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1 单位:万元
月份 | 销售额 | 五期平均数 | 变动趋势 | 四期平均 发展趋势 |
1 | 33 | |||
2 | 34 | |||
3 | 37 | 35.8 | +2.2 | |
4 | 34 | 38.0 | +3.2 | +2.45 |
5 | 41 | 41.2 | ||
6 | 44 | 43.0 | +1.8 | +2.45 |
7 | 50 | 45.6 | +2.6 | +1.70 |
8 | 46 | 47.8 | +2.2 | |
9 | 47 | 48.0 | +0.2 | +1.50 |
10 | 52 | 49.0 | +1.0 | |
11 | 45 | |||
12 | 55 | |||
1998年1月份 | 53.5 |
依次类推:求出并填入表中。
第二步,计算相邻两个平均值的差,该差称为平均值的变动趋势,如与之差为: 38—35.8=2.2依此类推,计算变动趋势值,填入表中。
第三步,计算相邻四期变化趋势之平均值,称为四期平均发展趋势,如前四期变动趋势的平均值为:(2.2+3.2+1.8+2.6)÷4=2.45依此类推,将数字填人表中。
第四步,预测1998年1月的销售额,最后5个月的平均月销售额为49万元,加上最后一期平均发展趋势1.5万元,所以1998年1月的预测值为:
49+3ⅹ1.5=53.5(万元)
(其中3ⅹ1.5,是因为预测期距平均月销售额为3个月,所以需要乘以3)。
季节性波动分析。当产品的市场需求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时,用平均法进行销售预测就不能正确地反映销售量的波动。要用计算季节指数的办法来预测季节性波动。
例 某地区涤棉府绸三年内各个季节的市场销售量如表6.2所示。
从表6.2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涤棉府绸的销售量淡季与旺季相差近一倍左右。如果简单地用移动平均来预测某一个季节的市场需要,就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可以用季节指数进行预测。其计算方法如下:
表6.2 单位:万米
1996 | 1997 | 1998 | 三年合计 | |
春(第一季度) | 112 | 110 | 127 | 349 |
夏(第二季度) | 172 | 170 | 198 | 540 |
秋(第二季度) | 212 | 232 | 234 | 678 |
冬(第四季度) | 128 | 144 | 129 | 401 |
年总需求量 | 624 | 656 | 688 | 1968 |
某季市场需求量=某季节的市场销售量/当年各季度平均销售量ⅹ100%
如1996年春季的季度指数为:112
以此类推,计算各年各季的季节指数,然后计算各季的平均季节指数,亦分别列入表6.3中。
表6.3 单位:万米
1996 % | 1997 % | 1998 % | 平均季度指数 (%) | |
第一季度 | 71.79 | 67.07 | 77.84 | 71 |
第二季度 | 110.26 | 103.66 | 115.12 | 110 |
第三季度 | 135.90 | 141.46 | 136.05 | 138 |
第四季度 | 82.5 | 87.20 | 75.00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