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13:04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B.告罄吟唱辜负不期而至C.迟钝点缀蒙眬天崖海角D.猥锁概率赢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B.告罄吟唱辜负不期而至C.迟钝点缀蒙眬天崖海角D.猥锁概率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叛逆(nì)    尴尬(ɡà)    时辰(chén)   绽开(zhàn)

B.截然(jié)   冷漠(mò)    和蔼(ǎi)     繁衍(yán)

C.荣耀(yào)   喷水(pēn)   笃志(dǔ)     确凿(záo)

D.舒畅(chàng) 收敛(liǎn) 卜问(bǔ)      焚香(fé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瑕        蔚蓝        合拢        耐人寻味

B.告罄        吟唱        辜负        不期而至

C.迟钝        点缀        蒙眬        天崖海角

D.猥锁        概率        赢弱        惊心动魄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7、古诗文名句填空。

(1)《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

(2)蒙乃始就学(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

(4)与蒙论议(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里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逮了个正着。在和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巡查”导致母亲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

C.第7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

2、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3.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四、写作题(4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文题二:“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

一 

B

B

B

B

C

C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2)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3)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4)示例: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二 

1.(1)当权,当道(2)于是,就(3)到,等到(4)讨论,议事

2.(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三 

1.C

2.①“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写出了少年初到县城的不适应,他感到燥热,陌生,恐惧。②“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表现了少年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3.①爱护子女;②目标远大,意志坚定;③勇于担当;④自立自强;⑤忍辱负重,吃苦耐劳。

4.①母亲让少年感到温暖。母亲虽行动不便,但为了让儿子能够继续求学,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去县城、省城谋生。家庭变故、生活窘迫困顿、高强度劳动、突遭烧伤……母亲毫不退缩,她顽强坚韧,最终帮助儿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无声母爱,是少年一生珍视的温暖。

②药店店主让少年感到温暖。在少年极度尴尬、无助之时,好心店主的善言善行,既解了少年的燃眉之急,更让他心生暖意,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

③“好心的路人”让少年感到温暖。路人的挺身而出,既解救了母亲,又让母亲、儿子在极端痛苦无助时得到了一丝安慰。

【答案】

1.    不让眼泪落下来    不哭    终于掉下眼泪    

2.“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听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意近即可)

3.(1)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意近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意近即可)

4.外出打工的父母决定以后留在李想的身边,这让他重拾了久违的爱,又获得了生活的希望。(意近即可)

5.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败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四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B.告罄吟唱辜负不期而至C.迟钝点缀蒙眬天崖海角D.猥锁概率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