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依据
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灌浆试验技术要求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
二、编制原则
1、满足合同中对质量、工期、投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要求;
2、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其它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要求;
3、充分利用工作面,调动一切有关人员、机械设备、资金等所需资源,保证生产试验的顺利有序进行;
4、充分发挥我局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为后期正式灌浆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三、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XXX
2、气象及水文地质
工程所在区域属温带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春季短促、多风沙,长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温和。
根据本工程区1970~2000地面气候资料统计,工程区内各气候要素分述如下: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7~10.9℃。
降水:由于受水气来源、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3.7~567.7mm,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50%左右,最大月降水量多发生在7、8两个月。
蒸发:区内20cm蒸发皿年蒸发量为1537.2~1740.4mm。
其它:初霜期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终霜期4月上旬至4月下旬,无霜期153~184天左右,最大风速16~27m/s,最大冻土深63~84cm。
地质:经开挖完成后发现洞内地质构造复杂,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填充物多为泥质填充。所穿越地层多为(O2s2+3)灰黑色中薄层状灰岩、豹皮灰岩夹中薄层泥质灰岩、泥灰岩。其中土洞段79.942m、Ⅴ类1128.21m、Ⅳ类871m、Ⅲ类1137.2m。
4、施工布置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确定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原则:充分利用现场已有场地、道路、房屋、水电等设施,本着节省、便利、就近,不影响环境及其他设施使用的原则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1、施工交通布置
充分利用XXX作为临时施工便道,作为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通道。
2、水、电布置
(1)施工用水
采用自来水,出口工区通过自来水管输送,施工现场设置储水箱,进口工区采用水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储水箱,以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用电
根据施工总布置,施工用电主要利用开挖与砼衬砌所使用的电源。
3、灌浆孔布置
回填灌浆孔在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布置位置如下图:
灌浆孔布置图
五、材料、设备和人员保障
1、材料选取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隧洞拱顶全部进行灌浆处理,设计使用纯水泥浆进行灌浆。灌浆完成并检验通过后,采用水泥砂浆将全孔封堵密实并抹平,预埋灌浆管使用φ50PVC灌浆管。
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水泥必须新鲜,受潮、结块及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得使用,按规范要求进行批次检验。
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不含油污、淤泥等杂质,PH值及物质含量等符合规定要求,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2、人员、设备保障
主要机械设备用量表
| 序号 | 机械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灌浆泵 | 台 | 2 | ||
| 2 | 普通搅拌机 | 台 | 2 | ||
| 3 | 储浆桶 | 个 | 4 | ||
| 5 | 污水泵 | 台 | 2 | ||
| 6 | 电焊机 | 台 | 2 | ||
| 7 | 载重汽车 | 台 | 2 |
| 序号 | 工种 | 数量 | 序号 | 工种 | 数量 |
| 1 | 灌浆工 | 6 | 4 | 制浆工 | 6 |
| 2 | 电工 | 2 | 5 | 普工 | 2 |
| 3 | 焊工 | 2 |
根据回填灌浆试验结果分析报告,Ⅴ类围岩段和土洞段水灰比采用0.5、Ⅳ类围岩段和Ⅲ类围岩段水灰比采用0.6。
七、施工工艺
1、制浆
1)、选用叶片式搅拌机作为制浆设备,为了保证浆液的均匀性和在注浆间隙时不沉淀,另自行加工搅拌储浆桶两台,容量1立方米,采用立式电动机和摆线针轮式减速器,用支架倒立于储浆桶上,通过联轴节将动力直接传给搅拌轴。为了方便吸浆,在储浆桶外侧设两个以上取浆口,以保证大流量注浆时浆液的供应。根据选定浆液的配比参数拌好浆液,其中水泥浆拌好后用1×1mm网筛过滤,放入叶片立式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浆液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并作好记录。
2)、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大于30s。浆液在使用前过筛,普通水泥浆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应大于4h。
2、灌浆施工
1)、回填灌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分段分序施工。区段长度为50m,分两序施工。自较低的一端开始,向较高的一端推进。
2)、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混凝土缺陷等进行全面检查,可能漏浆的部位先行处理。
3)、使用纯水泥浆进行纯压式灌浆,通过注浆机将浆液注入,注浆压力根据设计图纸为0.3MPa,施工时将距离较近的未注浆孔用闸阀或木楔封堵,防止浆液溢出。注浆时分段间隔进行,确保注浆饱满。
4)、回填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
5)、浆结束后,排除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快速堵漏剂将灌浆孔封填密实,孔口抹平,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埋管应割除。
3、回填灌浆特殊情况处理
1)、脱空较大的位置或塌方段预埋灌浆管,每个灌浆区域至少有两根在最大脱空处的预埋灌浆管。
2)、灌浆过程中如发现漏浆,根据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但处理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或遵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
3)、灌浆过程中发生与其它孔串浆,等被串孔排出浓浆时将其堵塞,一次序孔被串可不必重灌,二次序孔串浆扫孔重灌。
4)、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及早恢复灌浆,中断时间大于30min,应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应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
4、回填灌浆质量检查
1)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灌浆结束后,按要求将灌浆记录和有关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以确定检查孔位,检查孔布置在顶拱中心线、脱空较大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检查孔数量为灌浆总孔数的5%。
2)回填灌浆采用钻孔注浆法质量检查,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1的浆液,在规定压力下,初始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即为合格,否则,按监理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3)灌浆孔和检查孔钻孔注浆结束后,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填密实,并将孔口压抹平整。
八、质量保证措施
1、做好试验工作,确保进场和使用的材料质量合格。
2、做好“初检、复检、终检”工作,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确保施工质量受控。
3、施工中加强自身质量控制,特别注意浆液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符合要求。
4、施工中加强成品保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后期施工。
九、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在施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2、洞内、外施工时,都必须配备专职安全人员;专职安全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安全人员袖标,凡进洞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施工时加强行车安全教育和监控,确保安全无事故。
4、加强交制度管理,减小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