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2:05
文档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案

XX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月日课题《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思维品质: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文化品格: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语言能力: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学习能力: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2.体会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杜甫说:“出师未捷身
推荐度:
导读XX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月日课题《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思维品质: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文化品格: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语言能力: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学习能力: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2.体会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杜甫说:“出师未捷身
XX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月  日

课题《诫子书》第一课时

思维品质: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

文化品格: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语言能力: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学习能力: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学重点 :

1.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杜甫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就是千古良相诸葛亮。

诸葛亮立志兴复汉室,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淡泊明志,并以此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1.题解

诫子书:诫,劝诫、劝勉之义;书,书信;题目的意思是诸葛亮劝勉儿子的信。

2.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国家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诫子书》,告诫儿子诸葛瞻要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3.朗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并正音;

(2)生难字词

夫(fú)       淫(yín)漫     淡泊(dàn bó)

险躁(zào)    穹庐(lú)      遂(suì) 

(3)朗读指导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断句。

学生分享

师明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文言注释解析

参照课下注释翻译文章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之行(操守、品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非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岁月)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四、文言现象小结

1.古今异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安静,精神集中;今义: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2)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

(使动用法,使……成功)

(3)多不接世

(形容词用作名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的目标)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诸葛亮究竟是如何劝诫孩子的?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相关课下文言现象。

文档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案

XX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月日课题《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思维品质: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文化品格: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语言能力: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学习能力: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2.体会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杜甫说:“出师未捷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