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同学们都知道口渴了需要喝水,喝水需要杯子。那么杯子都有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学生思考并举例)
2同学们都非常好,能够举出这么多的例子,那么今天老师只带来了三种材料的杯子。
出示:塑料杯、陶瓷杯、不锈钢杯
3、先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倒开水的时候,用这些不同的杯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学生介绍不锈钢杯比较烫等)
4、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5、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不锈钢会比较烫呢(学生思考分析、猜测)?如何证明你们的观点?
(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教师进行补充分析
6、 出示:温度计、烧杯
(回顾温度计和烧杯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平视,读数时不离开测量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内壁。)
7、观测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住杯壁,不同材料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8、学生交流分析汇报。
9、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此部分省略即可)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不锈钢杯)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实验情况
开始时温度
5分钟后温度
降低温度
无盖
有盖
无盖用布包裹
有盖用布包裹
有盖镶嵌泡沫中
(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三、 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5、小组讨论
6、全班交流:实验数据分析。
7、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拓展:
一)、思考
课件出示:思考并解释及为什么保温瓶水不要装得太满?等
二)、保藏冰块比赛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3、要求美观有创意。(课外教师组织完成)
表格设计
开始时温度 | 5分钟后温度 | 降低温度 | |
无盖 | |||
有盖 | |||
无盖用布包裹 | |||
有盖用布包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