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人教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0:08:46
文档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人教版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甜菜畋猎忝列门墙恬不知耻B、悼念祷告赴汤蹈火欺世盗名C、夯实巷道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湮灭淹没掐住咽喉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渎职篮本挺身而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B.赡养赝品金榜提名万变不离其中C.影牒歧视各行其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荟萃斡旋集思广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目
推荐度:
导读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甜菜畋猎忝列门墙恬不知耻B、悼念祷告赴汤蹈火欺世盗名C、夯实巷道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湮灭淹没掐住咽喉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渎职篮本挺身而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B.赡养赝品金榜提名万变不离其中C.影牒歧视各行其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荟萃斡旋集思广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目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甜菜   畋猎   忝列门墙   恬不知耻     B、悼念  祷告  赴汤蹈火   欺世盗名

C、夯实   巷道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     D、湮灭  淹没  掐住咽喉   姹紫嫣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渎职        篮本   挺身而出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B.赡养        赝品   金榜提名  万变不离其中

C.影牒        歧视   各行其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荟萃        斡旋   集思广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目前临床上________发现有致癌病例。

(2)2005年春,针对几千中国留法学生上当受骗的严酷现实,教育部又一次发出留学预警,提醒我国公民赴国外留学前,务必要先      留学学校的办学层次,以防被骗上当。核实

(3)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要在反上下功夫。

A、尚未   核查    既/又            B、尚未     核实     不仅/还

C、从未   核查    不仅/还         D、从未     核实     既/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段是

A、李嘉诚最初创业时手无寸铁,穷得叮当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的首富。

B、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C、以每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

毫无帮助。

D、进入高中,妈妈爸爸就各司其职,妈妈督促我学习,爸爸负责我的生活,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所以我更喜欢爸爸

5.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中国近代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华彩高潮,渐行渐远地离开赣地之后,难于给人才一个施

展抱负与才华的大舞台的江西,其仅能为人才的早期成长提供一个“摇篮”罢了。

B.犹太大博物馆的史料已经录入某网站,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搜寻超过300万名二战时期遭纳粹

的犹太受难者的资料。

C.近年来,由于观众锐减、剧目贫乏和演员青黄不接,导致中国戏曲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

D.我们已经通过外交途径郑重向日方重申了有关立场,要求日本高度重视亚洲近邻的正义呼声,本

着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有关承诺,切实妥善处理新教科书歪曲侵华历史的问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侵华历史,妄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均在中国,有民间团体将其称为“凶化书”(与“教科书”一词的日语发音相同)。

    B.《团队精神》一书告诉你,也许你只知道“团队”,却不知道真正的团队,不仅是服从,责任,热情,敬

业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更多的是学习,协作,创新,竞争的结合体。

    C.2005年3月17日B13“维权月”系列报道之住房专题版(责任编辑艾晖)《合作建房:一场购房者“自

救”运动?》作者徐楠,第1部分第2段,“24300平方米的楼板……(可以容纳2万多个家庭,8万人口)”表

述有误。

    D.省教委高招办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究如何确立今年自主命题的问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瓦斯,又见瓦斯

去年年末,我国接连发生几起死亡超过百人的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罪魁祸首直指瓦斯。

瓦斯是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也称沼气。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扩散性比空气高。当井下瓦斯浓度高时,会引起窒息。当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高温(650℃—750℃)时能引起爆炸,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瓦斯与煤炭如影随形,密不可分,是因为其有相同的生成机制。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厌氧菌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于瓦斯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部分至今还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内。

煤层中的瓦斯含量的多少因不同的成煤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而不同。比如,成煤前有机质含量越多,瓦斯生成量也多;煤的炭化程度越高,瓦斯生成量也高;煤田越古老,成煤历史越长,瓦斯生成量最大;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深,所含的瓦斯量就大;煤的孔隙率大,吸附的瓦斯就多;煤层的围岩越致密,瓦斯就越容易留存……总之,影响因素很多。

瓦斯在煤层中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状态;一种是吸附状态。游离状态是指瓦斯以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裂缝和孔隙之中,能自由运动,并呈现出一定的压力。吸附状态是指瓦斯与煤体附着在一起。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打破了两种状态的平衡时,部分处于吸附状态的瓦斯就会转化为游离状态(或者相反)。当软弱的煤层抵抗不了瓦斯的压力时,大量瓦斯就会喷发而出。瓦斯喷出不一定就会引起瓦斯爆炸,只有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才会引发爆炸事故,一是空气中氧气含量达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以上。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瓦斯突出在防治瓦斯技术中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不能做到完全防范。特别是随着现在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引起瓦斯含量的增多,瓦斯突出事故亦有逐年上升的态势。预防与处理瓦斯突出,现在普遍采取“探、排、引、堵”的措施,“探”就是探明地质构造和瓦期情况;“排”就是排放或抽放瓦斯;“引”就是把瓦斯引至工作区以外的区域;“堵”就是将裂隙、裂缝等堵住,不让瓦斯喷出。

上述措施只是从矿井安全角度出发,并没有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现已证明,瓦斯的最主要成分——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之一,而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20倍。过去200—300年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已增加一倍。据测算,大气中甲烷浓度每增加1×10-6,可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加1℃。

如果让瓦斯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加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而且也白白浪费了这种优质的能源气体。对煤矿瓦斯进行抽放并加以利用,可以给煤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埋藏2000米以内浅瓦斯资源量(煤层气),按我国现有能耗标准,约相当于使用27年的能源。

如果推广把瓦斯作为能源发电,作为民用燃气、作为制造碳黑原料气等加以利用,目前还有许多因素,比如矿区多位于山区、抽出的瓦斯浓度较低,而且瓦斯抽放量小形不成产业规模等。但瓦斯利用毕竟对资源、环境、安全来说是一举数得的事情,即便是以消失在井下的无数条生命的名义,人们也没有理由不找到对付瓦斯的有效手段。

7.下列对“瓦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害气体。

B.瓦斯的爆炸将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C.瓦斯是由甲烷组成的,俗称沼气,当其在井下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窒息。

D.瓦斯这种有害气体很难被水溶解,其扩散性比空气高。

8.下列对瓦斯产生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成煤过程中,厌氧菌使古代植物纤维质分解产生瓦斯。

B.在煤炭的变化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仍然能不断地生成瓦斯

C.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虽然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了,但滞留在煤体和围岩内的一小部分瓦斯还不断溢出。

D.瓦斯与煤炭有着相同的生成机制,又加上瓦斯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故容易产生瓦斯。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离状态、吸附状态是瓦斯在煤层中最常见的两种状态。

B.成煤前有机质的含量和瓦斯的生成量成正比。

C.大量瓦斯喷发,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会爆炸,一是空气含氧量在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三是有明火且火温达650℃以上。

D.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是由于爆炸时的高温高压和爆炸后生成的有害气体等。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瓦斯突出的“防治”主要采用“探、排、引、堵”等措施,这些措施将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B.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突出事故的上升,大量甲烷进入空气,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C.听上去十分可怕的瓦斯,原来却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气体,如果能加以利用,不仅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瓦斯利用对资源、环境、安全都是一举数得的事情,目前我国已找到对付瓦斯的有效手段。

7.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8.B(原文为“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

9.C(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10.C(A这些方法有的是处理瓦斯突出,有的是防范瓦斯突出;B是最主要的说法不妥;D与原文不符)

三、(12分,每小题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陇蜀间,略知书。容少慧敏,年十二,诵“九经”、《史记》、《汉书》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容稍长,从成都吕冀文学。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冀文惧,摈之。父令就日本学,时年十七矣。与同学钮永建规设中国协会,未就。学二岁,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事觉,潜归上海,与章炳麟见于爱国学社。是时,社生多习英吉利语,容调之曰:“诸君堪为贾人耳。”社生皆怒,欲殴之。广州大驵冯镜如,故入英吉利籍,方设国民议政厅于上海,招容,容诘镜如曰:“若英吉利人,此国民者,中国民邪?英吉利国民邪?”镜如惭,事中寝。

容既明习国史,学于冀文,复通晓《说文》部居。疾异族如仇雠,乃草《军》以摈满州。自念语过浅露,就炳麟求修饰。炳麟曰:“感恒民当如是。”序而刻之。会虏遣江苏候补道俞明震检察党事,将逮爱国学社教习吴朓。朓故惎容、炳麟,又幸脱祸,直诣明震自归,且以《军》进。明震缓朓,朓逸,遂名捕容、炳麟。容在狱,日就炳麟说经,亦时时讲佛典,炳麟以《因明入正理论》授之,曰:“学此,可以解三年之忧矣。”明年,狱决,容、炳麟皆罚作。西人遇囚无状。容不平,又啖麦饭不饱,益愤激。炳麟谓容曰:“子宜惩忿自摄持,不者至春当病温。”明年正月,疾果发。体温不大热,但欲寐;又懊烦冤,不得卧;夜半独语骂人,比旦皆不省。炳麟知其病少阴也,念得中工,进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病日已矣。则告狱卒长,请自为持脉疏汤药,弗许;请召日本医,弗许。病四十日,二月二十九日夜半卒于狱中,年二十一矣。诘朝日加巳,炳麟往抚其尸,目不瞑。内外哗言:西医受贿,下毒药杀之。疑不能明。然西医视狱囚至微贱,凡病者皆令安坐待命,勿与药。狱囚五百,岁瘐死者率一百六十人。容疾始发,而医不知其剧;比日久,病能已著,顾予以热病常药,亦下毒之次也。

容卒之岁,日本与露西亚始成。

(《古文观止·邹容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镜如惭,事中寝                寝:停止。

B.乃草《军》以摈满州        草:撰写。

C.序而刻之                    序:次序。

D.西人遇囚无状       遇:对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冀文惧,摈之            辍耕之垄上

B.方设国民议政厅于上海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炳麟知其病少阴也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D.疾异族如仇雠,    乃草《军》以摈满洲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邹容“疾恶如仇”的一组是(    )

①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

②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

③社生皆怒,欲殴之

④招容,容诘镜如

⑤草《军》以摈满洲

⑥夜半独语骂人

A.②④⑤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邹容的父亲虽是商人,但依照中国传统的思想要邹容参加科举考试。

B.邹容在日本学习期间,因痛打学生监督事发所以回国,并与章炳麟见面。

C.因为吴眺逃跑,所以俞明震只能拿邹容、章炳麟两个人顶罪。

D.邹容的死因并非是因为下毒药,而是因为延误医治,以及药不对症。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英吉利人,此国民者,中国民邪,英吉利国民邪?

译文:                                                                                    

⑵然西医视狱囚至微贱,凡病者皆令安坐待命,勿与药。

译文:                                                                                    

⑶比日久,病能已著,顾予以热病常药,亦下毒之次也。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2)君当作磐石,                ,                 ,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3)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天  籁

冯骥才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聆听天体而是听取俗世的;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的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却感受了高悬头顶的天体的博大与空灵。在这浩无际涯、通体透彻的空间里,任何一块云彩都似乎离你很近,而它们距离宇宙的深处却极远极远;天体中从来没有阴影,云彩的影子全在山地山川上缓缓行走,而真正的博大不都是这样无藏于任何阴暗的么?

当乌云汇集,你的目光从那尚未闭合的云洞穿过极力望去,一束阳光恰好由那里直射下来,和你的目光金灿灿地相撞,你是否听到一种这激动人心的灿烂的金属般的声响?当然,你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有那涌动的浓雾,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阳,为什么全是毫无声息?而尘世间那些爬行的蝼蚁、歙动的鼻翼、轻微摩擦纸面的笔尖为什么都清晰作响?如果你不甘心自己耳朵的愚蒙,就去听取天上那些云彩——

它们,被风撕开该有一种声音,彼此相融该有另一种声音,被阳光点燃难道没有一种声音?还有那风狂雨骤后漫天舒卷的云,个个拥着雪白的被子,你能听到这些云彩舒畅的鼾声吗?

噢,你听到了!闪电刺入乌云的腹内,你终于听到天公的暴怒;你还说空中的风一定是天体的呼吸,否则为什么时而宁静柔和时而猛烈迅疾?细密的小雨为了叫你听见它的声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叶子做为碧绿的小鼓,你已经神会到雨声是一种天意!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只要人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

辽阔浩荡的天体,空空洞洞,了无内容,哪来的肃穆与庄严?但在它的笼罩之下,世间最大的阴谋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浮尘。人类由于站在地上,才觉得地大而天小;如果飞上太空,地球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微小的物质。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它们在宇宙间偶然邂逅,在相对时悄然顾盼,在独处中默默遐想,它们用怎样的语言来相互表达?多么奇异的天体!没有边际,没有中心,没有位置,没有内和外,没有苦与乐,没有生和死,没有昼与夜,没有时间的含义,没有空间的计量,不管用多巨大的光年数字,也无法计算它的恢宏……想想看,这天体运行中的旋律该是何等的壮美和神奇?

你更加焦渴地仰着头——

不,不是你,是约瑟夫·施特劳斯。他一直张着双耳,倾听来自宇宙天体深处的声音,并把这声音描述下来。尽管这声音并非真实的天籁,只不过是他的想像,却叫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从这清明空远的音响里,我们终于悟到了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永恒!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

18.文章第二段作者说“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的音乐的天籁”,你认为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4分)

                                                                                         

                                                                                       

19.作者在第六段中说“只要人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从全文来看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5分)

                                                                                     

                                                                                      

20.结尾处“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5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从声音入手,放眼整个宇宙,充满激情地歌颂了“天籁之声”,并指出“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便是永恒”。

    B.文中第六段作者说“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这句话分明是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上反面人物的抨击与鄙夷。

    C.作者在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辽阔宇宙的神往崇拜,对渺小人类的同情怜悯,表现出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这正是文章最令人感动之所在。

    D.俗世的人们很难聆听到来自天体的“天籁之声”,感觉到的只是寥廓无声的茫茫宇宙,而通常听取到的是俗世的繁杂与喧嚣;作者呼唤“天籁之音”正是对大自然的深切呼唤。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悲观失望。

六、(12分)

22.下面是近年来在江西经济生活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事物,请你以此为素材,写四句话,构成排比句,来歌颂江西的新面貌。(4分)

    ①红谷滩开发  ②昌九、昌樟、温厚、京福等高速公路   ③全顺、江铃、昌河等大小客车  ④京九铁路 

 ⑤景德镇陶瓷  九江长江大桥、南昌八一大桥和南昌大桥等  

写句:请看:                                                                                

                                                                                            

                                                       赣鄱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23、校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不超过2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下面是一段房地产广告,语序已被打乱,请调整其语序,做到衔接合理、匀整对称、韵律和谐。(4分) 

赣水环绕,城在江畔,青山揽绿,别墅、楼阁、山林小径,人在园中,独为一体,屋在林下,楼在山前。

修改为:城在江畔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一个叫马丁的神父写了一首悔恨诗:起初他们追杀者,我不是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人是社会的人,世间除了我们自己之外,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怎样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呢?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甚至灾难,对此我们该怎样对待呢?请以“关心别人与珍爱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一、

1、D(A除“沗”tian外,其余读tian;B除“蹈”dao外其余读dao;C分别为hang,hang,hang,hang)

2、C(A“鹜”为“鹜”,“忧”为“尤”,B“急”为“亟”;D“想”为“向”,“具”为“俱”)

3、D(没有表示“虽然”或“曾经”的否定;)

4、C(A津津乐道是个不及物动词;B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将来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D扮演性格截然不同角色的两个人物,此处不合语境)

5、B(A语序不当,“深刻的”应放到“看法”前,“现实的”应“态度”前;C介宾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D杂无章“……目的,正是……”与“……正是为了……选择一种)

6、D(A推出了……计划,不能用书名号;B陈述句未用问吗;C概数之间不用顿号)

二、

7、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8、B(原文为“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

9、C(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10、C(A这些方法有的是处理瓦斯突出,有的是防范瓦斯突出;B是最主要的说法不妥;D与原文不符)

三、

11.C(序:写作序言。)

12.C(C其:代词,相当于“他的”。A之:代词,相当于“他”,指邹容。/动词,相当于“往”“到”。B于:介词,相当于“在”。/介词,相当于“对”。D介词,相当于“于是”;/副词,相当于“才”)

13.A(①“尧舜”“周孔”并不是“恶”。③写的是诸生。⑥这是病症,而不是“疾恶”。)

14.C(对于逮捕邹容、章炳麟的原因理解不当。)

【译文】邹容,字威丹,四川巴县人。父某,来往于甘肃、四川之间做生意,有一点文化。邹容少年时聪慧敏捷,十二岁时,诵读经书、《史记》、《汉书》,都能背得出。父亲希望他参加科举考试,邹容不愿意,却时常喜欢雕刻,父亲大怒,常用竹板打得他流血,然而心里更加疼爱他。邹容青少年时,在重庆经学院向吕翼文学业习。与人讲话,慷慨激昂,指斥尧、舜,鄙视周公、孔子,毫无顾忌。吕翼文十分害怕,斥退了他。父亲一定要他去日本读书,这一年邹容十七岁。在日本他与同学钮永建筹建中国协会,没有成功。读了二年,因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与人通奸,邹容同五个同学推门进入他的官邸,搧了他数十记耳光,拿剪刀剪了他的辫子。事情被发觉后,邹容就暗地里回到上海,与章炳麟在爱国学社中会见。这时,学社的学生都在学习英语,邹容讥笑他们说:“各位简直要成为商人了。”学社的学生大怒,想痛打他一顿。广州洋人买办冯镜如,过去加入了英国籍,刚在上海设立国民议政厅,招收邹容,邹容责问冯镜如说:“你是英国人,这个国民议政厅,是中国人的,还是英国人的?”冯镜如羞惭万分,事情只得中途停止。

邹容已经熟习国史,又求学于吕翼文,更通晓《说文解字》以及文字学。他痛恨异族就像仇敌,于是撰写《军》以号召推翻清廷。自己感到语言过于浅显、直率,请求章炳麟加以修饰。炳麟说:“为了鼓动一般群众,正应该这样。”并写了序言刻印出来。正好这时清派遣江苏候补道俞明震去查究党,准备逮捕爱国学社的教员吴朓。吴朓一向憎恨邹容、章炳麟,这次又希望免遭逮捕,于是径直到明震那里自首,并且送去《军》一书。明震暂不追究吴朓,吴朓逃跑,于是名正言顺地逮捕了邹容和章炳麟。邹容在狱中,每天跟章炳麟一起研究佛经,也经常讲佛家典籍,章炳麟向他传授《因明入正理论》,说:“读懂这本书,可以解除三年的忧愁。”第二年,判决书下达,邹容、炳麟都被判了徒刑。外国人对待囚犯非常凶恨。邹容愤愤不平,又因麦片饭吃不饱,更加愤激。炳麟对邹容说:“你应当压抑愤怒自我控制,不这样到了春天就会得病死去。”第二年正月,疾病果然发作,体内低烧,只想睡觉;加上痛恨愁烦,难以入睡;半夜梦中骂人,到天亮又全不记得。炳麟知他病在阴亏,想到自己懂得中医,只有给他服用黄连、阿胶、鸡蛋黄配制的汤药,疾病才能一天天痊愈。就请求监狱卒长,自己为邹容切脉诊断开药方,不答应;又请求叫日本医生,也不答应。邹容病了四十天,二月二十九日半夜在狱中死去,年才二十一岁。第二天十点钟左右,炳麟前去抚摸他的尸体,眼睛不闭。当时监狱内外哗然,都说外国医生受贿,下药毒死了邹容。这仅是猜疑无法查明。然而外国医生拿囚犯不当人,凡是生了病的都让他们安坐等死,不给药。狱囚五百人,每年因受虐待饥寒发病而死的有一百六十人。邹容得病之初,医生并不知他的病情严重;等到日子一长,病情已非常明显,只给他服用一般的退热药,这仅次于用毒杀人。

邹容去世的当年,日本和沙俄签订了和约。

四、(18分)

15.⑴你是英国人,这个国民议政厅,是中国人的,还是英国人的?⑵然而外国医生拿囚犯不当人,凡是生了病的都让他们安坐等死,不给用药。⑶等到日子一长,病情已非常明显,只给他服用一般的退热药,这仅次于用毒杀人。(⑴应注意翻译出选择问句的句式特点。⑵“皆令安坐待命,勿与药”具有省略成分,即“皆令(其)安坐待命,勿与(之)药。⑶)比:等到。顾:只是。“亦下毒之次也”相当于“这仅次于下毒”。

16、(1)因诗人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虽屡遭贬滴,但自己的政治信念却未改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回京华,辅佐皇帝,以实现自己的民本思想。(意思对即可)

(2)诗中表现出来的幽愤、强烈希望实现政治理想,是通过“化得身千亿”即将身体化学极小的分子,“散上山头”才能望见故乡来表现的。

 17、(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出师一表真名世,常使英雄泪满襟

(3)集芙蓉以为裳,苟余情其信芳

五、

18、(1)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丰富并深化了“生活之光泽”的内涵。(2)具体说明房间对人类的重要性。(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赞美房间作铺垫(或定下感情基调)

19、因为房间既是自己生活和思想的地方,也是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其中还能使自己拥有精神上的快乐。

20、(1)阳光、空气、书籍和木头。(2)使我实现了一个的平凡、清贫和梦幻。(3)拥有精神的快乐。(后两点答到一点即可)

21、D、E(D项文中没有涉及“生存状态”,“批评了……做法”不是“含蓄”而是“直接”;E项“便于和读者交流”、“便于抒情”是第二人称的作用)

六、

22、5、4、2、1、3

23、(1)我和你一样需要洁净的脸庞。

   (2)你追求的是绚丽多彩,我追求的是清澈见底。

   (3)让我们共同为美丽的鱼儿创造一个洁净的空间。

24、锻炼好,锻好炼,好锻炼;

  康必得,得必康,必得康。

文档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人教版

抚州市200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卷2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甜菜畋猎忝列门墙恬不知耻B、悼念祷告赴汤蹈火欺世盗名C、夯实巷道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湮灭淹没掐住咽喉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渎职篮本挺身而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B.赡养赝品金榜提名万变不离其中C.影牒歧视各行其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荟萃斡旋集思广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