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一中委员会
2012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农户增收计划
按照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领导小组要求,为确保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有序开展,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一行动落到实处;我校组织联系干部多次深入“双联”联系村玉都镇郭家咀,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专访、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的调研活动,结合玉都镇的引导情况,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增收有目标,特制定以下增收计划:
一、基本情况
郭家咀村村委会有四名党员,共有9个小组,其中两个纯山区,有417户农户、1778人,人均耕地面积1.5亩,农户大多为本地老居民。1778口人外出打工600人以上,果树产业,10亩地以上有4户。良田4700多亩,退耕还林2000多亩,纯良田面积400多亩,08年之前的果园面积只有200多亩。有50名生活贫困户。近年来,村上多方努力,新建了学校,解决了孩子们的受教育问题。今后的工作中,村上将继续措办实事好事,积极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问题,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养猪、养鸡、养兔、养羊等养殖产业及林果业,帮助农民脱困。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农民增收文件和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本村实际,坚持产业优先,科技引领,尊重农愿的原则;坚持与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结合,与科技入户、与农业产业化结合,努力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增收措施
1、抓好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干杂果产业。在现有苹果栽植的基础上,逐年增加苹果的栽植面积,不断加强科管,力争2年内使核桃的产值增加,人均增收300元。
2、不断扩大畜牧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畜牧养殖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份额。以推广大场大户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猪、牛、羊和土鸡等特色养殖,增加存栏只数,提高经济效益。
3、加大劳务输出转移力度,使劳动资源进一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资源管理,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4、拓宽其他经营方式,增加群众增收渠道。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群众增收的必要补充。
5、以进村入户,法规宣讲,实地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结合春耕备耕生产,帮助帮扶对象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计划,从调整种植结构、集约经营、规模种植加养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促进农民增收。
6、送温暖办事实。在农忙季节和重大节假日进行物质帮扶。送化肥、筹集建筑物资等农户必须的生产生活品,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不少于4次,累计帮扶时间不少于1个月。
7、做好宣传、信息服务。发挥党员干部的知识信息优势,为贫困户宣传党的惠农,带去致富信息项目,助农增收,脱贫致富。
8、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在高新节水灌溉上求突破,提高贫困户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贫困户收入。
9、坚持输血与造血相并重,扶贫与扶志结合,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克服过去养成的“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引领、能人带动、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理想信念。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双联领导小组、联系村领导班子、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协调。
2、积极落实责任。加强与各级包扶部门联系与沟通,加大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村组干部包抓工作责任制,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3、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因地制宜,集中精力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村民小组,做好技术、信息等服务指导,获得较好的收益以带动发展落后的小组,开展一户带多户,一片带一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引导,奖励先进。对产业发展较好的村民小组和农户予以奖励,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鞭策发展落后的农户,为全村的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泾川一中委员会
2012年7月13日
主题词: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增收计划 总结
抄送: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办公室”县委组织部 。 存档(二)
泾川一中办公室 2012年7月13日
(共印 8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