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减速器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设计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学 号:
专业(方向)年级: 工业工程
学 生 姓 名: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机电工程系
2014年 6 月 20 日
第一节 总述……………………………………………………………………………………1
1.1设计目的……………………………………………………………………………………1
1.2设计依据……………………………………………………………………………………1
1.3设计任务……………………………………………………………………………………1
1.4 产品品种、结构与零件明细 ………………………………………………………………1
第二节 设置生产单位…………………………………………………………………………4
2.1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图 ………………………………………………………………………4
2.2部门职能设定………………………………………………………………………………4
2.3部门间运作关系……………………………………………………………………………6
第三节 确定生产车间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9
3.1确定生产车间生产类型……………………………………………………………………9
3.2生产组织设计…………………………………………………………………………… 10
3.3工厂平面示意图……………………………………………………………………………13
3.4生产车间平面布局示意图…………………………………………………………………14
第四节 编制作业计划…………………………………………………………………………15
4.1编制作业计划前提…………………………………………………………………………15
4.2产品月进度计划……………………………………………………………………………16
4.3产品投产的工作进度表……………………………………………………………………17
第五节 心得体会………………………………………………………………………………19
参考文献………………………………………………………………………………………20
减速器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设计
第一节总述
1.1设计目的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在学习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课程的基本原理后,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掌握企业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增强生产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设计依据
1、蜗轮蜗杆不同型号的产品,结构与零件明细;
2、各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时定额及使用的设备;
3、生产能力设计规模(含易损件生产);
4、某月订货情况;
1.3设计任务:
1、设置生产单位(职能科室、生产车间、中间库及车间内部组织构成)
2、确定生产类型,选择合适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组织设计,画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列出车间设备明细。
3、选择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编制某月产品进度计划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及加工车间内部作业计划(含任务与能力工时平衡)。
1.4产品品种、结构与零件明细
螺杆泵产品品种、结构与零件明细
1、产品品种(7种):A—1,A—2,B—1,B—2,C—1,C—2,C—3
2、产品结构数如下图:(七种产品结构相同,零件具体形状不同)
备注:其中壳体、蜗轮、蜗轮轴、法兰、蜗杆、轴承端盖为加工件、其余的为外购件
3、各种产品自制零部件明细
| 壳体组件 | 壳体 | 蜗轮组件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轴承端盖 | 法兰 | |
| A—1 | a-11 | a-111 | a-12 | a-121 | a-122 | a-131 | a-141 | a-142 |
| A—2 | a-21 | a-111 | a-22 | a-221 | a-122 | a-132 | a-141 | a-142 |
| B—1 | b-11 | b -111 | b -12 | b-121 | b -122 | b -131 | b -141 | b -142 |
| B—2 | b-21 | b -111 | b -22 | b-221 | b -122 | b -132 | b -141 | b -142 |
| C—1 | c-11 | c -111 | c -12 | c-121 | c -122 | c -131 | c -141 | c -142 |
| C—2 | c-21 | c -111 | c -22 | c-221 | c -122 | c -132 | c -141 | c -142 |
| C—3 | c-31 | c -111 | c -32 | c-321 | c -122 | c -133 | c -141 | c -142 |
(1)壳体工艺
| 工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工序名 | 粗车 | 精车 | 钻孔 | 粗铣 | 精铣 | 检验 |
| 设备 | 立车 | 立车 | 摇臂孔 | 立铣 | 立铣 | 检验台-1 |
| 工时(分) | 4 | 9 | 2 | 4 | 5 | 3 |
| 工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工序名 | 粗车 | 精车 | 粗镗侧孔 | 半精镗侧孔 | 精镗侧孔 | 轮齿加工 | 检验 |
| 设备 | 普车 | 普车 | 专用镗床 | 专用镗床 | 专用镗床 | 滚齿机 | 检验台-2 |
| 工时(分) | 3 | 3 | 13 | 10 | 14 | 14 | 4 |
| 工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工序名 | 调质 | 开坯 | 粗精车 | 磨外圆 | 调直 | 铣键槽 | 检验 |
| 设备 | 热处理炉 | 普车 | 普车 | 外圆磨 | 专用调直仪 | 立铣 | 检验台-3 |
| 工时(分) | 20 | 2 | 3 | 4 | 4 | 3 | 4 |
| 工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工序名 | 粗车螺纹 | 半精车螺纹 | 磨螺纹 | 粗车 | 精车 | 检验 |
| 设备 | CJK6132数控车床 | CJK6132数控车床 | M2110A外圆磨 | 普车 | 普车 | 检验台-4 |
| 工时(分) | 10 | 15 | 20 | 4 | 6 | 4 |
| 工序号 | 1 | 3 | 3 |
| 工序名 | 车 | 钻孔 | 检验 |
| 设备 | 普车 | 立钻 | 检验台-7 |
| 工时(分) | 2 | 2 | 0.5 |
| 工序号 | 1 | 2 | 3 |
| 工序名 | 车 | 钻孔 | 检验 |
| 设备 | 普车 | 立钻 | 检验台-8 |
| 工时(分) | 1 | 3 | 1 |
2.1 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图
图2-1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图
2.2 部门职能设定
生产单位设置按厂级来设置,职能部门最高设置厂长,下设的职能部门有:人事部、财务部、采购供应部、仓储部、生产制造部、调度部、客户服务部以及市场营销部等八个部门。其中生产部门下设四个主要车间以及三个所属部门,分别为热处理车间、生产车间、装配车间、废品处理车间、质检部、IE部以及研发部;其中生产车间设置车间主任;车间主任下设置领班、组长;组长下设置各设备上的操作工人。
下表是该厂生产车间职位设置及职权范围
| 职位设置 | 职责范围 |
| 车间主任 | 负责各零件的生产运作管理,抓好车间调度、派工工作、合理安排劳动力,协调各小组的生产加工,实施计划控制。切实抓好车间的质量管理,严格检验。 |
| 立车工人 | 负责零件壳体的粗、精加工。 |
| 摇臂孔工人 | 负责零件壳体的钻孔。 |
| 立铣工人 | 负责零件壳体的粗、精铣和蜗轮轴的铣键槽。 |
| 普车工人 | 负责零件蜗轮的粗、精车,蜗轮轴的开坯、粗车,蜗杆的粗、精车,法兰盘和轴承端盖的加工。 |
| 专用镗车 | 负责零件蜗轮侧孔的粗、半精、精镗。 |
| 滚齿机 | 负责零件蜗轮轮齿加工。 |
| 外磨圆 | 负责零件蜗轮轴磨外圆。 |
| CJK6132数控车床 | 负责零件蜗杆的粗、精螺纹加工。 |
| 专用调直仪 | 负责零件蜗轮轴调直。 |
| M2110A外磨圆 | 负责零件蜗杆的磨螺纹。 |
| 立钻 | 负责零件法兰盘、轴承端盖的钻孔。 |
| 职能部门 | 职权范围 |
| 厂长 | 负责总体的规划和总体生产运作管理,协调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
| 人事部 | 负责各部门员工招募工作,对部门缺员进行推荐;负责执行及规划员工培训工作;负责监督检查个部门、员工执行规范的情况;考核与昂年该的绩效,负责档案是的整理、记录、收集、存档和保管工作,协助各部门人事及预算的管控。 |
| 财务部 | 进行财务会计统计,包括销售进帐、采购出帐、固定资产的管理、生产成本核算以及职工工资的发放,年度财务统计报告。 |
| 采购供应部 | 根据生产车间和调度室的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生成财务需求表报到财务部;同时和各原料供应商联系商谈采购物料需求,收集各种相关的物料信息。物料采购完毕后,交与仓库或者直接上生产线。 |
| 仓储部 | 负责物料的储备,保持各种物料能够流转的畅通无阻。包括:原料的储备以及出库、在制品的储备以及出库、成品的筹备以及出库。 |
| 生产制造部 | 负责公司生产技术决策及生产管理,包含运行、检修、可靠性、技术监督、节能、生产费用、工程竣工图等技术资料验收的管理。制定机组设计运行说明书等标准和文件,提高设备及系统安全可靠性,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组织风险评估和科学技术研究。并直接执行生产任务,保证生产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
| 调度部 | 调度物料、前后加工工序。根据总的需求计划和生产进度和一些反馈信息来协调物料、人员,以及设备的运作,使得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各类生产资料能合理的利用。 |
| 客户服务部 | 为客户咨询,引导,处理投诉,指导售后服务等。 |
| 市场营销部 | 接受各种定单,并需求更大的销售市场,把相关的销售信息传给财务部和科研工艺部,让其制订生产计划。同时还负责交易价格的商谈。 |
| 研发部 | 设计新工艺、优化工艺、工艺的正常维护,负责生产工艺、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的制订。科研工艺部接到定单之后,根据定单来制订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物料需求、设备需求、人工需求,然后把各计划交给经理、车间、调度室、和仓库。 |
| IE部 | 制定标准工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建立、维护计价数据库;动作改善及方法创新;生产布局,工夹具的改善;分析及改进线平衡,优化员工配置;改进激励方案,运作流程和运作模式;设备投资方案的设计和成本效益分析;物料损耗分析及改进。 |
| 质检部 | 负责产品售出前对产品的质量的检验,并将检验出的问题反馈给科研工艺部,检验合格的产品则交与营销部进行销售。 |
部门间运作关系图
第三节 确定生产车间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3.1 确定生产车间生产类型
3.1.1、生产类型的分类
1、工艺专业化形式:按工艺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 它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组织生产单位的。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一个生产单位集中同类(或类似)工艺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对企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的工艺加工。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工艺方法。较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
2、对象专业化形式:按对象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按产品(零部件)的不同来划分生产单位的一种组织形式,将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工序和设备装置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3、综合形式:既有按对象专业化建立的车间(如流水线加工、装配),又有按工艺专业化建立的车间(如热处理车间等);也有一个车间内部,有些工段或班组可能按对象专业化建立的,而另一些工段或班组按工艺专业化建立的。
3.1.2 根据本题意确定生产类型
由零件工艺过程,工时定额及设备类型可知,此工艺生产如若用流水线生产的话,那么生产六种零件的设备利用率计算如下:
设:全月有效工作时间T效=26×8×60=12480 min
生产壳体、蜗轮轴、法兰盘、轴承端盖的节拍:R=12480/842=14.8min/件
生产蜗轮、蜗杆的节拍:R=12480/942=13.2 min/件
则生产每种零件中设备的利用率为:
壳体:立车(粗车):3/14.8x100%=20.3%
立车(精车):9/14.8x100%=60.8%
摇臂孔:2/14.8x100%=13.5%
立铣(粗铣):4/14.8x100%=27.0%
立铣(精铣):5/14.8x100%=33.8%
蜗轮:普车(粗车):3/13.2x100%=22.7%
普车(精车):3/13.2x100%=22.7%
专用镗床(粗镗)13/13.2x100%=98.5%
专用镗床(半精镗)10/13.2x100%=75.8%
专用镗床(精镗)14/13.2x100%=106%
滚齿机:14/13.2x100%=106%
以此方法类推计算剩余零件的设备利用率:
法兰盘:普车、立钻:13.5%
轴承端盖:普车6.76%,立钻:20.3%
蜗轮轴:普车(开坯):13.5%,普车(精精车):20.3%,外磨圆:20.0%,专用调直仪:20.0%,立铣:20.3%
蜗杆:CJK6132数控车床(粗车):75.8%,CJK6132数控车床(半精):113.6%,M2110A外磨圆:151.5%,普车(粗车):30.3%,普车(精车):45.5%。
由计算数据得:很多设备的利用率在30%以下,达不到80%以上,因此只能用工艺生产规程来安排零件的生产,根据相应零件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路线在车间内形成不同的模块或生产单元。
3.2 生产组织设计
3.2.1 生产能力设计规模
每月的生产能力及易损件(蜗轮、蜗杆)能力见下表(混合品种);生产过程的废品率为5%。
| 方案 |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方案4 | 方案5 |
| 台/月 | 800 | 1100 | 1500 | 2000 | 2500 |
| 易损件(蜗轮、蜗杆)套/月 | 100 | 120 | 150 | 200 | 250 |
车间生产能力表
| 方案 | 方案1 |
| 台/月 | 800 |
| 易损件(蜗轮、蜗杆)套/月 | 100 |
综上述:工厂月零件计划产量Q如下:
| 零件名 | 壳体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法兰盘 | 轴承端盖 |
| 数量 | 842 | 942 | 842 | 942 | 842 | 842 |
3.2.2.1先说明各种设备加工的各个工时,“()”里的数字是工时,单位/min。
(1)立车:零件壳体的粗(4)、精(9)加工
(2)摇臂孔:零件壳体钻孔(2)
(3)立铣:零件壳体的粗(4)、精(5)加工、蜗轮轴铣键槽(3)
(4)普车:零件蜗轮的粗(3)、精车(3),蜗轮轴的开坯(2)、粗精车(3),蜗杆的粗、精车(4+6),法兰盘(2),轴承端盖(1)的加工
(5)专用镗车:零件蜗轮侧孔的粗镗(13)、半精镗(10)、精镗(14)
(6)滚齿机:零件蜗轮轮齿加工(14)
(7)外磨圆:零件蜗轮轴磨外圆(4)
(8) 专用调直仪:零件蜗轮轴调直(4)
(9) CJK6132数控车床:零件蜗杆的粗、精螺纹加工(10+15)。
(10) M2110A外磨圆:零件蜗杆的磨螺纹(20)
(11) 立钻:负责零件法兰盘(2)、轴承端盖的钻孔(1)
3.2.2.2各种设备六种零件每生产一件的总工时如下列表
每种设备生产一个零件的总工时表
| 立车(粗、精) | 摇臂孔 | 立铣 | 普车 | 专用镗床(粗、半精、精) | 滚齿机 | 热处理炉 |
| 13=4+9 | 2 | 12=4+5+3 | 24=3+3+3+2+4+6+2+1 | 37=13+10 +14 | 14 | 20 |
| 外圆磨 | 专用调直仪 | CJK6132数控车床 | M2110A外磨圆 | 立钻 |
| 4 | 4 | 25=10+15 | 20 | 5=2+3 |
立车所需设备数=0.877
摇臂孔所需设备数=0.135
立铣所需设备数=0.810
普车所需设备数=1.747
专用镗床所需设备数=2.793
滚齿机所需设备数=0.945
热处理炉所需设备数=1.350
外圆磨所需设备数=0.270
专用调直仪所需设备数=0.270
CJK6132数控车床所需设备数=1.887
M2110A外磨圆所需设备数=1.510
立钻所需设备数=0.337
设备负荷系数
3.2.4所以设备的需求数和利用率如下表
| 设备名称 | 立车 | 摇臂孔 | 立铣 | 普车 | 专用镗床 | 滚齿机 | 热处理炉 | 外圆磨 | 专用调直仪 | CJK6132数控车床 | M2110A外磨圆 | 立钻 |
| 设备数 | 1 | 1 | 1 | 2 | 3 | 1 | 2 | 1 | 1 | 2 | 2 | 1 |
| 设备利用率 | 0.877 | 0.135 | 0.810 | 0.874 | 0.931 | 0.945 | 0.675 | 0.270 | 0.270 | 0.944 | 0.755 | 0.337 |
| 设备名称 | 检验台-1 | 检验台-2 | 检验台-3 | 检验台-4 | 检验台-7 | 检验台-8 |
| 设备数 | 1 | 1 | 1 | 1 | 1 | 1 |
| 设备利用率 | 0.20 | 0.302 | 0.270 | 0.302 | 0.034 | 0.067 |
设备
| 工艺 | 立车 | 摇臂孔 | 立铣 | 普车 | 专用镗车 | 滚齿机 | 热处理炉 | 外圆磨 | 专用调直仪 | CJK6132数控车床 | M2110A外磨圆 | 立钻 | 检验台 | |
| 壳体工艺 | ① | ② | ③ | ④ | ||||||||||
| 蜗轮工艺 | ① | ② | ③ | ④ | ||||||||||
| 蜗轮轴工艺 | ⑤ | ② | ① | ③ | ④ | ⑥ | ||||||||
| 蜗杆工艺 | ③ | ① | ② | ④ | ||||||||||
| 法兰盘工艺 | ① | ② | ③ | |||||||||||
| 轴承端盖工艺 | ① | ② | ③ | |||||||||||
3.3工厂的平面布局图
3.3.1查找一般机械加工车间的通道标准要求
一般机械加工车间车辆通道表
一般机械
| 加工车间 | 通道要求 | 宽度 |
| 行人通道 | ≥1.0 | |
| 电瓶车单向行驶 | ≥1.8 | |
| 电瓶车对开 | ≥3.0 | |
| 叉车或汽车开进 | ≥3.5 |
由此可以设计工厂的平面布局图以及车间加工平面图:
3.3.2工厂平面示意图
图3-1工厂平面示意图
3.4 生产车间平面布局示意图
第四节 编制作业计划
4.1 编制作业计划前提
4.1.1 某月订货情况
| 产品品种 | A—1 | A—2 | B—2 | C—2 | C—3 |
| 数量 | 100 | 150 | 100 | 300 | 200 |
| 交货期 | 10 | 10 | 20 | 20 | 20 |
| 方案 | 方案1 |
| 台/月 | 800 |
| 易损件(蜗轮、蜗杆)套/月 | 100 |
| 壳体组件 | 壳体 | 蜗轮组件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轴承端盖 | 法兰 | |
| A—1 | a-11 | a-111 | a-12 | a-121 | a-122 | a-131 | a-141 | a-142 |
| A—2 | a-21 | a-111 | a-22 | a-221 | a-122 | a-132 | a-141 | a-142 |
| B—1 | b-11 | b -111 | b -12 | b-121 | b -122 | b -131 | b -141 | b -142 |
| B—2 | b-21 | b -111 | b -22 | b-221 | b -122 | b -132 | b -141 | b -142 |
| C—1 | c-11 | c -111 | c -12 | c-121 | c -122 | c -131 | c -141 | c -142 |
| C—2 | c-21 | c -111 | c -22 | c-221 | c -122 | c -132 | c -141 | c -142 |
| C—3 | c-31 | c -111 | c -32 | c-321 | c -122 | c -133 | c -141 | c -142 |
根据工厂的生产能力以及每月工作26天可计算出各零件的日产量如表4-1所示:
各零件日产量表
| 序号 | 零件 | 月产量(件/月) | 零件日产量(件) |
| 1 | 壳体 | 842 | 32 |
| 2 | 蜗轮 | 942 | 36 |
| 3 | 蜗轮轴 | 842 | 32 |
| 4 | 蜗杆 | 942 | 36 |
| 5 | 法兰盘 | 842 | 32 |
| 6 | 轴承端盖 | 842 | 32 |
根据某月订货情况可得,该月的零件订货量如表4-2所示:
零件零件订货量
| 壳体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法兰盘 | 轴承端盖 | |
| A—1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A—2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 B—2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C—2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 C—3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 合计需求 | 850 | 850 | 850 | 850 | 850 | 850 |
4.2.1 时间假设
根据交货期为10天和20天,工厂工人一般是一礼拜休息一天,由于该月前10天中有1个周末(放1天假),则工作时间为9天;前20天中有3个周末(放假2天),则工作时间为18天。
4.2.2 产品生产安排
根据各产品的交货期,可以将作业安排如下:
由于A-1、A-2的交货期均为10天,所以先安排生产A-1、A-2产品;再安排生产B-2、C-2、C-3产品。
4.2.3 产品生产的实际天数
(1)先生产A-1、A-2,产品生产的实际天数如表4-3所示:(先不考虑蜗轮、蜗杆会产生易损件的情况。)
表4-3 A-1、A-2生产的实际天数
| 零件名 | 壳体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法兰盘 | 轴承端盖 |
| 数量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 日产量 | 32 | 36 | 32 | 36 | 32 | 32 |
| 需要天数 | 7.82 | 6.95 | 7.82 | 6.95 | 7.82 | 7.82 |
表4-5 B-2、C-2、C-3生产的实际天数
| 零件名 | 壳体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法兰盘 | 轴承端盖 |
| 数量 | 600 | 600 | 600 | 600 | 600 | 600 |
| 日产量 | 32 | 36 | 32 | 36 | 32 | 32 |
| 需要天数 | 18.75 | 16.67 | 18.75 | 16.67 | 18.75 | 18.75 |
表4-6 B-2、C-2、C-3调整后生产实际天数
| 零件名 | 壳体 | 蜗轮 | 蜗轮轴 | 蜗杆 | 法兰盘 | 轴承端盖 |
| 数量 | 600 | 600 | 600 | 600 | 600 | 600 |
| 日产量 | 72 | 72 | ||||
| 需要天数 | 9.38 | 8.33 | 9.38 | 8.33 | 9.38 | 9.38 |
(3)完成该月订货情况,产品生产的实际天数
综合表4-4、表4-6可知:完成该月的订货,产品生产的实际天数为7.82+9.38=17.2<18天,前20天中有3个周末(放假2天),工作时间为18天。生产A-1、A-2采用单班制,然后接下来生产B-2、C-2、C-3的壳体、蜗轮轴、法兰盘、轴承端盖进行两班制生产9天,最后一天采取单班制生产,生产B-2、C-2、C-3的蜗轮、蜗杆进行单班制生产,前十天每天加工4小时,最后一天加工6个小时,计划能顺利完成,即可在计划期内完成生产。
4.3 产品投产的工作进度表
4.3.1订货期内零件日产量
根据工厂设计的生产能力,可得到订货期内每种零件的日产量(表4-7)
表4-7每种零件的每日实际生产量
|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壳体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放假 | 32 | 26 | |
| 蜗轮 | 36 | 36 | 36 | 36 | 36 | 36 | 34 | 54 | 54 | |
| 蜗轮轴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26 | ||
| 蜗杆 | 36 | 36 | 36 | 36 | 36 | 36 | 34 | 54 | 54 | |
| 法兰盘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26 | ||
| 轴承端盖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32 | 26 |
| 日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壳体 | 放假 | 24 | ||||||||
| 蜗轮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60 | |
| 蜗轮轴 | 24 | |||||||||
| 蜗杆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54 | 60 | |
| 法兰盘 | 24 | |||||||||
| 轴承端盖 | 24 |
根据工厂设计的生产能力,可得到零件的投产顺序及每日实际生产情况(表4-8)
表4-8 零件的投产顺序及其日实际生产情况
| 产品号 | 零件号 | 需求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A-1 | a-111 | 100 | 32 | 32 | 32 | 4 | ||||||
| a-121 | 100 | 36 | 36 | 28 | ||||||||
| a-122 | 100 | 32 | 32 | 32 | 4 | |||||||
| a-131 | 100 | 36 | 36 | 28 | ||||||||
| a-141 | 100 | 32 | 32 | 32 | 4 | |||||||
| a-142 | 100 | 32 | 32 | 32 | 4 | |||||||
| A-2 | a-111 | 150 | 28 | 32 | 32 | 32 | 26 | |||||
| a-221 | 15 | 8 | 36 | 36 | 36 | 34 | ||||||
| a-122 | 150 | 28 | 32 | 32 | 32 | 26 | ||||||
| a-132 | 150 | 8 | 36 | 36 | 36 | 34 | ||||||
| a-141 | 150 | 28 | 32 | 32 | 32 | 26 | ||||||
| a-142 | 150 | 28 | 32 | 32 | 32 | 26 | ||||||
| B-2 | b-111 | 100 | ||||||||||
| b-121 | 100 | 54 | 46 | |||||||||
| b-122 | 100 | |||||||||||
| b-131 | 100 | 54 | 46 | |||||||||
| b-141 | 100 | |||||||||||
| b-142 | 100 | |||||||||||
| C-2 | c-111 | 300 | ||||||||||
| c-221 | 300 | 8 | ||||||||||
| c-122 | 300 | |||||||||||
| c-132 | 300 | 8 | ||||||||||
| c-141 | 300 | |||||||||||
| c-142 | 300 |
| C-3 | c-111 | 200 | ||||||||||
| c-321 | 200 | |||||||||||
| c-122 | 200 | |||||||||||
| c-133 | 200 | |||||||||||
| c-141 | 200 | |||||||||||
| c-142 | 200 |
| 产品号 | 零件号 | 需求量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A-1 | a-111 | 100 | ||||||||||
| a-121 | 100 | |||||||||||
| a-122 | 100 | |||||||||||
| a-131 | 100 | |||||||||||
| a-141 | 100 | |||||||||||
| a-142 | 100 | |||||||||||
| A-2 | a-111 | 150 | ||||||||||
| a-221 | 150 | |||||||||||
| a-122 | 150 | |||||||||||
| a-132 | 150 | |||||||||||
| a-141 | 150 | |||||||||||
| a-142 | 150 | |||||||||||
| B-2 | b-111 | 100 | 36 | |||||||||
| b-121 | 100 | 54 | ||||||||||
| b-122 | 100 | 36 | ||||||||||
| b-131 | 100 | 54 | ||||||||||
| b-141 | 100 | 36 | ||||||||||
| b-142 | 100 | 36 | ||||||||||
| C-2 | c-111 | 300 | 28 | 16 |
| c-221 | 300 | 54 | 54 | 54 | 54 | 54 | 22 | |||||
| c-122 | 300 | 18 | 16 | |||||||||
| c-132 | 300 | 54 | 54 | 54 | 54 | 54 | 22 | |||||
| c-141 | 300 | 28 | 16 | |||||||||
| c-142 | 300 | 28 | 16 | |||||||||
| C-3 | c-111 | 200 | 48 | 24 | ||||||||
| c-321 | 200 | 32 | 54 | 54 | 60 | |||||||
| c-122 | 200 | 48 | 24 | |||||||||
| c-133 | 200 | 32 | 54 | 54 | 60 | |||||||
| c-141 | 200 | 48 | 24 | |||||||||
| c-142 | 200 | 48 | 24 |
4.3.4装配车间的组装安排
由计算可知:装配一套减速器的最短时间=6+8+7+1=22min,生产一件蜗杆的时间是10+15+20+4+6+4=59min,所以要能够按时交货,尽量进行一套一套装配,可以保证装配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充分利用。
第五节 心得体会
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完成了本次《减速器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设计》的课程设计实践,这不仅加深了我对《生产与运作控制》这门专业课程的了解,对企业的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方面的具体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我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认为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是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对现实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解决,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寻找多方面的材料、案例,对现实社会中的生产方式进行实际的了解,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根然.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5-60,139-160
[2]李怀组.生产计划与控制.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3-
[4]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8-109.
[5]蒋祖华、苗瑞、陈友玲.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