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时间:2011-2-20 制作:高二地理组 组长签字: 审核:
【学习目标】
1·简述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成因,分布,危害。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掌握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
【学习重点】
1·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危害以及分布
2·灾前的准备工作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与互救工作
【学习难点】
1·中国地震的特点,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西南地质灾害的链发性
2·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
【知识结构】
思考?1、自然灾害的内涵。
2、按成因分类,主要的灾种。
一、·地质灾害知识结构构建
1·地震:定义(区分与地震相关的概念),类型,构造地震的成因机制,地震的减灾措施,了解世界与我国的地震多发区。
2·滑坡:概念,特点,发生条件,多发区,造成的危害,减灾措施。
3·泥石流:概念,特点,发生条件,造成的危害,减灾措施。
二、地质灾害重难点突破
1、结合地震示意图,了解何谓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烈度。
2、震级大,烈度一定大吗?试分析与烈度相关的因素。
3、区分滑坡和泥石流
| 类型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发生地点 | ||
| 作用力 | ||
| 特点 |
4、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地质灾害多发区,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