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甲复评问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3:55
文档

三甲复评问答

外院访谈一问一答(药事管理医生版)一、抗菌药物管理:1、请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分为哪几级?每一级哪些医师可以选用?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有哪些管控指标?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有哪些管理要求?答:(1)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2)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分别被授予非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3)门诊患者抗菌
推荐度:
导读外院访谈一问一答(药事管理医生版)一、抗菌药物管理:1、请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分为哪几级?每一级哪些医师可以选用?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有哪些管控指标?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有哪些管理要求?答:(1)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2)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分别被授予非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3)门诊患者抗菌
外院访谈一问一答(药事管理医生版)

一、抗菌药物管理:

1、请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分为哪几级?每一级哪些医师可以选用?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有哪些管控指标?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有哪些管理要求?

答:(1)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2)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分别被授予非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4)一般于切开皮肤(或粘膜)前0.5-1小时或麻醉诱导时给予第1剂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应在术前1~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滴完。剖宫产术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给药。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2、紧急情况下,医师是否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在下一个行政工作日补充申请手续。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是什么?了解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的依据。

答:(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须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填写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单》,经专家组内至少1名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2)根据专家提问应答。

4、我院有哪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请举例说明。

答: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有9种,具体为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拉宁、利奈唑胺、夫西地酸、伏立康唑(注射)。

5、请问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什么要求?

答:(1)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48小时。

6、询问临床医生是否参加过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培训?如何获得相应级别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电脑演示)

答:参加过相关培训。回答个人处方权限并能操作演示(切记一定要用自己的工号登录)。

二、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1、请问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什么管理?

 答:实行“三级五专”管理,“三级”是指:药库、药房、病区;“五专”是指: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2、门(急)诊病人因病情需要需长期使用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签署什么文件?病历中应当留存什么材料的复印件?

答:(1)应当签署《知情同意书》;(2)病历中留存材料包括:诊断证明、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开具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限量有何要求?

答: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其中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4、是否具有麻精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如何取得?(电脑演示)

答:(1)回答个人处方权限,并能操作演示(切记一定要用自己的工号登录);(2)参加由医务部、药学部组织开展的品和精神药品相关培训,考核通过后被授予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限。

5、第二类精神药品如何管理?

   答:“四专”管理:专柜管理、专人负责、专用账册、专用处方。

三、基本药物:

    1、什么是基本药物?

   答: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我院是否有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否开展处方点评?是否有考核指标及奖惩办法?

   答:(1)我院制定了《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管理办法》;(2)医务部定期组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3)均有科室考核指标及奖惩办法。

四、高警示药品:

    1、请问什么是高警示药品?

    答: 高警示药品即通常所说的高危药品,是指若使用不当或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死亡的药品。

    2、我院高警示药品如何管理?

答:我院对高警示药品实行分级管理,按照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A级:红色标识、B级黄色标识、C级蓝色标识),其中A级高警示药品需专区存放。五、药品不良反应:

1、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的定义是什么?

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2、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如何处理?

答:立即停用可疑药品,给予适当治疗,通过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上报。

3、请简要描述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途径(现场演示)?

答:上报途径:登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现场演示)。

4、发现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如何处理?

答:如发现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或危及生命的情况,需做好相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记录。

5、你是否参加过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培训?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有无奖惩措施?

答:(1)参加过;(2)有奖惩措施(见“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通告栏)。

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

答:一般ADR在发现之日起一周内报告;发现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于发现之时起72h内报告;发现疑因ADR致死、突发、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时,立即向药学部ADR监测室(55722)报告。

六、超说明书用药管理:

1、科室是否有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审批流程?

答:(1)根据科室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情况回答;(2)超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症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的用法;(3)超说明书用药须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权威资料,由科室主任签字,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医务部、药学部备案。

七、患者自带药如何管理:

答:我院有相关制度,原则上不允许住院病人使用自带药品,如有患者确需使用,必须核查、开具医嘱并有使用记录。

八、激素类药品使用有何规定?有没有相关指导原则?

答:有《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有《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挂内网)。

九、我院关于合理用药有何监测指标?

答:(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s;(2)全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35%;(3)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十、医院对哪些药物进行专项点评?

答:定期对抗菌药物、辅助药物、抗肿瘤药物、基本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进行了专项处方点评。

十一、我国颁布了哪些重要的药事管理法律法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

十二、医院有无临床药师?

答:有5名临床药师。分别在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文档

三甲复评问答

外院访谈一问一答(药事管理医生版)一、抗菌药物管理:1、请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分为哪几级?每一级哪些医师可以选用?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有哪些管控指标?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有哪些管理要求?答:(1)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2)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分别被授予非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3)门诊患者抗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