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2:07
文档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ThehistoryofChinaandforeigncountryrelationformmoderntimes课程编号:022334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史后续课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学分:2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和交涉的历史。对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提示中国近现代中外关系发展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
推荐度:
导读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ThehistoryofChinaandforeigncountryrelationformmoderntimes课程编号:022334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史后续课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学分:2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和交涉的历史。对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提示中国近现代中外关系发展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y relation form modern times

课程编号:022334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政治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史 

后续课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学分: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和交涉的历史。对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提示中国近现代中外关系发展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知古鉴今,从而对目前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对外交往和交涉,有着历史的理性的借鉴意义。这门学科的研究,既可以扩大和深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又可确切认清近现代中国对外交往和交涉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历史经济教训。由于本门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求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有所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加以学习研究。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
讲授实验讲授实验
1第一章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时期的中外关系

65第五章 北洋的对外关系

5
2第二章 对外关系近代化的开始

46第六章 南京国民的对外关系

6
3第三章 甲午战争及义和团时期的中外关系

57第七章 中国对外关系新篇章

6
4第四章 辛亥时期的对外关系

4
第一章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时期的中外关系(6课时)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二、战争的导因——鸦片问题

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英法美俄对中国的侵略图谋

三、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太平天国时期对外基本

二、中外反动势力对太平天国的联合剿杀

本章重点: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同西方列强间的交涉及签订的条约。

难点:正确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关系同鸦片战争后清对外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

第二章 对外关系近代化的开始(4课时)

第一节 近代外交格局的形成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二、“中外和局”的实质

三、外交使节的派出

第二节 洋务运动与近代教案

一、“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

二、引进西学与“中体西用”

三、近代教案与中西文化冲突

本章重点:是近代外交格局的形成,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立、派使出洋,清改变了以往的对外。

难点: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三章 甲午战争及义和团时期的中外关系(5课时)

第一节 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对日、朝关系

二、中日交战和清谋求外交“干涉”

三、对日求和与《马关条约》

第二节 瓜分狂潮中的中国外交

一、在瓜分狂潮中清对外的彻底破产

二、维新派对外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和顽固派的排外

二、抗击八国联军与“东南互保”

三、清成为洋人朝庭

本章重点:是甲午战争时期清“联俄制日”的失败丧权辱国的对日求和。

难点:正确理解清是如何一步步沦为“洋人的朝庭”。

第四章 辛亥时期的中外关系(4课时)

第一节 辛亥的准备和孙中山的国际交往

一、孙中山在欧美的活动

二、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

第二节 新颖的对外关系

一、新政权对外方针的总体构想

二、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

三、争取外交支持的失败

四、谋求财政援助的失败

本章重点:是介绍辛亥时期孙中山通过外交努力而最终形成的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外交方针。

难点:正确理解资产阶级派提出的反帝政治纲领与媚外的清外交的鲜明对比。

第五章 北洋的对外关系(6课时)

第一节 北洋在列强的支持和要挟下建立

一、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窃取辛亥果实

二、在承认中华问题上列强对袁世凯的要挟

第二节 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英国企图的交涉

二、沙俄企图侵略蒙古、的交涉

三、“山东问题”和“二十一条”进行的交涉

第三节 美日争夺中国和北洋的对外关系

一、袁世凯称帝活动中的对外关系

二、在参战问题中的对外关系

本章重点:是介绍袁世凯如何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窃取的果实及称帝后的对外关系。

难点:正确理解在袁世凯称帝前后帝国主义态度的变化及在参战问题上出现的“府院之争”的实质。

第六章 南京国民的对外关系(6课时)

第一节 亲帝反苏外交的确立及缔结新约的交涉

一、蒋介石赴日密谈

二、对苏绝交

三、缔结新约的交涉

四、重订新约活动的评价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抗战的爆发和中国的外交活动

二、抗战战略相持阶段的中国对外关系

三、抗战战略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第三节 40年代后半期中国和美苏的关系

一、方针的确立

二、美苏妥协与国共谈判

三、中国大决战与美苏

四、中外关系大变动的前夜

本章重点:是介绍国民初期的缔结新约活动、抗战时期国民在国联及英美的活动、战争前的立场。

难点:正确理解评价国民初期的缔结新约活动和抗战后期的改订新约活动。

第七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对外关系(6课时)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一、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第二节 中苏的结盟与终止

一、中苏友好同盟的建立

二、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

三、中苏关系的恶化及终止

第三节 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一、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亚非会议及其深远影响

三、争取维护民族斗争的支持者

四、为“南南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第四节 同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三、消除障碍,同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

第五节 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80年代初外交的调整

二、自主和平外交的内容

本章重点:是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形成的“一边倒”外交,同第三世界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及六七十年代同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难点:正确认识新中国建立后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特殊外交,并能配合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外交新思维。

教材:

唐吉培主编《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

1、王绍坊著《中国外交史——鸦片战争至辛亥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2、王绍坊著《中国外交史——中华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3、王绍坊著《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4、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执笔:杨丽娟

文档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课程教学大纲ThehistoryofChinaandforeigncountryrelationformmoderntimes课程编号:022334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史后续课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学分:2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和交涉的历史。对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提示中国近现代中外关系发展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