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答案)
第一课《古诗三首》
1.阅读古诗,回答下面问题。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
A.牧童,要到哪里去。
B.牧童去哪儿了。
(3)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您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燕子》
2.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②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中的“赶集”指( )
A.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2)文段中下划线的句子把柔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作人来写,真生动呀!
(3)这个文段中的两句话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句①:___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___
A.燕子归来图。
B.春雨柔柳百花图。
第三课《荷花》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文段中的“大圆盘”指的是( )
A.荷叶 B.白荷花 C.花骨朵 D.小莲蓬
(2)文段中“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说明池塘里的荷叶非常多。
(3)你认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可以换成“长”或“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细致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的荷花,引人人胜。
(5)发挥想象,仿照文段,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天上的白云形态万千,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昆虫备忘录》
4.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守株待兔》
5.课内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兔走触株 株:________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_______
③冀复得兔 冀:________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________
(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陶罐铁罐》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②“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光洁,朴素,美观。
③()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翻来覆去”一词中,有两个字意思相近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意思相反________——________。下列词语与这个词结构相同的是( )。
A、开天辟地 B、七上八下
C、今非昔比 D、千变万化
(3)朗读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时,句①用________的语气,句②应该用________语气句③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
(4)从文中“________”可以感受到,陶罐对铁罐的态度是非常友善的。“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是因为________。
(5)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陶罐完美无缺,而铁罐一无是处。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C.看不起别人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D.陶罐比铁罐保存的时间更长,所以更有价值。
第七课《鹿角和鹿腿》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从哪里可以看出鹿的长腿非常灵活?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逃命过程中,帮助鹿的是________,害得鹿差点送命的是________。
(4)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八课《池子与河流》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肮脏——( ) 渺小——( ) 牢记——( )
(2)“这条规律”指的是( )
A.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B.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C.池子将会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3)河流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请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4)河流推断池子将会被人们遗忘,你赞同她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课《古诗三首》
9.默写《九月九月忆山东兄弟》并回答问题
(1)默写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独”的意思是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
(4)“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__,是农历________这天。诗中指到的习俗有________和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第十课《纸的发明》
10.阅读《纸的发明》片段,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轮子 D.火药
(2)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3)用“________”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4)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__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第十一课《赵州桥》
11.认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结实——(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3)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4)本段描写了种形态的龙。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5)我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请你用“____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列举的省略
(5)请你用“____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第十三课《花钟》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同植物为什么开花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强—( )干燥—( ) 高—( ) 绽开—( )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3)根据上文,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昙花开花时间一般在________,它不在白天开花,它适应晚上________左右的________,再加上它开花时间非常________,所以人们常用“________”形容美好的事物难得一见。
(4)学了本文,我知道了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课《蜜蜂》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提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háo hào),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 mè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 (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给文中加下划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选择法布尔做事的原因,再根据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
A.便于观察 B.与其他蜜蜂区别
C.路远,使实验更准确 D.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________
②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________
③给蜜蜂做上记号放飞________
④走了四公里路________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5)从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课《小虾》
15.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 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刻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你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里碰到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会蹦到缸处的地面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追逐—( ) 激烈—( )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虾生气时是什么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描写手法,
第十六课《宇宙的另一边》
16.课内阅读。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啊,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去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1)“我”为什么有些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
A.表示想象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说话的中断
C.表示重复的词语的省略 D.表示引文的省略
(3)当我耳边响起语文老师的声音时,我在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17.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①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②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从语段中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________地跳着 ________地吃起来 肚子饿得________叫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句①写出了妈妈出现在树下以后,“我”的心情变得有些________。
句②“我有点儿高兴”是因为________;“又有些失望”是因为________。
(3)猜一猜,妈妈背着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过来,她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
18.补全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_________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
(2)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3)第一行诗中,诗人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说明溪水很静、很平。
(4)画横线的句子的上文写了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第十九课《剃头大师》
19.阅读语段,完后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几一剪刀,不一会儿,①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找出相关句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句②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
(3)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4)“我”发现自己闯了祸,却还要继续给小沙剪头发,请你对文中的“我”进行简要评价。
第二十课《肥皂泡》
2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大海,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______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按原文填空。
(2)结合上文可知,“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指的是________。“山巅”的意思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选段中的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说出了泡泡的特点。
B.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C.既说出了泡泡的特点,又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4)下面句中为什么用“她们”一词?想一想,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A.“她们”在这里只是一个很随意的写法,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
B.“她们”表明作者把肥皂泡当成人了,成了小姑娘。不:铺
C.肥皂泡太美丽可爱,不像男孩子,不能用“他们”,只好用“她们”。
(5)用横线画出描写作者想象的语句。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一课《我不能失信》
2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待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铜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结合句子,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
A.成熟 B.程度深 C.熟练
②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
A.意义 B.趣味 C.心意
(2)读语段中划线的句子,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庆龄的表现( )
A.惴惴不安 B.心神不宁 C.忧心忡忡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4)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小庆龄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
A.执着 B.守信 C.善良 D.真诚
(5)宋庆龄等了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第二十二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看天空的珍藏——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①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②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
①太阳 ②云彩 ③雨水 ④水洼 ⑤余晖 ⑥群星
(2)选文是通过写( )把天空的奇妙写得生动具体的。
A.天空的颜色和尺寸
B.天空的颜色、云彩的形状
C.云彩的形状、天空的尺寸
(3)读画线的句子②,这句话体现的是________的美。
(4)读画线的句子①,想象一下,云彩会呈现出哪些奇妙的形状?告诉了我们哪些奇妙的故事?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奇妙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三课《海底世界》
2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_____(shēn cā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 _____(pēn pèn)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 _____(chā chà)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语段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第①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3)第①段具体写了________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
(5)第②段的起始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第二十四课《火烧云》
2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这段话描写的是火烧云的另一个特点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描写。(静态动态)
(2)这段话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语段写一段话。
这时,天空出现了_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
第二十五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可是您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会笑话您的。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穿新衣不在于时问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六课《方帽子店》
2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
(2)文段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为什么?
(3)分别找出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广告内容。
(4)顾客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第二十七课《漏》
2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莫非:________
(2)听了老婆婆的话,老虎和贼分别是怎样想的?
(3)老虎和贼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 贼: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成语能够准确地概括老虎和贼的行为,这个成语是( )。
A.贼喊捉贼 B.做贼心虚 C.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二十八课《枣核》
2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zhàng zhǎng)得通红,嚷(rāng rǎng)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涨(zhàng zhǎng)得 嚷(rāng rǎng)道
(2)文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县官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县官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满堂的人为什么都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枣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第一课《古诗三首》
1.(1)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
(2)B
(3)表现了牛没有人看管,一只鸥在牛背上睡着了的情景。这样的情景给人悠闲,恬静和舒适的感觉。
(4)夕阳西下,天色虽晚,可依然晴朗。河边的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草地上的牛还在吃草,可牧童去哪儿了?牛背上一只鸥悠闲地睡着了。
第二课《燕子》
2.(1)A
(2)花;草;叶
(3)B;A
第三课《荷花》
3.(1)A
(2)挨挨挤挤;一个个
(3)不能换。因为“冒”字形象地表现出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4)半开的;全开的;没开的
(5)像活泼可爱的白兔;像亭亭玉立的水仙;像四蹄生风的白马
第四课《昆虫备忘录》
4.(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3)益虫;害虫
(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第五课《守株待兔》
5.(1)树桩子;放下;希望;种田用的农具
(2)(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他反而被整个宋国的人所耻笑.
(3)A
(4)①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②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5)略,言之有理即可。(要劳动才有收获等。)
第六课《陶罐铁罐》
6.(1)“!”,“, 。,!”
(2)翻;覆;来;去;A
(3)惊喜;高兴;谨慎
(4)“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铁罐被锈蚀了
(5)B
第七课《鹿角和鹿腿》
7.(1)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2)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3)难看的长腿;美丽的角
(4)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第八课《池子与河流》
8.(1)清洁;伟大;遗忘
(2)B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4)赞同。因为池子忘掉了自然规律,贪图一时的安乐,不为人们创造价值,早晚有干枯的那一天,自然会被人们遗忘。
第九课《古诗三首》
9.(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王维
(3)独自;更加
(4)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5)B
第十课《纸的发明》
10.(1)C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
第十一课《赵州桥》
11.(1)美观;坚固
(2)C
(3)美观
(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几只小花猫在快乐地玩耍,它们有的滚皮球,有的玩线团,还有的捉蜻蜓。
第十二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1)A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
(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十三课《花钟》
13.(1)弱;湿润;低;闭合
(2)第1句。
(3)晚上九点左右;九点左右的温度;湿度;短;昙花一现
(4)植物开花要有与之适应温度、温度、光照,不同的植物适应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不同,所以开花时间不同,还有的植物要靠昆虫传粉,所以它们开花时间与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
第十四课《蜜蜂》
14.(1)hào;mēn;jī
(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3)D;A;B;C;②;①;④;③
(4)B
(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十五课《小虾》
15.(1)追赶;剧烈
(2)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3)略
(4)外貌
第十六课《宇宙的另一边》
16.(1)“我”在想象的时候,老师发现了“我”,打断了“我”。
(2)A
(3)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4)当我考60分时,他是不是考90分呢?
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17.(1)嗵嗵;啧吧啧吧;咕噜噜
(2)紧张;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
18.(1)绿玉带;立;碎
(2)童垂钓
(3)溪水;镜子
(4)B
第十九课《剃头大师》
19.(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几一剪刀、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2)比喻;我剃头动作的随意;我剃头水平的糟糕
(3)在年幼的小沙看来,我剪得很流畅,比老剃头师傅强多了。小沙对头型是否漂亮不在意
(4)“坑坑洼洼”“层层梯田”表现我剃头技术很糟糕,而我发现后,心情紧张,却故作镇定,生动刻画出“我”顽皮儿童的形象
第二十课《肥皂泡》
20.(1)渡过;飘过;飞越;落到
(2)肥皂泡;山顶
(3)C
(4)C
(5)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第二十一课《我不能失信》
21.(1)C;B
(2)B
(3)虽然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无聊,但是“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所以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4)B
(5)做人要讲信用。宁愿空等,也不能失信。
第二十二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2.(1)①②③⑤⑥
(2)B
(3)群星闪烁
(4)云彩变成了笑脸。云彩告诉我们,月亮姐姐白天也在想念我们,这个笑脸是月亮姐姐委托云彩送给我们的,她希望我们永远快乐。
第二十三课《海底世界》
23.(1)shēn;pēn;chā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壳
(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
(5)不能去掉。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
(6)色彩;大小
第二十四课《火烧云》
24.(1)形状变化多而快;动态
(2)一会儿;两三秒钟;一眨眼;一瞬间
(3)一只鹰,头向下,尾向上,张开双翅,像要俯冲下来似的鹰的一只翅膀不见了;好像合拢了一样,接着伸出两只锋利的爪子。看的人正期待它展翅飞翔时,它又变得模糊起来
第二十五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5.(1)无论;还是;都
(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
(4)略
第二十六课《方帽子店》
26.(1)各式各样;舒服;方方正正
(2)顾客走进了新帽子店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戴的是方帽子,当新帽子店开业的时候,他们竟然打破传统,勇敢地接受了新事物。
(3)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新帽子店里的帽子看起来样式很多,个性十足啊。”“是啊,是啊,我还从来没有戴过圆帽子呢!好想试试戴上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还是戴方帽子比较好,毕竟我们一直都戴方的帽子。”“说得不对。无论方帽子还是圆帽子,只有舒服的帽子才是好帽子。”
第二十七课《漏》
27.(1)你这样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莫非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2)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3)吓得浑身发抖,撒腿就往外跑。;听得腿脚发软,从屋顶跌下来。
(4)B
第二十八课《枣核》
28.(1)zhàng;rǎng
(2)枣核在衙门受审
(3)神态;语言;心狠手辣
(4)因为他们把县官的牙齿给打了下来。
(5)枣核给我留下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