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目的: 规范环氧乙烷(EO)残留操作
2. 范围:环氧乙烷(EO)残留操作
3. 责任:检验员
4.内容
依据文件 GB/T 14233 .1-2008 比色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使用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 1原理: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乙二醇,乙二醇经高碘酸氧化成甲醛,甲醛与品红-亚硫酸试液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分析,测定吸光度。
4. 2 溶液配制
0.1mol/L盐酸:取9ml盐酸稀释至1000ml。
0.5%高碘酸溶液:取高碘酸0.5g,稀释至100ml。
1%硫代硫酸钠溶液:取硫代硫酸钠1.0克,稀释至100ml。
10%亚硫酸钠溶液(现配):称取10.0g无水硫酸钠,溶解后,稀释至100ml。
品红-亚硫酸试液:称取0.1g碱性品红,加入120ml热水溶解(紫红色),冷却后加入10%亚硫酸钠溶液20ml(淡粉红色),盐酸2ml,摇匀,置于暗处(1小时内)。试液应无色至微黄色,若发现有微红色,应重新配制。
乙二醇标准贮备液:取一外部干燥清洁的1000ml容量瓶,加水约100ml,移取10.0ml乙二醇,迅速加入瓶中,摇匀,精确称重。加水至刻度。
乙二醇标准溶液(浓度C=m ×10-3 g/L):精密移取标准贮备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4.3 样品液(检验液)浸提方法
取样品上有代表性的部分 ,截为约5mm长碎片,称取20.0g置于容器中,加0.1mol/L盐酸100mL,室温放置1小时(37℃干燥箱中进行),作为供试液。
4.4 标准曲线制备
4.4.1取5只25毫升或50毫升纳氏比色管,分别精确加入0.1mol/L盐酸5mL,再精确加入1.25mL、2.5mL 、3.75 mL 、 5.0mL 、 6.25mL乙二醇标准溶液。
另取一只纳氏比色管,精确加入0.1mol/L盐酸5mL作为空白对照。
4.4.2于上述各管中分别加入高碘酸溶液(5g/L)1mL,摇匀,室温放置1h。然后分别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 10g/L )至出现的黄色恰好消失。再分别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0.5mL,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摇匀,35℃~37℃条件下放置1~3h,于560nm波长处以空白液作为参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体积标准曲线
4.4.3精确量取供试液5.0mL于纳氏比色管中,按4.4.2步骤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计算试液相应的体积V1
4.4.4从标准曲线上计算试液相应的体积,代入公式。
4.4.5
数据记录:
| 标准液体积 | 1.25mL | 2.5mL | 3.75 mL | 5.0mL | 6.25mL |
| 吸光度A | |||||
| 供试液 吸光度A | |||||
| 吸光度-体积标准曲线方程 | A=××××V-×××× R2 =0.99×× | ||||
相对含量WEO=1.775×V1×C1×1000
WEO―――单位产品中环氧乙烷相对含量,μg/g,或mg/kg
V1――― 标准曲线上计算出检验液相应的体积, mL
C1――― 乙二醇标准溶液溶度,g/L
5.记录
环氧乙烷(EO)残留检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