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最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13:51
文档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最新)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1.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3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
推荐度:
导读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1.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3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

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 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

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1.2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

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包括场所和设施 ) 。

1.3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 , 建立健全重大危

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

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

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1.4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

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2 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

2.1 各部门、班组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

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

管理体系。

2.2 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

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

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

1

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

4)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 ;

5)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

2.3 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并出具评估报告。

2.4 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

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2.5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

1)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

2)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4) 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

5) 重大危险源等级 ;

6) 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

7)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

8) 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6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

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

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

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2.7 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备案; 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安全

2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

2.8 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

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1)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

2)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

3)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

4)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2.3 公司的决策机构或项目经理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

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2.4 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

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5 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

书面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6 安全管理部门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4 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治理整顿

4.1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的立项、 监控、整改、审核、

工作制度。

4.2 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责令

其限期整改,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 公司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监管

3

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

容:

1) 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

2) 危险辩识与评价 ;

3) 应急设备与设施 ;

4) 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

5) 应急响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

6) 培训与演练。

1.5 各项目部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

每年进行两次模拟演练。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

使用或存贮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包括场所、设施和设备 ) 。工业生产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

漏事故, 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 ,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 其根源

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

量。

重大危险源是重大事故发生的前提。 即:由于重大危险源所涉及

的危险物质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的本质特性,如果控制不当,就

会发生重大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所以重大

危险源的控制不仅是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

事故,能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

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 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

4

或固有的危险物质 ( 能量) 的多少, 后者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 ( 人

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 的重大危险源。 从重

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 ( 申报) 、监控是重大事故预防思想

的进步, 是从源头上抓预防 , 是落实预防为主 , 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 ,

也是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5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1.6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对危险源的

辨识、确认是实行监控、管理的基础。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 对危险源的辨

识基本原则是:

2.7 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

1). 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 ;

2). 有中毒窒息危险 ;

3). 有高空坠落危险 ;

4). 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 ;

5). 有飞溅物打击危险 ;

6). 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 ;

7). 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 ;

8). 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 ;

9). 有触电伤害危险 ;

10). 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

5

1.7 隐患容易产生又不易被发觉、且难于控制。

隐患泛指潜在发生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或环境的

不安全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凡存在隐患的设备、岗位、场所都可视

为危险源 ; 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有本质属性危险性的设备、岗

位、场所都视为存在隐患, 都一概作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根本

依据,以造成危险源过多过滥,失去重点监控意义。

2.8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 , 需要系统地收

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对重大危险源

的关键部分 , 尤其应进行分析和评价 , 找出潜在的工艺缺陷、 失误因素

和预防重点。 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 R≥ 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 100m≤ 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 50m≤ 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 R<50m其( 中: R为死亡半径)

要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一级重大危险源最严重, 要重

点加强监控,四级重大危险源比较轻,也要做好监控工作。

项目部要制定管理制度, 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通过对

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 , 可以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及其可

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事件, 了解重大事故发生后的潜在后果 , 并提

出事故预防措施和减轻事故后果的措施。

6

1.8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 , 项目部应通过技术措施和组

织措施,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其中, 技术措施包括化

学品的选用 , 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 ; 组织

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 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 , 对工作人员、

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项目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公司

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 , 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

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状况 ,

其内容应包括危险设备、 设施的情况 , 工艺过程, 使用的危害物质的性

质、数量, 有关安全系统的情况 , 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前提条件 ,

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 , 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 , 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及后果 , 事故后果的措施 , 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等。

安全评价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 , 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进

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 , 并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评

审。

1.9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项

目部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 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

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 , 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救援预

案由项目部结合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评价报告和有关

材料制定。

7

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清楚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项目部

应保证将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材料, 散发

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 , 并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

急措施。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散发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材料。

5.5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强有力的管理及监察对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头至关重要的。 它是

使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措施得以落实的保证。 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 考

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和评估 , 提出明

确要求, 以便于执行时有章可循。

从项目部方面入手 , 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控制

项目部方面的职责: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价、安全管理

制度、应急计划、发布重大危险源信息 ;

5.6 、相关法规:

《安全生产法》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

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 并制定应急预案 , 告知从业人员和相

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

方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

位, 应当向经济贸易综合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

危险化学品登记。”

8

文档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最新)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1.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3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