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及其性质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6:30:50
文档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及其性质 教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引入
推荐度:
导读《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引入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引入】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听说过哪些有酸味的物质吗?

【学生发言】如:食醋、葡萄、柠檬等。

【教师总结】其实这类物质都统一含有一类叫做酸的物质。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味  
【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思考交流。

【总结】

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
刺激性气味无味
【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

【投影】

 用途
盐酸(HCl)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H2SO4)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将浓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安全)

【交流】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料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已破烂。

【反思】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言】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教师讲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分析讨论】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设问】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学生发言】能;不能。

【教师演示】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

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设问】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第1个演示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

【学生回答】1、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2、不能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里。

【教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如演示实验1。

【小结】1、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发言】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

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日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

【过渡】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
  
  
  
【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讨论】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与讨论】

【总结】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文档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及其性质 教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引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