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37:35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

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尺带珠丹.赤尊东赞.骨力斐罗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而被农民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西汉.东汉.西晋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隋朝.唐朝.宋朝.元朝4.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贞观政要》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尺带珠丹.赤尊东赞.骨力斐罗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而被农民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西汉.东汉.西晋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隋朝.唐朝.宋朝.元朝4.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贞观政要》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

A.松赞干布 .尺带珠丹 .赤尊东赞 .骨力斐罗

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而被农民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西汉 .东汉 .西晋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4.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

A.《资治通鉴》 .《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贞观政要》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

A.山东 .东京 .杭州 .四川

6.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苏轼 .关汉卿 .柳永 .李清照

7.我国最早的一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8.“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地中海沿岸

9.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 ⑤闭关锁国。

A.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 .①②③

1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统一蒙古 .建立元朝 .定都大都

11.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

A.陶活字 .木活字 .金属活字 .石刻活字

12.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  )

A.高僧玄奘 .鉴真和尚 .李春 .马可•波罗

13.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光武中兴”时期

15.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1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科举取士 .勤政爱民

17.隋朝时建造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

A.玉带桥 .泸定桥 .赵州桥 .西安灞桥

18.下列哪一句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佳节春节?(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19.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①② .③④ .③⑤ .③④⑤

20.清朝前期加强君主的重大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废除丞相 .设锦衣卫 .设置军机处

21.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2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

A.欧阳询 .柳公权 .苏轼 .颜真卿

2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

A.西汉、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C.东汉、南宋时期 .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2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册封五世 ③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②③① .②①③ .③①②

25.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判断对错)

27.清朝推行“闭关锁国”,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断绝了一切来往。  (判断对错)

28.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判断对错)

29.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  (判断对错)

30.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判断对错)

31.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首先出现于纺织业。  (判断对错)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判断对错)

33.锦衣卫与臣民一样受到法律的约束。  (判断对错)

34.18世纪,清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了。  (判断对错)

35.《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判断对错)

 

三、材料分析题

36.(20分)分析以下材料: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同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类、菜子、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的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在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等边陲地区都出在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自治区与枞阳的联系更加紧密,喇嘛教首领五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赋予“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该朝代还有哪位公主嫁到吐蕃去?

(2)材料二提到的是哪个朝代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喇嘛教首领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五世,还有哪一个受清朝皇帝的册封?册封他的是哪位皇帝?

(4)为有效管辖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诞生于什么朝代?

(2)对这种制度起到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除了唐太宗还有谁?举出两位。

(3)唐朝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哪两科?获得第一名的被称为什么?

(4)这一制度在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5)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

A.松赞干布 .尺带珠丹 .赤尊东赞 .骨力斐罗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而被农民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西汉 .东汉 .西晋

【考点】隋朝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灭亡的史实的识记.

【解答】隋炀帝继位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大业.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所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秦朝也是由于所致.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秦朝和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相关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故选D.

【点评】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4.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

A.《资治通鉴》 .《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贞观政要》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

【解答】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资治通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区别掌握《史记》和《资治通鉴》.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

A.山东 .东京 .杭州 .四川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

【解答】宋代的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城市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的货币的演变.

 

6.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苏轼 .关汉卿 .柳永 .李清照

【考点】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词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解答】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7.我国最早的一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考点】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演义》.

【解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演义》的作者、内容与地位.

 

8.“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地中海沿岸

【考点】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解答】1405﹣1433年郑和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由此可见BC符合题意,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要经过印度洋沿岸,因而A到达过,而地中海沿岸要远于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是郑和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和作用.

 

9.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 ⑤闭关锁国。

A.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 .①②③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闭关锁国.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焚书坑儒、八股取士、、闭关锁国.

【解答】依据所学,科举制的创立为士子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激发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故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科举制、焚书坑儒、八股取士、、闭关锁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统一蒙古 .建立元朝 .定都大都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功绩.

【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1.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

A.陶活字 .木活字 .金属活字 .石刻活字

【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解答】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毕昇用胶泥制成单个反体字,用火烧硬,制成陶活字,一个陶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重大作用.

 

12.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  )

A.高僧玄奘 .鉴真和尚 .李春 .马可•波罗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真和尚.

【解答】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鉴真东渡日本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

 

13.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人物与作品搭配.

【解答】《天工开物》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不是贾思勰所著.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天工开物》的作者.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光武中兴”时期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开元”可知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唐玄宗前期年号是开元.

 

15.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文化生活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 瓦子出现的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在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宋代科技发展,许多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民族政权并立,民族间的交往以和为主流,而瓦子的出现则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瓦子的出现,丰富了民众生活,推动了文化发展,宋代的文化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用心识记.

 

1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科举取士 .勤政爱民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完善科举的史实.

【解答】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使一些有才能的人通过考试加入到统治阶级的范围中来 ,巩固了封建统治,打破了世卿世禄状态,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一大变革,影响深远,题目中的唐太宗说的诗句反映了科举制对知识分子的束缚.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科举制的完善.

 

17.隋朝时建造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

A.玉带桥 .泸定桥 .赵州桥 .西安灞桥

【考点】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建筑艺术的认识.

【解答】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尤其是桥梁工程成就突出,根据所学知识,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隋朝时期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座桥设计科学,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立类似的桥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唐都长安也是这一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些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18.下列哪一句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佳节春节?(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传统佳节.

【解答】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与重阳节有关.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的是我国传统佳节春节.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我国传统佳节春节无关.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是描写北宋开封相国寺元宵节场面的诗句.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宋朝的社会生活.

 

19.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①② .③④ .③⑤ .③④⑤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建立元朝与清朝的少数民族.

【解答】由所学知识得知:①②④都是由汉族建立的政权;只有蒙古建立的元朝和女真建立的清朝既是少数民族建立又统一过全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建立元朝与清朝的少数民族.

 

20.清朝前期加强君主的重大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废除丞相 .设锦衣卫 .设置军机处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设置军机处.

【解答】为了加强君主集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前期加强君主的措施.

 

21.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太宗;注意识记“贞观之治”.

【解答】唐高祖李源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的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故选B.

【点评】注意治世局面与历史人物的关系.

 

2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

A.欧阳询 .柳公权 .苏轼 .颜真卿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颜真卿的贡献.

【解答】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2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

A.西汉、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C.东汉、南宋时期 .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时期.

 

2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册封五世 ③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②③① .②①③ .③①②

【考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册封、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事件的先后顺序.

【解答】为了加强对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授予五世“喇嘛”的封号.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的代表长驻,同、班禅共同管理.清朝乾隆年间不堪忍受沙俄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史实.

 

25.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 .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所以A、B和D排除掉,南宋、金、西夏处于并立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建议学生区分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 (判断对错)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重虚心纳谏,重用善于进谏的魏征,魏征先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太宗与魏征的有关内容.

 

27.清朝推行“闭关锁国”,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断绝了一切来往。 × (判断对错)

【考点】闭关锁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推行的“闭关锁国”.

【解答】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主要表现是严格对外贸易,而不是严禁一切对外贸易,当时,清最初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并由广州十三行专门管理外贸事宜和外国商人,由此可见,清当时是严格对外贸易,并没有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断绝了一切来往.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推行“闭关锁国”、原因及影响.

 

28.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 (判断对错)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功绩.

【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继承汉位,与1271年建立元朝,1276年灭南宋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分成吉思汗和铁木真的内容.

 

29.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 × (判断对错)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

【解答】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不正确,创设殿试的是武则天.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武则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创设殿试的是武则天.

 

30.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 (判断对错)

【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解答】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但没有统一全国,北宋、辽和西夏的并立达百年.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辽和西夏的并立.

 

31.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首先出现于纺织业。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解答】明朝中后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两者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因而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实质.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判断对错)

【考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解答】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和活字印刷术区别开.

 

33.锦衣卫与臣民一样受到法律的约束。 × (判断对错)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锦衣卫.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原是明太祖的侍卫亲军,后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明朝加强君权的重要特务机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朝君主加强的措施.

 

34.18世纪,清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了。 × (判断对错)

【考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解答】18世纪,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没有重新统一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措施.

 

35.《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 (判断对错)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大唐西域记》.

【解答】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吴承恩写的是《西游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玄奘西行天竺与《大唐西域记》的史实.

 

三、材料分析题

36.(20分)(2016春•博乐市期末)分析以下材料: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同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类、菜子、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的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在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等边陲地区都出在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自治区与枞阳的联系更加紧密,喇嘛教首领五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赋予“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该朝代还有哪位公主嫁到吐蕃去?

(2)材料二提到的是哪个朝代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喇嘛教首领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五世,还有哪一个受清朝皇帝的册封?册封他的是哪位皇帝?

(4)为有效管辖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册封、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民族关系.

(2)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其实行的目的.

(3)本题考查本题考查清朝对的管辖措施.

(4)本题考查驻藏大臣的设置.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依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公主”是文成公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这一事件使吐蕃吸收到先进的汉文化,加强了汉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还将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唐蕃“合同为一家”.

(2)据材料二判断,“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可知,这是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3)据所学知,清朝时期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康熙帝还册封另一个喇嘛教首领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的册封.

(4)据所学知,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与、班禅共同管理事务,大大加强了对的管辖.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故答案为:

(1)唐朝;金城公主.

(2)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

(3)班禅;康熙帝.

(4)驻藏大臣.

(5)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点评】识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与的关系以及对其管辖的相关知识.

 

37.(20分)(2016春•博乐市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诞生于什么朝代?

(2)对这种制度起到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除了唐太宗还有谁?举出两位。

(3)唐朝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哪两科?获得第一名的被称为什么?

(4)这一制度在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5)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清末民初的文化 教育与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

【解答】(1)由材料一“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可知材料一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的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唐朝对科举的完善除唐太宗外,还有武则天和唐玄宗.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3)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4)1905年,清废除科举考试.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5)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意思是通过科举考试,天下的人才都被我收罗笼络.由此可见,实行科举制,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故答案为:

(1)科举制;隋朝.

(2)武则天;唐玄宗.

(3)明经科、进士科;状元.

(4)清朝.

(5)实行科举制,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点评】本题以科举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

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尺带珠丹.赤尊东赞.骨力斐罗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而被农民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西汉.东汉.西晋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隋朝.唐朝.宋朝.元朝4.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贞观政要》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