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1:02
文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huàn)憔悴(jiāo)尴尬(ɡānɡà)高邈(miǎo)B.匿笑(nì)菡萏(dàn)静谧(mì)酝酿(liànɡ)C.攲斜(qī)感慨(kǎi)黄晕(yùn)水藻(zǎo)D.刹那(shà)卖弄(nòng)干涸(hé)沐浴(m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费寝忘食众目睽睽禁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huàn)憔悴(jiāo)尴尬(ɡānɡà)高邈(miǎo)B.匿笑(nì)菡萏(dàn)静谧(mì)酝酿(liànɡ)C.攲斜(qī)感慨(kǎi)黄晕(yùn)水藻(zǎo)D.刹那(shà)卖弄(nòng)干涸(hé)沐浴(m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费寝忘食众目睽睽禁
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瘫痪(huàn) 憔悴(jiāo) 尴尬(ɡānɡà)  高邈(miǎo)

B. 匿笑(nì)   菡萏(dàn) 静谧(mì)   酝酿(liànɡ)

C. 攲斜(qī)   感慨(kǎi) 黄晕(yùn)  水藻(zǎo)

D. 刹那(shà)  卖弄(nòng) 干涸(hé)    沐浴(mù)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费寝忘食  众目睽睽  禁锢  繁密  云宵

B. 咄咄逼人  刨根问底  决别  秕谷  倜傥

C. 人声鼎沸  随声附和  酷热  感概  盔甲

D. 怪诞不经  花团锦簇  确凿  怅然  粗犷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C. 突然间,我恍然若失……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安顺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老师的讲课.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迁     ④品味人世百态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6. 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书,鲁迅先生称之为“             ”,林庚先生称之为“            ”.

②《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中任选一人来赏析人物形象.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9. 这首小令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是那一句?

10.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0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1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7分)

《散步》节选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 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1)我说:“走大路.”

(2)(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16. 最后一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7. 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

(四)(10分)

勇敢的心

⑴一辆出租车撞在路边护栏上,变形着火了.

⑵兄弟俩出门办事时正好目睹了这一幕,俩人飞跑过去时,火势正从副驾驶座位烧向后排座位,司机被撞得不省人事.

⑶兄弟俩没有片刻犹豫,齐声喊着号子:“一、二……”想使劲儿拉开车门,但车门纹丝未动.两个人又想从车窗里把司机拉出来,被卡住的司机却怎么也拉不出来.

⑷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以为司机已经没救准备离开时,司机却突然开了腔:“哥们儿、谢谢你们……车子可能马上就会爆炸,你们就别管我了,快走吧!”话刚说完,头就歪向了一边.司机还能说话,兄弟俩怎么可能丢下他不管?

⑸俩人一齐安慰道:“大哥,你忍着点,我们一定把你救出来.”火势越来越大,车身发烫,车里烟雾弥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也许2分钟、1分钟,甚至20秒、10秒……

⑹哥哥感觉情况不妙,要弟弟先走.但弟弟没搭理哥哥,他知道哥哥的脾性:如果司机没救出来,他绝不会半途而废.

⑺弟弟本想叫哥哥离开,但时间又不允许他推让.

⑻于是,弟弟抢先一步爬到了副驾驶室.弟弟爬进去的那一刻,哥哥非常自责自己没有抢在弟弟之前钻进车里.

⑼但现在,他只能在车下一边喊住路人不要靠近,一边配合弟弟.

⑽火苗就要接近油箱了……这时,哥俩感觉身边突然又多了一双手.一个年轻人没有听从哥哥的警告,也加入进来了.绝望的哥俩,心里重又泛起了希望,手上也就更有劲儿了.

⑾1分钟,2分钟……三个年轻人终于将司机拖出了车厢.

⑿他们把司机架到人行道上,三个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身后就响起了爆炸声.等三人回头看时,身后已是碎屑四起、浓烟滚滚……

⒀这时,他们在人行道上还没站够10秒钟!惊心动魄的救人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而意味深长的是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追问.

⒁有人问后面加入的年轻人:“哥俩叫路人不要靠近,你为什么这么勇敢?”年轻人答:“           ”

⒂有人问哥哥:“火快烧到油箱了,没想过要跑吗?”哥哥答:“司机和我弟弟都在车里头,我能跑吗?”有人问弟弟:“你哥让你走,你为什么不走呢?”

⒃弟弟答:“车上一个大活人,我哥也没走,我能迈得动脚吗?”

⒄有人问的士司机:“你苏醒过来后,说的不是救救我.你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吗?”

⒅司机说:“知道.感觉到有人在救我时,我很感动,心想着死前一定要向救我的人表达谢意,一定要提醒他们汽车会爆炸,让他们早点远离危险……”

⒆现在,你应该听懂了这些勇敢的心跳吧?——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胸膛里,跳动着的都是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⒇原来,所谓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

18. 根据提示填空,把救火的情节补充完整.

出租车撞护栏着火→__________→司机叫兄弟俩快走→__________→_________→司机被救出,车爆炸

19. 文中运用了一些时间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0. 你能根据上下文补充年轻人要说的话吗?

21. 你能根据例句和自己的体会解释一下“勇敢”的其他含义吗?

例句: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

三、综合性学习(8分)

七年级(1)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22. 猜一猜下图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23. 深情诵读: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登台朗诵自己收集到的表达友情的诗句,你也不甘示弱,深情诵读了两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根据意思写出与交友有关成语.

①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故:老朋友.(       )

②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③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

四、写作(40分)

请任选一题作文

25. 作文

雄鹰敢于搏击蓝天,是因为鹰妈妈给了他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磨练;梅花能绽放扑鼻的幽香,是因为他经历了刺骨寒风的考验;我们要想走向更广袤的天地,创造梦想的瑰丽,就要勇于走出父母的怀抱.

请以“有一种爱叫放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③字数不少于600个字.

26. 作文

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太阳,照耀着我们前进;偶像,是一颗美丽的火种,燃起了我们青春的火焰,激励着我们阔步成长;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偶像”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瘫痪(huàn) 憔悴(jiāo) 尴尬(ɡānɡà)  高邈(miǎo)

B. 匿笑(nì)   菡萏(dàn) 静谧(mì)   酝酿(liànɡ)

C. 攲斜(qī)   感慨(kǎi) 黄晕(yùn)  水藻(zǎo)

D. 刹那(shà)  卖弄(nòng) 干涸(hé)    沐浴(mù)

[答案]C

[解析]

[详解]A.“憔悴”中的“憔”读作qiáo;

B.“酝酿”中的“酿”读作niànɡ;

D.“刹那”中的“刹”读作chà,“卖弄”中的“弄”读作nong;

故选C.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费寝忘食  众目睽睽  禁锢  繁密  云宵

B. 咄咄逼人  刨根问底  决别  秕谷  倜傥

C. 人声鼎沸  随声附和  酷热  感概  盔甲

D. 怪诞不经  花团锦簇  确凿  怅然  粗犷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费寝忘食——废寝忘食,云宵——云霄;

B. 决别——诀别;

C. 感概——感慨;

故选D.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C. 突然间,我恍然若失……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 恍然若失: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不合语境,使用不当,应改为“恍然大悟”;

D.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安顺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老师的讲课.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把“地方”改为“季节”即可;

B.一面对两面,把“成败”改“成功”既可;

C.搭配不当,去掉“和倾听着”和“的讲课”,把“新来老师”改为“新来的老师”;

故选D.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迁     ④品味人世百态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文中“探访历史”对应“感受风云变迁”,“走进自然”对应“观赏世间美景”,“体察亲情”对应“享受温暖盛宴”,“了解社会”对应“品味人世百态”.

6. 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             ”,林庚先生称之为“            ”.

②《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中任选一人来赏析人物形象.

[答案]①神魔小说;童心之作②例如:孙悟空,本领高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

[解析]

[详解]①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评价.《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其为“童心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②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一身本领,会七十二变,说明他本领高强;后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大闹天宫,打败十万天兵天将,说明他桀骜不驯,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又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唐僧误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加上八戒屡进谗言,唐僧要赶走悟空,悟空一气之下回到花果山,说明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最终一路上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猪八戒:在平顶山,功曹说有妖怪要吃唐僧肉,悟空让猪八戒巡山,八戒钻在草里睡觉,并编造石头山、石头洞、铁叶门、有妖精话,哄骗唐僧,说明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却没想到早就被孙悟空知道了,等他一回来,就被孙悟空无情的拆穿了,吓得八戒赶紧向师傅求饶;说明他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误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八戒屡进谗言,撺掇唐僧念紧箍咒,说明他耍小聪明,爱搬弄是非;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 正是江南好风景    (3). 学而不思则罔    (4). 思而不学则殆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朝”“罔”“殆”“残”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9. 这首小令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是那一句?

10.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深秋晚景图    

9. 小桥流水人家    10. 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概括来说,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小桥流水人家”本为温馨之图景,但这种温馨甜蜜与作者无关,作者此时羁旅远游,思乡之情郁结于心不得排解,别人的温馨甜蜜,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悲苦,所以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正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此时正漂泊他乡,再结合诗中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深秋的傍晚景象,让人看到这样一幅图景: 夕阳下, 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二)(10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1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案]11. (1)振奋(2)修养    

12. (1)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行.(2)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13.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1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励:振奋 

(2)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要准确.

(1)静:宁静.以:来.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俭:节约.养德:培养自己的品行.

(2)非:不.无以:没有办法.广才:增长才干.成学:成就学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目的探究.“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信里,诸葛亮告诉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劝诫儿子要勤奋学习,不能懈怠放纵,也不能浮躁冒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志当存高远: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文章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点睛]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行.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7分)

《散步》节选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 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1)我说:“走大路.”

(2)(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16. 最后一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7. 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15. 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    

16. 环境描写.既由远及近地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又渲染了尊老爱幼的温馨的家庭氛围.    

17. 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的精神品质.解答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根据所给句子找到相应的精神品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尊重;而母亲却决定顺从孙子走小路,这体现的是长辈对孙子的疼爱.综合在一起,即为尊老爱幼.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等.划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菜花、桑树和鱼塘”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在我们一家走哪条路的分歧解决后,这段环境描写则烘托了尊老爱幼的温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整个世界”指老人和孩子,是整个世界,含有象征意义,“一老一小”是家庭责任的象征,需要认真担负起来;“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家庭、对社会应当有一种使命感.

(四)(10分)

勇敢的心

⑴一辆出租车撞在路边护栏上,变形着火了.

⑵兄弟俩出门办事时正好目睹了这一幕,俩人飞跑过去时,火势正从副驾驶座位烧向后排座位,司机被撞得不省人事.

⑶兄弟俩没有片刻犹豫,齐声喊着号子:“一、二……”想使劲儿拉开车门,但车门纹丝未动.两个人又想从车窗里把司机拉出来,被卡住的司机却怎么也拉不出来.

⑷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以为司机已经没救准备离开时,司机却突然开了腔:“哥们儿、谢谢你们……车子可能马上就会爆炸,你们就别管我了,快走吧!”话刚说完,头就歪向了一边.司机还能说话,兄弟俩怎么可能丢下他不管?

⑸俩人一齐安慰道:“大哥,你忍着点,我们一定把你救出来.”火势越来越大,车身发烫,车里烟雾弥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也许2分钟、1分钟,甚至20秒、10秒……

⑹哥哥感觉情况不妙,要弟弟先走.但弟弟没搭理哥哥,他知道哥哥的脾性:如果司机没救出来,他绝不会半途而废.

⑺弟弟本想叫哥哥离开,但时间又不允许他推让.

⑻于是,弟弟抢先一步爬到了副驾驶室.弟弟爬进去的那一刻,哥哥非常自责自己没有抢在弟弟之前钻进车里.

⑼但现在,他只能在车下一边喊住路人不要靠近,一边配合弟弟.

⑽火苗就要接近油箱了……这时,哥俩感觉身边突然又多了一双手.一个年轻人没有听从哥哥的警告,也加入进来了.绝望的哥俩,心里重又泛起了希望,手上也就更有劲儿了.

⑾1分钟,2分钟……三个年轻人终于将司机拖出了车厢.

⑿他们把司机架到人行道上,三个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身后就响起了爆炸声.等三人回头看时,身后已是碎屑四起、浓烟滚滚……

⒀这时,他们在人行道上还没站够10秒钟!惊心动魄的救人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而意味深长的是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追问.

⒁有人问后面加入的年轻人:“哥俩叫路人不要靠近,你为什么这么勇敢?”年轻人答:“           ”

⒂有人问哥哥:“火快烧到油箱了,没想过要跑吗?”哥哥答:“司机和我弟弟都在车里头,我能跑吗?”有人问弟弟:“你哥让你走,你为什么不走呢?”

⒃弟弟答:“车上一个大活人,我哥也没走,我能迈得动脚吗?”

⒄有人问的士司机:“你苏醒过来后,说的不是救救我.你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吗?”

⒅司机说:“知道.感觉到有人在救我时,我很感动,心想着死前一定要向救我的人表达谢意,一定要提醒他们汽车会爆炸,让他们早点远离危险……”

⒆现在,你应该听懂了这些勇敢的心跳吧?——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胸膛里,跳动着的都是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⒇原来,所谓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

18. 根据提示填空,把救火的情节补充完整.

出租车撞护栏着火→__________→司机叫兄弟俩快走→__________→_________→司机被救出,车爆炸

19. 文中运用了一些时间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0. 你能根据上下文补充年轻人要说的话吗?

21. 你能根据例句和自己的体会解释一下“勇敢”的其他含义吗?

例句: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

[答案]18.     (1). 兄弟俩齐心救司机    (2). 兄弟俩争抢救司机    (3). 年轻人加入救助中    

19. 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如“2分钟”“1分钟”“20秒”“10秒”等等,表示时间短促,突出当时的情况紧急,刻不容缓.    

20. 示例:哥俩身处危险中,却叫我们不要靠近,你说我能听他们的,眼瞅着不帮上一把吗?    

21. 示例一:勇敢,就是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奋不顾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示例二:勇敢,就是在机遇出现的时候站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迎接挑战.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概括.第⑴段写出租车撞护栏着火;第⑵—⑶段写兄弟俩恰好遇上,齐心救司机;第⑷段写司机醒来,叫兄弟俩快走;第⑸—⑼段写兄弟俩并未离开,而是争抢着爬进车里救司机;第⑽—⑾段写一个年轻人加入救助中;第⑿段写三人合力把司机被救出,车爆炸.据此概括作答.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时间词语的特点分析和作用概括.第⑸段中“火势越来越大,车身发烫,车里烟雾弥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也许2分钟、1分钟,甚至20秒、10秒……”,用时间突出情况紧急,兄弟俩的勇敢无畏;第⑾段“1分钟,2分钟……三个年轻人终于将司机拖出了车厢”用时间表示三个人救助的艰难过程,给人以窒息之感,只盼快点救出司机,好人有好报;第⒀段“这时,他们在人行道上还没站够10秒钟!惊心动魄的救人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用时间突出情况之险,刻不容缓,再晚10秒钟,四个人就都会出事.时间词语,突出了情况之紧急,更表现了救人的三个人的勇敢无畏.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回答要突出年轻人也同样勇敢.示例:那哥俩身处危险,哥们儿也是男人啊!关键时刻,你说我能不男人吗?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勇敢,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除了“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之外,还可以示例:勇敢,就是在国家荣誉面前,“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民族气节.

三、综合性学习(8分)

七年级(1)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22. 猜一猜下图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23. 深情诵读: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登台朗诵自己收集到的表达友情的诗句,你也不甘示弱,深情诵读了两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根据意思写出与交友有关的成语.

①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故:老朋友.(       )

②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③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

[答案]22. 朋友,志同道合为“朋”情趣相投为“友”.    

2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24.     (1). 一见如故    (2). 管鲍之交    (3). 伯牙绝弦

[解析]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以及含义的掌握.“朋”表示两串玉系在一起,比喻品行良好的人相结交,即志同道合为“朋”;“友”字形采用两个“又”字,像两人交手相握,彼此友好,即情趣相投为“友”.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积累.与“友情”有关的诗句有很多,任选两句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2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根据意思写成语降低了题目难度,但要注意字形.既要根据字面意思联想出成语,还要调动知识积累选择最准确的.“一见如故”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管鲍之交”意思就是关系非常好、值得信任的朋友;“伯牙绝弦”讲的是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四、写作(40分)

请任选一题作文

25. 作文

雄鹰敢于搏击蓝天,是因为鹰妈妈给了他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磨练;梅花能绽放扑鼻的幽香,是因为他经历了刺骨寒风的考验;我们要想走向更广袤的天地,创造梦想的瑰丽,就要勇于走出父母的怀抱.

请以“有一种爱叫放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③字数不少于600个字.

[答案]例文:

有一种爱叫放手

不离开鹰巢的雏鹰永远都学不会飞翔,不离开母亲庇护下的小树永远都不能成长茁壮.对于我们人来说也是如此.

昔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放手,长安君才有功于国,在逆境中成长.今七岁女孩,父亲放手,独自跑遍大江南北,在困境中学会,学会待人处事.詹天佑自小赴美留学,父亲含泪放手,在异国的他,刻苦努力,回国后坚韧的信念让他修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正是有了放手的爱,才让他信念坚定地报效祖国.

放手不是放任.放手的爱,是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成长,让他们的天性不被世故磨灭.放手的爱,是在我们迷路时的一声召唤;放手的爱,是在我们经历挫折而悲伤不已时的一次劝慰;放手的爱,是在我们即将踏上征途时的鼓励的话;放手的爱,是在我们迷茫时坚定的支持……

没有爱,世界成坟墓.裴多菲的诗让我明白世界是充满阳光的,是生机勃勃的.爱,是父母离别时的叮咛;爱,是老师眼里的批评;爱,是同学间相互的关心;爱,是陌生人投来善意的目光……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都在付出爱.

我们都需要爱,无论是爱别人,还是接受爱,但爱需要有限度.有一种鸟,用带有坚硬刺的木枝作巢,用羽毛、柳絮作铺,让巢柔软.当雏鸟长成后便将那些东西全部撤去,留下坚硬的树枝,还逼雏鸟离开树枝.当雏鸟下坠之时,它们经历痛苦害怕便拼命挥舞翅膀,从此学会飞翔,爱不是把花儿捧在手心,而是让它经历风雨,接受阳光,爱不是一味的把孩子养在身边,而是让他们去历练,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如风筝般飞翔.爱不是错误之后猛烈地批评,而是耐心帮助孩子指出缺点,认真克服,不再重犯.

风筝自由自在,却总有一根绳子在牵挂,让它在天空中不寂寞,不孤单.不会在风雨之中飘荡.真正的爱便是如此,牵手也放手.只是当他在飞翔之时,不过分绳长,让爱进行到底.

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爱不放手.真爱无言可表.

[解析]

[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全命题”的形式,引导语创设作文情境,打开并引领写作思路,激发写作欲望.引导语是一组排比句,由物及人,前两个分句意在引出最后一个分句,表达的主旨为:只有勇敢地走出父母营造的温室,才能领略更美好的风景,走向更瑰丽的梦想之地.温室里的花朵固然美丽,却不能经历风霜,一味躲在父母的怀里,又怎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这一命题有两个写作思路.一、写人记事,创作记叙文.例如写自己一直在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成长,上学以后遇到很多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找父母解决,老师知道了这一种情况,把家长找来一起和自己谈话,让我们明白了“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的道理.二、议论说理,创作议论文.例如首段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然后依次论述为什么放手也是一种爱,应该怎样放手等内容;末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点睛]

26. 作文

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太阳,照耀着我们前进;偶像,是一颗美丽的火种,燃起了我们青春的火焰,激励着我们阔步成长;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偶像”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答案]范文:

也谈“偶像”

如果去问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你的偶像是谁?”他一定会回答某位“星”的名字,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商业社会中,还有多少人崇拜那些大文豪、科学家呢?

比起那些科学家、教育家及其它行业的杰出人士,从事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的这些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们占有着更为有利的“成名”条件,更受大家的青睐与关注.不可否认,他们成功的背后有自己艰苦的努力与打拼,特别是体育明星,但某种程度,他们的成名也有些运气.

可现实中,青少年往往容易被笼罩在明星身上的那种眩目的光环所迷惑,而忽视了他们星光背后的真实因素.实际上,“星”们身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人为包装的.而当你了解到他们的真实面目后,也许就失去以他们为偶像的兴趣.比如,一些“星”们的文化水平可能连小学生都不如,还比如一些“星”们有些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明星还值得我们崇拜,为之疯狂吗?

我个人更欣赏扎扎实实的成功.那些有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人物才是我们应当崇拜的对象.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跋涉了千山万水,亲尝了各种草药,历尽万难,呕心沥血,花了整整二十七年,才有巨著《本草纲木》的问世.科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十几年的苦心研究,不怕挫折与失败,才从十几吨矿石中提炼出几克镭.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那个只能用黑暗来形容的时代,不屈不挠,努力创作,最终成为中国文坛的巨匠……这些人是真正值得我们作为偶像来崇拜的人.他们也是全社会的偶像.

可是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表面,对偶像的认识也颇为偏激.那些可能华而不实的明星占据了青少年的心灵,使之沾上了些许世俗的俗气.人们越来越忽略深层的精神追求,人们更多地把过去的有着优良传统的伟人的思想与精神作为文化遗产而束之高阁.这种对于偶像的态度,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愤怒与悲哀.

并不是说,崇拜明星不正确,也不是说,一定要把伟人当作偶像,只是希望我们能够认清这些偶像的深层含义,不只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并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应走的路,永远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难度较大.“偶像”,原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现在指“崇拜的对象”.“偶像”是时下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影视娱乐选秀明星”“足球篮球明星”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古今中外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经济诸领域,有重大贡献,人生意蕴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物(如马克思、、梁思成、沈从文、富兰克林、袁隆平、杨利伟等),他们的人格魅力、创造才能、精神旨趣也让青少年们魂牵梦萦.当然,也有人可能心中无偶像,有的可能认为“我”的偶像就是自己.就本题写作,可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作为“偶像”?偶像的内涵和意义是怎样的?我们是否需要偶像?如果需要,我们该拥有怎样的偶像?我们可以站在社会的高度去审视“偶像”,写一篇议论文;还可以从个体去思考“偶像”给人心灵的启迪或感动,叙述一段故事,写一篇记叙文.

[点睛]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话题.①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将话题的含义由本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这样不仅容易写,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②准确理解话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2)审材料或提示语.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语或提示语,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帮生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审题时要对这些材料语、提示语认真研读,准确理解其意义、作用.

文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huàn)憔悴(jiāo)尴尬(ɡānɡà)高邈(miǎo)B.匿笑(nì)菡萏(dàn)静谧(mì)酝酿(liànɡ)C.攲斜(qī)感慨(kǎi)黄晕(yùn)水藻(zǎo)D.刹那(shà)卖弄(nòng)干涸(hé)沐浴(m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费寝忘食众目睽睽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