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51:57
文档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233-市政与路桥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沈韫(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41)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和钢轨:钢轨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道砟。道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
推荐度:
导读-233-市政与路桥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沈韫(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41)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和钢轨:钢轨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道砟。道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
-233

市政与路桥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沈韫

(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41)

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和钢轨:钢

轨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道砟。

道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

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道床也不用碎石,铁轨、

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道床上。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以上。以下重点介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1轨道结构

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

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和支承层(路基地段)或底座(桥梁地段)等部分组成。

2道床板的施工技术

无砟轨道道床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1路基地段。路基地段道床板为连续施工、无伸缩缝的钢筋混凝土。宽度宜设计为2800mm ,

厚度240mm 。

路基地段道床板连续浇注,但在不同线下基础连接处,设置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宽20mm 。道床板的纵向钢筋采用18覫20mm 、HRB335级钢筋,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在道床板两侧各附加两根覫20mm 的纵向钢筋。在每两根轨枕正中设置1覫16mm 、HRB335级横向钢筋。

2.2桥梁地段。桥上混凝土道床板分块浇注,

混凝土道床板的标准长度为6.44m ,

根据梁长对道床板板长进行调整,板长不小于4.0m ,最长不大于8.0m 。相邻两块混凝土道床板之间设置10cm 的伸缩缝。轨枕间距一般为654mm ,板长变化的地段轨

枕间距也作相应的调整,间距不小于630mm ,

不大于680mm 。桥梁地段混凝土道床板厚度为260mm ,混凝土强度及纵横向配筋均与路基地段相同,两侧附加钢筋可不设置。每块道床板单元设置两个抗剪凸台。

2.3隧道地段。隧道地段道床板厚度为280mm ,隧道内轨道混凝土道床板对混凝土和配筋的要求与路基地段一致。隧道地段混凝土道床板为连续浇注无缝施工,仅在隧道结构与一般路段的过渡段处及洞内隧道结构的变形缝处,需要设置结构缝。

3路基支承层、桥梁(隧道)底座板施工

路基支承层、

桥梁(隧道)底座板混凝土采用人工拼装定型模板,混凝土集中拌和,搅拌车运输,机械振捣的方法施工。

3.1路基支承层施工。施工准备:在开始支承层的施工之前,应先清理基床表层的杂物,按验标检查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的施工质量,包括高度、形

状、

密度及承载能力等指标;路基面要检查标高、宽度、工后沉降等符合要求;土层的密实度及承载能力是否都已经符合相关规定;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参考旭普林无砟轨道建造体系地基工程验收准则。基础顶面上出现的任何沉降、变低、凹槽,都应在开始支承层施工前予以修正。为防止混凝土硬化所需的水分被下部基础吸收,施工前应将下面的结构进行预先湿润处理,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分潮湿而出现泥浆现象。

模板施工:利用CP Ⅲ点定位支承层边线位置,报检合格后进行立模施工。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及预留孔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模板报检合格后灌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运至模板侧面,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用振捣棒将混凝土振捣平实。流水坡采用人工挂线做坡。通过CP Ⅲ高程测量控制支撑层高度。

3.2桥梁(隧道)底座板施工。桥梁上底座板需

进行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不大于4cm ,

段之间结构缝宽10cm 。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施工准备:底座施工前将梁体保护层表面清

理干净;考虑轨枕距离梁端距离不小于250mm ,

应在底座板施工前实际测量桥梁每道伸缩缝的实际梁缝中心里程及梁长,并依此计算每块板长,确定每道伸缩缝的里程,在底座板施工前现场放样标记,测量员要仔细检查抗剪凹槽和板缝位置的精

确性;底座板施工前2天,

多次浇湿保护层表面,保持充分湿润。按设计要求处理好桥面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钢筋并清理底座范围内的积水和杂物。

模板安装:根据测量放样,精确确定底座板边线位置、安装结构缝端模板和抗剪凹槽模板,并支

承牢固。凹槽和伸缩缝采用制式模板,

尺寸精确,固定可靠,拆除方便。

钢筋绑扎:底座没有配置钢筋网,只有抗剪凹槽前后有从混凝土保护层伸出的连接门形筋,采用水平布置的箍筋对其进行固定。

模筑混凝土: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浇筑,或泵送浇筑。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

器结合进行混凝土捣固。

通过测量数据控制底座板高度。灌注完成后及时收浆抹面,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收面,防止不规则开裂。初凝后洒水覆盖塑料薄膜湿润养护14天。当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拆除模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隔离层施工。

桥上隔离层的施工:在施工前将下部结构表面包括凹槽内清理干净,对底座顶面平整度、光洁度仔细检查,必要时进行打磨处理。铺设隔离层,首先将隔离层平铺于底座表面上,隔离层薄膜应向外伸出约5~10mm ,然后在抗剪凹槽位置用刀割出方孔。割下的那块刚好铺在下面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并

按照要求安装凹槽周围的弹性垫片,接缝处采用胶

条密封,确保混凝土施工时不会有混凝土漏入膜

内。道床板施工结束后,

将隔离膜沿道床板边剪齐。4组装轨排

轨排组装的工序为:散枕→安装扣件→铺设钢轨→安装弹条→轨排检查。根据设计图纸,按设计间距0.654m 将每根轨枕的位置放样出来,将双块式轨枕按放样的位置在线路上摆放好。轨枕的摆放采用吊车吊装,人工辅助作业。双块式轨枕将

由吊车按65.4cm 的间距,放置在小的垫块上,

高度低于设计标高大约10mm 。建议采用150×150×100mm 大小的垫块。垫块要尽可能放在轨枕中部、钢轨的正下方。在每根轨枕承轨槽位置安放好扣件垫板,然后将P60工具轨安放在承轨槽上,再用扣件将工具轨固定,拧紧螺栓固定工具轨与双块式轨枕。工具轨的长度为25m 。轨排组装完成后,

应对轨距、

轨枕间距进行检查,并安装轨距拉杆与撑杆,每根工具轨上安装七根轨距拉杆与撑杆。

5混凝土施工

以上工作完成后,填写好相关的报检资料,向

监理进行报检。

报检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浇注混凝土前,用彩条布将轨枕扣件和横向校准横梁包裹严实,防止被混凝土污染。在运输通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搅拌车直接将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点,接滑槽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运输通道不具备条件的,采用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点模板内。在模板侧面标识出混凝土面的高度,混凝土浇注时可按这个高度大致控制混凝土下放量。道床板混凝土顶面标高精确控制时,可按轨枕承轨槽顶面中心距道床板混凝土顶面距离控制。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尤其要注意轨枕下方混凝土的密实。严禁直接振捣轨枕下方混凝土。应振捣轨枕一侧混凝土,直至混凝土由轨枕下方流向另一侧再继续振捣下一个轨枕间混凝土。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控制振捣点之间的间距,使拌和物不致漏振。间距控制的标准是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掌握振捣的时间,以粗骨料不再下沉、水泥砂浆泛上到表面、被振的部位大致成

水平状、

拌和物中的气泡不再冒出来为准。在一个部位振捣的时间不应小于10s 。振捣时注意避免振

动棒直接振动钢筋、

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钢筋受振位移,模板变形,铁件移位。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人工用木抹子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次抹面,混凝土初凝前人工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抹面和压光,在混凝土与轨枕交接之处进行勾边。由混凝土往轨枕块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彦坤,尹代州.人工轨排法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Z].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

标准[S].

责任编辑:宋义摘

要: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

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文档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233-市政与路桥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沈韫(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41)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和钢轨:钢轨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道砟。道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