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考语言运用之漫画题的设计思路
江北中学 李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且强调“要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要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因此,近几年泸州中考语文试题注重时代意识,让考生能够感受时代脉搏而与社会生活同步,所以在部分试题的设计方面注意将考生置于时代的具体情境中,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集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而且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正因为如此,漫画也就成为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素材。
一、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分享交流中,自觉地对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并归纳解题方法。
二、题型分析:
漫画类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的语言表达题。它要求考生根据漫画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图画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漫画的内容大多来自于社会生活,目的在于针砭时弊或颂扬良好的社会风貌,给人以启示,它对学生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等,具有积极意义,能较好地体现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漫画有所接触和了解,这对理解和认识漫画有一定帮助,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2、考场漫画与平时所接触的漫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思想性和教育性更强,认知难度更大。
3、漫画题在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中较少涉及,对此题型,学生比较陌生,没有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不够规范。
四、教学目的:
1. 明确中考漫画新题型的考查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2. 掌握图文转换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并学会运用。
五、教具准备:搜集几幅泸州中考使用过的漫画;制作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激趣,认识漫画,了解漫画题的特点及考查形式。
1、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漫画吗?
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漫画定义及学习目标。)
3、分析2010年、2011年泸州中考试卷,归纳中考漫画题的考查形式。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
(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写出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4)拟公益广告等。
4、了解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出示图片)
二、解题方法。
考点之一 :画面描述题。
1、观察一幅漫画(屏显)---题目是《等待》,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字数控制在50字左右。(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按照要求把结果写在学案上,与同组的同学分享答案。)
2、小结归纳。
(屏显-----说明漫画内容的约定-----①注意漫画的题目,②然后再注意这幅漫画的构图元素,不可以忽略图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③注意说明的顺序,第一时间先点明介绍的对象,然后依次介绍图画的内容,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等。)
考点之二:揭示内涵或寓意。
1、如何写漫画的内涵和寓意。(先看要求,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简要说明你对漫画的理解。同样用刚才我们得出的约定来看看这幅漫画的构图元素有什么?)
2、学生展示。
(屏显——构成元素:三棵树;元素细节:大树枝繁叶茂像心形,左边小树长不大,右边小树长歪了;侧重对象:大树;画面意义:大树用自己的高大荫蔽小树,反而阻碍了小树的生长;内涵寓意:当今社会父母过度呵护、溺爱孩子出现了很多弊端,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3、小结归纳。(屏显)
1)、找准讽刺或赞扬的对象或行为;
2)、理解画面意义;
3)、展开联想,由画面意义到内涵寓意,由物及人,有画面到社会到生活,挖掘隐含的信息,提炼主题。
三、学以致用。
牛刀小试一 (屏显漫画---《砍》)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内涵寓意,50字左右。按照我们刚才的约定,思考----说明漫画内容的基本约定有什么?
(屏显-----
说明画面内容的约定----题目、构成元素、顺序
审读画面----标题:砍;元素:人、树桩;顺序:由中心到四周
画面意-----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一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一只手拿着一把大斧,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2、温馨提示: 分析答案错误原因---------注意:把握细节、注意顺序、表达得体。
牛刀小试二: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
温馨提示:可以使用议论性语言,运用“反映”、“讽刺”、“告诫”、“批评”等词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四、拓展延伸---------设计中考题。
【我收获了-----】
六、反思小结。
可以说,漫画和语言表达题的结合为训练学生思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漫画型语言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漫画中的有关内容,结合题目要求,或提取画面表层信息,或辨别挖掘漫画的隐含信息,或对漫画进行综合性评价。处理此类题,要求学生把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素质培养与应试训练结合起来。
漫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要读懂一幅漫画,必须抓住漫画的特点,关注漫画中的每一个要素(如: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符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漫画中的文字包括标题和注释,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漫画标题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注释是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这些文字往往会决定思考的正确与否。要明白漫画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必须把各个要素做整体分析,从而由表及里明确漫画的意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