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金属材料学试题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2:09
文档

金属材料学试题总结

1、生产一些材料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防锈铝①Al‐Mn防锈铝易产生晶内偏析,使压力加工制品在退火时易产生不均匀的粗大晶粒,从而导致板材深冲体表面粗糙,甚至产生裂纹;措施:控制Mn、Fe含量;铸锭进行高温均匀化退火;将加热温度由390~440℃提高到480~520℃;采用高温快速退火。②Al‐Mg防锈铝易出现:a、钠脆和b、时效软化现象;措施:a、熔炼时禁止使用钠盐做熔剂火覆盖剂;加入0.004%Sb或0.02%Bi,消除分布在晶界的Na;b、进行组织稳定化处理。黄铜①脱锌:表面的锌在酸性
推荐度:
导读1、生产一些材料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防锈铝①Al‐Mn防锈铝易产生晶内偏析,使压力加工制品在退火时易产生不均匀的粗大晶粒,从而导致板材深冲体表面粗糙,甚至产生裂纹;措施:控制Mn、Fe含量;铸锭进行高温均匀化退火;将加热温度由390~440℃提高到480~520℃;采用高温快速退火。②Al‐Mg防锈铝易出现:a、钠脆和b、时效软化现象;措施:a、熔炼时禁止使用钠盐做熔剂火覆盖剂;加入0.004%Sb或0.02%Bi,消除分布在晶界的Na;b、进行组织稳定化处理。黄铜①脱锌:表面的锌在酸性
1、生产一些材料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防锈铝

①Al‐Mn 防锈铝易产生晶内偏析,使压力加工制品在退火时易产生不均匀的粗大晶粒,从而导致板材深冲体表面粗糙,甚至产生裂纹;

措施:控制Mn、Fe 含量;铸锭进行高温均匀化退火;将加热温度由390~440℃提高到480~520℃;采用高温快速退火。

②Al‐Mg 防锈铝易出现:a、钠脆和b、时效软化现象;

措施:a、熔炼时禁止使用钠盐做熔剂火覆盖剂;加入0.004%Sb 或0.02%Bi,消除分布在晶界的Na;b、进行组织稳定化处理。

黄铜

①脱锌:表面的锌在酸性或盐类溶液中受到腐蚀,使表面残存一层多孔的纯铜;可添加少量砷、镁元素防止脱锌;

②季裂:零件以冷压力加工成形时,由于其中有残余内应力存在,在氨、湿气、海水作用下,极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现象;冷压力加工后的黄铜零件(如弹壳等)必须进行消除内应力的退火或电镀保护(250~300℃保温1h 以上)。

7、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

答:1)加入Ti、V、W、Mo 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细化晶粒;

2)提高回火稳定性,加入Ti、V 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Si 元素;

3)改善基体韧性,主要是加入Ni 元素;

4)细化碳化物,如加入Cr、V 等元素使K 小、匀、圆;

5)降低或消除钢的回火脆性,主要是Mo、W 元素比较有效;

8、在一般钢中,为什么应严格控制杂质元素S、P 的含量。

答:S 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 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9、简述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是:强化铁素体、细化晶粒、提高淬透性、提高红硬性、增加残余奥氏体量。

10、用45 号钢加工的二根轴,分别进行调质和正火热处理。问它们的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如何?有哪些区别?

答:45钢调质处理相组织:回火索氏体,45钢正火处理相组织:索氏体+铁素体,调质处理的钢与正火处理的钢相比,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尽管两者硬度相近,这是由于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渗碳体呈颗粒状,而正火得到的是索氏体,其渗碳体呈片状。因此,重要结构一般都要进行调质处理。

11、GCr15 钢是什么类型的钢?这种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

答:高碳铬轴承钢:C 含量1%,Cr 含量1.5%;

C 的作用:固溶强化提高硬度,形成碳化物;

Cr的作用:提高淬透性、耐磨性、耐蚀性;

预先热处理:(扩散退火,正火)+球化退火;

最终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稳定化处理)。

12、GCr15 钢是什么类型钢,它最终组织是什么?从性能要求角度谈为何采用此组织形态?

答:GCr15 钢是轴承钢。轴承钢经淬火及回火后的组织为极细的回火马氏体、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以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硬度为62~66HRC。对于精密轴承,为了保证能长期存放和使用中不变形,在淬火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以使钢中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进一步发生转变。

滚动轴承的性能要求:1 高的淬硬性和必要的淬透性;2 高的耐磨性;3 高的接触疲劳性能;4 高的弹性极限和一定的冲击韧性;5 尺寸要精确而经久稳定;6 一定的抗腐蚀能力;7 良好的工艺性能。

高碳为了保证轴承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Cr 的作用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钢的耐腐蚀性能。碳化物能以细小质点均匀分布于钢基体组织中,既可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又可提高钢的硬度,进而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马氏体中的碳含量在0.45%‐0.5%时,轴承钢既具有高硬度,又有良好的韧性,还具有最高的接触疲劳寿命。淬火后应立即回火,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稳定组织和尺寸。

1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扩大γ相区:

1)开启γ相区:Mn、Co、Ni 等合金元素与γ‐Fe 无限互溶。

2)扩大γ相区:有C、N、Cu 等元素。如Fe‐C 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

缩小γ相区:

1)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这类元素:V、Cr、A1、Ti、Mo、W、P 等。

2)缩小γ相区:这类元素与封闭γ相去类似,这类元素:Zr、Nb、Ta、B、S 等。

生产意义:可以利用M 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此外熟悉合金元素对相图的影响,可以预测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

14、一般地,钢有哪些强化与韧化途径?

答:①强化的主要途径:

宏观上:钢的合金化、冷热加工及其综合运用是钢强化的主要手段。

微观上:在金属晶体中造成尽可能多的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或者尽可能减少晶体中的可动位错,抑制位错源的开动,如晶须。

②韧化途径:1、细化晶粒;2、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3、防止预存的显微裂纹;4、形变热处理;5、利用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来提高韧性;6、加入能提高韧性的M,如Ni,Mn;7、尽量减少在钢基体中或在晶界上存在粗大的K或其它化合物相。

15、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等等临界点)的影响。

答:1、改变奥氏体的位置(Ni、Co、Mn 以及其它扩大γ相区的元素,均使共析点左移而GS 线下沉;Cr、W、Mo、V、

Ti、Si 以及其它缩小γ相区的元素,均使三元系中的γ相区逐渐呈劈形)

2、改变共析温度(Ni、Mn 等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共析点(S 点)左移,GS 下沉,使得A1 和A3 温度同时降低。

Cr、W、Mo、V、Ti、Si 以及其它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γ相区呈劈形,且共析点(S 点)左移,使得A1 和A3

温度同时升高。)

3、改变共析体含量(所有合金元素均使共析点左移,说明在钢中C%不到0.77%时,钢就会变为过共析而析出二

次渗碳体,从而降低了共析体中的含碳量。这样,合金钢加热至略高于A1 时,所得到的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比

碳钢低。)

16、低合金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哪些?在钢中有什么作用?

答:1)铬Cr是碳化物形成元素,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加淬透性。Cr 阻止渗碳体型碳化物的聚集、长大,提高了马氏体的分解温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钢的回火抗力。Cr 还能防止Si 的石墨化倾向。

2)硅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Si 是石墨化元素,在高碳钢中,高温加热时引起脱碳和促进石墨化,必须同时添加W、Cr、Mn等,减少钢的脱碳倾向。

3)锰提高钢的淬透性,但Mn增加钢的过热倾向。

4)钨W在工具钢中形成较稳定的碳化物,阻止钢的过热,保证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

5)钒V 比其他元素更为有效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降低过热敏感性。

复习提纲

1、说出下列材料常用的强化方法:H70;45 钢;HT350;LY12;ZL102。

答:H70——冷变形强化(加工硬化)

45 钢——固溶强化(淬火)

HT350——变质(孕育)处理

LY12——时效强化

ZL102——变质处理

2、指出下列材料牌号或代号的含义:H59;ZQSn10;QBe2;LF21;LC4;ZL102。

答:H59——含59%Cu 的普通黄铜

ZQSn10——含10%Sn 的铸造Sn 青铜

QBe2——含2%Be 的Be 青铜

LF21——含1.0~1.6%Mn 的防锈Al合金

LC4——序号为4 的超硬Al 合金

ZL102——含10~13%Si 的铸造Al‐Si合金

3、试述下列零件进行时效处理的作用:

①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在500~600℃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②铝合金件淬火后于140℃进行时效处理;——提高强度

③GCr15 钢制造的高精度丝杠于150℃进行时效处理。——稳定尺寸

1、碳钢、合金钢的编号方法,会辨认各种钢号。

Q195:屈服强度为195Mpa 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20:含碳量为0.2%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5:含碳量为0.45%的碳素结构钢;

T10:含碳量为1%的碳素工具钢;

Q345:屈服强度为345MPa 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20CrMnTi:含碳量为0.2%,Cr、Mn、Ti 的含量都低于1.5%的合金结构钢;

40Cr:含碳量为0.4%,Cr 的含量低于1.5%的合金结构钢;

60Si2Mn:含碳量为0.6%,Si 的含量为2%,Mn 的含量低于1.5%的弹簧钢;

GCr15:Cr 的平均含量为1.5%的滚动轴承钢;

9SiCr:平均含碳量为0.85%‐0.95%,Si、Cr 含量低于1.5%的低合金工具钢;

Cr12MoV:碳含量高于或等于1%,Cr 的含量12%,Mo 和V 的含量低于1.5%的冷作模具钢;

5CrMnMo:碳的含量为0.45%‐0.55%,Mn 和Mo 的含量低于1.5%的热作模具钢;

CrWMn:含碳量高于或等于1.0%,Cr、W 和Mn 的含量低于1.5%的冷作模具钢;

3Cr13:碳的含量为0.3%,Cr 的平均含量为13%的马氏体不锈钢;

1Cr18Ni9Ti:碳含量为0.1%,Cr 的含量为18%,Ni 的含量为9%,Ti 的含量低于1.5%的奥氏体不锈钢;

ZGMn13:Mn 的含量为13%的铸钢;

GCr15:Cr 的含量为1.5%的滚动轴承钢;

60Si2Mn:碳的含量为0.6%,Si 的含量为1.5%‐2.5%,Mn 的含量低于1.5%的合金结构钢;

9SiCr:碳的含量为8.5%‐9.5%,Si 和Cr 的含量都低于1.5%的合金工具钢;

20CrMnTi:碳的含量为0.2%,Cr、Mn 和Ti 的含量都低于1.5%的合金结构钢;

W18Cr4V:碳的含量高于1.0%,W 的含量为18%,Cr 的含量为4%,V 的含量低于1.5%的合金工具钢;

1、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成分、组织、性能特点、牌号及用途。(HT200,QT700‐2)

HT200:2.6~3.6 的碳,1.2~3 的硅,0.4~1.2 的锰,≤0.15 的硫,≤0.3 的磷,

组织为珠光体,石墨以中等片状存在,硬度(HBS)为200铸造性、切削加工性、耐磨性与减震性优良,机械性和缺口敏感性较低一般用于汽缸、齿轮、底架、机体、飞轮、衬筒等

QT700‐2:3.5~3.8 的碳,2~3 的硅,0.5~0.7 的锰,<0.02 的硫,<0.08 的磷组织为珠光体,布氏硬度(HB)为225~305,抗拉强度为700Mpa,伸长率δ为2%。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可切削加工性及低的缺口敏感性,较高的抗拉强度及良好的塑性与韧性,一般用于制造载荷较大,受力复杂的重要零件,如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曲轴

2、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大小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①石墨呈片状,对铸铁基体的割裂作用最大,其强度、塑性、韧性远比基体低,而且粗大的石墨的割裂作用更大;

②石墨呈球状,对铸铁基体的割裂作用最小,应力集中小,其基体的强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可切削加工性及低的缺口敏感性;

③石墨呈蠕虫状,对铸铁的影响和呈球状类似;

④石墨呈团絮状,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和塑性,且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

3、铸铁的常用热处理的方法和目的。

灰铸铁的热处理:只能改变基体组织,不能改变石墨的形状和分布。所以灰铸铁热处理不能显著改善其机械性能。

主要用来消除铸件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铸件表面耐磨性。

①消除内应力退火

②消除铸件白口、降低硬度的退火或正火

③表面淬火

可锻铸铁的热处理:石墨化退火,使渗碳体较快地分解,得到团絮状石墨,而不至于出现片状石墨

球铁的热处理:球铁主要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调质和等温淬火。

①球铁退火工艺包括消除内应力退火、高温退火和低温退火三种。消除内应力退火主要是消除内应力;高温退火主

要是消除白口;低温退火主要是使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分解,改善塑韧性。

②正火的目的是使铸态下的铁素体—珠光体球铁转变为珠光体球铁,并细化组织,以提高球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

性。

③调质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的强度和韧性的球铁,其综合机械性能比正火还高。

④等温淬火(下贝氏体)目的是提高球铁的纯合机械性能,在获得高强度或超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塑性利韧

1、熟悉常用Al、Cu 合金的牌号、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及其应用。

LY12:Al-Cu-Mg 系硬铝合金

LC4:Al-Zn-Mg-Cu 系超硬铝

ZL102:2 号铝硅系铸铝

H62:含铜62%的黄铜

HAl59‐3‐2:

ZHSi80‐3‐3:

QBe2:含Be量2%的青铜

QSn4‐4‐4:

ZQPb30:含Pb3%的铸造青铜

ZQSn6‐6‐3:

QAl9‐4:

BMn40‐1.5:含Ni40%,含Mn1.5%的电工白铜,又称康铜。

2、铝合金的时效强化方法和特点。

①时效方法: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②合金发生时效的条件:合金能在高温形成均匀的固溶体;固溶体中溶质的溶解度必须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

③时效规律:时效温度越高,强度峰值越低,强化效果越小;时效温度越高,时效速度越快,强度峰值出现所需时间越短;低温使固溶处理获得的过饱和固溶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抑制时效的进行。

3、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组织特点和典型牌号。

性能要求:

①在工作温度下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疲劳强度,以承受轴所施加载荷;

②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保证与轴配合良好并承受冲击和振动;

③磨擦系数小,并能保持住润滑油,以减少对轴颈的摩损;

④小的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蚀性,以防止轴瓦与轴颈强烈磨擦升温而发生咬合,并抵抗润滑油的侵蚀;

⑤具有良好的磨合能力,以使载荷均匀分布;

⑤容易制造,价格低廉。

组织特征:

①轴承材料通常要满足上述性能的要求都不能是纯金属或单相合金,必须配以软硬不同的多相合金;

②通常是软基体上均匀分布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硬质点,或者硬基体上分布一定数量和大小的软质点。

典型牌号:

ZChSnSb11‐6:含6%Sn、11%Sb 的Sn 基轴承合金。

1、在一定的服役条件下,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方法。

①欲做下列零件:小弹簧、高速轴承、螺钉、手锯条、齿轮,试为其各选一材料。

(待选材料:ZChPb16‐16‐2、Q195、45、65Mn、T10)。

答:小弹簧——65Mn;高速轴承——ZChPb16‐16‐2;螺钉——Q195;手锯条——T10;齿轮——45。

②某连杆螺栓,要求σb≥950MPa,σs≥700MPa,aKU2≥45J,试选一材料,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指出最终组织。

答:选材——20CrMnTi,σb≥1100MPa,aKU2≥55J,齿面HRC≥58~63。

热处理工艺——930℃渗C+预冷830℃油淬+200℃回火

最终组织——心部:回火M+F 齿面:回火M+K+A'

③某汽车变速箱齿轮,要求σb≥1080MPa,aKU2≥55J,齿面硬度≥HRC58,试选一材料,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

指出最终组织。

答:选材——40Cr,σb≥1000MPa,σs≥800MPa,aKU2≥47J;

热处理工艺——850℃油淬+500℃回火 ;最终组织——回火S。

2、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铬轴承钢制造轴承的工艺路线: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60~–80℃;1h)→低温回火→磨削加工→稳定化处理(120~130℃;5~10h)

3、零件失效的概念。

文档

金属材料学试题总结

1、生产一些材料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防锈铝①Al‐Mn防锈铝易产生晶内偏析,使压力加工制品在退火时易产生不均匀的粗大晶粒,从而导致板材深冲体表面粗糙,甚至产生裂纹;措施:控制Mn、Fe含量;铸锭进行高温均匀化退火;将加热温度由390~440℃提高到480~520℃;采用高温快速退火。②Al‐Mg防锈铝易出现:a、钠脆和b、时效软化现象;措施:a、熔炼时禁止使用钠盐做熔剂火覆盖剂;加入0.004%Sb或0.02%Bi,消除分布在晶界的Na;b、进行组织稳定化处理。黄铜①脱锌:表面的锌在酸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