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光 DS8340 系列磁盘阵列
用户手册
V1.0
声 明
●本手册所含内容若有任何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在法律法规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除就本手册和产品应负的瑕疵担保责任外,无论明示或默示,不作其他任何担保,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产品的适销性和适合某特定用途的担保。
●在法律法规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发生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任何其他损失),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对于在非曙光存储系统上使用曙光存储管理软件,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对其使用的可靠性或带来的损失概不负责。
注意:使用存储设备之前,请先阅读用户手册。
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一、 安全警告
本手册是供有安装和配置存储设备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用户使用。
1、避免受伤
为了避免安装、搬运或拆卸存储设备时人员受伤,请用户尽量避免接触机箱上比较尖锐的地方,注意小心轻放。
2、系统供电
1系统电源接通和断开
存储设备后部的电源按钮并不能完全断开存储设备系统内部的交流电源。任何时候在执行本手册中的相关拆装设置操作之前,必须将电源线插头从交流电源插座中拔下。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2电源的危险状况
电源内始终存在危险的电压、电流。在电源中没有任何用户可维修的零件;维修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
3设备和电缆的危险状况
电源线、电话线和通信电缆可能存在危险的电气状况。在拆开机箱之前,按电源按钮关闭存储设备,从交流电源、通信系统、网络设备上拔下电源线。否则,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二、 注意事项
1、静电放电(ESD)和ESD保护
所有操作必须在静电放电(ESD)工作台上执行,因为存储设备的部件对静电非常敏感。如果没有所要求的工作环境,可通过下列方法减小静电放电(ESD)的危害:
1戴上防静电腕带,将其连至存储设备的金属机箱表面。
2在接触存储设备部件前先摸一下存储设备机箱的金属部分。
3身体的某一部分始终与存储设备金属机箱保持接触,以消除取放存储设备部件时产生的静电。
4避免不必要的来回移动。
5持握板卡和驱动器边缘。
6将存储设备部件置于接地、无静电的表面。可以用导电泡沫衬垫,但不能用部件的包装袋。
2、散热和通风
为了保证适当的散热和通风,在接通存储系统前,必须保证存储设备的前部、后部、两侧留有一定的通风空间。否则,有可能会引起系统过热和部件损坏。
三、安全规范要求
使用范围:本产品是在计算机机房或相似的环境下完成评测的。在其他条件下使用需要进一步评定。
对于本节列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仔细理解并在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维护和保养您的存储设备。
1、仔细阅读随机提供的所有用户资料,全面了解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核对存储设备的实际配置与装箱单是否一致,如有异议马上与经销商联系。
3、您使用的曙光存储设备采用交流220V电源为系统供电。
4、一定要使用三芯带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头和插座,良好的接地是您的存储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存储设备来说,如果缺少了接地保护线,在机箱的金属外壳上可能出现220V的电压。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在接触时,可能会产生麻、痛等触电感觉。而且如果您擅自更换标准(通过安全认证)电源线,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5、严格按照用户手册中的连线方法安装您的存储设备。注意拧紧各插接件上的锁定螺丝。
6、一定不要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对存储设备前后的各连接线进行插拔。
按下电源按钮并没有切断存储设备的全部电源。即使前端面板的电源钮已经按下,存储设备内部仍有一些电路处于继续运行状态。在进行任何一项操作之前,必须将存储设备与交流电源、电信线路、网络断开。否则可能引起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7、存储设备的主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温度过高会使存储设备工作异常,因此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散热,尤其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要将存储设备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2不要让阳光直射您的存储设备。
3在使用过程中千万不要用其他物体堵塞存储设备的散热部位。
4存储设备的使用环境需要有良好的空气流动。
8、存储设备的某些部件如磁盘等部件对磁场比较敏感,强磁场对这些部件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因而您的存储设备要注意防磁,不要将存储设备和磁盘放在靠近磁场的地方。
9、过分潮湿的环境也会对存储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特别要注意防潮,切勿将水或其他液体泼洒到存储设备上。一旦不小心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切断存储设备电源。
10、灰尘对存储设备的影响也同样不利,长时间工作在灰尘密度大的环境中会导致硬盘故障大大增加,存储设备的散热性能降低、风扇噪音加大、寿命降低。
11、存储设备中许多部件属于精密仪器,因此移动存储设备时要轻拿轻放,特别注意不要在开机状态时搬动,这种操作极易损坏硬盘磁头磁片。即使在关机以后也不要马上搬动存储设备,等待至少1分钟,等硬盘等部件完全停止工作后再移动。
12、为减少对存储设备的冲击,延长存储设备寿命,尽量避免频繁开关机。关机以后,应至少等待30秒钟再开机。
13、为了避免市电电压的波动或发生突然掉电,造成丢失文件,损坏硬盘,甚至造成存储设备电源故障,您最好给存储设备配置UPS。在用UPS供电时,应保证UPS启动至少1分钟后再开存储设备,以避免UPS在刚启动时对存储设备造成冲击。
14、在线更换硬盘、电源、控制器等模块时,在拔出模块后,至少要等待30秒才能将新的模块插入存储设备中。
15、随存储设备配备的电池在更换时必须使用同类电池,且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提醒:
●当您对DS8340系列磁盘阵列配置完成后,请及时保存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以便在发生配置信息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在您对DS8340系列磁盘阵列配置进行修改前,首先将磁盘阵列中的数据进行备份。
●当您对DS8340系列磁盘阵列配置进行修改时,一定确保修改的正确性,并及时将修改后的配置进行保存。
警告:
●任意修改或配置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有可能导致原来磁盘阵列上保存的数据破坏或丢失。
●因用户自己的不正常操作导致数据被破坏或丢失,曙光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注意:
●请不要轻易修改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如欲进行此类操作请向曙光公司相关的技术专家咨询。
●确保理解配置信息的含义并在专家的协助下对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目录
第一章 产品简介 7
1.1 产品特性 7
1.2 技术特性 7
1.3 产品新特性 9
第二章 磁盘阵列安装 10
2.1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介绍 10
2.2 环境要求 14
2.3 工具准备 15
2.4 装入机柜 15
第三章 磁盘阵列连接 17
3.1 磁盘阵列级联 17
3.2 连接前端设备 22
3.3 存储系统启动 24
3.4 磁盘阵列的配置 24
第四章 安装管理软件SANtricity 27
4.1 管理软件介绍 27
4.2 管理软件的安装 29
4.3 管理软件的卸载 36
第五章 配置磁盘阵列 39
5.1 添加磁盘阵列 39
5.2 配置卷组和卷 41
5.3 设置卷的映射 45
第六章 管理软件运行界面 56
6.1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56
6.2 Array Management Window 59
6.3 故障问题处理和日志收集
第一章 产品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曙光DS8340系列光纤存储产品的特色和技术特性,以便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了解。
1.1 产品特性
●高性能的企业级4G光纤存储产品,具有杰出的性能、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采用全冗余的系统设计,所有部件支持热插拔。
●先进易用的存储管理软件更加适合关键业务的集中管理。
●冗余双机主通道的工作,其内部RAID子系统互为冗余,支持故障自动切换。
●支持SANshare分区异构主机平台连接,支持Snapshot,远程卷镜像,卷拷贝等高级备份和管理功能。
●支持SATA和光纤磁盘柜混合配置以及混插,可大大降低用户的TCO。
1.2 技术特性
| RAID技术特性 | 技术参数或说明 |
| RAID处理器 | Intel Xscale 667MHz RISC处理器 |
| 硬件异或 | 是 |
| 控制器Cache | 2GB-4GB |
| Cache镜像 | 支持(可自行设置为disable) |
| Cache电池保护 | 168小时 |
| 支持RAID级别 | RAID0、1、3、5、0+1 |
| 热备份磁盘 | 全局热备份,可设置最大15块热备硬盘 |
| 扩容方式 | DCE(在线容量扩展)/DVE(在线卷扩展) |
| 动态条带调节 | 支持在线8k-512k数据条带调节 |
| RAID级别迁移 | 支持在线RAID级别调整,可以从RAID0/1/3升级到RAID5 |
| LUN数量 | 最大支持1024 |
| 可选功能 | |
| Snapshot | 可创建最多512个快照 |
| Volume Copy | 可创建最多1023个拷贝 |
| RVM | 可创建最多32个远程镜像对;支持同步和异步镜像 |
| 扩展性 | |
| 主机通道 | 4-8个4Gb的主机通道 |
| 磁盘通道 | 4个4Gb的主机通道 |
| 支持硬盘数 | 最小1块;最大块或112块 |
| 最大裸容量 | 53TB(14FC+98SATA) |
| 系统性能 | |
| 最大I/O性能 | 120,000 IOPS |
| 最大传输率 | 1500MB/s |
| 持续读速率 | 990MB/s |
| 持续写速率 | 850MB/s |
| 物理特性 | |
| 外形尺寸 | 131.8mmH×480mmW×575mmD (3U高) |
| 一个磁盘柜重量 | 满配40Kg;最小配置29Kg(无硬盘) |
| 电源功率 | 600W 1+1冗余 |
| 操作环境 | |
| 温度 | 10℃-35℃ |
| 相对湿度 | 8%-80%(非凝结环境) |
| 电源 | 100V-240V,50Hz-60Hz,最大负载流为4.5A |
| 系统兼容性 | |
| 支持光纤HBA卡 | LSI MP;Qlogic 2460;Emulex LP1150/11000 |
| 支持操作系统 | Windows 2000 Server+SP4; Windows Server2003+SP1; 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 Solaris 8/9; RedHat Enterprise Server 3.0/4.0; AIX 5.2;HP-UX 11.23 ;NetWare 6.5; SuSE Enterprise Server 8.0/9.0 |
●采用全部4Gb的主机接口和磁盘接口,提升了整个磁盘阵列的前端和后端性能,真正达到4Gb的应用。
●磁盘阵列中所有硬盘采用交换式读写,每块硬盘独享2Gb/4Gb带宽,极大提高了I/O性能。
●在磁盘扩展柜中,SATA硬盘和4G FC硬盘可以混插,且能以4Gb速率运行。大大提高了磁盘利用率和SATA的I/O读写性能。
●曙光DS8340系列产品可以向下兼容2G的扩展柜,支持2G、4G混合级联,保护了用户前期的投资。
●升级的磁盘阵列管理软件,对可热插拔替换的部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了人为误操作以及随意操作导致的系统故障,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
●在一个磁盘阵列中即可支持16块硬盘,提高了产品的存储容量,减少用户的TCO成本。
●采用锂电池为Cache供电,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护Cache的数据,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第二章 磁盘阵列安装
本章节主要描述曙光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的安装事项,以及机柜安装和磁盘阵列各模块的安装方法和步骤,请确认您是准备开始一个新的系统的安装而不是从原有的低端系列产品升级。
2.1 DS8340系列存储系统介绍
曙光DS8340系列存储系统的硬件分为DS8340系列磁盘柜和JB8340FF扩展盘柜:DS8340系列磁盘柜即控制模组CM(Controller Module),连接前端服务器主机或交换机设备,后端连接JBOD扩展柜;JB8340FF扩展柜即磁盘模组DM(Drive Module),连接前端控制器模块以构成大容量的扩展磁盘阵列系统。
2.1.1 DS8340系列磁盘柜
DS8340系列光纤存储产品有3款型号。针对不同应用和性能进行区分:
•DS8340FF 属于入门级4Gb光纤产品
•DS8342FF 属于中小企业产品,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DS8348FF 定位于较高性能和多主机接口的中型企业应用
三款产品除了性能上有区别外,在主机接口上和Cache大小上也有区别。
图2-1 DS8340系列、JB8340FF前视图
图2-2 DS8340FF后视图
2.1.2 指示灯说明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的指示灯可以帮助判断那个部件出现故障,从而可以快速诊断和维修。
| 指示灯 | 标记符号 | 功能说明 |
| 1 | 蓝色灯亮-表示硬盘或电池可以进行在线故障替换操作 | |
| 2 | 黄色灯亮-表示电池单元或硬盘出现故障 | |
| 3 | 绿色灯亮-对于硬盘来说无标志,表示数据读写或已经加电;对于电池单元,表示正在充电 | |
| 4 | 白色灯亮-定位灯亮,指示正在操作的磁盘阵列 | |
| 5 | 黄色灯亮-表示磁盘阵列有故障 | |
| 6 | 绿色灯亮-表示磁盘阵列已经加电 | |
| 7 | 蓝色灯亮-表示电源或风扇单元可以进行在线故障替换操作 | |
| 8 | 黄色灯亮-表示电源或风扇单元出现故障 | |
| 9 | DC | 绿色灯亮-表示电源采用直流电供电 |
| 10 | 蓝色灯亮-表示控制器可以进行在线故障替换操作 | |
| 11 | 黄色灯亮-表示控制器单元出现故障 | |
| 12 | 绿色灯亮-表示Cache有数据读写 | |
| 13 | AC | 绿色灯亮-表示采用交流电供电 |
| 14 | 无 | 2个LED现实数字-表示ID编号或诊断码 |
曙光JB8340FF磁盘扩展柜(Drive Module)包括16个硬盘槽位面板和多个可热插拔的冗余模块,下面的图示也从前后两个视角向您详细的指明这些组成部分。更为详细的说明请进一步查阅相关文档。
图2-3 曙光JB8340FF 磁盘模组前视图
图2-4 曙光JB8340FF 磁盘模组ESM后视图
注意:如果磁盘阵列中的硬盘是4Gb接口的FC硬盘或者SATA II硬盘,则需要将前面板的2G/4G开关设置到4Gb位置;如果是2Gb的FC硬盘,则需要设置到2Gb的位置,否则磁盘阵列无法识别硬盘!速率设置必须在关机情况下进行。
2.2 环境要求
下面的内容将向您提供DS8340系列存储系统硬件安装所需要的具体的环境要求。首先,系统将所要安置的场所的地板必须能支撑整个DS8340系列存储系统的重量(包括机柜以及您未来的扩展计划);其次,必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供实际安装操作者进行安装活动之用。然后还要满足其它的温湿度、电源等各种物理要求,这样才能保障您的系统能够正常安装和运行。
2.2.1 空间要求
具体空间取决于当前和将来系统的配置情况,但首先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
能足够稳定地支撑起系统的总重量。
足够能容纳机柜并安装各个模块的几何空间。
足够好的提供畅通无阻的气流(从前到后)的空间(如图:前面距离>76cm,后面距离>61cm,总的前后距离应该在230cm以上方可)。
图3-5 机柜安置空间范围要求示意图
2.2.2 温湿度要求
对于温湿度的要求,需要先了解各模块的气流走向,因为温度的和气流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至少需要保持系统安装运行前和运行中气流畅通。
2.2.3 电源要求
存储系统对电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系统的供电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包括电压、电流负荷、频率、接口类型等,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很容易损坏系统部件,甚至危及系统操作者。所以请用户务必注意相关标准和要求。
2.3 工具准备
要成功地安装和配置存储系统硬件,还必须具备一定类型和数量的辅助设备和安装工具,以及用于连接的线缆等。这一节的内容简要列举了一些会用到的或应该具备的器材,请您在安装前认真阅读并进行准备:
●Hub/交换机、主机适配卡
●19英吋宽带托盘的机架柜
●十字螺丝刀和剪刀等
●防静电手套
2.4 装入机柜
警告:
●安装前检查机柜上是否已经安装了电源分配单元PDU。
●当将磁盘阵列安装到机柜或从机柜卸下磁盘阵列时,一定要检查机柜在稳定性和牢固性方面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在进行拆装操作时机柜不会倾倒。
●不要尝试一个人搬动磁盘阵列,请至少两个人一起搬动磁盘阵列。
●不要使用风扇或电源模块的把手搬动磁盘阵列,安装磁盘阵列之前请先取出控制器/ESM,电源和风扇模块。
注意:
●安装到机柜的磁盘阵列需要每分钟约1.1 立方米的通风气流。当在多个机柜上安放大量磁盘阵列时,需要保证每个磁盘阵列都能得到良好的冷却和通风。
●气流是从机柜前面进从后面排出。为防止从一台磁盘阵列排出的气流紧接着进入另一台磁盘阵列,机柜应排列成行;而每行的机柜则应是前后交错;机柜两行之间应保持约1.2 米的间距。
●为保证机柜间有正确的气流流动,机柜上未安装设备的空间必须安装盲板,机柜及磁盘阵列间的间隙需要被封闭。
●建议系统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不高于26℃。
由于现在的机柜大多采用托盘方式,因此只要确定托盘之间的空间不少于3U即可。这样就可以将DS8340系列磁盘柜和JB8340FF扩展柜放入机柜中而不需要安装机架导轨。
第三章 磁盘阵列连接
本章节介绍磁盘阵列如何与服务器主机连接,以及如何进行级联。
3.1 磁盘阵列级联
3.1.1 设置速率和ID
在4G存储产品上,主机接口和扩展接口速率默认为4Gb,可以自动适应2Gb的速率,因此无需速率设置。对于级联的ID,JB8340FF和控制模块将自动设置,无需通过跳线设置,不会导致ID冲突。也可以在管理软件中重新更改ID。
3.1.2 磁盘阵列级联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上机柜之后就可以进行磁盘阵列级联,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依次连接。
1.确认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每个控制器的级联接口和JB8340FF级联接口插有SFP,SFP出厂的时候均会满配;确认每一个JB8340FF磁盘模块中至少插有一块硬盘,否则控制器模块不会自动识别JBOD。
2.准备LC-LC的光纤线缆,逐个连接磁盘阵列各级联接口,SFP插入时不要太用力,如果不易插入则很有可能是方向错误,将SFP插入方向调过来后再行插入,请参看图3-4所示:
图3-1 用光纤线缆连接阵列各接口SFP
3.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支持全部4Gb扩展柜的级联。各种级联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3-2 级联1个扩展柜时的连接方法
图3-3 级联2个扩展柜时的连接方法
图3-4 级联3个扩展柜时的连接方法
图3-5 级联4个扩展柜时的连接方法
图3-6 级联6个扩展柜时的连接方法
3.1.3 混合级联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支持与2G的扩展柜和4Gb的扩展柜混合级联。混合级联时需要注意安装顺序。
请按照下面的顺序级联。注意SATA扩展柜必须安排到最后的位置。
图3-7 混合级联扩展柜时的连接顺序
3.2 连接前端设备
上一节介绍的磁盘阵列之间的级联实际上是后端的磁盘阵列内部的连接,本节将简要介绍磁盘阵列与前端设备:服务器、交换机、HUB等之间的连接。连接之前请先行准备足够的SFP 和LC-LC 的光纤线缆,一般情况下主机服务器的FC HBA适配卡已经固定有SFF,不需要再插入SFP,而交换机和HUB的各端口均需要插入SFP,才能进行光纤线缆连接。
图3-8 单台服务器与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直接连接
图3-9 单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DS8340系列磁盘阵列连接
图3-10 多台服务器与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混合连接
3.3 存储系统启动
存储系统的启动顺序请严格按照下面步骤进行,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1→Switch(交换机启动至少需要10分钟)
2→JBOD(从最后一个JBOD 开始启动)
3→RAID(启动DS8340系列磁盘阵列,预计需要5分钟)
4→Server 服务器
系统关闭顺序与此相反,必须保证服务器已经完全关闭再行关闭磁盘阵列,系统重新启动之间的间隔保证在5分钟,以使得存储系统完全关闭,各组件和部件停止工作。
3.4 磁盘阵列的配置
曙光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系统支持主机服务器FC 路径的带内管理、控制器以太网路径的带外管理和控制器串口管理三种管理、监控和配置方式,根据您的实际需求选择条件允许的或习惯的管理方式。此外,使用串口 (RS-232)的还可以诊断控制器和设置控制器的IP 地址。
1. SAN带内管理
必须有和磁盘阵列直接连接或同处于SAN 网络同一分区内的主机服务器,具体参见下一章关于SANtricity 管理软件的介绍。
2. Ethernet带外管理
采用RJ45 接口网线分别连接两个控制器的以太网口,连入您的内部局域网络,然后将PC终端的串口与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的控制器串口连接,配置磁盘阵列控制器的IP 地址,使得您局域网内的控制器台或工作站或PC 终端可以使用SANtricity 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注:DS8340系列磁盘阵列每个控制器上有2个百兆网口,一个用于SANTricity管理,另一个可用于诊断,与控制器上串口的作用一样。
3. RS232 串口方式
分别连接控制器的RS232接口,DS8340系列控制器支持交叉方式的串口线,这种管理方式一般只用来清除系统配置并更改控制器IP地址,系统出厂设置为192.168.128.101 和192.168.128.102,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更改。串口超级终端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无校验,无流控制,进入连接状态后同时按Ctrl+Break,此时系统会提示在5 秒内按ESC 即可进入Shell,如果按空格Space 则会将控制器波特率更改为您终端设置的波特率值。之后提示输入密码,请键入infiniti,回车。
一般做三步操作:
>sysWipe
擦除阵列所有配置信息,恢复起始出厂设置,如果先前系统加电时有报警现象发生而各部件又工作正常,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netCfgShow
查看当前网络设置,主要是IP 地址、网关和子网掩码;
>netCfgSet
更改控制器IP 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三个步骤都必须在两个控制器上分别进行一次操作,同时控制器也会重起,IP地址更改后,请检查确认均可以Ping通!
警告:
串口配置使用只允许以上三种操作,其它操作未经曙光技术支持工程师允许的禁止操作,否则造成的任何后果由用户自己承担!
第四章 安装管理软件SANtricity
在完成前面硬件安装调试以及级联之后,进入软件的安装。
4.1 管理软件介绍
曙光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管理软件SANtricity Storage Manager 主要用于监控、管理、维护和配置DS8340系列磁盘阵列、JB8340FF扩展柜。
SANtricity Storage Manager 软件支持两种管理方式:
Host-Agent 带内管理方式;
Out-of-Band以太网带外管理方式。
两种管理方式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4-1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管理软件支持的管理方式构架
以下是这两种管理方式的简单介绍:
Host-Agent 带内管理方式:
Host-Agent 管理方式是通过存储网络或主机服务器直接与磁盘阵列相连,控制信号与数据信号走相同的光纤通道,即主机服务器上运行Agent 使得管理软件能够通过主机与磁盘阵列间的Fibre Channel I/O 通道与磁盘阵列的Access Volume 进行通信,实现监控、管理和配置功能。
Out-of-Band以太网带外管理方式:
在以太网带外管理方式中,管理工作站通过以太网直接与每个控制器相连,控制信号与数据信号走不同的通道或网络,即监控与管理工作通过以太网而不是Fiber Channel通道完成。您也可以将服务器主机作为带外管理工作站。
SANtricity Storage Manager 管理软件主要由以下五个软件包构成:
●RDAC
软件包是有冗余路径需要管理时主机端必须安装的部分,即Redundant Disk Array Controller 多路径驱动。RDAC多路径驱动主要提供I/O路径失效情况下的故障切换支持。RDAC软件包必须安装在与磁盘阵列通过Fibre Channel连接的主机上。
●Utility
该软件包也是带内管理时主机端必须安装的部分,包括向操作系统注册和映射建逻辑卷所需使用的工具。它也必须安装在所有与磁盘阵列通过Fibre Channel 相连的主机上。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CLI(文本命令界面)来管理磁盘阵列。
●Agent
该软件包是主机端可选安装部分,提供Host-Agent 管理方式的支持。SMagent 负责管理软件与磁盘阵列的通讯,通讯通过主机与阵列间的Fibre Channel I/O 通道完成。SMagent 软件包必须安装在需通过Fibre Channel 连接提供阵列管理路径的所有主机上。此组件在使用带内管理方式时必须安装。
●Client
该软件包包含了对磁盘阵列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图形界面程序,同时也包含了可选择的监控服务程序,当磁盘阵列发生报警时,可以通过该程序向系统日志中写入相关的信息,便于24小时集中监控。
注意:
由于Agent 服务是建立在与磁盘阵列的Access Volume 虚拟卷进行通讯的基础上才能运行的,请千万不要删除该卷,否则就不能启动Agent 服务,也就不能进行带内管理,而且如果要重新生成 Access Volume 卷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串口方式进行的sysWipe 命令或通过带外的方式将Configuration Reset,这样就会将原有配置信息和数据清除。同时Agent 服务能够启动才能实现SANtricity 带内管理。
4.2 管理软件的安装
磁盘阵列管理软件SANtricity支持大部分操作系统,本手册仅以常用的Windows 2000、Windows 2003 Server、Linux三个操作系统为例,依次介绍三个版本管理软件的安装方法和步骤。其他操作系统下的安装请参考随机附带的光盘。
4.2.1 SANtricity for Win2000/Win2003
SANtricity 支持的Windows 操作系统包含: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SP4(只限于工作站带外管理方式);
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只限于工作站带外管理方式);
Windows 2000 Server+SP4;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SP4;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步骤:
由于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3安装过程完全一样,下面仅以Windows 2003操作系统为例,简要介绍SANtricity Storage Management软件的安装步骤。
1. 将安装CD 放入CD 驱动器内,进入光盘的“install”目录,根据系统配置选择进入“32 bit (x86)”或“ bit (ia)”目录执行SMInstaller-WS32.exe或SMInstaller-WSexe,启动安装程序。
2.进入安装页面后,会出现安装目录选择页面,根据您的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目录(参见图4-2),点击“Next”。
图4-2 安装SANtricity Win2003:选择安装目录
3.根据用户的环境配置选择安装方式(参见图4-3)。我们推荐使用“Typical”安装模式。单击“Next”进入下一步安装步骤。
注意:
(1)如果您只需带外管理方式,单击选择“Management station”模式,安装存储管理工作站所需软件包。
(2)如果您只需带内管理方式,单击选择“Host”模式,安装存储管理工作站所需软件包。
(3)如果您需要自定义安装软件包,单击选择“Custom”模式,安装存储管理工作站所需各种软件包。
(4)如果您不确定使用哪种方式,则单击选择“Typical“模式,安装所有的软件包到您的系统中(Windows XP系统不支持这种方式)。
图4-3 安装SANtricity Win2003
4. 在安装过程中,系统会询问是否要自动启动系统监控器,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参见图4-4)。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安装。
图4-4 安装SANtricity Event Monitor Win2003
5.软件安装路径默认为c:\\program Files\\StorageManager,点击“Install”开始安装程序(参见图4-5)。
图4-5 安装SANtricity Win2003:选择Install
6.安装完成后,安装程序会询问是否重启系统,选择yes,重新启动系统,即完成了SANtricity的安装(参见图4-6)。
图4-6 安装SANtricity Win2003:选择重新启动系统
注意:如果选择Typical的方式安装,则RDAC软件包也会自动安装到服务器中。
4.2.2 SANtricity for Red Hat Linux
安装步骤:
1.以超级用户登陆。
2.在文本界面输入“startx”进入图形界面。
3.将安装CD 放入CD 驱动器内,系统会自动mount,出现光盘图标(参见图4-7)。
图4-7 安装SANtricity Linux:图形界面
4.双击光盘图标,进入install目录,根据系统情况选择进入“32 bit(x86)” 或“bit (ia)”目录,双击执行“SMIA-LINUX.bin”或“SMIA-LINUX.bin”文件进入安装界面(参见图4-8)
图4-8 安装SANtricity Linux:进入Install目录
5.选择文件“SMIA-LINUX.bin”,双击并选择“Run in Terminal”开始安装程序(参见图4-9)。
图4-9 安装SANtricity Linux:安装程序
6.其余安装步骤与在Win2003操作系统下步骤相同(参见图4-10),请参考4.2.1。
图4-10 安装SANtricity Linux:进入Install目录
4.2.3 RDAC(路径冗余驱动软件)的安装方法
虽然在SANtricity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fail-over软件包,但是软件不会自
动安装,需要手工安装。参见图4-11。
图4-11 安装SANtricity Linux:Fail-Over安装警告
因此下面介绍如何安装RDAC软件包。
注意:在安装之前首先要确保服务器中的HBA卡驱动已经安装。
1、系统会将安装包拷贝到默认的/opt/StorageManager目录下,在此目录下解压缩。
2、运行:tar zxvf rdac-LINUX-source.tar.gz。
3、这时系统会生产一个linuxrdac目录。
4、进入该目录,运行下面的命令。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5、编译完成后,需要打开/etc/grub.conf,在文件后部增加一项:
title Red 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with MPP Support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4.21-9.ELsmp ro root=/dev/hda7 ramdisk_size=15000
initrd /mpp-2.4.21-9.ELsmp.img
注意:如果/boot目录下没有上面的img文件,则需要手工创建一个。
进入/boot目录,运行如下命令:
# mkinitrd initrd-2.4.21-9ELsmp.img mpp-2.4.21-9.ELsmp.img
6、重新启动系统,在开始的选择菜单中选择“with MPP Support”的选项。
在系统下用lsmod命令查看是否有mpp_Upper, mpp_Vhba(*)两个模块。如果有则表示安装RDAC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安装或者检查HBA卡的驱动。
注:重新安装前需要在linuxrdac目录下运行#make uninstall卸载原来安装的内容。
另外,如果HBA卡不在兼容列表中,即Linux下的RDAC不支持新的HBA卡,那么RDAC程序无法正常安装。请确保采用兼容的HBA卡。
4.3 管理软件的卸载
4.3.1 Win2000/Win2003下的卸载步骤:
1.进入“控制面板”,选择“添加/删除程序”选项,进入图4-11界面。
图4-11 卸载SANtricity
2.选中SANtricity管理软件,单击“更改/删除”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情况选择完全删除(Complete Uninstall)或自定义删除(“Uninstall Specific Features”)(参见图4-12)。
图4-12 卸载SANtricity:选择卸载模式
3.全部软件包卸载完毕以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完成卸载过程(参见图4-13)。
图4-13 卸载SANtricity:重启系统
4.3.2 Linux下的卸载步骤:
1.打开终端命令行。
2.按顺序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rpm -e SMutil;
rpm -e SMclient;
rpm -e SMagent;
rpm -e SMruntime;
3.确认程序已经卸载完毕,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rpm -qi SMutil;
rpm -qi SMclient;
rpm -qi SMagent;
rpm -qi SMruntime;
如果卸载成功,系统将给出以下信息:
package 第五章 配置磁盘阵列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创建卷与卷组、如何配置卷的映射、如何保存和加载配置信息,最后简要介绍一下其它附加功能。 在配置磁盘阵列的时候,首先确定合适的数据保护策略,以及这些存储容量如何被组织分配使用。这一章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卷和卷组的概念和配置方法,对一些更细节的描述,可以查看相应的帮助文件。 5.1 添加磁盘阵列 1. 点击“开始”->“程序”->“SANtricity Storage Manager Clinet”,出现如图5-1所示画面: 图5-1 添加阵列:选择自动查找方式 ·Automatic:使管理软件自动搜索和主机连接的磁盘阵列。 ·Manual:手动设置ip地址搜索磁盘阵列,大型网络中推荐使用手动设置方式。 DS8340系列磁盘阵列出厂默认的双控制器IP设置为:192.168.128.101和192.168.128.102。 可以在下面的对话框中输入指定的控制器IP地址。 图5-1添加阵列:选择手动方式 2. 添加完所需的磁盘阵列以后,双击新添加的磁盘阵列图标,屏幕会显示Task assistant,可以单击这些图标使用这些功能,功能从上至下分别为: 添加磁盘阵列; 命名/重新命名磁盘阵列; 设置接受报警的方式; 管理磁盘阵列; 单击窗口下方“close”按钮可以关闭此窗口,进入管理软件主窗口。 图5-2配置RAID卷:Task assistant 5.2 配置卷组和卷 逻辑卷是由用户为了满足数据存储需要在磁盘阵列上创建的一个逻辑存储结构,通常建立在多个物理硬盘的基础之上。我们把创建逻辑卷的一系列物理硬盘的组合称为卷组(即一个RAID组)。一个卷组拥有RAID级别,容量等特性。用户可以从尚未配置的卷组容量中创建一个新的逻辑卷。 1.打开所要配置的存储设备的Array Management窗口,选择好新建卷的位置,可以使用已有卷组的剩余空间,也可以使用还没有配置的磁盘空间,然后点击菜单项Volume Group->Create Volume或点击鼠标右键选择“Create Logical Drive”进入卷组设置,点击“Next”继续下一步操作。下面,我们以还没有配置的存储空间为例,介绍以后的操作步骤。参见图5-3和图5-4。 图5-3配置RAID卷:选择相应的硬盘和菜单 图5-4配置RAID卷:进入配置页面 2. 在下拉框里选择您所需要的RAID级别,并选择Automatic自动方式选择硬盘或Manual手动方式选择创建卷组的磁盘,确定需要的卷组容量大小后,如图5-5,点击Next开始创建卷组。 图5-5配置RAID卷:选择物理硬盘 3. 选择配置新卷的容量与名称,如图5-6,如果其它参数使用缺省配置,则点击Finish 完成新卷的配置工作,如果需要手工配置参数,选择Custom Setting 单选按钮,点击Next。 图5-6配置RAID卷:选择RAID级别和容量 4. 选择卷的映射方式,如图5-7,点击Finish。 注:如果您的存储系统没有配置SAN share partition License,则选择“Default Mapping”,系统将自动创建卷的映射到Default Group中。如果添加了License,则建议选择“Map later using the Mapping View”。 图5-7配置RAID卷:选择卷的映射方式 5. 系统询问是否还要创建其它的卷,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图5-8。本手册选择“No”为例子。 图5-8 配置RAID卷:是否继续创建 6. 点击“Ok”,完成新卷的创建。 图5-9 配置RAID卷:完成 5.3 设置卷的映射 为使操作系统识别磁盘阵列上所创建的磁盘空间,需要指定逻辑卷与LUN 号之间映射关系。在Array Management 窗口中选择Mapping View 页,按下面的步骤就可配置逻辑卷到LUN的映射关系。 如果您没有购买SANshare Partition License,不需要进行此步操作,那么和DS8340磁盘阵列直接连接或处于同一交换机SAN Zone 中的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到磁盘阵列上配置的所有卷! 如果您需要购买了SANshare Partition 等功能选件,请选择菜单“Storage Array”→“Premium Features”→“List”,拷贝所显示的32 位FeatureID 编号,连同阵列主机后部贴示的SN,一同发给曙光公司,申请License。参见图5-10。 您收到的License 许可是一个注册表项文件,您可以通过选择“Storage Array”→“Premium Features”→“Enable”,选择您取得的License 文件(后缀是点key的文件),点击OK,即实现了License的加载,此时系统就拥有了SANshare Partition 功能,同时阵列管理软件最左下角的License图表原先的红杠消失,您也可以通过选择“Storage Array”→“Premium Features”→“List”来查看License 信息。 图5-10 查看磁盘阵列Feature ID 和License 信息 如果此时SANshare Partition 加载成功,即可以进行逻辑卷的映射配置,请参照下面的详细步骤指南: 1.定义主机组:点击菜单项Mapping->Define->Host Group 进入,或者进入Mapping Views界面,鼠标右键的弹出菜单中选择“Define Host Group”,如图5-11所示,主机组名称可以任意命名,建议以用途(如集群等)或异构平台时以操作系统来命名,如图5-12所示。如果您的系统只有一台主机,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图5-11 设置卷映射:选择相应菜单 图5-12 设置卷映射:定义主机组 2. 定义主机:在窗口左边的Topology 栏中选中主机组,点击菜单项Mapping->Define->Host 进入,出现如果5-13画面,询问是否需要使用磁盘阵列分区功能,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手册以“yes”为例,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操作。 图5-13 设置卷映射:选择工作方式 3. 在“Host name”中定义主机名,主机名称也同样可以任意命名,一般建议以服务器名字来命名。定义主机端口:在HBA卡号列表中选择安装在主机上的HBA卡WWPN号,并单击“Add”添加。注意:要选择正确的WWPN,否则系统不会识别LUN。 图5-14 设置卷映射:主机命名及端口设置 4.在添加了HBA卡号之后,单击右下角“Edit”按钮将会激活。单击此按钮,会出现如下画面,在Alias中为HBA卡输入一个别名,如图5-15。 图5-15 设置卷映射:命名主机别名 5.当主机名及HBA卡端口配置完毕以后,点击“Next”,将会出现以下画面,请根据您实际情况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主机操作系统类型。 图5-16 设置卷映射:选择主机操作系统类型 6.系统将会询问是否其他主机可以和本主机访问同样的卷,你可以跟据实际需要选择“yes”或“no”,如果5-17所示。 图5-17 设置卷映射:选择主机操作系统类型 7.在空白处键入一个新的主机组名字或在列表中选择已有的主机组,如图5-18所示: 图5-18 设置卷映射:选择主机操作系统类型 8. 点击“Finish”,完成主机和主机组的定义,如图5-19所示。 图5-19 设置卷映射:完成主机和主机组的定义 9.当完成以上步骤以后,将会提示询问是否需要继续定义另外一台主机,您可以选择继续定义或者是退出定义,如图5-20所示。 图5-20设置卷映射:是否继续定义 10. 定义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的定义可以有两种方式: ◇通过SANshare Storage Partitioning 指定逻辑卷分区。 ◇通过Additional Mapping 指定单独逻辑卷的映射。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SANshare Storage Partitioning Wizard 完成,点击菜单项Mapping→SANshare Storage Partitioning 进入图5-21,按照Wizard 指引完成映射操作。 图5-21 设置卷映射:选择向导方式 (1)选择映射的主机组或主机,如图5-22所示: 图5-22 设置卷映射:定义主机组和主机 (2)指定映射的卷及LUN 编号(可选择0-255),单击“Add”添加所选中的卷,如图“5-23”所示,单击“Finish”完成LUN映射。 图5-23 设置卷映射:指定LUN映射 (3)如果要单独指定某个卷的映射关系,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点击菜单项Mapping→Additional Mapping 进入,选择要添加的卷和主机或主机组以及LUN号,点击“Add”便完成了添加过程,如图5-24所示。 图5-24 设置卷映射:其它方式 在创建完所有的逻辑卷并且设定好逻辑卷到主机之间的映射以后,用户必须在主机的操作系统中运行新加逻辑卷的识别工具,使操作系统能够识别到新划分的逻辑卷。新增加的逻辑卷的识别与操作系统相关,有的操作系统不支持在线识别新添加的逻辑卷。详细情况请查阅相关的操作系统用户手册。 第六章 管理软件运行界面 本章主要介绍管理软件的使用界面、菜单以及简单的故障收集。 SANTtricity 管理软件有两个主要的窗口: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和Array Management Window;如下图6-1所示。 图6-1 运行SANtricity:EMW 和AMW 界面 6.1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是启动SANTricity 客户端软件后最先显示的界面。提供一个树状管理设备列表(Device Tree),安装SANTricity 客户端的主机是这个设备列表的根节点。设备管理树能够显示安装Host-Agent 主机系统和直接连接在以太网上的所有存储设备,可以实现SAN 存储网络集中管理的功能。 图6-2 运行SANtricity:EMW 界面 使用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可以做到: 添加和侦测用户需要管理的磁盘阵列; 提供一个直观的图形化管理界面; 利用Script Editor 完成对磁盘阵列的各种管理任务; 配置日志事件发送给用户的各种方式(E-mail,SNMP); 所有与磁盘阵列配置相关的一些信息都存放在安装SANTricity 客户端的计算机上,存放信息的文件名为:emwdata.bin。利用这个配置文件,可以对管理的磁盘阵列进行标识,便于管理。如果要接收磁盘阵列系统的日志报警信息,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必须一直运行,或者使用Event Monitor。 在添加需要管理的磁盘阵列后,可以使用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监控磁盘阵列的各种状态。如果在Enterprise Management Window 监控到磁盘阵列处于非正常状态,用户可以启动Array Management Window 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Array Management Window 完成其它的一些管理任务。 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在树状设备管理表中添加需要管理的设备: ◇利用自动扫描选项,SANTricity 客户端软件能够扫描到同一个子网内的存储设备,并且把它添加到管理界面中,界面右下角会显示搜索进程; ◇使用添加设备选项,通过制定需要管理的存储设备的IP 地址,将设备添加到管理界面之中,即通过Edit->Add Device 选项手工增加设备,一般带内方式Device可以是服务器名称或其IP 地址,也可以是默认的LoopBack 地址127.0.0.1,如果是带外方式可以直接键入控制器的IP 地址(请事先连接网络并保证两个控制器的IP 地址均可以Ping 通)。需要将两个控制器的IP 地址全部逐一添加。 ★注意: 当第一次添加设备的时候,设备显示为“Unamed”,双击该存储设备,可以进入Array Management Windows重新命名! Enterprise Management 窗口菜单选项如下表所示: 若要配置和维护设备列表中的设备,需启动Array Management Window 窗口。对于每一个的存储设备,Array Management 管理窗口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在Array Management Window 中有两个标签页面,显示不同的信息,如图6-3所示: 图6-3 运行SANtricity:AMW 界面 各选项功能介绍如下: Logical View:显示逻辑设备的情况,磁盘阵列中 卷组和卷的组成情况; Physical View:显示磁盘阵列物理设备的情况,如 控制模块,磁盘模块,并且可以浏览这些物理设备 的状态,如温度等。 Topology View :以树状的结构图形显示逻辑设备 和存储分区之间的关系。 Defined Mappings View: 显示被选中的逻辑设备与 其它设备的详细映射关系。 Array Management 窗口菜单选项如下表所示 Array View:可以查看Profile文件,查看控制模块或磁盘模块的环境参数;查看盘阵的与主机和扩展柜的连接情况 Locate :启动定位指示灯 Configuration:配置磁盘阵列 Premium features:增加/禁止附加功能;查看Feature Enable identifier编号 Remote Mirroring:开启或关闭远程卷镜像 Recovery Guru:开始故障恢复向导 Monitoring performance:监控性能 Change:修改相关设置,包括Cache条带、磁盘扫描策略、修改ID号等等 Set controller clocks:设置控制器时钟 Manage Enclosure Alarm:设置扩展柜的报警方式 Rename:重新给控制器命名 Set Password:给管理软件设置使用密码 Task Assitant:任务助手 Logical/Physical:切换到Logical/Physical 视图 Mappings:切换到Mappings 视图 Associated Components:显示关联组件 Find:查找设备 Go To:跳到指定的卷 Define:定义一个映射 Change:修改一个映射 Move:移动一个映射 Replace Host Port:替换映射中主机端口 Show All Host Port Information:显示所有的主机端口信息 Remove:删除一个映射 Rename.:重新命名一个映射 Group Locate:定位卷的物理位置 Change:改变RAID 级别,或者卷所属的控制器 Adding free capacity (drives):增加容量 Delete:删除卷组 Create:创建一个卷 Change:修改卷的属主和条带大小 Increase capacity:增加卷的容量 Copy:卷组复制 Remote Volume Mirroring:远程卷的镜像 Deleting:删除卷 Renaming :重新命名卷 Snapshot:创建或删除Snapshot 卷 Delete:删除卷组 Rename:重新命名卷组 Properties:显示卷的属性 Network Configuration:网络机构 properties:浏览控制器的属性 Locate:定位磁盘 Hot spare Coverage:热交换磁盘的设置 Initializing:初始化 Properties:显示磁盘属性 维护操作 Activate Controller:激活控制固件 Clear Controller:清除控制固件 Persistent reservations:持久的预留信息 Place Volume Group: Online: 使所选卷组工作 Offline: 使所选卷组暂停工作 故障排除 Collect Driver Data:搜集磁盘信息 View Event Log:查看事件日志 Drive Channels:磁盘通道 Capture State Information:获取当前状态信息 Run Diagnostics:运行检测程序 Controller:检测控制器 Read Link Status:获取链路信息 Revive:修改 Reset:重新设置 Place Controller:设置控制器 Enable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开启控制器数据传输 Redistribute Volumes: 重新分配卷组 Fail Drive:停止磁盘工作 Reconstruct Drive: 重建磁盘 Defragment Volume group:卷组磁盘整理 Check Volume Group Redundancy:检查卷组冗余 Unreadable Sectors:设置为不可读分区 如果您的存储系统出现故障,比如硬盘掉线或者某些部件报警,如控制器、电源等等,则需要进入如下操作,收集问题发生的日志和重要信息,便于我们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准确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SANTricity软件中确认是否有报警。具体说明参见图6-4。 图6-4 故障标识 上图中1:表示阵列还可以正常运行,但是需要维护;2:恢复精灵图标闪烁,可以查看如何恢复故障;3:表示磁盘阵列的某个部件损坏,如风扇或电源等等;4:表示一块硬盘发生故障;5:热备份硬盘底部变红表示热备份硬盘起作用了。 二、选择菜单“Storage Array”,选择“View”,点击“Profil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Save As”保存一个txt文件。参见图6-5。 图6-5 保存profile文件 三、保存日志文件。点击主窗口第二个图标,出现系统日志。参见图6-6.选择“Select All”,再选择“Save As”,保存成一个log的文件。 图6-6 Log日志记录 四、如果当系统发生致命性故障,可能导致数据损坏的,比如同时2快硬盘离线,或者控制器发生严重故障的,除了上述步骤外,还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在主窗口中选择菜单“Advanced”,选择“Troubleshooting”,选择“collect All Support data”。如图6-7,并保存数据为zip文件,如图6-8。 图6-7 选择菜单 图6-8 收集过程 五、将上述步骤收集的文件全部发给曙光技术支持工程师,我们将尽快为您解决系统故障。
Enterprise Management 窗口的工具栏选项如下表所示:Menu 描述 Edit 通过Edit菜单选项,可以增加和删除需要管理的存储设备:配置系统报警信息和设备的描述。 View View下的一些菜单选项可以按照名称、状态、管理类型,设备描述对管理的存储设备进行排序。 Tools 通过工具选项可以让系统自动侦测子网内的存储设备或是重新扫描新增加到主机中的存储设备,也可以刷新管理界面,启动Array Management窗口去管理选定的设备。当然主要功能是打开脚本配置界面进行系统配置和重新装载保存好的配置文件并运行脚本程序。 Help 软件使用的帮助系统。
6.2 Array Management Window按钮 描述 Automatically detect new devices 自动侦测网络上的存储设备 Rescan selected host for new devices 重新扫描接入主机系统中的存储设备 Display Task Assistant 显示任务助手窗口 Add host/device 添加存储设备 Remove host/device 删除存储设备 Launch Management Window 启动Array Management 管理窗口
使用Array Management 管理窗口,可以配置和维护存储设备中的逻辑和物理的设备。标签 描述 Logical/Physical View 包含:Logical View 和Physical View Mappings View 包含:Topology View 和 Defined Mappings View
Array Management 窗口的工具栏选项如下表所示:Menu 描 述 Storage Storage Array 菜单选项可以实现以下的一些磁盘阵列管理操作: View View 菜单选项可以改变如下视图的显示状况: Mappings Mappings 菜单选项可以改变或者建立映射信息: Volume Volume Group 菜单选项可以实现以下的一些卷组管理和操作功能: Volume Volume 菜单选项可以实现以下的一些卷管理和操作功能: Controller Locate Controller Enclose:定位控制器 Drive Drive 菜单选项可以实现以下的一些管理和操作功能: Advanced Maintenance: Download:下载固件及控制信息 Troubleshooting: Collect All Support Data:搜集所有端口信息 Recovery:恢复 Initialize:启动 Help 显示帮助信息和相关的版本信息
6.3 故障问题处理和日志收集按钮 描 述 Create new volumes 创建一个新的卷组或卷 View diagnostic event log 打开日志时间显示界面 Monitor performance 打开性能监控界面 Recover from failures 启动故障恢复向导,只有在存储设备处于Needs Attention 状态下显示为时,此选项才能被选中 Find node in tree 查找定义的设备 Display Task Assistant Launch Pad 显示任务助手窗口 Launch copy manager 运行磁盘复制管理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