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文勘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0:52
文档

水文勘测试题

水文勘测工应知应会知识试卷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填于括号中)1、{}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不足或其他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考察、调查、考证等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资料的工作。(A)水文测验(B)水文研究(C)水文调查(D)水文巡测2、水文测站编码采用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8位字符串,字符串分三部分,第1~3位为流域水系(分区)码,第4位为{},第5~8位为测站序号。(A)站名码(B)河流
推荐度:
导读水文勘测工应知应会知识试卷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填于括号中)1、{}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不足或其他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考察、调查、考证等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资料的工作。(A)水文测验(B)水文研究(C)水文调查(D)水文巡测2、水文测站编码采用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8位字符串,字符串分三部分,第1~3位为流域水系(分区)码,第4位为{},第5~8位为测站序号。(A)站名码(B)河流
水文勘测工应知应会知识试卷        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填于括号中)

1、{   }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不足或其他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考察、调查、考证等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资料的工作。

(A)水文测验   (B)水文研究   (C)水文调查   (D)水文巡测

2、水文测站编码采用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8位字符串,字符串分三部分,第1~3位为流域水系(分区)码,第4位为{    },第5~8位为测站序号。

(A)站名码    (B)河流码    (C)站类码    (D)地区码 

3、0.078为{   }有效数字。

(A)三位   (B)四位   (C)五位   (D)两位

4、水位涨落使{   }水位计的浮筒升降带动水位轮正反旋转感应水位的升降。 

(A)雷达    (B)超声波    (C)水压式    (D)浮子式

5、冰情统计表中终冰日期是填写{   }出现冰情的日期。 

(A)上半年第一次   (B)下半年第一次   

(C)上半年最后一次   (D)下半年最后一次

6、某测站使用冻结基面,6月5日日平均水位值为11.51 m。已知该站冻结基面的高程为-0.131 m(1985高程基准基面以上米数),则该水位用绝对基面表示的值为{   }m。

(A)-11.    (B)11.    (C)-11.38    (D)11.38 

7、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引起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当平均水深小于1m时过水面积变幅不超过{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

(A)5%     (B)8%    (C)10%     (D)12%

8、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应随时间加长而增大,长时段的降水强度一般{   }短时段的降水强度。

(A)不等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

9、作“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统计,按{   }段观测或摘录的,统计2 h、6 h、12 h、24 h的最大降水量。

(A)4     (B)8     (C)12     (D)24

10、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   }应等于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d与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u之间的高差Hd-Hu。

(A)算术和    (B)绝对值之和    (C)代数和    (D)向量和   

11、按目前的任务方向,业务水文基本划分为{   }及资料整编、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三个领域。

(A)仪器工具   (B)水文测验  (C)设施设备  (D)工作学习

12、水文测站设置的水尺,其编号组合的排列顺序为{   }。 

(A)组号、脚号、支号、支号辅助号    

(B)组号、脚号、脚号辅助号、支号    

(C)组号、组号辅助号、脚号、支号    

(D)脚号、组号、支号、支号辅助号

13、{   }检验的是实测点沿关系曲线两侧位置顺序交变分布情况。如果点据沿曲线两侧顺序交换位置,就避免了某些区间点线系统偏离。

(A)符号检验     (B)适线检验    (C)偏离检验     (D)t检验

14、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  }m。

(A)0.5     (B)0.7     (C)1.0    (D)1.2 

15、地下水的补给量是指天然和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从各种途径进入{   }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d或104 m3/a。

(A)密实岩层    (B)不透水层    (C)含水层    (D)河道

16、使用计算机进行水文资料整编,日平均水位计算应使用{   }。

(A) 算术平均法    (B) 时刻水位代表法    (C) 面积包围法    (D) 多种方法

17、长期储藏备用的流速仪,易锈部件必须涂{   }保护。

(A)汽油    (B)煤油    (C)黄油    (D)机油

18、对特殊条件下的流量测验,如洪水暴涨暴落,或有水草、漂浮物、严重流冰等情况,为了取得资料,测速历时可以缩短,但不应少于{   }。

(A)20 s    (B)30 s    (C)40 s     (D)50 s 

19、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   }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A) 边缘线     (B) 中面     (C) 凸面最高处     (D) 凹面最低处 

20、在降水量观测记载中,雪的符号为“{   }”。

(A) ▲     (B) *     (C)     (D) 

21、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一日蒸发量按式{   }计算。其中,E为日蒸发量,mm;P为日降水量,mm;h1、h2分别为上次(前一日)和本次(日)的蒸发器内水面高度,mm。

(A)       (B)    

(C)      (D) 

22、E601型蒸发器主要由{   }、水圈、溢流桶和测针等四部分组成。

(A) 封闭储水桶     (B) 蒸发桶     (C) 水池     (D)场地

23、蒸发器(皿)换入的水体水温应与换前的水温{   }。

 (A) 绝对相等      (B) 差10 ℃    (C) 相近     (D) 相远

24、在水尺编号中,基本水尺编号代码为{   }。

(A) C     (B) P    (C) J    (D) S

25、某LS25-1型流速仪的公式为V=0.0 051+0.2524n ,测速时,101 s时间内人工记录的音频信号输出数为25个,则该测点流速为{   }m/s。

(A)1.255     (B)1.26     (C)1.25    (D)0.068

26、水准测量时,水准仪测量读数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丝读数为{   } m。

(A)1.220    (B)1.255    (C)1.345    (D)1.200

27、转子式流速仪公式的一般结构是V=C+Kn ,式中的C、K都是{   }。

 (A)已知数    (B)需要现场率定的量

(C)未知数    (D)每次使用前需要选用的常量

28、使用流速仪测速时,流速仪在水下的状态是{   }。

(A)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     (B)可以自由转动  

(C)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小范围转动   (D)不可以自由转动

29、水自海洋以水汽进入空气中,带到以降水的形式到达地表或地下,最后又以径流形式注入海洋,完成一次循环,称为{  }。

(A)平衡循环  (B)环球循环  (C)水文大循环  (D)水文小循环

30、 流入内陆湖泊或沼泽,或因渗漏、蒸发而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称为{  }。

(A)外流河   (B)内流河  (C)湖泊水系  (D)小河流

31、 降水多发生在大的面积上,但仪器观测的点位相对面积很微小,因此一般的降水观测仪器所观测的降水量为{  }。

(A)面降水量  (B)点降水量  (C)平均降水量  (D)时段降水量

32、流域表面是{  }蒸散发类型的组合,水文学也常笼统说成流域蒸散发,用以概括流域蒸散发的总况。

(A)多种   (B)单一  (C)水土   (D)植物

33、我国水文测验规定以北京时间每日{  }的降水量为该日的降水量。

(A)00:00~24:00           (B)12:00至次日12:00  

(C)08:00至次日08:00 时   (D)20:00至次日20:00

34、 冻结基面也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  },即将测站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固定“冻结”下来,一直沿用不再变动,这样可以使其水位原始资料具有历史连续性。

(A)固定基面   (B)绝对基面   (C)假定基面   (D)测站基面

35、 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流速仪转子的转速与水流流速呈简单的近似{  },因而可以通过转子转速n与水流流速v之间的经验关系v=a+bn进行流速测验。

(A)反比关系   (B)抛物线关系   (C)曲线关系   (D)线性关系

36、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

(A) 量杯    (B) 量雨杯   (C) 量筒   (D) 比重瓶

37、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一般采用定时分段观测,降水量观测12段段次相应观测时间为{  }。

(A)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1次     

(B) 从本日0时至次日0时,每2 h观测1次    

(C) 从本日10时至次日8时,每2 h观测1次    

(D)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1次

38、 E601型蒸发器水圈的作用是抵偿强降雨时蒸发桶向外溅溢损失,即认为强降雨时蒸发桶向外的溅溢和水圈向蒸发桶溅溢的量大致{  }或一定程度抵偿。

(A) 相等    (B) 不等    (C) 大于    (D) 小于

39、当实际的蒸发量很小,蒸发量算出负值时,一律作{  }处理,并在记载簿内说明。

 (A) 零    (B) 10    (C) 8     (D) 5

40、基本水尺水位要求观测到年度内各个时期的水位变化过程,特别是洪水期的变化过程及各次洪水的最高、最低水位值,满足年度日平均{  }计算及特征值的挑选,满足使用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流量的要求。

(A)水位    (B)流量    (C)含沙量    (D)输沙率 

41、水位的不定时观测,主要用于{   }水位的变化过程观测,施测流量、含沙量时的相应水位观测,以及出现特殊水情时的水位观测等。 

(A)高洪    (B)平水期    (C)枯水期   (D)洪水期 

42、当遇特大洪水或洪水漫滩、漫堤时,可在断面附近另选适当地点设置{   }水尺,或在{  }水面的一个固定点向下观测水位,其零点高程待水位退下后再进行测量。 

(A)临时…高于  (B)临时…低于    (C)永久…高于    (D) 永久…低于

43、在高洪期间,当漏测洪峰水位时,应在断面附近找出{  }的可靠洪痕,以四等水准测定其高程,取其{  }作为峰顶水位,并应判断出现的时间并在水位观测记载表的备注栏中说明情况。 

(A)三个以上…最大值   (B)三个以上…最小值   (C)两个以上…均值   (D)两个以上…最大值 

44、堰闸上、下游基本水尺水位要求{  }观测,每次闸门开启前后{  }测次。

(A)分别…减少    (B)分别…增加    (C)同时…减少    (D)同时…增加

45、利用堰闸测流的测站,在观测基本水尺水位的同时需观测闸门的开启高度、{  }及流态。 

(A)孔数    (B)宽度    (C)长度    (D)幅度 

46、日平均水位推求的几何原理是,将一日内水位变化过程线所包围的不规则梯形面积,概化为矩形面积,其{  }即为日平均水位。

(A)高    (B)宽    (C)长    (D)面积

47、不属于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的是{   }。 

(A)面积包围法    (B)流量加权法    (C)算术平均法    (D)时刻水位代表法

48、算术平均法适用于一日内有{ }水位观测值,水位变化平缓,或变化{ },但观测或摘录时距相等情况下的日平均水位计算。 

(A)一次…急剧   (B)一次…较大    (C)两次及以上…较大    (D)两次以下…较大

49、当一日内有部分时间出现{ },其余时间有水时,不计算日平均水位,但应在水位记载簿中注明情况。

(A)有水无流量   (B)河干    (C)有水流动    (D)封冻

50、在流量测验中,通过在断面{.XZ}可以算得水道断面过水面积。

(A)测深   (B)测宽   (C)测深和测宽   (D)测深或测宽

51、无论采用悬杆悬吊或悬索悬吊,都应使安装的流速仪能在水平面范围内随导向尾翼转动,以{.XZ}于测点上当时的流向。

(A)斜交   (B)垂直   (C)平行   (D)避开

52、水文测验中流速点位常从{.XZ}起算用点位深度除以全水深的“相对水深”表示。

(A)水面   (B)半深  (C)河底   (D)流速仪下放位置

53、相对水深{.XZ}不是畅流期垂线五点法规定的测速点位置。

(A)0.0   (B)0.6   (C)0.8   (D)0.5

54、为了获取时均流速,消除{.XZ}脉动的影响,一般采取延长测速历时的方法进行流速仪流速测验。

(A)水深   (B)流速   (C)流量    (D)含沙量

55、使用小浮标一般限于水深小于0.16{.XZ},并应尽可能选择无风天气。

(A)mm   (B)cm   (C)dm   (D)m

56、当测流过程可能跨过水位过程线的峰顶或谷底时,应{.XZ}观测或摘录相应水位的次数。

(A)减少    (B)增加    (C)取消    (D)改变

57、测流时,当流向偏角超过{.XZ}时,应测量流向偏角,并进行流向偏角改正。

(A)5°    (B)8°    (C)10°    (D)12°

58、流量测验中,风向的具体记法是,面向{.XZ},从上游吹来的风称为顺风;从下游吹来的风称为逆风;从左(右)岸吹来的风称为左(右)岸吹来。

(A)上游    (B)下游    (C)左岸    (D)右岸

59、流量测验记载计算表中的所有原始数据{.XZ}。

(A)不能更改    (B)可随意更改   (C)只能现场更改  (D)只能由领导更改

60、流量测验时,所有原始数据必须现场记录,发现异常数据应{.XZ},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A)及时复测   (B)尊重原始数据   (C)分析更正   (D)舍弃

61、 LS25–1型旋桨式流速仪一般包括两只可以互换使用的旋桨,两个旋桨对应{.XZ}的应用条件和{.XZ}的计算公式。

(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

62、使用转子式流速仪测速时,正常情况下,每个测点的测速历时一般不得低于{.XZ}。

(A)30 s    (B)50 s    (C)60 s   (D)100 s

63、自断面零点桩起,若第一条垂线的起点距为100 m,第二条垂线与第一条垂线之间的间距为35 m,则第二条垂线的起点距为{.XZ}。

(A)135 m   (B)35 m   (C)165 m   (D)65 m

、在流量测验中,水深大于或等于5 m时,记至{.XZ},小于5 m时,记至{.XZ}。

(A)1 m   0.1 m (B)0.1 m   0.01 m  (C)0.01 m   0.01 m    (D)0.1 m   0.1 m

65、在一次流量测验中,某垂线水深为2.5 m,流速仪的位置是水下2.0 m,则该点的相对水深是{.XZ}。

(A)0.2 m    (B)0.2   (C)0.8    (D)0.8 m

66、在流量测验中,断面上的死水部分面积{.XZ}断面平均水深的计算。

(A)不能参与    (B)全部参与   (C)可以参与    (D)部分参与

67、在流量测验中,水边至第一条测深垂线间的平均水深的计算,不正确的是{.XZ}。

(A)斜坡岸边,水边的水深记为“0”,与第一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做算术平均

(B)陡岸边,水边水深应实际测量,然后与第一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做算术平均

(C)斜坡岸边,以第一条测深垂线水深的一半作为其平均水深

(D)陡岸边,水边水深应实际测量,并以此水深作为其平均水深

68、某LS25–1型流速仪的公式为v=0.005 1+0.252 4n ,测速时,101 s时间内人工记录的音频信号输出数为25个,则该测点流速为{.XZ} m/s。

(A)1.255    (B)1.26    (C)1.25   (D)0.068

69、在一次流量测验中,左岸为坡岸,水边起点距为25 m,自左岸开始第一条测深垂线起点距为60 m,水深1.66 m,则该岸边部分的面积为 {.XZ} m2。

(A)49.8  (B)58.1  (C)41.5   (D)29.0

70、在一次流量测验中,流速测验垂线的总数总是{.XZ}水深测验垂线的总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71、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XZ}m。

(A)0.5    (B)0.7    (C)1.0   (D)1.2 

72、在降雪或降雹时,应取掉雨量器的{.XZ}和储水器(或换成承雪器),直接用储水筒承接雪或雹。

(A)漏斗    (B)雨量器    (C)围场栏杆    (D)水尺桩 

73、在规定的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已经承接雪或雹的储水筒,并将后者加盖带回室内,待雪或雹自然融化后(严禁用火烤),倒入量雨杯量测雪或雹的降{.XZ}量。

(A)雪    (B)水   (C)雹    (D)雾 

74、24 h最大降水量应{.XZ}一日最大降水量。 

(A)大于或等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

75、降水观测场如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应{.XZ}障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

1、河流长度是从河源起始断面,沿河流中泓线至终了断面的距离,以“L”表示,单位为 km。

2、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商称为相对误差。

3、随水位(流量)级的不同,断面形状或流速横向分布有较明显变化的,可分高、中、低水位(大、中、小流量)级分别布设测速垂线。

4、河流沿途接纳很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流域。

5、超声波水位计传感器安装在水面以上。

6、在规定的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已经承接雪或雹的储水筒,并将后者加盖带回室内,用火烤融化雪或雹成热水,倒入量雨杯量测雪或雹的降雪量。 

7、水尺观读控制范围,应高(低)于测站历年最高(低)水位0.5 dm以上(下),在此变幅可沿断面分高低安置多支水尺。相邻两支水尺的观测范围应有不大于0.1 m的重合。 

8、根据洪水在河道中的运动规律,可以由上游已出现的水位(流量)来预报下游未来的水位(流量)。

9、机械转子式流速仪由旋浆、轴承和尾翼三部分组成。

10、水文缆道在测流中的基本功能是,在岸上作业室人员的操控下,运载铅鱼流速仪等到达测验设计的垂线,测量水深和预定测点的流速。

11、水尺零点高程指水尺的零刻度线(起始线)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数值。 

12、在水尺水位涨落换读观测中,两支相邻水尺同时比测的水位差不超过2 cm时,用其中一支水尺的水位作为观测水位。 

13、在比降水尺零点高程校核时,当新测高程与原用水尺零点高程相差不超过本次测量的允许不符值,或虽超过允许不符值,但不大于10 mm时,其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高程。

14、把本日8时至次日8时各时段的降雨量累加(每日降水量以北京时间8时为日分界),就得到本日的日降雨量。

15、水文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液态、气态和固态)在常温下相互转换的物理特性,而外因则是太阳的辐射能和地心引力。

16、水面蒸发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因此水面蒸发率与水面蒸发能力是完全相同的。

17、 任何时候水面流速总是最大。

18、 通过基本断面水位与实测流量建立稳定、简单的关系推求流量和其他水文要素的变化过程的测站,基本水尺断面必须和测流断面重合。

19、断面平均流速为断面所测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

20、某断面悬移质输沙率Qs、断面平均含沙量S和流量Q的基本关系为式。

21、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降在承雨器口1 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25 mm。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的1、2小题各6分,3、4小题各9分,共30分)

1、一次流速仪法流量测验结果为:流量560 m3/s,水面宽218 m,过水断面面积612 m2,请算出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水深。

2、一次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结果为:输沙率1230kg/s,流量771 m3/s,水面宽348 m,过水断面面积312 m2,请分别算出断面平均含沙量、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水深。

3、下表为水位观测记载簿中的记载数据,请计算出各时刻水位。P4水尺零点高程102.348m, P5水尺零点高程101.237m。

时间水尺编号水尺读数(m)

水位(m)

8:00P5

0.88
8:300.97
9:00
 P5

1.13
 P4

0.04
10:000.11
12:000.25
4、以下数字均为水文要素“流量”,请按其“3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3位”的要求进行取舍。

取舍前32821276120.132.685.4780.350.05480.0009
取舍后

文档

水文勘测试题

水文勘测工应知应会知识试卷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填于括号中)1、{}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不足或其他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考察、调查、考证等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资料的工作。(A)水文测验(B)水文研究(C)水文调查(D)水文巡测2、水文测站编码采用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8位字符串,字符串分三部分,第1~3位为流域水系(分区)码,第4位为{},第5~8位为测站序号。(A)站名码(B)河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