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电业中,彩电行业是比较发达的一个行业。面对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依靠强大的产能逐渐成为世界彩电行业的加工厂,在国内市场中国的家电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外资品牌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高端。在海外市场,外资品牌已经是全球知名,中国家电品牌的全球市场开拓才刚刚开始。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家电市场更为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中外家电的差距到了真正显现的时候。由于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国外市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品牌,只有制造优势的中国家电品牌真正到了生死攸关的发展关头。是继续为海外巨头做OEM,还是创造自己的品牌,中国家电品牌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长虹的历史及转型前的形势
长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依靠自身的技术与规模,把自己塑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企业之一。长虹给中国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历史留下了深刻意义的一页。创建了中国著名的长虹品牌,给中国企业进行了最深刻的价格竞争的市场教育,带头挤占了外资家电品牌的中国市场空间,增强了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率先尝试资源垄断竞争,成为中国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彩电品牌。
中国彩电市场逐渐出现洋品牌占领着高端市场,国产品牌掌控中低端的经营格局。由于价格的差异,中低端产品已经是出现只有微弱的利润甚至是没有利润了,国产品牌彩电步履维艰。
长虹在USA销售液晶电视亏损了很多,所以这次长虹转而投向等离子电视市场,希望扭亏为赢.
长虹集团投资60亿元上马等离子项目,在液晶和等离子这两种主要的平板器件的市场表现上,液晶电视正日益平板时代的代表,成为市场主流,而等离子则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如果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即使不考虑两种器件在技术上的优劣对比,等离子也可能因为市场空间的萎缩而遭遇窒息而死。
由于液晶、等离子、数字电视技术不成熟、产品使用寿命短、价位偏高的功能原因,不论中外市场,销量增长都很缓慢。
早在1998年,长虹就开始自主研发背投电视,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长虹在掌握了背投关键技术的情况下,直接从第三代、产品入手,再辅以适合中国国情的促销策略和价格策略,从洋品牌把持的高端彩电市场抢夺了到巨大的份额。对此,日本彩电专家评价说,长虹使得公司提前5年完成了在中国普通背投彩电的销售。
几年下来,长虹不仅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高品质背投生产线,也掌握了首屈一指的背投彩电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加快技术革新节奏,在背投市场创造了“长虹技术一革新,洋品牌就跟风转型”的神话,一改以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反而牵着品牌的鼻子跑。此举对由洋品牌创立的高端彩电格局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并顺利地完成了长虹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