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14:16
文档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根据电磁学分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为:式中:Jo导体表面(x=0)处的电流密度;σ:电导率;μ:磁导率;x: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大小随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x值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于导线的表面,载流子趋于导体表面的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根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效传导电流的只是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形成了一个载流子几乎为零的“真空”带。在通电导线中,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
推荐度:
导读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根据电磁学分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为:式中:Jo导体表面(x=0)处的电流密度;σ:电导率;μ:磁导率;x: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大小随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x值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于导线的表面,载流子趋于导体表面的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根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效传导电流的只是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形成了一个载流子几乎为零的“真空”带。在通电导线中,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根据电磁学分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为:

   

  式中:Jo导体表面( x = 0) 处的电流密度;σ:电导率;μ:磁导率;x :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

  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大小随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x 值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于导线的表面,载流子趋于导体表面的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根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效传导电流的只是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形成了一个载流子几乎为零的“真空”带。在通电导线中,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低了导线的有效使用率。因此,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5226 - 85) 中有关机床电气设备所用导线的额定载流容量等级就反映了这一现象。如该标准A1-3 条规定有关敷设在线槽中的铜导线电流满负荷载流容量时的选用标准为表1 所示。

   

  从表1 中平均电流密度一栏可见,随着负载电流值增大,所选用的导线载面积也随着增大,而导线的平均电流密度值却减小了,因而降低了导线的有效使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不违反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在电气设备装配中采用“组合导线工艺”来敷设导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所谓“组合导线工艺”,就是综合考虑了导线的强度、实际操作的方便程度和材料成本等因素后,根据导线通过的额定负载电流值的大小,采用多根较小规格的导线并联组合的方法来代替标准中规定的所需导线规格。具体组合方法见表2。比如:负载电流为A ,按照GB5226-85 标准应选用25mm²规格的导线,而采用“组合导线工艺”试用两根10 mm²规格的导线并联组合,根据标准规定,10 mm²规格的导线允许通过的额定电流是50A ,所以,导线经过适当组合后可通过100A 的电流。按照此方法,25 mm²规格以上的导线可根据表2 由10 mm²或16 mm²规格的导线组合而成。

文档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根据电磁学分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为:式中:Jo导体表面(x=0)处的电流密度;σ:电导率;μ:磁导率;x: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大小随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x值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于导线的表面,载流子趋于导体表面的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根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效传导电流的只是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形成了一个载流子几乎为零的“真空”带。在通电导线中,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