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4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中的表格内)
1、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
A、变成红色 B、变成无色 C、变成蓝色 D、不变色
3、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 B、陶瓷 C、合金 D、合成纤维
4、下列物质所有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
A、塑料凉鞋 B、塑料购物袋
C、电熨斗的塑料部件 D、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5、某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他体内缺少的维生素可能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能发光( )
A、蒸馏水 B、酒精溶液
C、食盐固体 D、硫酸溶液
7、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 )2
8、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 (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和钾溶液
11、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1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3、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⑵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⑶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⑷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⑸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⑴⑵⑷ B、⑵⑷⑸ C、⑴⑶⑷ D、⑴⑵⑷⑸
14、下列日常生活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 )
A、将超量亚钠作为食品保鲜剂
B、双汇生猪主产基地使用瘦肉精
C、海产品中加入甲醛
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5、从氢、碳、氧、钙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酸 ;(2)碱 ;(3)盐 ;(4)氧化物
16、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值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酸碱度的测定。
(1)把适量土壤放入烧杯中,并 ;
(2)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 上;
(3)将其与 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17、家庭厨房中处处有化学,其中用于面食发酵的小苏打是_____________,调味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以上填化学式);炉具清洁剂主要含有氢氧化钠,俗称为 ;刀具生锈可用 除去,能否长时间浸泡? (填“能”或“不能” )
18、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请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
(2)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因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中起中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9、请把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区分出来,简述操作过程。
20、海口体育馆每年冬季都主办羊毛衫展销,在挑选羊毛衫时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区别出真羊毛衫和人造羊毛衫呢?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1、粗盐的提纯中通常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来制取精盐。
(1)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说出一种即可)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蒸发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2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12分)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Na—23
23、100 g稀硫酸恰好能跟50 g 16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求: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测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42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答案 | B | C | D | C | A | D | B | B | D | C | B | A | A | D |
15、(1) H2CO3 ;(2) Ca(OH)2 ;(3) CaCO3 ;(4) CaO
16、(1) 加水搅拌 ; (2) PH试纸 ; (3) 标准比色卡 。
17、 NaHCO3 ; NaCl ;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 稀盐酸(稀硫酸);不能
18、(1)CaO + H2O == Ca(OH)2(2)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3HCl + Al(0H)3 == AlCl3 + 3H2O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9、答:1、取样(2分),分别加入稀盐酸(2分),产生气体的是Na2CO3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Cl(2分)。2、取样(2分),分别加入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2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NaCl(2分)。3、取样(2分),分别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2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NaCl(2分)。(其他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20、答:取样,用火烧,产生焦臭味的是真羊毛衫,没有焦臭味的是假羊毛衫。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1、(1)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烧杯内不干净。(2)引流(3)加快散热,防止液滴飞溅。22、(1)OH—能使指示剂变色(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H2O和Na+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OH—能使指示剂变色(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结论要与假设一致)
五、计算题:(12分) 23、(1)9.8% (2)约为9.5%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