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A:弹性破坏B:脆性破坏C:塑性破坏D:韧性破坏E:经济
2、计算机信息系统要素中的是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A:硬件B:软件C:用户D:数据E:经济
3、机动车道的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其根据一般经验,城市道路机动车横向安全距离可取m。A:1.0~1.2B:1.0~1.4C:1.0~1.6D:1.0~1.8E:经济
4、通信网的分类中,是指直径在50~100 km范围内或一个城市中进行通话的网络。A:局域网B:公用网C:城域网D:广域网E:经济
5、城市是以为基本特征的。A:人口密集B:建筑密集C:要素聚集D:系统性E:综合治理
6、阿尔伯蒂于1485年出版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影响很大。A:《论建筑》B:《建筑四书》C:《建筑十书》D:《五种柱式规范》E:经济
7、城市总体布局中,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之一。A:农业B:工业C:运输业D:第三产业E:综合治理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成果的是。A:规划文本B:规划图纸C:附件D:法律法规E:综合治理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深度要求的是。A: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B: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C: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D:监督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规范城市中的开发建设行为,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项目的具体设计E:综合治理
10、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B: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C: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E:综合治理
11、关于深度访谈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深度访谈方法是质性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B:深度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提问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建构第一手资料并作为观点证据的研究方法C:深度访谈法的调查对象多数针对的是各个部门D:深度访谈方法在西方的城市社会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E:经济
12、变形缝构造中,对多层砌体房屋,在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且有建筑物高差在6 m以上时宜设置。A:伸缩缝B:沉降缝C:防震缝D:拉伸缝E:经济
13、在我国一级行政单元是。A:城市B:县C:镇D:村庄E:综合治理
14、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其中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是。A: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B:方格网式道路系统C:自由式道路系统D:混合式道路系统E:综合治理
15、在通信网的分类中,是由国家通信主管部门或经过国家有关机构认可的机构建设并管理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通信网。A:公用网B:专用网C:广域网D:广播网E:经济
16、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中,防潮构造根据不同,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三种。A:性质B:材料C:用途D:作用E:经济
17、数量多少,布局的合理与否,建造标准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的现代程度和环境卫生面貌的是。A:生活垃圾B:公共厕所C:生产垃圾D:垃圾箱E:经济
18、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A:3B:4C:5D:6E:综合治理
19、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中,出入口的设置应考虑车行、人行的主要交通流向,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m范围内。A:60B:70C:80D:50E:综合治理
20、现代社会中,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A:资源B:城市C:技术D:劳动力E:综合治理
21、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的城市道路网是。A:生活性道路网B:交通干路C:交通性道路网D:自行车专用道E:综合治理
22、天然气门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m。A:30B:40C:50D:60E:经济
23、在目前我国的城市中,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的面积分别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A:8%~15%B:15%~25%C:20%~35%D:60%~75%E:综合治理
24、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某一条新交通线的开拓,某一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的改善或恶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城镇体系。这体现了系统性特征的特征。A:整体性B:动态性C:等级性D:层次性E:经济
25、在纵向承重体系中,作为主要承重墙和主要为了满足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要求的分别是。A:纵墙与横墙B:纵墙与山墙C:山墙与横墙D:山墙与粱E: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__。A.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B.使人的社会化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C.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D.工作过程是调适、学习过程E.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意识
2、镇规划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A:《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B:《村镇规划卫生标准》C:《镇规划标准》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法包括。A:两次红灯法B:设置右转候车区C:设置自行车横道D:停车线提前法E:设置自行车右转专用车道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些地区的城市分布和发展符合戈特曼提出的大都市带的发展特点或发展条件,也引起了城市地理学界的关注。这类城市密集区有。A:长江中游B:辽中南半岛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原地区E:福建沿海
5、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__文件、图纸。A.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设计说明等B.填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或书面申请报告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或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载明规划设计要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D.设计单位的建筑设计资格证书E.地形图
6、城市环境污染按污染形态分,可分为。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污染D:大气污染E:噪声污染
7、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的是。A: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B:城市发展状况C:组织管理D:资金保障E:城市规划的原则
8、作为致力于追求体系整体最佳效益的城镇体系规划,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上的是__。A.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B.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C.一方面需要合理地解决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协调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D.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E.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9、获得遥感图像后可以进一步辨认地物的空间分布、有关属性,这就是判读、解译。图像解译的主要依据有。A:波谱特征B:自然特征C:物理特征D:化学特征E:几何特征
10、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缺点有。A: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B: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C: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系不便D: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现象E: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紧邻;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11、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形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A:人口的集中B: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C:空间形态的改变D: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E: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12、划拨用地的规划审核内容主要为。A:审核建设用地申请条件B:审核建设用地范围界限C:提供规划条件D:审核建设工程设计方案E: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
13、根据《人民防空法》的规定,等重要的经济目标,应列为规划重点防护目标。A:工矿企业B:大型商场C:科研基地D:交通枢纽E:通信枢纽
14、自行车的停放方式有等种类,其平面布置可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单排或双排两种布置方式。A:垂直式B:错层式C:螺旋式D:叠加式E:斜放式
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自然环境和相关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C: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特别要注意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E: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16、平面交叉口可按相交道路连接的形式分为。A:三角形交叉口B:十字交叉口C:T字形交叉口D:环形交叉口E:多路交叉口
17、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D:统筹全局发展E:统筹城乡发展
18、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中,变形缝构造可分为。A:温度缝B:抗压缝C:伸缩缝D:沉降缝E:防震缝
19、下列选项中为镇区总体规划任务的是。A: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B: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C: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D: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E: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
20、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_。A.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C.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D.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21、图像校正与信息提取的常用方法中,统计分析是对图像单元的进行统计分析。A:面积B:亮度C:高度D:色彩E:分布
22、如果仅仅从城乡规划体系来看,城市设计的落实手段主要包括。A: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B:通过设计方案、或导则指导下一层次的城乡规划或城市设计编制C: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D:通过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导则或是方案评审直接指导具体的建设工程E: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
2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对规划地面形式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分为平坡式、台阶式B:用地自然坡度小于3%时,宜规划为平坡式C: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D: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E:用地自然坡度大于4%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24、当代世界城镇化的特点有。A:郊区化、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B:经济的全球化.已使城市职能分工更明确C:城镇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体D:大城市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E: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仍以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25、城市道路设计需遵循相应原则,具体包括__。A.要求满足交通量在所有时期内的发展要求B.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c.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D.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E.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在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