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金: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编号:TS10424;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类专业实践教学“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编号:2009PP027;核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编号:2009SJT10。
作者简介:李小华(1979—),男,江西靖安人,助教,硕士,从事核反应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核反应堆物理与安全研究。
1引言
在中国核电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用人单位
对“核反应堆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需要与国内核反应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的背景下。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湘教通[2007]74号),南华大学在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和湖南省核技术及应用重点学科资金的资助下,于
2007年开设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
始面向全国招生。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司局函件———教学司函[2009]34号),该专业于2009年面向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甘肃和湖南省核工业企业优秀青年和高中毕业生试行单独招生。南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目的在于探索出一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
李小华1,于涛1,凌球1,左国平1,宋碧英1,张和平2,张璞2,李义国2,史永谦2
(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摘
要: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普通高等院校实现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专
业知识联系生产实践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南华大学于2011年6月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生产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工作、严格的实习管理、实习单位优越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确保了生产实习工作的平稳开展。学生的认可和实习单位的好评,表明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成功性。关键词:
核反应堆工程;生产实习;实践;核反应堆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38(2011)06-0022-05
Practice Exploration on Production Practice for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LI Xiao-hua 1,YU Tao 1,LING Qiu 1,ZUO Guo-ping 1,SONG Bi-ying 1,ZhANG He-ping 2,
ZHANG Pu 2,LI Yi-guo 2,SHI Yong-qian 2
(1.School of Nuclear Science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China ;
2.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China )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a key process in the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of 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education,which can cultivate professional engineer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and i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relation of major knowledge with the production practice,thu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directly.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carried out the explora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on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in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CIAE)at June of 2011.The sufficient preparative work,stringent practice supervision and ascendant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CIAE assured that production practice work was developed reliably.Both the student recognition and appraise from the practice unit have shown that production practice on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is successful.Key Words: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production practice;practice ;nuclear reactor
2011年12月第32卷第6期Dec.2011Vol.32No.6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
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1]
2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背景
核反应堆工程生产实习是指普通高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学生以工人、技术员、科研工作人员等身份,直接参与核工业企业或科研院所的生产和科研过程的实践活动。由于核反应堆装置的建设、运行、维护和退役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堆本体及其活化产物具放射性,装置属国防军工设施,对实体保障要求高。目前,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只有清华大学和深圳大学拥有微型核反应堆。国内其他培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的高校在校内开展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并不具备硬件条件。此外,国内商用核电厂出于对核电厂安全运行保密性、经济性方面的考虑,核岛工作区一般不接收普通高等学校的实习生。鉴于前述的原因和背景,南华大学通过选择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的科研院所作为生产实习基地、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2]
3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
3.1生产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3.1.1建立实习基地
根据南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产实习大纲要求,南华大学选择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生产实习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重要的核科学技术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为中国核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为“两弹一艇”过关,为中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核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中国核工业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中国核工业的老母鸡”的美称;拥有多座核反应堆装置和零功率实验装置,具备了开展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硬件条件;与南华大学的前身“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同属原中国核工业系统成员单位,一直保持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和学术、人员交流;与南华大学正式签订了建立生产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
3.1.2借好生产实习经费
南华大学备有生产实习专项资金。校方指导老师提前15天向学校财务处借出生产实习经费,实习结束后,凭票据与财务处进行结算。
3.1.3与科研院所联系生产实习事宜
指导老师把本次实习基本情况向科研院所汇报,例如男、女生人数,火车抵达北京西站的具体时间。这便于院方协助安排好交通车辆、食宿和生产实习等事宜。
3.1.4购买火车票
由带队指导老师统一购买实习学生的火车票。这样基本上能保证班级学生都乘座在同一节车箱,有利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照顾,也达到了统一出行的效果。列车K186起点站为衡阳,终点站为北京,其座位车票较充裕,衡阳发车时间为10:52分,抵达北京站时间为09:35分,均为正常上班时间,有利于队伍的出行。因此,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生产实习的乘车首选乘K186列车。
3.1.5召开生产实习安全教育大会
生产实习安全教育大会选定于出发前2天召开。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出发的时间和所乘车次;所需携带身份证、学生证、火车票半价介绍信、生实习鉴定表的要求;实习单位的食宿初步安排情况介绍;实习期间撰写生产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单位的保密要求;保持通讯畅通的要求;每晚9:20分的寝室签到要求。老师安排组长做好65名实习学生的姓名、班级、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以便到科研院所办理出入证时使用。3.2严格的生产实习管理
加强核反应堆工程的专业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能提高生产实习效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1入院安全教育
入院教育工作由院方的劳动人事教育处开展,多在会议厅进行,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的发展历史、主要科研机构设置、出入院的规定、住宿安排、安全生产规定、保密规定(保密设施禁止拍照说明、受控文件的使用)等。
3.2.2出勤考核和寝室走访
校方指导老师坚持每天清早在宿舍门口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利用本次集合机会向学生交待当天的实习事项和任务;坚持每晚9:00-9:30分到学生寝室走访1次,核查人数,确保每位学生平安归宿;到寝室与学生交谈,了解当天的生产实习情况;坚持每晚检查学生撰写的实习日记,督促其对当天的生产实习工作进行小结;通过向学生发短信,召开全
李小华,于涛,凌球等: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2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年
体实习生会议、小组长会议等方式通报实习重要事项要求及相关信息,确保了通讯渠道的畅通。
3.2.3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由于校方指导老师一直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行,能及时妥善地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初到院方安排的宿舍,发现晚上洗冷水澡比较凉,利用生产实习资金,当天到夜市为每个宿舍配备了1个自动烧水壶。这样既解决了洗冷水澡凉的问题,又解决了喝开水的问题。针对晒衣服设施不足情况,通过与院方宿舍管理人员沟通,临时在宿舍前大树间增设了10米长铁丝2根,以方便学生晒衣服。通过与食堂经理沟通,立刻解决了食堂用餐中菜偏辣的问题。坚持每天与学生一起沿着省道S208步行往返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生活区和工作区的2公里路程之间,初步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
3.3院方优越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3.3.1院内核设施的参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主要参观核设施有:微型反应堆MNSR、微型中子源反应堆IHNI、49-2游泳池式轻水研究堆SPR、中国实验快堆CEFR、101重水研究堆HWRR、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VENUS1#、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串列加速器H13、固态零功率反应堆。此类参观活动均在院方劳动人事教育处老师或科室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需严格遵守院方的军工保密规定。
3.3.2认真负责的指导老师和开放的实验操作
由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和核设施实验设备的开放性强,在长达20天生产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常布置一定的生产实习任务给学生。例如:指导学生开展中子活化分析、中子通量的绝对测量、裂变反应率的测量、短寿命同位素的制备、材料辐照实验、反应堆厂房周围的辐射剂量监测、核仪器和仪表设备的检修、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英文文献的翻译等工作。图1和图2分别为院方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反应堆大厅学习核反应堆内中子通量的绝对测量方法,指导学生在微型反应堆“跑兔”系统装置上开展的中子活化分析实验。
3.3.3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报告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劳动人事教育处的安排下,学生在放射化学研究所学术厅听取了三场学科前沿学术报告。任丽霞的“快堆漫谈”,李建华的“核取证学”,杨金玲的“核燃料循环利用”报告,充分展现了其在科研领域的工作和成果。学生对专家所从事的工作,科学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部分学生坚定了考取研究生,献身中国核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事业的信念。
3.4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3.4.1文体活动
学生实习期间参加了2011年6月29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举行的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
—“红歌大合唱”,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活动。院方的科室为每位学生发了一件红色的T恤衫。这让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加到活动中去。实习生的到来,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增加了人力,增添了浓浓的活动氛围。
3.4.2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
利用周六、周末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行校园参观活动;感受百年名校的人文气息;参观风格各异的建筑群,体会它那集古今中外于一身的丰富内涵;参观“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事先作好参观路线的调研、联系好交通车辆和中午用餐地点的准备工作,参观活动完成。
4主要收获
4.1获取了对核反应堆装置的感性认识和接触到了核工业企业的文化
图1院方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INHI反应堆大厅学习
图2学生利用“跑兔”系统开展中子活化分析实验
24··第6期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学生对老师在学校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的核反应堆装置有了“形象”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有了一定的实践操作经历;通过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大门口验证处、核设施周围与值班打交道,学习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保密工作“十个不得”,感受到了核工业企业的核安全文化,认识到了遵规守纪的重要性。
4.2学习到了就业与择业经验,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初步树立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思想觉悟通过与院方指导老师的交谈,学生听取了多个就业、择业方面的成功实例;了解到个人到工作单位后在业务水平上的成长过程;参与院方指导老师安排的实验操作,初步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到现场协助院方指导老师完成艰苦环境下的49-2游泳池式轻水研究堆SPR的主泵检修、压力仪表检修、101重水研究堆HWRR退役的部分工作,学生对老一辈中国核工业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更深深地领悟到“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中国核工业精神内涵。
4.3在实践、学习、思考、感悟和游玩中进行了社会实践,提高了素质,陶冶了情操
本次生产实习中的22小时的乘火车过程、参观核动力设施、参与实验操作、核仪器仪表检修、食堂集体用餐、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院方指导老师交流的活动、参与院方的文体活动,与北京当地居民交往的过程,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检验了照顾自己,安排协调事务的能力;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4.4院方对核反应堆工业专业生产实习的积极评价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得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好评。院方评价:学生自觉服从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院方组织的文体活动,严格遵守厂方安全生产和保密规定,具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忠实肯干,实习成绩为优秀。
5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5.1个别学生的自我保护,防范能力较弱
有1名学生在衡阳火车站进站前被小偷偷了火车票。今后,减少此类问题出现的最佳方式是,老师在安全教育大会上反复宣传出行的注意事项或由责任心强的小组长保管8人的火车票,以8人为1小组集体检票进站。
5.2个别同学的统一食宿、统一出行意识薄弱
有1位同学以“吃不惯”为理由,在未经指导老师许可的情况下,两次到外面餐馆购买早餐,这给实习队伍的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通过做思想工作,强调统一食宿的重要性,并以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行,以身作责,感化教育学生,要求其克服短暂的困难。
6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6.1在南华大学校内投资建设一座研究型微型反应堆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南华大学投入4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在校内建设一座微型反应堆,以增加学生对核反应堆装置的感性认识,方便师生开展中子研究实验,为学校开展培训技术人员的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平台。这既能提升学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还能对外充分彰显校方办学的“核特色”。
6.2建立产学研基地思路
学校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青年老师和学生到基地参加科研工作,参与院方的科研项目和实验操作。这不仅在生产实习上建立了联系,还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互赢、互利的合作关系。
7结束语
通过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参加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初步了解了核工业研究院所的生产、科研现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交流,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参与部分实验和核仪器仪表检修工作,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通过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校园文化,历史人文气息。与北京当地居民交往过程中,了解北京的风俗人情,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社会调查和实践能力。学生认可本次生产实习,普遍反映生产实习活动组织有序,实习单位开放性好,实践操作的参与性强,单位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业余活动丰富多彩。总之,南华大学开展的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李小华,于涛,凌球,等: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25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年
新的数学课程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只关注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束缚,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良好的数学态度与积极的数学情感才能引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由此可见,这三者形成一个以态度为核心,情感为纽带,自信心为动力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快乐逐渐减少,焦虑骤增。在教学方面,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但无论从教师自身来看,还是对教育的要求来看,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感态度。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学生趋于稳定。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人的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造成恶性循环。
快乐教师实施快乐教学,能使学生情绪舒畅,心理稳定,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探究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巧设新课引入情景;列举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列举一些开放性的题目,
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使其产生对数学的喜爱,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联系数学史,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时代氛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使学生认为数学也在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发展,与新型科技相匹配,从而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三、转变教师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内容,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改进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想一想,引导学生猜一猜,与学生合作共同做一做。教师的这种新型角色的提出,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权威者的形象,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实践。只有教师放下架子,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也将为国内培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8致谢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南华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肖德涛、王振华、邱小平、赵修良、秦洁、刘和福,教务室汤凌志、肖拥军老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贾宝国、牛
胜利、周一东、朱庆福、夏普、张金花、彭旦、蔡德富、张巍、吴小波、张兴旺、夏海鸿、李立强、王天喜、李平、郭一帆、张亚东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以上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
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EB/OL].http://www.china
baike.com/law/zy/xz/gwy/1332466.html.
[2]左国平,李小华.南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2009版培
训方案[Z ].南华大学教务处,2009.
责任校对:
谢闰根
:::::::::::::::::::::::::::::::::::::::::::::
浅谈初中数学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
曹建军1,刘小芳2
(1.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中学,江西峡江331409;2.江西省峡江县实验中学,江西峡江331409)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