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服务,无论是作为概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还是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涵,很早就引起党和乃至普通公众的高度重视。2004年2月,总理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逐年增长,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矛盾的转型和职能的转变,促使更加重视改变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据国家的相关统计分析司知,我国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在2000年以前呈逐步增长态势,2003年以后呈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国家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出为2712.24亿元,2007年增加到5396.01亿元。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普及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及再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跨越温饱水平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对公共服务水平表现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与社会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也不讳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服务现状难以令人乐观,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理念、措施及具体做法亟待改进,公共服务惠及民众的生活领域应该更为均衡,公共服务的水平急需要提高。
资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978年的1122.0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3930.28亿元,扩大了近30倍。研究表明,如果把实际公共支出全部纳入统计,2003年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2.55%,与发达国家30%以上、发展中国家26 4%o的平均水平相比,应该说我国的公共支出总数规模基零适应了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并没有表现出同步调整。在公共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大,而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偏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公共支出中,社会教育支出比董为26.4%,而社会教育支出的比重自1992年以来一直提高不大,这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2003年,国家投入教育事业的经费为3352.14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3 6%,2007年增加到7056.35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4.24%;国家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为830.83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3.37%,2007年增加到1973.79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3.98%。很明显,四年过去了,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和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增幅极小,与我们国家GDP增幅极不相称。
资料3
我国的公品和公共服务很长时期以来侧重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农村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受到的关注极少,分享财政提供的公品和服务水平极低。有研究表明,2005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2:1,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5~6:1。公共服务存在着城乡失衡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基础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等现象仍然存在。2000年,城镇普通小学生均(每名学生平均——下同)预算内教育经费为953元,农村普通小学为558元,低于城镇41.5%;城镇普通初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120元,农村普通中学为667元,低于城镇40·5%。至2004年,城镇普通小学预算教育经费为1379元,农村为1035元,低于城镇25%;城镇普通中学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457元,农村为1101元,低于城镇24.4Z。在卫生服务方面,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受700的卫生资源。2001~2005年,全国城市医院数增长率为13.8Z,县级医院、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量基本持平,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则分别下降14.94%和16.56%。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也是触目惊心。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东部地区达到96.47%,中部地区达到81.87%,西部地区仅达到42.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的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据专家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地区差异分析可知,2000~2004年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绩效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得分在0.6以上,而甘肃、贵州得分为o.36左右。 ,
在社会保险方面,2005年,我国;三项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重,东部地区达到,41.9%,中部弛区为27.6%,西部地区仅为22.7%。北京为94.4%,而西部的云南为17.1%,广西为17%,为10.7%。‘
公共服务的行业和身份差距造成的失衡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人们的这种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不同部门、不同属地的收入存在天壤之别,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付出的劳动代价相近或相同,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却形成极大的收入差距。二是人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由于具有不同韵身份(例如编制内职工或者编制外职工)、等级因素对分享基本公共服务盼影响。三是农民工在获得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总体上远远低于相同居住地的城市职工,很多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就业方面还没有被纳入城市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少部分享受远远超过“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
资料4
据介绍,重庆8000多辆合法营运的出租车中有7000多辆车的运营许可证为公司所有。根据重庆市交委数据,2008年以前的10年间,主城区仅在1997年新投放了700辆出租车。2008.年初,重庆市新投放1417辆出租车,新车指标的分配仅面向有100辆车以上的公司,并按5:1的比例配置。每个新增出租车指标每年收取有偿使用费1.5万元,经营指标使用年限是8年,总计12万元。这种几乎很少增加的垄断性指标,成了出租车公司坐收暴利的稳定来源。一位出租车主说,他和公司签的合同属于“全包型”,一次性付给公司34万元,才能拿到一部出租车4年的经营权,4年后公司只退给他不到10万元。公司不但坐吃20余万元差价,每个月还要收8000元的管理费。事实上,出租车公司每辆“天语”新车的车价加上指标费,四年总计也不到12万元。司机们在四年中支付的承包费和管理费足够买数台新车。暴利之高,称为“盘剥”也不为过。出租车公司手里拿着营运权证指标,平均每辆车一年获利7万多元,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却只能拿到零头。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目前拥有出租车达96万辆,年客运总量达213亿人次。而出租车行业的上述乱象,并非仅见于重庆。
资料5
广东是全国排行第一的柑桔产销大省。2008年初,连续的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大面积冻伤柑桔树;年中,农资价格暴涨,导致柑桔种植成本激增;年末,柑桔销售不畅,价格暴跌。2009年初,沙糖桔市场价格一路跌至历史最低点,产业萧条之声顿起,果农信心严重不足,广东柑桔产业出现危机。2009年2月2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的“柑桔产业危机与公共服务构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柑桔室主任马培洽语气沉重:“不客气地说,广东在制订果树疫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比起四川、湖北来说落后很多!”目睹清远市飞来峡镇果农陆伟贤在台上的潸然泪下,广东省
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谭炳才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这个题目本来是来推动的,现在却是媒体来操作,企业进行赞助,我们惭愧不惭愧!”在市场面前,公共服务的缺失在柑桔产业危机中暴露无遗。
资料6
据2007年6月22日《现代快报》报道,河南打工妹姜玉凤一无文凭,二无技术,但她看到了一条致富路。她在广州专门靠替人排队赚钱,并成立了一家排队服务公司,招了20名员工,成了中国第一个合法的“职业排队人”,现在她的月平均利润有1万元左右。她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银行、超市、邮局、医院和售楼中心等各种需要排队办事的公共场所。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网民认为,这种职业排队人参与的范围越大:就越是一种悲哀,越能反映出在相关部门群众需求高而服务效率低下的客观现实。
资料7
公共服务领域的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由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运用过程,因而公共服务领域的的实质,就是滥用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谋取私利。其结果是公共服务领域的转嫁或加重了社会负担,降低了公信力。从近年来公开披露的案件看,公共服务领域的更为集中地表现在公共投资活动中。从投资立项审批到项目招标,从物质采购到施工,几乎渗透到各个环节。社会上一般的估计是,一个项目投资总额经过层层“截留”,只有50%能够进入到实施环节。虽然其中有多少是造成的还不能做出总的估计,但从动辄数以亿计金额的个案看,其造成的浪费和损失是惊人的。这些还只是投资活动本身的,如果把公共项目中挪作他用的部分考虑进来,所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和损失会进一步增加,而这种影响并不限于人们对廉洁与否的预期,而且会改变人们对公共服务供给的预期。
资料8
某市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反映了这样一个事例:市质监部门要求企业每年的计量工具检验必须在其下属的计量所进行。而这个指定的计量所不仅检验速度慢,而且收费比其他地方贵出许多。以一个百公斤的磅秤为例,指定计量所的检验费要290元,而其他单位的检验费只有150元,企业每年要为此多付出五六千元的费用。董事长一气之下决定将今年计量器的检验交由外地一家机构做,质检部门得知后一直不予认可,并反复对其进行警告,要求重新在指定地点检验,否则吊销相关许可证。
资料9
许多研究资料显示,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更大;垄断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抬高了个人生活成本和社会生产成本,而社会却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垄断行业在人为制造供给短缺的同时,由于没有竞争压力,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动机普遍不强。
公共服务制约了、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有效竞争与合作,在一些本来可以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的准公共品供给领域,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垄断并未彻底打破,准入门槛高,管制严,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低。如供水、供电、供气、城市公交、铁路、航空等行业,同时兼有生产者和监管者双重身份,必然影响竞争的有序和公平。
资料10
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2006~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的调查,24.8%的公众认为公共服务水平比较高,41.5%认为一般,25 9%认为比较低或很低。另据陈昌盛、蔡跃洲等对中国公共服务的综合绩效评估,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水平,除基础教育北京达到A级,一般公共服务上海、北京达到A级以外,其它各地区各类公共服务绩效等级都处于B级以下,从2000~2004年五年平均水平看,则所有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处于B级”。这两项调查表明,无论是从公共服务主体的投入、产出绩效角度评估,还是从公共服务对象的公众满意方面评估,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都不容乐观。尤其是与世界某些国家的公共服务水平比较,我国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能力与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2.79%,而美国为5.86%,英国为5.48%,法国为6.02%,德国为4.77%,日本为3.65%,印度为3.26%,菲律宾为3.72%。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个人承担的费用迅速上涨,大大超过中低收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资料11
2004年,哈尔滨市依托国家开发银行和丹麦的贷款运作了供热区域超1000万平米、造价达17.9亿元的道里集中供热项目。这一被誉为“蓝天白雪”工程的大项目建成后环保效果、供热质量大幅提升,全市拆除小锅炉房、大烟囱百余个,冬季的烟尘排放量降低数千吨,市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工程建成了,问题也接踵而来,因为无力向贷款方偿还每年近1亿元的利息,历尽艰辛把这个工程搞起来的供热企业不得不为它找了个外资“婆家”。2007年,哈尔滨又启动了西南部集中供热工程,因为融资困难,最后就直接卖给法国达尔凯公司了。哈尔滨市供热办工作人员冯戈解释,供热行业很有必要搞大的集中供热工程,但大工程投资大,收效慢,要靠收供热费,在保本息利的情况下,几十年才能收回来。“但是你初期投资的钱都是从银行借的,因为总额大,所以利息特别高。我感觉的扶持力度太不够了。供热既然带有公益性质,就有责任投入,不能仅仅靠企业自力更生。”冯戈坦言,她自己都很担心:“你把热企卖给外国人后还能控制热价吗?还能坚持半公益的方向吗?真出了突发事故外国人能对人民负责吗?”
二、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先概括每段段义:
材料1:指出“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并且说明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主要问题,以下是表现)
材料2:有关公共服务占公共支出偏少.(第一个表现)
材料3:有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二个表现)
材料4:公共服务领域垄断公共资源,出租车行业乱象问题,暴利、垄断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管制(第三个表现)
材料5:柑橘行业危机暴露公共服务存在缺失问题(第四个表现,合并在不平衡里面)
材料6:职业排队问题说明公共服务量不足,不能满足需求。(第四个表现:质量和效率)
材料7: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第五个表现,合并到)
材料8:公共服务效率差,办事速度慢、收费高的问题(也是垄断的结果,第三个表现)
材料9:公共服务、市场竞争不成熟造成、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中缺乏竞争和合作。(第六个表现,问题)
材料10: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与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较大。(主要问题)
材料11:社会化太慢。扶持力度过小,银行贷款利率较高。(第一个表现)
阅卷标准:要提炼出中心句,显示出概括性;将近似的段落(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归结到提炼的几个表现里,在所有的材料反映的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归纳到了这三点中来;用序号标识出来。
主要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服务现状难以令人乐观,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与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高度重视,没有转变观念,打造服务,没有把服务当成主要职能;
第二,投入少,有关公共服务占公共支出偏少,有的完全市场化;
第三,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有些行业缺失服务;
第四,不成熟,导致了、垄断,服务水平低下,质量不高。(第三点可以拆开作为两点或者三点:服务行业和部门垄断;服务行业和部门服务质量低劣,收费高;公共服务领域的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20分)
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一个问题一条对策,对应来写。而是提炼不够,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提炼到一定高度,也需要熟悉相关大政方针的要求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
第一,高度重视公共服务问题。期望与社会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用原文分析的句子)职能转变,一定打造服务。
第二,改革财政制度。出台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相关法规,加大投入。(结合材料问题分析)改变有关公共服务占公共支出偏少、不平衡、覆盖面小、公共服务完全靠市场操作的问题。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走公共服务发展一体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发达地区与后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四,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以此打破行业、部门垄断,根治,提高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30分)
某教材答案:
针对我国目前公共服务的现状,对策如下:(1)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理念,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能力,在公共支出中,加大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2)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关注农村居民的公品和公共服务需求;改变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现状;避免由行业和身份差距造成的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失衡。(3)完善公共服务,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在供水、供电、供气、城市公交、铁路、航空等公共供给领域的作用,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的门槛,建立有序和公平的环境,避免公共服务领域的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4)拓宽公共服务领域,使公共服务惠及民众的生活领域更为均衡,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23分)
3.就资料3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1500字的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层次清晰,书写规范。(50分)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概括材料:不平衡:城乡、地区。
原因及其表现:两大表现:
一是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教育不平衡;卫生不平衡。
二是地区不平衡:比重大;社会保险。
危害:公共服务的行业和身份差距造成的失衡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人们的这种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不同部门、不同属地的收入存在天壤之别,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付出的劳动代价相近或相同,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却形成极大的收入差距。二是人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由于具有不同韵身份(例如编制内职工或者编制外职工)、等级因素对分享基本公共服务盼影响。三是农民工在获得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总体上远远低于相同居住地的城市职工,很多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就业方面还没有被纳入城市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少部分享受远远超过“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城乡和地区一体化发展呢?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
第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建立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
第四,不断加强和完善质量和水平。
跑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与广大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矛盾的转型和职能的转变,促使更加重视改变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成效显著。但是,我国的公共服务现状尚不容乐观,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理念、措施及具体做法亟待改进,公共服务惠及民众的生活领域应该更为均衡,公共服务的水平急需提高。(概括材料,摆出问题)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财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务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提供强大的基础平台,有利于振奋社会成员的精神,提高社会总体效率。
第一,没有高度重视,没有转变观念;
第二,投入少,有关公共服务占公共支出偏少,有的完全市场化;
第三,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有些行业缺失服务;
第四,不成熟,导致了、垄断,服务水平低下,质量不高。
(第三点可以拆开作为两点或者三点:服务行业和部门垄断;服务行业和部门服务质量低劣,收费高;公共服务领域的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高度重视公共服务问题。期望与社会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用原文分析的句子)
第二,改革财政制度。出台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相关法规,加大投入。(结合材料问题分析)改变有关公共服务占公共支出偏少、不平衡、覆盖面小、公共服务完全靠市场操作的问题。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走公共服务发展一体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发达地区与后发达地区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四,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以此打破行业、部门垄断,根治,提高水平和服务质量。
不过一是要扩展,结合材料的事例、分析以及大政方针进行扩展;这叫论述;而是要说明具体做法。
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治理的和谐,直接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体系完备则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则人民幸福。(结尾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