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获奖人 | 获奖作品 | 体 裁 | 获奖理由 |
1901 首届 | [法]普吕多姆(1839-1907) | 孤独与沉思 | 诗 散文 |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
1902 | [德]蒙森(1817-1903) | 罗马风云 | 散文 | “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
1903 | [挪威]比昂松(1832-1910) | 挑战的手套 | 剧本小说 |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
1904 | [法]弗-米斯塔尔(1830-1914) | 金岛 | 诗 散文 | “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
1904 | [西]埃切加赖(1832-1916) | 伟大的牵线人 | 剧本 |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
1905 | [波兰]显克维支(1846-1916) | 第三个女人 | 小说 |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
1906 | [意]卡尔杜齐(1835-1907) | 青春诗 | 诗 散文 |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 ,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
1907 | [英]吉卜林(1835-1907) | 老虎!老虎! | 小说 |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
1908 | [德]鲁-欧肯(1846-1926) | 精神生活漫笔 | 散文 |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 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
1909 | [瑞典]拉格洛夫(女1858-1940) | 骑鹅旅行记 | 小说 |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
1910 | [德]保尔-海塞(1830-1914) | 特雷庇姑娘 | 小说 |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 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境” |
1911 | [比利时]梅特林克(1862-1949) | 花的智慧 | 散文剧本 |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 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
1912 | [德]霍普特曼(1862-1946) | 群鼠 | 剧本小说 |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而有出色成就” |
1913 | [印度]泰戈尔(1861-1941) |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 诗 小说 |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 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
1915 | [法]罗曼-罗兰(1866-1944)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小说 |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
1916 | [瑞典]海顿斯塔姆(1859-1940) | 朝圣年代 | 诗 散文 | “褒扬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
1917 | [丹麦]耶勒鲁普(1857-1943) | 磨坊血案 | 小说 |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
1917 | [丹麦]彭托皮丹(1857-1919) | 天国 | 小说 |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
1919 | [瑞士]施皮特勒(1845-1924) | 奥林比亚的春天 | 诗 小说 |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
1920 | [挪威]汉姆生(1859-1952) | 大地硕果-畜牧曲 | 小说 |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
1921 | [法]法朗士(1844-1924) | 苔依丝 | 小说 |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宽闵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 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
1922 | [西]贝纳文特(1866-1954) | 不吉利的姑娘 | 剧本 | “由于他以适切之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
1923 | [爱尔兰]威镰-叶芝(1865-1939) | 丽达与天鹅 | 诗 |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
1924 | [波兰]莱蒙特(1868-1925) | 福地 | 小说 |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
1925 | [英]肖伯纳(1856-1950) | 圣女贞德 | 剧本 |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
1926 | [意]黛莱达(女1871-1930) | 之路 | 小说 |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 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
1927 | [法]亨利-柏格森(1859-1941) | 创造进化论 | 散文 |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
1928 | [挪威]温塞特(女1882-1949) | 新娘-主人-十字架 | 小说 |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
1929 | [德]托马斯-曼(1857-1955) | 魔山 | 小说 |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
1930 | [美]辛-刘易斯(1885-1951) | 巴比特 | 小说 |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科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
1931 | [瑞典]卡尔费尔德(18-1931) | 荒原和爱情 | 诗 散文 |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
1932 | [英]高尔斯华绥(1867-1933) | 有产者 | 小说剧本 |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
1933 | [俄]伊-蒲宁(1870-1953) | 米佳的爱 | 小说诗 |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
1934 | [意]皮兰德娄(1867-1936) | 寻找自我 | 剧本小说 |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
1936 | [美]尤金-奥尼尔(1888-1953) | 天边外 | 剧本 |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
1937 | [法]马丁-杜加尔(1881-1958) | 蒂伯一家 | 小说 |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 |
1938 | [美]赛珍珠(女12-1973) | 大地 | 小说 |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
1939 | [芬兰]弗-西兰帕(1888-1946) | 少女西丽亚 | 小说 |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 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
1944 | [丹麦]约-扬森(1873-1950) | 漫长的旅行 | 小说 |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
1945 |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女18-1957) | 柔情 | 诗 |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
1946 | [瑞士]赫尔曼-黑塞(1877-1962) | 荒原狼 | 小说 |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 想与高尚的风格” |
1947 | [法]安德烈-纪德(1869-1951) | 田园交响曲 | 小说 | “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 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
1948 | [英]托-艾略特(1888-1965) | 四个四重奏 | 诗 |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
1949 | [美]威镰-福克纳(17-1962) | 我弥留之际 | 小说 |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
1950 | [英]帕-罗素(1872-1970) | 哲学-数学-文学 | 散文 |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
1951 | [瑞典]拉格奎斯特(11-1974) | 大盗巴拉巴 | 小说 |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的见解” |
1952 | [法]弗-莫里亚克(1885-1970) | 爱的荒漠 | 小说 | “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
1953 | [英]温-丘吉尔(1874-1965) | 不需要的战争 | 散文 |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
1954 | [美]海明威(19-1961) | 老人与海 | 小说 |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 文体风格之影响” |
1955 | [冰岛]拉克斯内斯(1902-) | 渔家女 | 小说 |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 加瑰丽多姿” |
1956 | [西]希梅内斯(1881-1958) | 悲哀的咏叹调 | 诗 |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
1957 | [法]阿尔贝-加缪(10-1960) | 局外人-鼠疫 | 小说散文 |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
1958 | [苏]帕斯捷尔纳克(1901-1968) | 日瓦戈医生 | 小说诗 | “在当代抒情诗和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
1959 | [意]夸西莫多(1901-1968) | 水与土 | 诗 散文 | “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
1960 | [法]圣-琼-佩斯(1887-1975) | 蓝色恋歌 | 诗 | “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
1961 | [南斯拉夫]安德里奇(12-1975) | 桥-小姐 | 小说 | “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
1962 | [美]斯坦贝克(1902-1968) | 人鼠之间 | 小说 | “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
1963 | [希腊]塞菲里斯(1900-1971) | 画眉鸟号 | 诗 散文 | “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
19 | [法]保尔-萨特(1905-1980) | 苍蝇 | 剧本小说 | “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
1965 | [苏]肖洛霍夫(1905-1984) | 静静的顿河 | 小说 | “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 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
1966 | [以色列]约-阿格农(1888-1970) | 行为之书 | 小说 | “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
1966 | [瑞典]奈丽-萨克斯(女11-1970) | 逃亡 | 诗散文 | “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
1967 |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19-1974) | 玉米人 | 小说 | “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
1968 | [日本]川端康成(19-1972) | 雪国-千鹤-古都 | 小说 | “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
1969 | [爱尔兰]萨-贝克特(1906-1990) | 等待戈多 | 剧本小说 |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
1970 | [苏]索尔仁尼琴(1918-) | 癌症楼 | 小说 | “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
1971 |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 | 情诗-哀诗-赞诗 | 诗 散文 |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的命运与梦想” |
1972 | [德]亨利希-伯尔(1917-1985) | 女士及众生相 | 小说 |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 振兴。” |
1973 | [澳]帕-怀特(1912-1990) | 风暴眼 | 小说 | “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带进文学中” |
1974 | [瑞典]哈里-马丁逊(1904-1978) | 露珠里的世界 | 诗 小说 | “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
1974 | [瑞典]埃-约翰逊(1900-1976) | 乌洛夫的故事 | 小说 | “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
1975 | [意]埃-蒙塔莱(16-1981) | 生活之恶 | 诗 散文 | “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
1976 | [美]索尔-贝娄(1915-) | 赫索格 | 小说 |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
1977 | [西]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 | 天堂的影子 | 诗 散文 | “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 |
1978 | [美]艾-巴-辛格(1904-1991) | 魔术师-原野王 | 小说 | “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
1979 | [希腊]埃利蒂斯(1911-) | 英雄挽歌 | 诗 | “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
1980 | [波兰]切-米沃什(1911-) | 拆散的笔记薄 | 诗 | “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
1981 | [英]埃-卡内蒂(1905-) | 迷茫 | 小说 | “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
1982 |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1928-)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小说 | “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的生命矛盾” |
1983 | [英]威镰-戈尔丁(1911-) | 蝇王-金字塔 | 小说 | “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
1984 | [捷]雅-塞特尔特(1901-1986) | 紫罗兰 | 诗 | “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的形象” |
1985 | [法]克洛德-西蒙(1913-) |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 小说 | “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 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
1986 | [尼日利亚]索因卡(1934-) | 狮子和宝石 | 剧本散文 | “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
1987 |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 |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 诗 散文 | “他的作品超越时空,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 |
1988 | [埃及]纳-马哈富兹(1911-) | 街魂 | 小说 | “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 伯语言艺术” |
19 | [西]卡-何-塞拉(1916-) | 为亡灵弹奏 | 小说 |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
1990 | [墨西哥]奥-帕斯(1914-) | 太阳石 | 诗 散文 |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
1991 | [南非] 内丁-戈迪默(女1923-) | 七月的人民 | 小说 | “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
1992 |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 西印度群岛 | 诗人 |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
1993 | [美国]托尼·莫里森(女)(1931~) | 所罗门之歌 | “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 |
1994 | [日本]大江健三郎(1935~) | 《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 小说家 | “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
1995 |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1939~) | 通向黑暗之门 | 诗人 | “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
1996 | [波兰] 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 | 呼唤雪人 | 诗人 | “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
1997 | [意大利] 达里奥·福(1926~) | 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 | 讽刺剧作家 |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
1998 | [葡萄牙] 若泽·萨拉马戈(1922~) | 修道院纪事 | 记者、作家 |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
1999 | [德国]君特-格拉斯(1927-) | 铁皮鼓哈里 | 小说 |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
2000 | [法]高行健(1940~) | 灵山 | 小说 | 法籍华人。“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
2001 | [英]维·苏·奈保尔(1932~) | 抵达之谜 | 小说 | 印度裔英国作家。“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
2002 | [匈]伊姆雷(1929~) | 无命运的人生 | 小说 |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
2003 | [南非] 库切(1940~) | 耻 | 小说 |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
2004 | [奥]耶利内克(1943~) | 钢琴教师 | “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 |
2005 | [英]哈罗德·品特(1930~) | 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 | 当代戏剧巨匠 | “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
2006 | [土]奥罕.帕慕克(1952~) | 我的名字叫红 | “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 |
2007 |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 | 金色笔记 | “因其将自已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的文明的审视上” | |
2008 | [法]勒·克莱齐奥1940— | 战争 | 新寓言派 | “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 |
2009 | 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赫塔·米勒1953- | 呼吸秋千 | “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 |
2010 | 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 世界末日之战 | 以表彰略萨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 |
2011 |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1931- | “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歌” | “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 |
1904 1917 1966 1974年各有两位作家获奖。
2012年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其代表作有《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 《擅香刑》等
获奖理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 体”。
2013年诺贝尔获得者:爱面丝•门罗。她的短篇小说集有《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1978,亦得总督奖)、《爱的进程》(1986,第三次得总督奖)、《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憎很、友谊、求爱、爱恋、婚姻》、《逃离》 等,2006年出版 《石城远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获奖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掲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主要代表
作品有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 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世界文坛最高水准的感人作品,讲述了这个时代的苦难和勇 气。
颁奖词: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念。
2016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获奖
鲍勃·迪伦(Bob Dylan)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他的代表歌曲是《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