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花期刈割的苜蓿粗蛋白的含量为16%~22%,苜蓿中蛋白质主要存在叶片中,30%~50%存在于叶绿体,粗纤维含量为17.2%~40.6%,一般在25%左右,富含赖氨酸,高达1.06%~1.28%。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富含矿物质,也别是磷,钙,铜,铁,锰。锌。
紫花苜蓿营养成分表
| 生育期 | " 水分 | 占风干物质 | ||||
|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无氮侵出物 | 粗灰分 | ||
| 现蕾期 | 9.98 | 19.67 | 5.13 | 28.22 | 28.52 | 8.42 |
| 20%开花 | 7. | 21.01 | 2.47 | 23.27 | 36.83 | 8.74 |
| 50%开花 | 8.11 | 16.62 | 2.73 | 27.12 | 37.26 | 8.17 |
| 盛花期鲜草 | 73.8 | 3.80 | 0.30 | 9.40 | 10.7 | 2.00 |
| 头茬草 | 6.60 | 17.90 | 2.30 | 32.20 | 33.6 | 7.40 |
| 再生草 | 6.70 | 17.80 | 3.00 | 26.90 | 39.6 | 6.00 |
| 氨酸 | 苏氨酸 | 蛋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赖氨酸 | 组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
| 营养期 | 0.27 | 0.21 | 0.07 | 0.22 | 0.36 | 0.23 | 0.25 | 0.10 | 0.21 | 0.06 |
| 孕蕾期 | 0.27 | 0.21 | 0.07 | 0.22 | 0.36 | 0.23 | 0.25 | 0.10 | 0.21 | 0.06 |
| 花蕾期 | 0.53 | 0.43 | 0.14 | 1.21 | 0.52 | 0.43 | 0.51 | 0.60 | 0.27 | |
| 嫩叶期 | 0.44 | 0.34 | 0.08 | 0.37 | 0.68 | 0.36 | 0.41 | 0.13 | ||
| 苜蓿粉 | 0.72 | 0.55 | 0.16 | 1.60 | 0.97 | 0.62 | 0. | 0.25 | 0.67 | 0.24 |
| 干草 | 0.80 | 0.73 | 0.25 | 1.62 | 1.27 | 1.27 | 0.27 | 1.23 | 0.35 |
紫花苜蓿不同时期营养成分变化 产奶净能
生育期
| 成分 | 开花前 | 初花期 | 开花期 | 盛花期 |
| 粗蛋白 | 21 | 19 | 16 | 14 |
| ADF | 30 | 33 | 38 | 46 |
| NDF | 41 | 42 | 53 | 60 |
| 消化率 | 63 | 62 | 55 | 53 |
| TDN | 63 | 59 | 55 | 51 |
| 维持净能 | 1.37 | 1.24 | 1.21 | 1.17 |
| 增重净能 | 0.73 | 0.62 | 0.55 | 0.46 |
| 产奶净能 | 1.54 | 1.41 | 1.25 | 1.15 |
苜蓿开花以后,营养成分快速下降,蛋白质含量以每日0.5%的速度下降,而NDF和ADF含量急速增加,并且伴随着NDF的消化率也急速下降。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砂土、砂壤土地,土地平坦、土块细碎、无杂草,土壤pH值6.5—8。紫花苜蓿是深根型植物,适宜深翻,深翻深度为25~30 cm,在翻地基础上,采用圆盘耙、钉齿耙耙碎土块,平整地面。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应为0.8%~0.9%,氮为0.05%~0.07%,速效磷为0.001%~0.002%,速效钾为0.006%~0.008%。
二:选种
适宜种植的品种:大叶紫花苜蓿:叶大,再生性好,耐旱。适宜南疆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各农区。(生育期:95~105天)(干草产量:9000~10500公顷/千克)
2、三得利苜蓿:抗寒,抗倒伏,产量高。适宜石河子垦区,昭苏垦区。
3、北疆苜蓿:抗寒,耐旱,缺点再生性差。分布北疆准格尔盆地,天山北麓林区,伊犁河谷等农牧区。(93~100天)(7500~10500)
4、图牧2号紫花苜蓿:抗寒能力强。高寒区巴音布鲁克试种成功。(10500~13500)
5、新牧1号杂花苜蓿:抗寒。分布北疆准格尔盆地。伊犁,哈密地区牧区。
6、新牧2号紫花苜蓿:再生性好。分布塔里木盆地,天山林区,伊犁河谷等农区((90~100)(9000~15000)。
7、新牧3号杂花苜蓿:抗寒。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天山北麓林区,伊犁河谷等农牧区。
8、中苜1号:耐盐碱,耐旱,耐贫瘠。适宜塔里木盆地,伊犁河谷等农牧区。(7500~13500)
9、苜蓿王:抗寒性极强,耐频繁的牲畜啃食和刈割。适宜石河子垦区,阿尔泰垦区等地种植。(无霜期100天以上地可种植)(18000~24000)
10、苜蓿皇后:耐旱,耐寒。适宜寒冷干旱区和放牧区种植。
紫花苜蓿种子休眠级(1、阿尔冈金(休眠2级)
2、金皇后(休眠3级)
3、爱菲尼特(大叶型,休眠4.1级)
4、三得利(休眠4级)
5、牧歌401-2(多叶型,休眠4级)
6、维多利亚(休眠6级)
7,大叶(休眠4级)·
8.苜蓿王(休眠2~3)
种子不包衣价格大概在40~55元/千克。
播种
播种前2~3天晒中,提高出苗率。
1.播种时间
春播,北疆片区一般在3 月25 日以前顶凌播种,即3~5cm 表土层土壤已解冻,表层土壤地温5~7℃时播种。
2.播种方式
采用一机十二行条播,播幅3.6m,行距为30cm 等行距,播种量为0.8~1kg/667m种子千粒重1.8—2.0g,磷酸钙60kg/hm2、磷酸二铵30kg/hm2,加种子18.0—22.5kg/hm2混匀,总播种量调配到48.0—82.5kg/hm2。苜蓿种子较小,如果播种太深则出苗困难,一般而言,沙质土壤播深2.0~2.5cm,土1.5~2.0cm,粘土壤1.0~1.5cm
3.滴灌带布置
滴灌苜蓿灌溉方式为支管轮灌,支管采用PE90软管,铺好后挖20cm 深埋于土层;滴灌带布置为一管二,滴灌带间距60cm 等距铺设,入土3~5cm,滴带型号为16×300×2.6L/H 内镶式滴灌带;按扣三通采用16×16×16,(连接支管处用锁扣)。滴灌带亩用量为1 111.16m。
三:水肥管理
施肥
第一年种植的苜蓿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三料磷8-10 kg/ 667m2、尿素5 kg/ 667m2,有机肥2~3m3/667m2。一年以上滴灌苜蓿生育期随水施肥,每茬在收割后3-5天随水滴施尿素5-6 kg/ 667m2和磷酸钾铵2-3 kg肥。追肥在第一茬草收获后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
刈割后10日内,每亩施钾、磷为主的复合肥20~30kg。在12
月底(越冬前),气温降至5℃以下,苜蓿停止生长时,为了增强抗寒能力,每亩可追肥10~15kg(以磷、钾肥为主)。
开春随着中耕松土,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5公斤。每每割取紫花苜蓿后,随水滴施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8公斤。
灌溉
生长期共灌水8次,每次亩灌水量80 m3。一般在4月20-25日灌返青水,每茬收割前7-9天灌水一次,收割后3-5天内及时灌水。
第一年, 播后当天立即灌水,3 片真叶、5 厘米株高时, 进行保苗浇水, 每隔三四天灌一水, 连续3 -4 次, 往后15~ 2 0 天灌水一次。
每年立冬前和返青后, 分别浇灌越冬水和返青水。
防虫病
苜蓿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和根腐病等,可用代森锰(0.2kg/hm2)、氧化萎锈灵与百菌清混合剂(0.4 ~ 0.8 kg/hm2)、15%粉锈宁1 0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象甲、蓟马及地下害虫等,可用辛硫磷、啶虫咪、敌百虫、锰杀新一代等药剂防治。
刈割
苜蓿在孕蕾未期或初花期应及时收割, 以百株开花率在5%以下为宜。第1 茬苜蓿收割时间一般在5 月中下旬,水肥条件较好时,每隔30 d 左右刈割1 茬,最后一茬在9月15~9月25结束,1 年可刈割4 茬。割草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7cm左右,最后一茬留茬高度为7~8cm。
打捆
苜蓿刈割后,在晴天阳光下晾晒2 ~ 3 d,当含水量降到18%以下时,可在晚间或早晨进行机械打捆,以减少叶片的损失。在打捆过程中,杜绝将田间的土块、杂草和腐草打入草捆。
滴灌苜蓿的第一、二、三茬产量分别为:550公斤/亩、460公斤/亩、400公斤/亩,总计至少达1410公斤/亩;而漫灌苜蓿的分别为:400公斤/亩、360公斤/亩、280公斤/亩,总计1040公斤/亩,通常滴灌苜蓿比漫灌苜蓿一年增产350至400公斤/亩。
经济效益
滴灌苜蓿成本为757.95 元/667 m2(其中:种子、全层施肥、滴灌带和滴灌系统折旧按3 年分摊)。2011 年,一四八团苜蓿单产1 5 kg/667 m2,单价按市场收购价1.1 元/kg 计算,产值1 720.4 元/667 m2,综合效益962.45 元/667 m。与2007 年大水漫灌苜蓿相比,成本增加了353.81 元/667 m2,产量增加1 138 kg/667 m2,效益增加786.99 元/667 m2。
机械
播种机
喷药机械
耕整机械
施肥机械
切割机械
搂草机械
打捆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