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人:王利娜 审题人:郑士文
一.选择题(60分)
1.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2.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
4.唐时三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完善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5.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子庸,败坏风气
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6.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
A.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制度
8.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
B.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
C.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了妇女家庭地位
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
9.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1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
1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
1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1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15.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1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2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2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
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22. 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 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 君权神授 D. 人无有不善
2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4.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25.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26.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27.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
A. 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 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8.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9.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
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30.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二.非选择题(非专场同学做32,33两道,专场同学全做,总分40分)
31.(1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9月28日为孔子2556岁诞辰日,世界各地举行了隆重的祭孔仪式。除山东曲阜外,还有我国上海、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肃武威、、台北及韩国汉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都举行了祭祀活动。
电视台从当日上午8点开始首次对“2005全球联合祭孔”进行现场直播,直播以曲阜为主会场,中间插播其他地区祭孔的场面,祭孔成为了全球一大盛事。
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也同时进行,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旅游局、山东省、国际儒联、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主办。
材料二 选自山东曲阜祭孔主会场的一幅画面
材料三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专电(记者 董学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一说为什么全球会有这么多的国家与地区联合祭孔?(6分)
(2)材料一中说到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主办方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参与主办?(4分)
(3)据材料三,你认为国际“孔子教育奖”的设立将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4分)
32.(1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4分)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4分)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6分)
33.(12分)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
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1——5BABBD 6——10DCBAD 11——15DBCBC 16——20ADACC 21——25DCBDD 26——30ADBAC
31. (14分)(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2分)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2分)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 (10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2分)
材料二:在君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2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2分)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
33.(12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2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2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2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2分)
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