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 )
A.支出20元 B.收入20元 C.支出80元 D.收入80元
3.若x是3的相反数,|y|=4,则x-y的值是( )
A.-7 B.1 C.-1或7 D.1或-7
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3x﹣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4≤m<7 B.4<m<7 C.4≤m≤7 D.4<m≤7
5.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2+x﹣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C.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6.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如何平移得到的( )
A.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7个单位
C.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
D.先回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图象的一部分,与x轴的交点A在点(2,0)和(3,0)之间,对称轴是x=1.对于下列说法:①ab<0;②2a+b=0;③3a+c>0;④a+b≥m(am+b)(m为实数);⑤当﹣1<x<3时,y>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的值为 ( )
A.180 B.182 C.184 D.186
9.如图,已知⊙O的直径AE=10cm,∠B=∠EAC,则AC的长为( )
A.5cm B.5cm C.5cm D.6cm
10.两个一次函数与,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2.因式分解:__________.
3.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4.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扇形的圆心角,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_________.
5.抛物线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对称轴为x=﹣1,则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 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 m,1.5 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 m,1.5 m,则路灯的高为__________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
1.解方程:
2.先化简,再求值(+m﹣2)÷;其中m=+1.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交轴于点、,交轴于点,在轴上有一点,连接.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为抛物线在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DE⊥BC于点E.
(1)试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过点D作DF⊥AB于点F,若BE=3,DF=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5.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1000米跑的水平,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分为D、C、B、A四个等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依图解答下列问题:
(1)a= ,b= ,c= ;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C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度;
(3)学校决定从A等次的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中,随机选取两名男生参加全市中学生1000米跑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男生同时被选中的概率.
6.李明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40 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首尾相连各围成一个正方形.
(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58 cm2,李明应该怎么剪这根铁丝?
(2)李明认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可能等于48 cm2,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C
2、C
3、D
4、A
5、A
6、A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
2、
3、
4、6.
5、﹣3<x<1
6、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
1、
2、,原式=.
3、(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当时,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点的坐标为,,.
4、(1)DE与⊙O相切,理由略;(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
5、(1)2、45、20;(2)72;(3)
6、 (1) 李明应该把铁丝剪成12 cm和28 cm的两段;(2) 李明的说法正确,理由见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