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部编语文新教材课改精神,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听、说、读、写”为主体目标,走“本色语文,语文本色”的道路,采用分层教学与整体提高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积极投身语文教研教改活动,重视阅读和写作,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优辅差,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全面进步,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底蕴。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教材共24篇课文,分为6个单元。其中教读课文17篇,自读课文7篇,3个《综合性学习》,6个《写作训练》。与上册教材相比,课文篇目增加2篇。另外,《课外古诗词诵读》由过去的10篇缩减为8篇,《名著导读》安排2部《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且这两者都分散在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3个《综合性学习》也主要分布在二、四、六单元。部编语文新教材体现了国家重视阅读和写作,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
三、具体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的生字新词;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变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阅读大量课外读物,提高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了解写作基本技巧,学习抒情、细节描写、学会选材;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善于精读略读、做批注、抓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意蕴的习惯。
2、人文素养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学生文化品味。阅读名著,提升个人文学素养。
3、德育情感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和措施
1、注重培优辅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2、加强对七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规范写字:利用每天课余时间让学生认真规范书写,形成习惯。本学期组织2次汉字听写活动和1次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活动。
(2)注重积累:加强早自习背书识记的积累,加强阅读,夯实基础。识记古诗文,识记经典。建议制定《背书表》和《语文摘抄积累本》,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3)激发兴趣:利用阅读课、经典诵读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手段,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让语文成为一种热爱。掌握语文学习基本方法,初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养成自学语文习惯。
3、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各班提倡建立班级书库“图书角”,利用阅读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做好充足的语言和素材储备。 强化课内阅读,上好阅读课。根据约课单组织教学,以教材为载体,加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速读、默读等语文阅读方法:读文章、评句段、谈词语、说例子、抓积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一检查过关保证学习质量。 课外阅读,建立“阅读卡” 。通过“阅读卡”,对学生进行阅读专题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作答的能力,并对起点水平较低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 开展《逐梦》校刊征稿活动。
本学期,计划开展班队读书竞赛活动,通过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记日记、手抄报等多种途径,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量。加强书写训练,开展书法竞赛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书写和诵读水平。
4、强化写作训练。认真写好周记和作文,切实落实好作文训练规划(周记要注重质量,作文要加强写法指导),规范学生的写作习惯,努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训练,倡导“人格作文” 。总共安排 6 次“记事实”的集中训练,基本要求如下:学习抒情、学会细节描写、学会选材、学会语言简明、文从字顺。将写作要求与诀窍穿插到这6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总共安排 2 次“编故事”集中训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让文学爱好者尝试创作自己的故事。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练笔训练,尤其注意培养起点水平较低学生的写话兴趣。强化小作文训练。
5、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加强教材的研究,认真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课件的的制作和使用。导学案集体备课时集体研讨。备课案和课件应同期完成并及时发放或发送。各教师也要做好个人备课,写好教学反思。本学期学生人手一份《语文阳光金牌练习册》,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
6、加强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听课每人每学期不少于12节,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从3月中旬开始讲研讨课,本期每人都要准备一节高质量的讲课或者说课,年轻教师提倡讲多堂。开展同伴互听互学活动,打造校园名师。
7、严格执行月考工作。确保语文月考的公平、公正;加强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月考试卷要确保试卷质量。
8、加强常规教学的互查互评活动。每月备课组检查,期中期末教导处检查。
9、积极参与学校晒课活动、加强学科校本研修和学校语文组申报的相关课题研究。
五、教学进度及导学案与课件制作、测试制卷安排:
| 月份 | 篇 目 | 撰稿人 | 审稿人 | 单元测试命题人 | |
3月 | 1.《邓稼先》 | (3月份月考试卷)
| |||
|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
| 3.《回忆鲁迅先生》 | |||||
| 4.《孙权劝学》 | |||||
| 5.《黄河颂》 | |||||
| 6.《最后一课》 | |||||
| 7.《土地的誓言》 | |||||
| 4月 | 8.《木兰诗》 | (4月月考考试试卷) | |||
| 9.《阿长与≤山海经≥》 | |||||
| 10.《老王》 | |||||
| 11.《台阶》 | |||||
| 12.《卖油翁》 | |||||
|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 |||||
| 5月 |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期中考试 (课外古诗4首,《朝读经典》前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 |||
| 14.《驿路梨花》 | |||||
| 15.《最苦与最乐》 | |||||
| 期中复习及考试 | |||||
| 16.《短文两篇》 | |||||
| 17.《紫藤萝瀑布》 | |||||
| 6月 | 18.《一棵小桃树》 | (6月月考考试试卷) | |||
| 19.《外国诗两首》 | |||||
| 20.《古代诗歌五首》 | |||||
| 21.《伟大的悲剧》 | |||||
| 22. 《太空一日》 | |||||
| 23.《带上她的眼睛》 | |||||
| 24.《河中石兽》 | |||||
|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 |||||
| 2018年6月底 7月初 | 课外古诗词默写与鉴赏复习 |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 |||
| 文言文专题复习 | |||||
| 成语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 | |||||
| 修改病句、标点符号复习 | |||||
| 名著导读、口语交际复习 | |||||
| 课文重点字词复习 | |||||
| 记叙文写作提高训练 | |||||
| 时间 | 讲课人 | 班级 | 讲课内容(暂定,可更改) | 评课人 |
| 3月21日(周三) | 七(13) | 《孙权劝学》 | ||
| 3月29日(周四) | 七(08) | 《最后一课》 | ||
| 4月12日(周四) | 七(05) | 《老王》 | ||
| 4月26日(周四) | 七(03) | 《台阶》 | ||
| 5月8日(周二) | 七(07) | 《驿路梨花》 | ||
| 5月23日(周三) | 七(02) | 《紫藤萝瀑布》 | ||
| 6月6日(周三) | 七(12) | 《河中石兽》 |
【附录】日常教学检查要求:
作业:一课一练,全批全改; 大作文:全学期6篇,全批全改;
小作文:全学期不少于12篇; ④听课: 不少于12节;
⑤集体备课:每周1次 ⑥考试:月考与期中、期末考相结合。
7:做好《教师业务手册》工作记载。
不尽事宜,另行通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