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28:50
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共38分)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骸骨()预兆()静谧()哀号()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组成四字词语。(4分)海枯()日转()()有味()有余3.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3分)A.潜行(qián)谚语(yàn)和睦(mù)B.铁锹(qiāo)倏忽(shū)高垣(yuán)C.足迹(jì)蝉喙(huì)弥漫(mí)D.万载(zǎi)峰峦(ruán)篡夺(zuàn)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3分)A.忧怨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共38分)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骸骨()预兆()静谧()哀号()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组成四字词语。(4分)海枯()日转()()有味()有余3.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3分)A.潜行(qián)谚语(yàn)和睦(mù)B.铁锹(qiāo)倏忽(shū)高垣(yuán)C.足迹(jì)蝉喙(huì)弥漫(mí)D.万载(zǎi)峰峦(ruán)篡夺(zuàn)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3分)A.忧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38分)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骸骨(    ) 预兆(    ) 静谧(    ) 哀号(    )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组成四字词语。(4分)

海枯(    ) 日转(    ) (    )有味 (    )有余

3.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        )。(3分)

A. 潜行(qián) 谚语(yàn)  和睦(mù)

B. 铁锹(qiāo) 倏忽(shū) 高垣(yuán)

C. 足迹(jì ) 蝉喙(huì)  弥漫(mí)

D. 万载(zǎi)  峰峦(ruán)  篡夺(zuàn)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        )。(3分)

A.忧怨   乌云密布         B.宫店   实是求事  

C.卓越  更胜一筹          D.莴苣   夜色沧茫

5.根据文意和拼音的提示填词语。(3分)

①远古的林木多么cōnglóng(     )、幽雅。

②这种以jiélüè(     )为生的鸟进攻比它弱的东西。

④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7 、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的词语可以使说明文语言表达更准确,请你在下列各句中的此类词语下画横线。(4分)

①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②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8.比喻,不仅能化无形为有形,而且能使语言生动活泼。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4分)

示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仿写:远处的山,                                                           

                                                      

9. 古诗文填空(10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3) 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4)老骥伏枥,              。《龟虽寿》

(5)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7)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两句描绘春景的语句:        ,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10.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亲爱的同学,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寒假,这是课外读书的好时机.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      《伊索寓言》

好书推荐卡
作品作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情节或一首诗歌)

(二)阅读《看云识天气》选段,完成11~15题。(16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

卷云像                      ,                             ;卷积云像                     ;积云像                                ;高积云像                                

12.选段介绍了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请至少写出两点)(3分)

                                                                           

                                                     

13.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4分)

14、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15.下面是作家萧乾的散文《初冬过三峡》中描写“云”的句子,请你根据上文内容推断这是什么云,并说明理由。(3分)

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虽有佳肴》完成16—20题(19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6.解释下列加粗词。(4分)

(1)虽有佳肴(     ) (2)然后能自强也(        ) 

(3)教学相长(     ) (4)教然后知困(         )

17.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18.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2分)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19.文章中哪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3分)

20.说一说自己对“教学相长”的理解。(4分)

(二)(一)阅读《河中石兽》完成21—25题(20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⑷但知其一(          )

2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2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2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共38分)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骸骨()预兆()静谧()哀号()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组成四字词语。(4分)海枯()日转()()有味()有余3.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3分)A.潜行(qián)谚语(yàn)和睦(mù)B.铁锹(qiāo)倏忽(shū)高垣(yuán)C.足迹(jì)蝉喙(huì)弥漫(mí)D.万载(zǎi)峰峦(ruán)篡夺(zuàn)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3分)A.忧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