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艺术概论重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2:53
文档

1艺术概论重点

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2、“主观精神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
推荐度:
导读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2、“主观精神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
第一讲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

[2、“主观精神说”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

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第二节   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

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家、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就无法产生。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三)审美性

1、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2、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

第二讲   

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

一、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第三讲 艺术作品及其三个层次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从而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一、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

二、艺术形象

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征。

三、艺术意蕴

第一,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第三,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面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能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三个层次均卓有成就,才是优秀艺术作品。

第四讲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的体现: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表现;

艺术学概论

实用艺术

艺术分类

五大类别: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和实用工艺)

造型艺术(书画、雕塑、摄影);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和影视)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第五讲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化设计等。

一、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建筑三原则:

实用  坚固  美观

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建筑艺术语言的构成:

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

二、园林艺术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世界三大园林:

欧洲、

阿拉伯、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但更加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

2.文化美

三、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一)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的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二)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Design),从狭义上讲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是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第六讲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

二、表现性与形式美,实用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它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因此,表现性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也构成了它与戏剧、小说、电影等再现艺术的根本区别。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实用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实用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造型艺术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造型艺术主要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

第二节、绘画艺术

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的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从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来看,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一)中国画艺术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讲究立意与传神;所谓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西方绘画艺术

西方绘画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其中,油画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成为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体系。

第三节、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书法艺术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其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是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几个方面。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1、以字为根的形态美。2、寓动于静的气韵美。3、借字传情的抽象美。

雕塑艺术

一、雕塑

雕塑是以耐磨性和可塑性较强的物质材料塑造占有三度空间,静态和瞬间地再现客砚物体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形式。它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故称为雕塑。

二、雕塑艺术的语言:

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

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变化

空间变化

三、雕塑艺术的特征:

1、空间立体艺术 

2、静态、瞬间艺术

3、实体造型艺术

4、偏重于再现的艺术

5、操作性艺术

四.雕塑艺术的种类和样式

从制作工艺来看:

  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再将其分为刻、镂、塑、凿、琢、铸等各种技艺和手法。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

圆雕   浮雕  透雕

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

1.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2.在纪实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

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流派 

 绘画主义摄影:

  从 19 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成为摄影艺术史上最早形成、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它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作品形式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阴极严谨的法则,该派曾风行一时。

 纪实主义摄影:

      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该派从照相机能起初还原客观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印象主义摄影:

它是美术上印象主义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的反映,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在摄影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画意效果,尤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摄影:

  是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之一,其美学思想与超现实主义绘画基本相同,在创作时常利用剪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暴光、怪诞变形、任意夸张等手法,将“超现实的神秘世界”作为表现对象。除此之外,西方现代派摄影还有抽象派摄影、前卫派摄影等。

第九讲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造型性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二、瞬间性与永固性造型艺术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就是瞬间性。由于将事物发展变化的典型瞬间固定下来,具有了永固性的特点。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

再现性是造型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但是,造型艺术同样要表现艺术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表情艺术: 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第二节 音乐艺术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时间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交响乐:

 最高级的器乐形式,集合了所有的音乐要素,有严谨的结构。

 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其魅力在于宽广深邃的情感表现力。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生动,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旋律、节奏和和声。

旋律堪称音律的灵魂,节奏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感,而和声体现出音乐的空间感。

(一)旋律:

“旋律”,称得上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二)节奏:

“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音乐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三)和声:

“和声”,同样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

第三节 舞蹈艺术

一.舞蹈的涵义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1.生活舞蹈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类舞蹈,这种舞蹈动作简单,未曾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容易学会,目的主要在于自娱或社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2.艺术舞蹈

涵义:   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作品。需要较高的技艺水平、完整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3.芭蕾舞:

 发源于欧洲民间,15世纪进入意大利宫廷,16世纪在法国宫廷得到发展和形成。

  1581年,意大利籍舞蹈家博若耶在法国宫廷排演了第一部芭蕾舞剧《王后喜剧芭蕾》。

 足尖跳技巧,规范化动作(稳定性与外开性)

第四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抒情性与表现性 

音乐和舞蹈抒发情感的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们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最深处,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

二、表演性与形象性

音乐、舞蹈都属于表演艺术。

对于同一个音乐作品或舞蹈作品,由于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完全可以产生十分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的存在,必然依赖于二度创作的表演。

三、节奏性与韵律美

在艺术领域中,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节奏不仅是音乐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

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戏剧艺术

一、戏剧艺术的含义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中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分类:       悲剧:命运,性格,社会    喜剧      正剧

第二节、戏曲艺术   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艺术: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中国戏曲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这三方面。这是东方戏剧与西方戏剧的明显区别。

第三节.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常常被人们称为“第七艺术”。

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的变革:

(1)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重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

3)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表现在电影艺术正大踏步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手段和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

   “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第四节、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等等。

第五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综合性与独特性

综合艺术既有综合性,又有独特性。虽然都是综合艺术,戏剧和戏曲是古老的传统艺术,而电影和电视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二、情节性与主人公

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基本上都属于叙事性艺术,它们一般都应当具有故事情节,并且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主人公,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叫中心人物。主人公应当是戏剧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

三、文学性与表演性

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在综合艺术的二度创作过程中,一度创作的核心是文学剧本,二度创作的体现是表演艺术。

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都属于表演艺术,表演性是它们最突出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一、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

一,也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

映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

艺术。

二、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三、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文学以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因而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并形成了与其他艺术重大的区别。

一、间接性与广阔性

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情感性与思想性一切艺术作品从总体上讲都离不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点,因而,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显得格外突出。

三、结构性与语言美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

文档

1艺术概论重点

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2、“主观精神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