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习配制和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方法;掌握铬黑T(EBT)指示剂和钙指示剂的 使用条件和在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了解络合滴定法的特点。
2.学习测定水的总硬度、钙硬度和镁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酸溶法的溶样方法,掌握定量转移溶液的操作和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 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市售的EDTA二钠盐中含有EDTA酸和水分,不易精制,加之实验用水和其他试剂中也常含有金属离子,因此其标准溶液通常采用间接法配制。此时应根据测定的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基准试剂来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常用的基准试剂标定EDTA时,应尽量选择与被测组分相同的基准物质,使标定和测定时的条件-致,可以减小测定误差。
小t测定水的硬度时,常用CaCO3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选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NaOH控制溶液pH为12-13,其变色原理为
滴定前
Ca+In(蓝色)=CaIn(红色)
滴定中
Ca+Y==CaY
终点时
Caln(红色)+Y=CaY+In(蓝色)
3.由于钙、镁离子是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因此-般以水中这两种离子的含量来计算水的硬度。所谓水的总硬度即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总量,其中包括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即通过加热后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和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硬度是衡量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阳离子的不同还可区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很多行业对所用水的硬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测定水的硬度是这些部门的常规分析项目之一,以便确定用水的质量并为水的软化处理提供依据。
在国际、国家和国内有关部门测定水的总硬度的行业标准中,指定方法是以铬黑T为指示剂的络合滴定法,并将水中钙、镁的总量折算成CaCO3的含量来表示总硬度,单位是mg/L。这一方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锅炉用水、冷却水、地下水和未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例如,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水硬度不得超过450mg/L。本方法原理如下。
在pH≈10的NH,-NH4CI缨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Ca2+、Mg2+的总量,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成蓝色为终点。其反应为.滴定前Mg2++EBT(蓝色)=Mg+EBT(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计量点之前Ca2+(Mg2+)+H2Y22-=CaY2-(MgY2-)+2H+gie计量点时tMg-EBT(紫红色)+H2Y_=MgYτ+EBT(蓝色)+2H+
由于铬黑T与Mg2+形成的络合物较其与Ca2+的络合物更为稳定,因此当水祥中镁的含量甚微时指示剂在终点的变色就不很敏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水祥中加人少量MgY2-榕液予以改善,或者采用K-B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紫红至蓝绿)。
如需分别测定水的钙硬度和镁硬度,可加NtOH调节水样的因为12-13使Mg2+形成Mg(OH)2,沉淀,以钙指示剂指示终(紫红~纯蓝),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的钙分量。镁分量即可由钙镁总量量与钙分量之差求得。
三、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2H20,AR)CaCO3(GR.110度干燥至恒重,干燥器中保存),0.5%铬黑T指示剂(0.5g铬黑T,加20mL三乙醇胺,用水稀释至100 mL),1%钙指示剂(1 B钙指示剂剂和100gNaCl研细混匀,储存于干燥容器中),氨性缓冲溶液(pH≈10,,20g NH4CI和100 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L,混匀).0.02mol/LMgY2-溶液(配制方法见注释5),6mol/L HCl溶液,1mol/LNa0H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500mL0.02mol/LEDTA溶液
在台秤上称取4.0g的Na2H2Y.2H20于500 mL烧杯中,加水200mL左右微热使其完全溶解后,冷却,转入试剂瓶(如需保存,则用聚乙烯瓶)中,稀释至500mL,摇匀,贴上标签。
2.配制250.0mL0.02mol/L钙标准溶液
(野准确称取0.50-0.55g基准试剂CaCO3于100mL小烧杯中,加几滴水使成糊状。盖上表面皿,由烧杯嘴沿杯壁向内慢慢滴加6mol.L~'HCI溶液5mL,反应剧烈时稍停,手指按住表面M略为转动烧杯底,使试样完全溶解。用洗瓶吹出少量水清洗表面皿的凸面和烧杯内壁,洗涤液应全部流人烧杯内,不得损失。此后按定量转移溶液的方法操作,将钙溶液全部转入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定容、摇匀,做上记号。
3.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准确移取20.00mL钙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人5mLNaOH溶液
(1mol/L)和适量钙指示剂,摇匀,用待标定的EDTA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Vr。平行标定3次,要求其I:v、的极差不大于0.05mL(以下同)。
4.水样总硬度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适量水样于锥形瓶中(自来水样取100.0mL;人工配制水样取20.00mL),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和适量铬黑T指示剂(3-4滴) ,摇匀,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因反应速度较慢,临近终点时应慢滴多摇,使反应充分,直至终点(紫红色~纯蓝色)。记录EDTA的用量V,,平行测定3次。
5.钙硬度的测定
移取等体积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1mol、LNaOH溶液(自来水样中加2mL;人工配制水样中加5mL) ,此时水样的pH应为12-13。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并不断振荡。临近终点时,滴定要慢,至试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的用量V,平行测定3次。
6.由水中钙镁总量(总硬度)及钙的含量(钙硬度)即可算出镁的含量(镁硬度)
五、数据记录处理
钙标准溶液的标定
| 基准物CaCO3的质量(g) | 体积(ml) | 浓度(mol/L) |
| 0.268 | 250 | 0.01702 |
次数
| 项目 | 1 | 2 | 3 |
| CCaCO3 | 0.01072 | ||
| VY初 | 0.00 | 0.00 | 0.00 |
| VY终 | 19.45 | 19.50 | 19.48 |
| VY | 19.45 | 19.50 | 19.48 |
| CY | 0.01101 | 0.01098 | 0.01100 |
| CY平 | 0.01100 | ||
| dr平 | 0.09% | ||
硬度测定
次数
| 项目 | 1 | 2 | 3 |
| V水样 | 100.00 | 100.00 | 100.00 |
| VY初 | 0.00 | 0.00 | 0.00 |
| VY终 | 7.30 | 7.32 | 7.28 |
| VY1 | 7.30 | 7.32 | 7.28 |
| VY初 | 0.00 | 0.00 | 0.00 |
| VY终 | 5.70 | 5.72 | 5.74 |
| VY2 | 5.70 | 5.72 | 5.74 |
| ρ总 | 160.7 | 161.2 | 160.7 |
| ρ总平 | 160.9 | ||
| dr平 | 0.15% | ||
| ρ钙 | 1.254 | 1.258 | 1.263 |
| ρ钙平 | 1.258 | ||
| dr平 | 0.24% | ||
| ρ镁 | 0.3536 | 0.3526 | 0.3426 |
| ρ镁平 | 0.3496 | ||
| dr平 | 1.3% | ||
钙: 镁:
六、思考题
1.由4个形成常数Kcay>Kmgy>Kmgm>Kcam排列顺序,说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镁总量至终点时,反应过程和变色原理,写出有关反应式。
答:滴定前加入指示剂,溶液中钙镁会与指示剂络合,发生反应为:
Ca2++HIn2-(蓝色)==CaIn-(红色)+H+
Mg2++HIn2-(蓝色)==MgIn-(红色)+H+ (KMgIn>KCaIn)
开始滴定,加入EDTA滴定剂,先与溶液中游离的钙镁络合,发生反应为:
Ca+Y==CaY Mg+Y==MgY (KCaY>KMgY)
2.以铬黑T为指示剂测定水中钙、镁总量时,为使终点明晰,当水样中Mg2+含量很低时,可加入一定量MgY2-予以改善。这样做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这种做法不可行,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水样中镁含量过低,可用总硬度减去钙含量。
七、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产生的误差原因,对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有关实验方法、实验内容、教学活动等提出意见或建议。
答:本次实验,本组出现的误差主要为,碳酸钙溶液制备时试样溢出烧杯,杯壁试样未冲洗尽;取自来水样时未润洗移液管;滴定时速度太快;读数偏差。
成绩_________ 批阅日期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