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4:03
文档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的一项是()A.譬(bì)如闲暇忍俊不禁(jīn)以身作责B.迸(bèng)溅钦佩毛骨悚(sǒng)然语无伦次C.炽(chì)热轮廓海市蜃(shèn)楼天涯海角D.羸(léi)弱遨游屏(bǐng)气凝神姗姗来迟【答案】A【解析】【详解】A.譬(bì)如——(pì),以身作责——以身作则。故选A。2.依次填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推荐度:
导读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的一项是()A.譬(bì)如闲暇忍俊不禁(jīn)以身作责B.迸(bèng)溅钦佩毛骨悚(sǒng)然语无伦次C.炽(chì)热轮廓海市蜃(shèn)楼天涯海角D.羸(léi)弱遨游屏(bǐng)气凝神姗姗来迟【答案】A【解析】【详解】A.譬(bì)如——(pì),以身作责——以身作则。故选A。2.依次填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的一项是(   )

A. 譬(bì)如     闲暇   忍俊不禁 (jīn)     以身作责

B. 迸(bèng)溅   钦佩  毛骨悚(sǒng)然    语无伦次

C. 炽(chì)热     轮廓   海市蜃(shèn)楼    天涯海角

D. 羸(léi)弱     遨游   屏(bǐng)气凝神    姗姗来迟

【答案】A

【解析】

【详解】A.譬(bì)如——(pì),以身作责——以身作则。故选A。

2. 依次填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历代文人笔下,松树时常被     为各种奇谲而跌宕的人生范式,让风霜欺凌它,让雨雪压迫它,让厄运    它,让不公缠绕它,恨不得把种种苦难   给它,然后,看它从容看它隐忍,进而让它抗争让它崛起,最终赢得生命的    。

A. 比喻  笼罩  强加  轮回

B. 比拟  弥漫  强迫  重生

C. 比拟  笼罩  强加  重生

D. 比喻  弥漫  强迫  轮回

【答案】C

【解析】

【详解】(1)依据“奇谲而跌宕的人生范式,让风霜欺凌它,让雨雪压迫它”这一内容,可知第一空应该填写的是“比拟”,而不是“比喻”。

(2)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弥漫:到处充斥着,充满,布满意思。根据语境应该选用“笼罩”。

(3)强加:强迫人家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法。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根据语境,应该选用“强加”。

(4)依据“看它从容看它隐忍,进而让它抗争让它崛起”可知,最后一空应该选用“重生”更符合语境。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盔一带”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违法行为。

B. 群众要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C. 为缓和边境地区局势,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沟通。

D. 联络组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武器最有力的就是科学技术,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D.语序不当。应该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故选D。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民间有这样的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体察物性后赋予的一种人格化的品质。竹子是空心的,可取虚心之意。竹之性,一直,二节,三中空,故竹子为雅器。

B. 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病毒肆虐的今天,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C. 太平洋水域依然浩瀚无垠,而回家的路却迅速缩短。从前读诗读到“天涯若比邻”,只感慨王勃胸襟开阔,气度宏达,意境旷达。天涯就是天涯,迢遥的涯怎么可能“若比邻”?

D. “寒林三千树,独爱一枝梅。”将花高坚的气节,被历代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所敬仰。有时,我也会用对梅花的解读纪念那些用心奋斗的过住,将彻骨的诗情洒满每一个花瓣。

【答案】B

【解析】

【详解】B.句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意思是“人类健康”;第二层意思是“团结合作”;第三层意思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一层、二层意思结束后应该使用句号。改为: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病毒肆虐的今天,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故选B。

二、课内文言文(每小题4分,共12分)

5.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亭亭净植            植:竖立

B. 无丝竹之乱耳          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

C.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竟:终了,最后

D. 遂反溯流逆上矣         溯流:逆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故选B。

6.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代词,指陋室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取消句子性

C.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之:代词,指落入河中的石头

D.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之:结构助词,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是“代词,指陋室”。故选A。

7. 下列各项对文本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已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B. 《爱莲说》是北宋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C.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小说。表达了作者对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告诉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

D. 《贾生》一诗写汉文帝召还贾谊,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皇上垂问关切百姓的国事,问询到半夜,谈着谈着,双膝都挪到贾谊跟前,虚心倾听。

【答案】D

【解析】

【详解】D.《贾生》一诗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问鬼神”的情节,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故选D。

三、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4分,共12分)

书写是技艺,书法是技艺之上的艺术表现

①几千年来,文字一直是人们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工具。为了便于更好识别和书写文字,常将字体统一在严格规范的书写原则里,但是文字书写的内涵概念及表现形式也随着文化的迁延在悄然发生着交化,具有时代审美特征的各种书体如此形成,并逐渐让人开始认识到文字书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其功能重在运用,而书法是在书写的基础上形成的再发展。

②为了更好地展现书写的艺术表现性,人们有意地逐渐把书写表现的目的性与实用性分离,使书法从书写对外象的专注迈入对内在精神气质的品析。

③古代书法在经历了唐宋以晋书为主旨的稳定发展后,到了明清时代,为了适应科举考试制度的严肃性,由宫廷推崇出了书写方式庄重、方正、华美、一统化的馆阁体,由于其体还带有便于文字交流的工具性色彩,因此更加注重于通用性中的规范化及共性美。馆阁体虽然也注重形神韵的完美表现,但那严格化一的规定却让书写者自由表现的空间范围变得狭窄,引发了历代不少文人学士的不满。

④近现代一批文化学者由于对自由表现诸体的关注,重新从多样、自由、富有变化的篆、隶、魏碑及章草、行书的体势中去寻得富有艺术精神的启迪,让艺术个性表现之美得以发扬。富有鲜活力的书法表现从沉闷的馆阁体中解脱出来,并以苍朴凝重而又生涩的书风去冲击着巧媚甜俗,中规中矩的馆阁体。

⑤同时由于当代书法文字运用方式的改变,书写功能的必要性已大不如前,很多书家过多地倾注于自由个性的彰显,排斥馆阁体中所表现出的严肃气象,部分书法家甚至刻意去嫁接绘画的造型要素,将设计构成等极富流行色彩的装饰风拿来为我所用并注入书法之中,造成了书法艺术思想的混乱、书法原则的丧失,间书法在无法度支撑中乱象丛生。

⑥馆阁体虽然在艺术表达上存在不足与局限,甚至部分带有所谓的“甜俗”之气和对感情的强制感,但却曾经也是书法本体的重要发展阶段及组成部分,它虽然难以显现出向艺术化发展的势态,却能坚守书写法度的关口,是文化修行的门径之一。因而,要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必然不能忽视馆阁体的存在。

⑦书写是技艺的运用,书法是靠技艺去实现艺术的表现,虽然不同审美品性也直接影响着不同人群的不同的欣赏习惯,但从书法艺术的本质上去思考,便会更加自信地去注重由文化沉淀而形成的艺术品性。

8. 关于“馆阁体”,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馆阁体出现在经历了唐宋以晋书为主旨稳定发展后的明清时期。

B. 馆阁体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科举考试制度的严肃性,受到宫廷推崇。

C. 馆阁体有便于文字交流的工具性色彩,因此注重规范化及共性美。

D. 馆阁体庄重、方正、华美、一统化,但忽视了形神韵的完美表现。

9. 关于近现代以后书法表现形式更加自由的原因,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馆阁体严格化一的规定缺少自由表现的广阔空间,引发了不少文人学士的不满。

B. 对自由表现诸体关注的文化学者从各种书法体势得到了富有艺术精神的启迪。

C. 书法艺术思想的混乱、书法原则的丧失,民间书法在无法度支撑中乱象从生。

D. 书写功能的必要性已大不如前,很多书家过多地倾注于自由个性的彰显。

10. 关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不同时代的书法,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审美特征。

B. 为了更好地展现书写的艺术表现性,书法逐步迈入了对内在精神气质的品析。

C. 要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不能忽视馆阁体,它是文化修行的门径之一。

D. 书写与书法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现,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文字的书写无关。

【答案】8. D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忽视了形神韵的完美表现”表述有误。原文依据:第③段“馆阁体虽然也注重形神韵的完美表现……”。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根据第⑤段内容可知,“书法艺术思想的混乱、书法原则的丧失,民间书法在无法度支撑中乱象从生”是近现代以后书法表现形式更加自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文字的书写无关”表述有误。根据第①段“书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其功能重在运用,而书法是在书写的基础上形成的再发展”,第⑦段“书写是技艺的运用,书法是靠技艺去实现艺术的表现”可知,书法与书写之间息息相关。故选D。

四、古诗文积累(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填空

(1)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

(3)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约客》赵师秀)

【答案】    (1). 会当凌绝顶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 山重水复疑无路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 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凌、绝顶、疑、敲”等字词容易写错。

五、作文(50分)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点赞,像一轮红日,照亮自己的双眼看到自己的优点;

点赞,是一扇心灵之门,打开它,你就会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点赞,是一辆行驶的列车,它会带你游览自己身上无穷的美景……

在生活中,我们要会为自己点赞。

请以“我为自己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篇记叙文;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范文:

我为自己点赞

人生宛如一场独角戏,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导演,唯一的主角。要想演好这场戏,只有相信自己,为自己点赞。

路边的桃花点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中的繁星,杨柳在暖风中尽情的摇曳。我的心依旧焦躁不安。手里的准考证已被我捏起了褶皱,心里像住了个鸟儿似的,闹个不停,汗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隔着五光十色的玻璃,天空看起来那么蓝,风轻云淡。可一切在我看来并不美丽,我只好强颜欢笑。不久比赛就要开始了,我暗暗地为自己打气。

我一直都很胆小,然而要面对那么多人演讲,我更是没了底。项羽因为相信自己破釜沉舟;拿破仑因为相信自己最终翻越了阿尔卑斯山。他们都是自信的人,他们都获得了成功,为什么我不可以?

到我进场了,我平静了心情,来到各位老师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手心开始冒汗,心也绷得紧紧的,呼吸也变得急促。喉咙被堵得紧紧的,什么也说不出来。我看看现场那么多陌生的面孔,紧张极了。这时候,我耳畔响起了一个声音:“相信自己!”这是谁在说话?是我自己的声音。我闭上眼,身旁有叮咚作响的山泉,美妙的交响曲,花香随之飘来,沁人心脾。

我抬头看了看,大家都在微笑,都投来期待的目光。我心中默默重复着那句话,为自己点个赞。我开始了自我介绍,不再那么紧张,那句话给了我力量,我为自己点赞。我变得自信轻松,呼吸变得平稳,一切都很顺利,没有焦虑和不安。

我为自己点赞,我成功了,我打败了胆小的自己。我可以驾驭我自己的人生,永不妥协,相信自己的实力,我有项羽破釜沉舟的胆略,拿破仑的坚持。我相信自己,我自己点赞。

相信自己,才能够守得住云开见明月,才能够赢得人生璀璨的色彩。我为自己而点赞!

【解析】

【详解】关键词“点赞”,来源于网络用语,表示“赞同”、“喜爱”。关键词“我”“自己”限定了写作对象,只能给自己“点赞”。题目“我为自己点赞”,意味着为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说明“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鼓励、赞扬。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能得到大家的“点赞”呢?比如:成绩普通平凡的“我”,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了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我”为自己点赞;参加某次活动,在不被大家看好的情况下成为黑马,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热烈的掌声,“我”为自己点赞;“我”利用周末时间,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家务事(整理自己的房间,为父母做晚饭等),得到了父母的夸奖,“我”为自己点赞……注意运用相应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自己做某件事的前因后果,写出事情的精彩感人处,表明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文章结尾运用抒情议论进行总结,突出自己的感悟,紧扣标题点题。本文只能写记叙文。

B卷

六、课外文言文(每小题4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乐毅:战国时燕将。②骑劫:燕国将领。③田单:战国时齐人。④蔽:疲困。

1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且谢之曰            谢:道歉

B.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委:委屈

C 会先王弃群臣          会:正赶上

D. 遂捐燕而归赵          捐:抛弃

14.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A.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B.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C.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D.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15.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毅很有才能。替燕昭国联合五国的,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

B. 燕惠王继位不信任乐毅。他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乐毅逃到赵国,赵国封乐毅为望诸君。

C. 燕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认识到自己刚继位时被身边的人所蒙骗,不应责备乐毅。

D. 燕王动之以情劝说乐毅。认为乐毅为自己打算无可厚非,但这样就无法报答先王对乐毅的恩情。

16.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君。

【答案】13. B    14. C    15. C    

16. 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最终打败燕军。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

B.“先王举国而委将军”的意思是: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委”是“托付,委托”的意思,不是“委屈”。故选B。

【14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的意思是: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来共商国是。正确的句读是: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中的“让”是“责备”的意思;根据“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以及燕王认为“乐毅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从中可以看出其非常明确责备之意。故C项所说的“他认识到自己刚继位时被身边的人所蒙骗,不应责备乐毅”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诈(欺骗、哄骗)、卒(最终)、败(打败,使……战败)”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最终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燕王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这是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是。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为将军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七、名著导读(6分)

阅读《海底两万里》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艇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等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那条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艇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但这只不过是人鲨大战的开端,恶战还在后面。

可以说,那条巨鲨简直就是在怒吼!鲜血从它那被刺中的地方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海水,海水变得浑浊不清,我已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眼前一直这么模糊一片,直到海水突然稍稍请了一点,透出一点亮光,我才影影绰绰地看见,尼摩艇长还抓住鲨鱼的一个鳍,同它进行着殊死搏斗。他一刀接一刀地汪鲨鱼肚腹扎去,但直未能使之毙命,也就是说,未能刺进它的心脏,给它致命的一击。鲨鱼挣扎着,疯狂的搅动着海水……

……

尼摩艇长立即抢救那个不幸的采珠人。我不知道尼摩艇长能否抢救成功,但我希望他能,因为这个可怜的人在水下溺水事件并不长。只是鲨鱼尾巴的那狠命一击,可能已经让他丧命了。幸好,经过孔塞伊和尼摩艇长的不停按摩,溺水者渐渐地恢复了知觉。他慢慢睁开眼睛。突然看到几个铜制的大头盔围着他,顿时惊呆了,吓得不知所措。

特别是,当尼摩艇长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手里时,他更是惊诧不已。真不知他心里此刻怎么想。印度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位水中人的慷慨施舍。从他那双惊疑恐惧的眼睛里,不难看出,他不知道这几个既救了他一名又让他发了财的人,究竟是些什么神人。

17. 节选部分的发生是因为“我”接受了尼摩艇长参观(   )的建议。

A. 海底森林    B. 珊瑚王国

C. 采珠场    D. 海底煤矿

18. 节选的文字表现出尼摩艇长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7. C    18. 勇敢、善良(慷慨)。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

C.结合小说原文“船长在地图上看了一下,然后回过来对我说:‘锡兰岛,是以采珍珠闻名的地方。柯龙纳斯先生,您高兴去看采珠场吗?’‘船长,当然高兴。’”可知,“我”接受了尼摩艇长参观采珠场的建议。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据选文“尼摩艇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尼摩艇长还抓住鲨鱼的一个鳍,同它进行着殊死搏斗”可以看出尼摩艇长的勇敢;根据选文“当尼摩艇长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手里时,他更是惊诧不已”可以看出尼摩艇长的善良(慷慨)。

现代文阅读(二)(2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墙里的玉兰花

王娟

①春天要来了,看守所院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以前常穿梭在开花的树下的兄长,却回不来了。

②李建生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看守所的一个普通民警。看守所的抗疫形势从一开始就特别严峻。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一旦疫情传入监区,后果不堪设想。

③李建生所在的看守大队,原本加他有6名民警,但一人患癌做了手术不能上岗。李建生连着1月23日、24日(除夕)值了两天两夜班。28日、29日,一个同事咳嗽发烧,需要隔离。李建生又替了他两天两夜班。2月1日,全国监所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李建生二话不说又带头上岗,从2月1日至6日一直在所值班和封闭备勤。期间,领导考虑他的身体,怕出事,让他回去休息一下:“你年龄大,身体又不好,不行让其他人上吧?”他却说:“人手紧,没事,我能顶住。”

④2月13日,他回家拿了趟衣服和药又回到岗位。那天一整天,李建生不停穿梭在看守所大院、AB门、监区执法服务大厅、提讯区,办理远程视频提审,代替办案单位办理在押人员换押、延期等法律手续。对讲机里,不时响起李建生协调监区内外办理业务的声音,没有人察觉他的异样。

⑤晚上20时20分,全体值班、备勤民警和辅警开始封闭晚点名,李建生从办公桌前起身时,突然无力地说:“我怎么站不起了?”一旁的民警赶紧上前扶住他,大声喊人。此时的李建生已四肢瘫软、神志不清。随后,他被送上了救护车。2月15日16时15分,经过44小时的抢救,医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56岁的他因突发脑溢血匆匆走了。截至他倒下那天,李建生连续在一线工作了9天。

⑥因为抗疫,李建生的后事一切从简,但仍有一些群众得知后,不顾再三劝说,带着口罩非要来送他一程,李建生家只好大敞着门和窗。东风辖区小卖店老板万国良哭着说,2004年9月,他患了白血病。春节时,李建生看了媒体的报道后给他送来了1000元钱。万国良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叫李建生,是东风所的副所长。会兴一组75岁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刘淑亚,由儿子搀扶着,大哭着在夜色中赶来拜祭。她说,她丈夫患癌症去世,她一个缺亲少友的中年妇女,拖着三个孩子,缺吃少穿,日子都不知道咋过。时任会兴所副所长的李建生得知后,和她们结了帮扶对子,资助她们办了个小沙发厂,从此,一家人才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会兴街的刘振峰爱惹事。2005年,刘振峰因为打架进了派出所。李建生几次三番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又找人帮刘振峰承包了一个垃圾处理厂,使他走上了正道。刘振峰说,李建生对他,犹如再生父母。

⑦从警30多年,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这个老实人虽然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

⑧除了李建生,他家四口人还有两口也忙碌在抗疫一线。儿子在自己单位设在湖滨区涧河街道的某小区防疫卡点值守,儿媳是湖滨区车站街道一防疫卡点的负责人。市区施行网格化防疫后,是李建生支持他们第一批报名到一线值岗的。

⑨2月19日,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支持抗疫一线。他说:“父亲是因为抗击新冠肺炎走的,我们要替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⑩春天就要来了,看守所大墙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洁如玉兰的人,会魂归旧地,再来看看花吗?玉兰树有知,花开祭故人。

(——根据出题需要文章有所改动)

19.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看守所“严峻”的抗疫形势体现在哪里?

20. 阅读文章③—⑦自然段,分析第⑦自然段中“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加点字的内涵。

21. 结合文章⑧—⑨,分析“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的原因。

22. 请从结构、内容和情感三方面分析文章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答案】19. 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    

20. 对李建生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但在市局政治部的功劳簿,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感到惊讶(意料之外)。    

21. (1)替父亲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的心愿。【表面原因】(2)受父亲人格的影响,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本质原因】    

22. 结构上:首尾呼应最后一段提出疑问,第1段做出答案。内容上:扣住“洁如玉兰”是指像李建生一样“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的人”。情感:对李建生同志的赞美(崇敬)和怀念(思念)。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本题限定为第二自然段,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由“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一旦疫情传入监区,后果不堪设想”可概括出两点: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本题要求结合文章③—⑦自然段分析。文章③—⑥段记叙了李建生投身抗疫奉献牺牲的感人事迹,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写道:“从警30多年,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这个老实人虽然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由此可知,“竟”字表现了市局政治部对李建生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但在市局政治部的功劳簿,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感到很意外,表现了他们的惊讶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结合文章⑧—⑨自然段完成问题,所以结合这两段内容去分析概括即可。由李俊杉所说的话“父亲是因为抗击新冠肺炎走的,我们要替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可以看出直接原因就是替父亲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的心愿。由“除了李建生,他家四口人还有两口也忙碌在抗疫一线。儿子在自己单位设在湖滨区涧河街道的某小区防疫卡点值守,儿媳是湖滨区车站街道一防疫卡点的负责人。市区施行网格化防疫后,是李建生支持他们第一批报名到一线值岗的”可以看出李建生一家人都投身于抗疫一线,再结合前面对李建生事迹的记叙可知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李建生人格的影响。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通常有: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本题要求从三方面回答。结构上,开头写道:“春天要来了,看守所院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结尾又写道:“春天就要来了,看守所大墙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首尾呼应。最后一段提出“那个洁如玉兰的人,会魂归旧地,再来看看花吗?”,第一段“那个以前常穿梭在开花的树下的兄长,却回不来了”进行了回答,也体现出首尾呼应。内容上,由“那个洁如玉兰的人”可以看出“洁如玉兰”是指像李建生一样“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的人”。情感上表达了对李建生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洁如玉兰”表达了赞美之情,“玉兰树有知,花开祭故人”表达了怀念之情。

九.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语言运用。(8分)

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这几年,为“中小学生减负”呼声越来越高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今年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会主委吴志明领衔,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陈义兴、湛如、曹晖等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的《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让人眼睛一亮,或许能就如何给中小学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得到一些启示。

23. 作为中学生,请你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3条合理的具体建议。

(1)

(2)

(3)

24. 结合上述你所提的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具体谈谈你的理由。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100——120字)

【答案】23. 示例:适当降低课程难度,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试不公布排名,减轻中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减少部分学习内容,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体育课等室外活动的课程,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当减少在校学习时间,给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时空……    

24. 言之成理、所提建议和陈述理由之间有合乎因果的逻辑关系。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能力。提合理化建议注意扣住核心问题,所提建议要具体合理、有可行性,符合实际。本题要求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3条具体建议,可以结合学习中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去提。如作业量大,课程难度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过长等,针对这些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可。如:适当减少作业量,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进行语言表达时注意紧扣主题,观点清楚,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本题要求对所提的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具体谈谈你的理由,首先选择一条建议,然后解释出因果关系即可。示例:适当减少作业量,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当前很多学校学生的作业量偏大,导致学生完成作业需要大段时间,而且作业质量不高,长期下去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成绩下降。对此可以适当缩减作业量,尤其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要少留或不留。也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档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的一项是()A.譬(bì)如闲暇忍俊不禁(jīn)以身作责B.迸(bèng)溅钦佩毛骨悚(sǒng)然语无伦次C.炽(chì)热轮廓海市蜃(shèn)楼天涯海角D.羸(léi)弱遨游屏(bǐng)气凝神姗姗来迟【答案】A【解析】【详解】A.譬(bì)如——(pì),以身作责——以身作则。故选A。2.依次填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