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单选题):
1、下列哪种细胞常呈蝌蚪形或棱形,瑞氏染色下胞质中的颗粒常呈深紫红色,颗粒粗大,大小均匀,排列紧密。( )
A.淋巴细胞 B.组织细胞 C.内皮细胞 D.纤维细胞 E.组织嗜碱细胞
2、正常成人的骨髓中,粒细胞系统所占的比例是:( )
A.60%~70% B.50%~70% C.40%~60% D.30%~50% E.20%~25%
3、某细胞胞体为椭圆形,成堆分布,胞体边缘清楚。胞核椭圆形,偏于一侧,染色体呈粗网状,有1~3个较清晰的蓝色核仁。胞质丰富,蓝色,有空泡,离核校远处有一个椭圆形的淡染区。你初步认为是什么细胞。( )
A.浆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组织细胞 E.内皮细胞
4、下列哪项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 )
A.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B.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从无到有
E.颗粒从有到无
5、正常人骨髓中,粒红比值为多少( )
A.1:1 B.1~2:1 C.2~3:1 D.2~4:1 E.2~5:1
6、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血象有显著异常的,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多发性骨髓瘤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7、判断骨髓增生程度是,通常根据骨髓中什么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来判断( )
A.粒系细胞 B.有核细胞 C.巨核细胞 D.淋巴系细胞 E.有核细胞
8、某细胞,核染色质密集,核分两叶,其胞质中颗粒粗大,大小一致,呈圆形,不覆盖胞核,该细胞最可能是( )
A.早幼细胞
B.中性中幼粒细胞
C.巨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9、下列哪种细胞化学染色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意义最大( )
A.PAS B.ACP C.NAS-DCE D.NAP E.POX
10、临床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固定方法是( )
A.冷冻固定法
B.干燥固定法
C.化学固定法
D.火焰固定法
E.无需固定
11、为了鉴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红白血病,首选下列哪项细胞化学染色( )
A.PAS B.α-NAE C.NAS-DCE D.NAP E.POX
12、下列哪种疾病NAP积分表现为降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粒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急性化脓必感染
D.类白血病反应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铁染色的原理是( )
A.氧化酶法B.普鲁士蓝法C.钙-钴法D.偶氮偶联法E.Gomori硫化铅法
14、细胞内铁存在于( )
A.幼红细胞内 B.巨核细胞内 C.巨噬细胞内 D.粒细胞内 E.淋巴细胞内
15、正常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粒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
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最强
C.原始单核细胞阴性,幼稚单核细胞可呈弱阳性
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
E.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强
16、正常成人骨髓涂片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的细胞是( )
A.中性粒杆状核细胞
B.单核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原始淋巴细胞
17、下列不是造血祖细胞的主要特征的是( )
A.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B.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C.弱表达CD34
D.对称性有丝
E.具有定向分化能力
18、下列细胞因子中对造血细胞起负向作用的是( )
A.干细胞因子
B.TGF-β
C.IL-11
D.IL-3
E.TPO
19、在人类产生血细胞的过程中,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是( )
A.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B.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C.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D.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20、关于红细胞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
A.原始红细胞胞浆内有特异性颗粒
B.早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
C.早幼红细胞胞浆量一般较少,染色呈嗜酸性
D.中幼红细胞胞浆含量丰富,染色呈嗜多色性
E.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呈网状
21、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5个以上,且环绕核周三分之一者称为( )
A. 细胞外铁
B. 铁粒幼红细胞
C. 铁粒红细胞
D.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E. 以上都不对
2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
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淋巴肉瘤
C. 多毛细胞白血病
D. 尼曼-匹克病
E. 以上都不对
23、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
红,下列何者与此相符
A. 急粒
B. 急淋
C. 急单
D. 浆细胞性白血病
E. 以上都不符合
24、染色体核型46,XY,del(8q)表示( )
A. 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B. 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C. 多一条8号染色体长臂
D. 少一条8号染色体短臂
E. 8号染色体长臂易位
24、染色体核型中缩写符号“t”表示( )
A. 倒位 B. 易位 C. 插入 D. 嵌合体 E. 缺失
25、骨髓穿刺易出现“干抽”的病变是,但除了( )
A. 骨髓纤维化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骨髓转移癌
D. 多发性骨髓瘤
E. 缺铁性贫血
26、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 )
A. 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 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 骨髓杆状核/分叶核小于外周血杆状核/分叶核
D. 镜下可见骨髓中特有细胞成分
E. 骨髓有核细胞数大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数
27、下列适于做骨髓检查的是,但除了( )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不明原因的发热
E. 血友病
28、PML-RARa融合基因常见于下列哪一型的急性白血病( )
A.M0 B.M1 C.M2 D.M3 E.M4
29、t(15;17)(q22;q12)常见于下列哪一型的急性白血病( )
A. M0 B. M1 C. M2 D. M3 E. M4
30、计数高倍视野有核细胞均数为75个,则该骨髓的增生程度为( )
A. 增生极度活跃
B. 增生明显活跃
C. 增生活跃
D. 增生减低
E. 增生极度减低
31、胚胎期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 )
A. 肝脏 B. 脾脏 C. 卵黄囊 D. 骨髓 E. 胸腺
32、巨核细胞体积巨大,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所致( )
A. 胞核高度分叶
B. 胞核巨大
C. 多次直接
D. 多倍体细胞
E. 细胞巨幼样变
33、关于胚胎期造血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B. 肝脏造血是由卵黄囊血岛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肝脏而引起的
C. 胚胎的第5个月以后骨髓成为造血中心
D. 淋巴结不参与胚胎期造血
E. 胚胎发育第5周造血干细胞经血流入脾,在此增殖、分化和发育
34、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
A. 红系祖细胞
B. 造血干细胞
C. 粒系祖细胞
D. 巨核系祖细胞
E. T淋巴系祖细胞
35、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
A. 肝脏 B. 脾脏 C. 骨髓 D. 胸腺 E. 淋巴结
36、下面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的病理生理特点( )
A. 常见于儿童
B. 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
C. 外周血中常出现较多的幼稚粒细胞、有核红细胞
D. 成人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E. 可导致相应的器官肿大
37、正常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 )
A. 30天 B. 60天 C. 90天 D. 100天 E. 120天
38、成骨细胞常需要与下列哪种细胞进行鉴别( )
A. 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中幼红细胞 D. 浆细胞 E. 组织细胞
39、细胞化学染色步骤中的固定是( )
A. 改变细胞内化学成分
B. 改变细胞内化学结构
C. 保持细胞结构和改变化学成分
D. 保持化学成分和改变细胞结构
E. 保持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
40、下列哪项组合错误( )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为阴性
B. 红白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为阴性
C. 急生单核细胞白血病——NAS-DCE阴性
D.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α- NBE阴性
E.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PAS阳性
41、某细胞胞体直径约18um,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无;胞质量较多,不透明,深蓝色,无颗粒。可能是下列哪个细胞( )
A. 原始红细胞
B. 早幼红细胞
C. 幼稚单核细胞
D. 早幼粒细胞
E. 幼稚淋巴细胞
42、如果核凹陷程度超过假设圆形核直径的1/2,那么该细胞应该属于下列哪期粒细胞( )
A. 早幼粒细胞
B. 中幼粒细胞
C. 晚幼粒细胞
D. 杆状核粒细胞
E. 分叶核粒细胞
43、成骨细胞最容易与下列哪种细胞形态混淆( )
A. 早幼红细胞 B. 巨核细胞 C. 组织细胞 D. 浆细胞 E. 原始单核细胞
44、有关单核系细胞形态,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胞体较大,可有伪足
B. 核染色质致密呈车轮样或花瓣样
C. 胞核较大,常不规则
D. 胞质量较多,呈灰蓝色,常有空泡
E. 颗粒细小,量粉尘样
45、判断细胞外铁,是观察下列哪种成分铁染色情况( )
A. 中幼红细胞 B. 晚幼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红细胞 E.骨髓小粒
46、In the following cytochemistcal stains,which 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M6 clinical diagnosing( )
A,POX B,NAS-DCE C,PAS D,NAP E, none of above
47、下列哪种细胞一般不出现在正常人骨髓中( )
A. 原始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原始单核细胞
D. 早幼红细胞
E.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48、有关破骨细胞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胞体大,直径幼60~100um
B. 胞核数常较多,1~100个
C. 核圆形或椭圆形,可有核丝相连
D. 核染色质呈粗网状,在1~2个较清晰核仁
E. 胞质极丰富,常有大量颗粒
49、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且能被氟化钠所抑制,见于( )
A.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50、下列哪些细胞的染色质常呈块状( )【此题多选】
A. 中幼红细胞 B. 早幼红细胞 C. 早幼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单核细胞
二、填空题:
1、血岛是人类最初的【 】,含第一代的【 】,不含【 】和【 】细胞。
2、胚胎期肝脏造血主要合成的血红蛋白是【 】,骨髓造血除合成【 】外,还可产生【 】和【 】。
3、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 】。
4、出生后,正常情况下,骨髓是产生【 】、【 】和【 】主要场所。
5、骨髓营养动脉不断分支形成微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再注入静脉窦,并汇集成集合窦,然后注入中心静脉。静脉窦和集合窦统称为【 】。
6、血细胞的发育是连续的,包括血细胞的【 】、【 】、【 】和【 】等过程。
7、骨髓血细胞分为【 】和【 】细胞,前者包括【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后者包括【 】系统和【 】系统。
8、机体多余的铁以【 】和【 】方式贮存于肝、脾、骨髓肠粘膜等处。
9、出生后人体造血分为【 】和【 】。
10、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出生后产生【 】、【 】、和【 】的主要场所,同时也能生成【 】和【 】。
11、不同年龄的人群红骨髓分布不同,18岁以后,红骨髓仅存在于【 】,如【 】。
12、嗜苯胺蓝颗粒是从高尔基体中发育而来,含有【 】、溶菌酶、阴离子抗菌蛋白质、酸性水解酶类及中性蛋白酶类等物质,在吞噬杀菌过程中起【 】和【 】作用。
1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组成的系统,具有很强的【 】能力和【 】能力
14、造血的基因包括【 】、【 】、【 】和【 】。
15、巨核细胞分为【 】、【 】、【 】、【 】和【 】。
16、有【 】或【 】者不宜做宜做骨穿,【 】做骨髓穿刺时应慎重。
17、血细胞的分化、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阶段细胞系人为划分的,如遇介于两阶段之间的细胞通常将其归入【 】。
18、对于介于两个系统之间难以识别的细胞一般采用【 】法。
19、通常在观察MPO结果之前,应首先观察【 】是否强阳性反应,以判断染色是否成功。
20、骨髓活检是判断【 】的唯一直接的指标。
21、血液系统肿瘤的免疫表型分析主要用于【 】、【 】和【 】。
22、造血干细胞计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 】、【 】和【 】。
2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异性融合基因为【 】。
24、【 】融合基因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25、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状态检验,经典的检测方法有【 】、【 】、【 】、【 】和【 】等。
三、名词解释、问答题:(该部分不必提交作业,用于复习考试)
1.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2.造血和造血器官
3.血岛
4.红骨髓
5.髓外造血
6.骨髓-血屏障
7.造血干细胞
8.造血祖细胞
9.分化
10.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1.细胞凋亡
12.非红系细胞百分比
13.骨髓象结合血涂片检验的重要性
14.骨髓常规检验的适应证
15.骨髓取材满意的判断标准
16.骨髓完全稀释
17.骨髓部分稀释
18.骨髓低倍镜下应观察哪些内容
19.骨髓增生程度五级分类法及常用标准
20.正常骨髓象具备的条件
21.细胞化学染色
22.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理
23.偶氮偶联反应的原理
24.PAS染色的原理
25.氟化钠抑制率
26.NAP染色常用作哪些疾病的鉴别
27.铁染色的原理
28.环形铁粒幼细胞
29.染色体缺失、倒位、易位
30.骨髓活检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