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37:18
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 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并能用直线上的点精确地表示出正、负数,根据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三、复习重难点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7内容,试
推荐度:
导读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并能用直线上的点精确地表示出正、负数,根据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三、复习重难点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7内容,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并能用直线上的点精确地表示出正、负数,根据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复习重难点

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7内容,试着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请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并试着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它们。

(二)课堂设计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负数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负数复习课)

1.复习基础知识

(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

2-3个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评价。

师:在搜集正负数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收集的例子发言。

引导小结: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以前所学习的整数(0除外)、分数、小数都是正数,正号可以省略。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就成了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师:在读写正负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注意正号可以省略不写或不读,但负号要读出和写出。

师:在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你操作的步骤是什么? 

引导小结:确定方向(用箭头表示正方向),确定起点(0刻度),确定单位长度。(板书)

师:请你在你所画的直线上表示出下面的数。

    2,-2,,1.5,-1.5,,- 

学生完成,汇报。

师: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再一次体会,任何数都可以在直线上找到一个和它对应的点,0的右边都是正数,左边是负数,正负数都有无数个,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2)基础练习

①下图记录的是小丽上周每天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30分钟25分钟40分钟35分钟30分钟
师: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问题。

A.小丽平均每天做作业用的时间是(    )分。

B.如果把小丽平均每天做作业用的时间记作标准时间,记为0分钟,超过平均时间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平均时间的部分用负数表示,把上表填完整。

②  1.25        -4     -1          3     -2.5

A.在直线上表示上面各数。

B.把上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再通过基础练习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整个环节借助学生完成的作业,边思考,边发现,边回忆,为完善思维导图作准备。】

2.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课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的知识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然后小组交流,推选出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3. 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在0、-2.5、8、-12和中自然数有3个。             (    )

②0是负数。                                              (    )

③数轴上,0点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

④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知识点】正负数的定义,对数轴上点的认识。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涵盖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通过此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2)六年级一班和二班进行拔河比赛,比赛规则是“五局三胜”制,胜一局记作1,输一局记作-1。比赛情况如下表。

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
一班-1

11
二班1-1

-1

①前三局一班胜了(   )局,输了(     )局;二班胜了(   )局,输了(    )局。

②如果此次比赛的结果是二班获胜,请你把表格填完整。

【知识点】正负数的定义。

【答案】①2,1;1,2。②答案不唯一。

【解析】除了考查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还考察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加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如图,规定每个长度单位是1米,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小军从点A出发,先向西走了3米,又向东走了7米,再向西走6米到达点B,在直线上标出点B。

【知识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

【答案】-1处。

【解析】稍变式练习,没有从原点出发,考查学生对单位长度、方向的灵活理解,同时解决的方法有多种,能力弱的可以数出来,能力强的可以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推导出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经停靠站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

起点站A站B站C站D站E站
人数(+表示上车,-表示下车)+15+10+3+50+1
-20-4-3-6
①从A站到E站中有(     )站没人上车,(      )站没人下车。

②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E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

【知识点】正负数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答案】①1,1。   ②27人,19人。

【解析】在理解正负数意义的基础上,体会符号表示的好处,没有学过正负数的加减法,根据意义进行理解性的计算。

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 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复习课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并能用直线上的点精确地表示出正、负数,根据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三、复习重难点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7内容,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