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电气焊作业区等。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人员皮肤烫伤。
1.4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火灾等。
2应急工作职责
组长:车间负责人;
副组长:班组组长、兼职安全员;
组员:各班组组员。
2.2 应急职责
2.2.1 车间负责人职责
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在公司应急救援人员未到达之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 安全员职责
协助负责人、班组长组织现场抢险救援工作;负责观察、维护事故现场安全、秩序,保护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2.2.3 班组长职责
在车间负责人领导下,负责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利用现场及附近可利用设施、设备、工具抢救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
2.2.4 现场作业人员职责
在车间负责人或班组长领导下积极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步骤 | 处 置 | 负责人 |
发现异常 | 人员受伤。 | 岗位人员 |
现场确认、 报告 | 1、班长现场确认。 2、向车间领导、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岗位发生灼烫事件。 3、应急管理办公室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岗位发生灼烫事件。 | 当班班长 应急值班人员 |
现场应急处置 | 1、火焰烧伤、高温烫伤: 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移至安全处。 ①轻伤事故 发生灼烫事故后,如小面积烫伤,应马上用清洁的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用烫伤膏涂抹在伤口上,同时送医院治疗。如大面积烫伤,应马上用清洁的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同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或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②发生重伤事故 1)当皮肤严重灼伤时,必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小心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由于灼伤部位一般都很脏,容易化脓溃烂,长期不能治愈,因此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伤者的灼伤部位,不得在灼伤部位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护肤油。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再污染、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住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 班长、岗位人员 |
班长、岗位人员 | ||
现场应急处置 确认 | 1、现场断电、断气。 2、解除应急状态,向车间领导、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岗位灼烫事件已解除危险状态。 3、应急管理办公室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岗位灼烫事件已解除危险状态。 4、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检验,查明原因,并检修整改合格后,才能恢复使用。 | 车间领导、班长 |
3.2.1报警电话见综合预案附件2:公司应急指挥部联系电话一览表。
3.2.2 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可参照附件:事故信息报告单。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电气火灾处置人员必须佩带绝缘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
(2)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如事故扩大,导致次生、衍生事故不能控制时,应发出警报,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严格执行现场指挥下达的应急救援命令,正确执行应急救援措施,避免因救援对策或措施执行错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或人员伤亡重大事故的发生。
(3)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4)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机械或车辆非特殊情况不得移动,以便为勘察现场提供确切的资料。
(5)电气火灾发生时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如水、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