%。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的势头更强劲,特别是对能源的投资。

(2)国内环境机遇

从国家来看,采取一系列鼓励、支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家规划将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把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党的有关文件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著名品牌。

此外,国家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扶持,帮助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例如,国家建立了外贸发展基金、援外优惠贷款、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等专项扶持资金,成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办理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承保业务。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阻碍作用,通过提供投资环境报告、建立信息中心等方法健全服务体系。国家商务部陆续推出了《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分国别介绍相关国家的投资经营环境、法律、风土人情和一些具体的重点合作领域。2009年3月商务部正式开通了“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实时向公众提供更加权威和专业的信息服务。

    从国内企业自身来看,30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显现。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开展经营和全球拓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国有骨干企业通过改制重组,经营业绩更加突出,利润大幅提高,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正在形成。此外,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行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企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可以说,中国有实力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迫切,条件已经具备。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宏观层面的问题

第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水平还较低。截至2007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只相当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1/4、德国的1/10和美国的1/20。2007年中国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金额之比为1:4.42,2008年为1:1.77,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比例(2007年为1.354:1)还有较大差距 。改善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比例、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份额,不但可以改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为闲置的外汇资金寻找出路,还可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解决中国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

第二,缺乏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纵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他们都有完备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来给予本国对外投资相应的保护、维护本国企业利益、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至今仍没有一部专门规范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律法规数量偏少,还没有形成全面、完整的体系,直接导致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陷于“无法可依、无法可循、无法可助”的境地。

第三,缺乏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战略构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和战略框架尚不清晰。缺乏总体上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没有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情况对投资行业、地区选择和投资规模等做出规划和安排,这直接影响了战略的实施,致使中国海外投资项目在行业、地区和国家布局上过于集中。

(2)企业层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很多企业的技术不仅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优势也主要在于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依靠国外技术生产。

第二,缺乏可行性研究, 投资决策盲目。由于国外政治和法律制度、经济运行管理方式、风俗习惯等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 情况复杂,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很大。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否则将造成决策失误,导致亏损。据国家管理部门统计, 目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经营亏损的占20%左右。这些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盲目决策。他们进行投资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 为论证而论证, 盲目投资, 以至海外企业开办后才发现实际困难超出预料, 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最终导致亏损 。

第三,缺乏国际性管理人才。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涉及面广、业务性强,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企业拥有一批既熟悉国际经济、商业规则,同时又对东道国的人文环境、法律法规较为全面了解的国际性管理人才。中国企业对人才的忽视以及在待遇和培训方面的落后,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由于缺乏国际性管理人才,使得一些企业派出的人员无法胜任境外管理任务、市场竞争意识差、管理经验欠缺,严重影响了境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第四,缺乏知名品牌。中国企业要想占领价值链的高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长久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表明,知名品牌在整个产业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其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大型公司的品牌价值相比差异十分悬殊。如2004年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海尔,其品牌价值为612.37亿人民币,而排名世界品牌价值第一位的可口可乐,其品牌价值为673.9亿美元,是海尔品牌价值的9倍多。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1)层面战略

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健发展,应继续完善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尽快建立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有一些内部规定或实施办法。为保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国家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以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优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法律规范。

第二,完善海外企业监督体系。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其分支机构将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规不仅应该鼓励企业“走出去”,还应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的发展状况给予关注。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应该针对不同的投资主定不同的办法。对国有境外企业,通过监管国内投资主体来监管境外投资企业;对自筹资金的民营企业,着重防范投资移民、资本外逃和境外非法经营等问题。通过完善监督体系,有效监督企业海外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境外洗钱等非法行为的发生。

第三,制订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战略。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控制国家外债规模的前提下,制订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产业导向和重点区域等,从而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力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企业层面战略

第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国内企业需要在投资之前做足准备,包括对投资东道国的政治稳定性、市场环境、法律法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和风险评估,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出投资决定。同时,企业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做出估计,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企业可以通过办理投资保险和担保来降低对外投资风险,通过与投资所在国(地区)签订有关投资的特许协定降低经营环境风险。

第二,培育企业核心技术。企业要把培育核心技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独资、合资、并购和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来了解发达国家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并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使企业通过海外研发和生产提高自己的核心技术,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培养国际性管理人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管理队伍是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加大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力度,完善内部培训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吸引国外高级管理人才,并将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内部化。这不仅有助于拓展企业管理思维,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还有助于增强企业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

第四,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中国企业不但应该增强品牌商标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还要不断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新品牌,改进市场营销和服务,提高品牌美誉度。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品牌的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回报当地社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吉粉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济纵横.2008(7):102-104.

[2] 凌丹,赵春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4):135-139

[3] 商务部.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8年.

[4] 杨浩东.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面临的发展形势.中国对外贸易,2007(9):82-84.

[5] 周毓萍,刘海云.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优势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2): 198-200.

[6] 张建东.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研究,2003(7):-66.

China’s Outward FDI in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Mingyan Yu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economic crisis, China’s outward FDI did not slow down,but grew quite f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 problems of China’s outward FDI, we pointed out the strategies of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hinese firms to further improve China’s outward FDI.

Key Words: FDI; Opportunity; Problem;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0-02-03   责任编辑: 垠  喜)

文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摘要]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  问题  战略[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0)02[作者简介]于明言(1981—),女,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2008年,在国际金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