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9日 09:09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盖世汽车研究院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
车市增速放缓 今年1-11月销量仅增3.6%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08年至2011年1-11月,我国广义乘用车销量(指国内销量,下同)增速逐渐放缓。2009年销量增长59.5%,2010年增长29.8%,而2011年1-11月销量仅增3.6%至1227.72万辆。
下面对近四年来我国各类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及市场占比变化进行分析。
一、近四年各类乘用车市场增速
2009年:微客销量增幅最高 达83.7%
从各类乘用车市场来看,2009年销量增长最快的是微客,其销量由上一年的105.60万辆增长83.7%至193.97万辆。其次是SUV和轿车,销量分别增长.5%和54.9%。MPV销量增幅最低,为29.5%。
2010年:MPV和SUV销量增幅最高 分别为76.5%和76.4%
2010年销量增长最快的乘用车市场是MPV和SUV,其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6.5%和76.4%至43.33万辆和123.28万辆。轿车和微客销量增速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9.8%),销量分别增长25.5%和23.7%至925.38万辆和240.00万辆。
2011年1-11月:SUV销量增长最快 微客销量下滑
今年1-11月,微客销量下滑,由去年同期的194.52万辆下滑11.3%至194.52万辆;其他乘用车市场销量均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SUV,由去年同期的108.96万辆增长20.7%至131.58万辆。其次是MPV和轿车,销量分别增长10.7%和4.9%至45.80万辆和855.84万辆。 |
今年11月,各大乘用车市场中,销量增长的仅有SUV——由去年同期的12.92万辆增长10.9%至14.33万辆。其他乘用车市场销量均下滑,其中,微客销量降幅最高,今年11月销量同比下滑14.8%至18.81万辆。轿车和MPV分别下滑2.0%和1.2%至86.90万辆和4.52万辆。
二、近四年各类乘用车市场占比
从各类乘用车的市场占比来看,轿车依然是主流,其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成左右。不过其占比有下降趋势。轿车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74.0%逐年缩减至2010年的69.5%。
乘用车中销量第二高的是微客。2009年受汽车下乡等刺激影响,微客销量大增,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由2008年的16.4%提升至18.9%。但之后因其销量增速下滑甚至销量下滑,2010年和2011年1-11月其占比分别降至18.0%和15.8%。
乘用车中销量第三、第四的SUV和MPV,市场占比则均有提升。其中,升幅较大的是SUV,其占比由2008年的6.6%逐步提升至2011年1-11月的10.7%。MPV市场占比由2008年的2.9%升至2011年1-11月的3.7%,不过,在2009年,其占比曾缩减至2.4%。
注:
1、图表中各年份销量均取自当年发布数据。
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 业界谨慎看好明年车市
2011年12月07日 09:1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
中国车市已经持续两年的高增长态势在今年得以中止。去年32%的同比增幅在今年跌至个位数,对于依旧寄望能继续享用类似前两年的市场饕餮盛宴的厂商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不过从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的业界调查(调查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5日,有效投票人数2179位)结果来看,尽管今年市场整体出现大幅收缩,但业界并未对2012年的中国车市抱以悲观预期,谨慎看好是主基调。
调查1的投票结果显示,占调查总人数40%的人士认为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预计将达到5%~10%这一区间,应略高于今年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样 占较大比例,达到39%的人士则将这一增幅判定在0~5%区间,基本与今年持平。此外,持以悲观预期的12%的人士认为2012年中国市场将有可能出现负 增长;但同时也仍分别有3%和6%的人士乐观预测2012年中国市场增幅还是有望达到10%~15%这一区间,甚至超过15%的大幅增长。
根据目前已经对明年中国车市走势公开发表过看法的企业高层以及相关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再结合我们就此展开的线下调查采访结果,我们基本得出业界对2012年中国车市的普遍预期在10%左右,将略高于今年的增长幅度,与明年GDP的增幅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中国车市出现硬着陆的转折因素主要是受到前两年市场需求被严重透支,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通货膨胀导致潜在购买力在今年持币观望情绪加重等影响,刺 激的退出以及节能汽车补贴门槛的陆续提高对中低端市场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一些地方限购的推出和实际用车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消费者的购车 需求更趋向理性。但2012年随着宏观经济面的逐渐转好和CPI回落预期的加大,部分持币代购的潜在购买力有望得到释放,其中二次购车需求潜力也将在国民 经济整体转暖得到进一步释放,带来市场的持续放量。
但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在明年的市场压力相比今年或将有进一步的增大。
从调查2的结果来看,外资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基本得到业界看好,这两类品牌乘用车分别获得了38%和29%的投票。同样被看好的还有进口轿车,有17%的人士看好其增长。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轿车和微面只分别获得了15%和1%的投票。
诸多因素造成的中国汽车消费理念向外资品牌倾斜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观,在并无明显扶植出台的情况下,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受到外资品牌以及有着 明显外资背景的合资自主品牌的双重挤压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形成常态化。当然,如以乐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来自于市场的多重竞争压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本土自主品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品质提升以及营销能力的提高上,有助于加速自主品牌阵营自身的优胜劣汰,最终培育出具备真正市场竞争力的本土自主车企。短期 来看,面对形势严峻的2012年和往后数年,自主品牌应做好防卫,放低规模扩张的步伐,应将资源集中到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开发上。
各细分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或许将会出现微妙变化。
调查3的投票结果显示,29%的人士最看好SUV市场在2012年的销量表现。有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SUV市场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环 比增长5.9%,同比增长18.1%的高增长,2012年这一态势将得以延续。随着新进者的不断涌入,国内SUV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找准并开发出新 的更为细分的战略车型将是各大品牌尤其是新进者能否在这一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
紧凑型车市场作为历来的主流消费市场,中国车市在未饱和前仍旧具备的庞大的首次购车群体,紧凑型车市场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调查中有高达20%的人 士看好这一细分市场在明年的销量表现。相比之下,小型车作为同样拥有着较大客户群体的细分市场却只被4%的人士看好,可见,利好刺激的退出对这一 市场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负面影响无疑也随之波及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主体——自主品牌。中汽协数据显示,国内1.6升及以下乘用车10月份销售 81.80万辆,环比下降9.05%,同比下降2.76%;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67.01%,比上月下降1.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 期下降2.9个百分点。
中型车市场随着中国中高级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业界对该市场的预期仍非常乐观,19%的人士认为这一细分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豪华车市场的降温也不可避免。尽管仍有18%的人士看好这一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但今年这一备受瞩目的市场相比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有明显的回落。随着各大豪车巨头加紧在中国市场布局,消费需求的降温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
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面对2012年中国车市可能遭遇的挑战,业界对是否在市场低迷时出手救市并未达成一致。
结合我们之前的市场预测调查,业界反对救市的呼声已经没有先前强烈。如在对今年下半年车市的预测调查中,曾有高达78%的人士(投票总人数 3182位)立场非常明确地表示并不支持出手救市。而在本期调查中,反对救市的投票人数所占比例已经降至53%,同时有27%的人士认为如车市继 续低迷,有出台刺激救市的必要。
汽车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我们或许不应对市场激增后的降温表现得过于敏感。我们还是坚持认为,中国车市的这种回落是市场整体的理性回归,站在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或者运用全局观的思维来分析目前中国车市的疲软表现,我们基本上不必忧虑于当前的市场行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交通、能源、环境等多重压力 的迫使之下,如若以行政的力量再度塑造中国车市空前繁荣的盛景,很有可能将真正提前透支更加美好的未来市场。
但无论如何,面对缓慢增长的2012年中国车市,各大厂商应进行及时的战略调整,有效避免被此前制定的激进扩张计划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