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0:09:40
文档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B题号123456710111213A卷DACADBCACDCBBB卷CBBADDCACD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卷ADADCACBDCACB卷ADABCDCADCAD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
推荐度:
导读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B题号123456710111213A卷DACADBCACDCBBB卷CBBADDCACD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卷ADADCACBDCACB卷ADABCDCADCAD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  史 B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A卷

DACADBCAC DCBB
B卷

CBBADDCACDC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A卷

ADADCACBDCAC
B卷

ADABCDCADCAD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

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我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5.君主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6.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5、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8、1929年5月4日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9、党领导的边区在工作报告中说,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党的印刷厂替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由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10、《中华临时约法》确立了w.w.w.k.s.5.u.c.o.m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12、《陕甘宁边区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w.w.w.k.s.5.u.c.o.m

B.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原则》实行的

13、我国某部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

30.2    

16.25.628.211.466
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教

17.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18.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泻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     D.战时主义

23.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干预经济的主张。

24.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2、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择题,

26、(14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 

结论
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和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答案(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27.(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休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订制了哪些纲领和?(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战争等等。(6分)

(2)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分)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4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无产阶级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问题: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佧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分)

答案(1)美国和苏联。(1分)两极格局。(2分)(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

材料一,国内,文化大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3分)

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4分)

29.(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据(法)托《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啊、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规定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答案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2分)

(2)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2分)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2分)(3)少数人的民主思想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2分)

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14.73.3
英国21.82.8
挪威23.92.8
德国24.31.4
芬兰24.83.5
法国28.52.1
瑞典29.52.7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22.0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2分)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得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

3.福得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讼证皆可)(6分)

答案(1)法国比美国福利水平高;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2分)

(2)否。(1分)数据显示,相对而言,有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国家低福利低增长。(3

(3)反对的理由,例如:①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②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燕尾服。

支持的理由,例如,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②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基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利收归,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分)

答案(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3分)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2分)

3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妈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2分)

 

文档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B题号123456710111213A卷DACADBCACDCBBB卷CBBADDCACD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卷ADADCACBDCACB卷ADABCDCADCAD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