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年10月自考03300《现代媒体总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35:38
文档

2010年10月自考03300《现代媒体总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课程代码:0330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A)1-32A.技术B.符号C.信息D.物质实体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B)1-29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B)1-21A.意大
推荐度:
导读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课程代码:0330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A)1-32A.技术B.符号C.信息D.物质实体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B)1-29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B)1-21A.意大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   A   ) 1-32

A.技术    B.符号

C.信息    D.物质实体

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B   )1-29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   B   ) 1-21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A    ) 2-51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署名社论

C.编者按    D.短评

5.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以及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D   ) 4-121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6·若以节目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广播剧的节目类型属于(  B    )3-87

A.一般型    B.综合型

C.专题型    D.对象型

7.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D    )4-109

A.1949年    B.1958年

C.1976年    D.1979年

8.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该集体的负责人是(  A    )4-122

A.制片人    B.导演

C.编剧    D.主持人

9.被称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的是(    D  )5-135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0.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日报是(   B   )5-140

A.《杭州日报》    B.《中国贸易报》

C.《人民日报》    D.《中国青年报》

11.标志着世界电影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影片是(   C   ) 6-173

A.《火车到站》    B.《定军山》

C.《星球大战》    D.《爵士歌王》

12.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   A   )6-177

A.共用天线阶段    B.同轴电缆阶段

C.光纤传播阶段    D.卫星有线电视联网阶段

1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是(   C   ) 7-198

A.突出社会效益    B.突出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离

14.在我国电视产业中最早出现的经营项目是(   B    )7-213

A.电视购物(直销)    B.广告经营

C.收费信息节目    D.电视节目经营

15.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    A  )8-229

A.卢因    B.波兹曼

C.麦克卢汉    D.李普曼

16.我国报纸创办的审批机构是(   C   ) 8-233

A.宣传部    B.全国文联

C.新闻出版总署    D.中国作协

17.提出“电视人”和“容器人”理论的传播学者来自于(   C    ) 9-250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8.就现状而言,我国内地拥有最多受众的强势媒介是(   B   ) 9-261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网络

19.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攻击抑制型”的人(   A    )10-277

A.易受传播影响    B.不易受传播影响

C.传播对其没有影响    D.传播对其影响变化莫测

20.对现象用现代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    B    )10-288

A.纽曼    B.李普曼

C.麦奎尔    D.卢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从媒介技术演变的角度可将媒体大致分为(  ABCD   )绪论-7

A.书写媒体    B.印刷媒体

C.电子媒体    D.互动媒体

E.语言媒体

22.互动媒体传播的特点有(  ABCDE  )1-29

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B.多媒体化

C.媒体功能融合    D.媒体资源丰富化

E.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增强

23.报纸传播的优势有(   ABCE   )2-43

A.强视觉平面媒体    B.给予读者较强的阅读自由度

C.可保存性强    D.传播范围广

E.长于深度传达信息

24.广播的自然音响主要有(  ABCDE   )3-

A.自然环境音响    B.动物声音

C.机器工具音响    D.人的动作发出的声响

E.效果音响

25.下列媒体中属于星型传播拓扑结构的有(  ABCD  )5-144

A.报纸    B.无线广播

C.无线电视    D.有线电视

E.网络

26.杂志的传播特点有(   ADE  )6-1

A.可读性强    B.传播范围广

C.传播速度快    D.传播质量高

E.使用价值大

27.媒介组织经营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7-208

A.广告经营    B.发行经营

C.印刷经营    D.节目经营

E.多种经营

28.非法出版行为主要有(  ABCD  )8-234

A.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    B.假冒报刊名称出版

C.转让刊号和出版权    D.盗印报刊

E.擅自更改发行价格

29.电视观众的动机主要有(  ABDE  )9-261

A.主人的心理                            B.强烈的参与心理

C.选择性心理                            D.渴求信息和知识的心理

E.消遣娱乐心理

30.受众研究的内容包括( ABCDE   )10-276

A.受众的智力水平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B.群体归属的影响

C.对象是否主动参与                        D.受众个性因素对可说服性的影响

E.传播效果的持久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1.网络媒体5-136

答:

所谓网络媒体就是指第四媒体,它是将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包括可移动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传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新闻信息的传播工具。

32.交互电视6-190

答:

交互电视是在数字电视技术基础上,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允许观众与之进行一定的交互活动的一种功能电视;这种交互进行的方式不仅仅是控制对频道的选择及录像带的处理,还包括从电影资料库中选择电影并观看、参与游戏、投票以及通过电视连线进行其他形式的回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传播媒介包括哪些基本性能?绪论-5

答:

(1)实体性

具体的物质实体的媒介有质地、形状、重量等,让人可见、可触、可感,是具体而有形的物质存在,也可磨损、消耗和锈蚀。

(2)中介性

媒介的中介性特点,是指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3)承载性

承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性能,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

(4)还原性

传播媒介作为中介体,它具有在传播过程中还原所承载的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的性能。

(5)扩散性

即使是极少数单向交流的媒体,如个人电话,也可以“穿针列线”,使传受两者产生关系;更多的媒体还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散开来,为众多人所共享。

34.报纸的传播劣势有哪些?2-44

答:

(1)时效性相对较差。

报纸每天印刷的时间和次数固定,一旦报纸已经发出,再想修补刚刚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2)读者范围的局限性较强。

报纸是借助文字传播的媒介。因此,报纸对其受众文化程度的要求比较强。

(3)感染力相对较弱。

报纸是一种理性媒介,它需要读者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想象,而不像诉诸声音和画面结合的广播电视那样容易使多数人获得瞬间的共鸣。

35.简述媒介组织经营的必要性。7-205

答:

(1)新闻媒介的经营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新闻媒介只有通过组织经营才能合理使用国家为其投入的建设资金,对社会有所贡献。

(3)加强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是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试述广播节目系统构建的原则。3-98

答:

(1)坚持以新闻广播节目为中心的原则

在广播电视节目大系统中,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的质量决定着这个节目系统的健康运行。

(2)坚持节目本位的原则

节目是构成节目系统的重要元素,因此在构建节目系统时要坚持以节目为本,即一切工作环节、一切体裁、一切样式必须以节目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以节目统率一切,一切为节目服务。

(3)有利于开发拓展黄金时段的原则

广播历来按照人们的一般作息习惯,把全部播音时间分为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现在还出现了介于二者之间的次黄金时间。

(4)坚持节目系统开放性原则

节目系统要做成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地解构,即不断地打破固有封闭系统,然后再重新整合。

37.试论“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现实基础及其认识上的误区。9-253

答:

一、现实基础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把受众看做是市场或消费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之上的:

(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2)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

(3)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

二、认识误区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播媒介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牲、商品性和竞争性;同时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但是这个概念并不完美,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这种观点容易把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传播媒介负责提供商品,受众只能在被提供的商品范围里进行选择。

(2)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一一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播媒介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3)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因为在受众看来,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六、综合运用题(本题12分)

38.根据案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2009年10月,X国新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占该国GDP的比重为12.5%,远高于前任宣布的6.7%。X国债务危机最终导致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标普相继下调其主权评级,从A直降为Bal,即“垃圾级”。为应付债务危机,X国采取了财政紧缩,大规模削减公务员工资、福利,并通过推迟退休年龄、克扣养老金等办法严厉削减公共开支。此举引发了X国六次全国规模的大罢工,造成该国交通瘫痪,商旅停业,全国各地的公共服务暂停,民众的示威一浪高过一浪,和地方办公室被关闭。X国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不仅如此,X国债务危机迅速蔓延,一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由此爆发。

问题一:从公关的角度分析,这是一起什么性质的事件? 11-316

答:

危机管理事件。

问题二:作为X国的公关人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缓解民众的反对情绪,化解危机? 11-320

答:

在危机管理的开始,我们不仅要深入地理解公众恐惧,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公众的恐惧。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经常会表现出非理性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明确的是.不能批评公众的这种反应,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问题三:作为的公关人员,应该如何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11-322

答:

(1)迅速、公开、诚实。

过度公开当然不好,但是诚实从长期来讲是好的,可以使保持良好形象。

(2)适当的过度反应。

当公众恐慌带来的危机大于真正危机的时候,可以采用过度反应的策略以缓和公众恐慌。

(3)果断坚决地传递信息。

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往往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此时公众期待他们的领导是英雄人物,可以化解危机,同时他们愿意团结在他周围。

(4)了解新闻界的需要和节奏。

尊重记者对新闻的报道,预测和为他提供素材。

(5)让媒体可以接触到领导层。

如果媒体能够经常地接触到的领导层,就会使的内部工作更加有效率。

(6)对新闻发布进行管理。

在计划宣传一个新闻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和谨慎。要经常性地发布新闻,不要一下子提供太多的信息量和太多的资料。

(7)正确对待负面报道。

负面报道和批评性报道不可避免,如果出现,不要轻视或制止那些强硬的记者,以保持传播渠道的畅通。

文档

2010年10月自考03300《现代媒体总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课程代码:0330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A)1-32A.技术B.符号C.信息D.物质实体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B)1-29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B)1-21A.意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