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箱数÷每次运的箱数=运的次数
总箱数是300+260=560(箱);每次运的箱数是40箱,
第一步先求总箱数:300+260=560(箱),
第二步用总箱数÷每次运的箱数求出运的次数:560÷40
2、上衣一件48元,裤子一条36元,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付多少元?7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一套衣服的价格):一件上衣的价格+一条裤子的价格;套数是5套,
第一步先求单价(一套衣服的价格):48+36=84(元),
第二步用单价×数量求出总价:84÷5
3、五一班有40人,五二班有38人,两个班一共借书234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人?
借书总本数÷总人数=平均每人借书的本数
总本数是234本,总人数是40+38=78(人),
第一步先求总人数40+38=78(人),
第二步用借书总本数÷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借书的本数:234÷78
4、一班捐款210元,二班捐款270元,如果补助每名贫困儿童60元。这些捐款可以补助多少名贫困儿童?
捐款总数÷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补助贫困儿童人数
捐款总数是210+270=480(元),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是60元,
第一步先求捐款总数:210+270=480(元),
第二步用捐款总数÷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求出补助贫困儿童人数:480÷60
5、四一班买了150朵花,四二班买了162朵花,两个班一共有78人。平均每人买了多少朵花?
花的总朵数÷总人数=平均每人买的朵数
花的总朵数是150+162=312(朵),总人数是78人,
第一步先求花的总朵数:150+162=312(朵),
第二步用花的总朵数÷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买的朵数:312÷78
6、印刷厂有一批图书要打包,故事书有500本,科技书有350本。如果每50本书包一包,这批图书一共可以包成多少包?
总本数÷每包的本数=包数
总本数是500+350=850(本),每包的本数是50本,
第一步先求总本数:500+350=850(本),
第二步用总本数÷每包的本数求出包数:850÷50
7、学校组织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书活动,四一班42人,捐了80本,四二班45人,捐了91本,四三班48人,捐了99本。四年级平均每班捐书多少本?四年级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
第一问:
捐书总本数÷班级数=平均每班捐书的本数
捐书总本数是80+91+99=270(本),班级数是3个,
第一步先求总本数:80+91+99=270(本),
第二步用捐书总本数÷班级数求出平均每班捐书的本数:270÷3
第二问:
捐书总本数÷捐书总人数=平均每人捐书的本数
捐书总本数是80+91+99=270(本),捐书总人数是42+45+48=135(人),
第一步先求总本数:80+91+99=270(本),
第二步再求总人数:42+45+48=135(人),
第三步用捐书总本数÷捐书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捐书的本数:270÷135=2(本)
8、植树节期间,学校四~六年级参加植树的人数和植树的棵树情况如下表。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 植树人数 | 27 | 28 | 30 |
| 植树棵树 | 78 | 87 | 90 |
植树总棵数÷植树总人数=平均每人植树的本数
第一步先求植树总棵数:(三个年级植树棵数相加)78+87+90=255(棵)
第二步再求植树总人数:(三个年级植树人数相加)27+28+30=85(人)
第三步用植树总棵数÷植树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植树的本数:255÷85
9、金山小学四年级有男生153人,女生135人,平均48人一个班,四年级一共有几个班?
总人数÷每班人数=班级数
总人数是153+135=288(人),每班人数是48人,
第一步先求总人数:153+135=288(人),
第二步用总人数÷每班人数求出班级数:288÷48
10、 学校四年级一班有52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做广播操时排成了9行,每行排几人?
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
第一步先求总人数:(把三个班的人数加起来)52+49+52=153(人)
第二步用总人数÷行数求出每行人数:153÷9
1、一本故事书350页,小明已看了70页,余下的每天看40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余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还要看的天数
第一步先求余下的页数:(总页数-已看的页数)350-70=280(页),
第二步用余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求出还要看的天数:280÷40
2、妈妈准备了80元钱,买面粉用去30元,剩下的钱可以买10千克苹果,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剩下的钱÷苹果的重量=苹果的单价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钱:(总钱数-用去的钱)80-30=50(元),
第二步用剩下的钱÷苹果的重量求出苹果的单价:50÷10
3、.学校买来160盆花,放在大礼堂28盆。剩下的花分给22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盆?
剩下的盆数÷班级数=平均每班的盆数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盆数:(总盘数-用去的盘数)160-28=132(盆),
第二步用剩下的盆数÷班级数求出平均每班的盆数:132÷22
4、四、五年级要栽120棵树。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栽28棵,剩下的分给五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栽多少棵?
剩下没有栽的棵树÷班级数=平均每班还要栽的棵树
第一步先求已栽的棵树:(每班栽的棵树×班级数)28×3=84(棵),
第二步再求剩下没有栽的棵树:(总棵树-已栽的棵树)120-84=36(棵)
第三步用剩下没有栽的棵树÷班级数求出平均每班还要栽的棵树:36÷4
5、小王看一本478页的科技书,已经看了382页,剩下的每天看16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剩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还要看的天数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页数:(总页数-已看的页数)478-382=96(页),
第二步用剩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求出还要看的天数:96÷16
6、食堂总共买了大米3232千克,已经吃了2182千克,剩下的每天吃150千克。还能吃多少天?
剩下大米的重量÷每天吃的大米的重量=还能吃的天数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大米的重量:(大米的总重量-已吃的重量)3232-2182=1050(千克),
第二步用剩下大米的重量÷每天吃的大米的重量求出还能吃的天数:1050÷150
7、一条铁线长360米,已经用了72米。剩下的铁线要剪成每段48米长,可以剪成多少段?
剩下的长度÷每段的长度=段数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长度:(总长度-已用的长度)360-72=288(米)
第二步用剩下的长度÷每段的长度求出段数:288÷48
8、学校买来600本儿童读物,放在图书馆168本,剩下的儿童读物分给12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几本?
剩下的儿童读物本数÷班级数=平均每个班分到的本数
第一步先求剩下的儿童读物本数:(儿童读物总数-放在图书馆的本数)600-168=432(本)
第二步用剩下的儿童读物本数÷班级数求出平均每个班分到的本数432÷12
1、小枚到动物园游玩,从狮子馆到熊猫馆每分钟走58米,12分钟能赶到,现在准备8分钟赶到熊猫馆,她平均每分钟应走多少米?
路程÷时间=速度
第一步先求路程:(速度×时间)58×12=696(米) 注:每分钟58米对应的时间是12分钟
第二步用路程÷时间求出速度:696÷8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48米,要走15分钟才能到学校,现在准备10分钟赶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路程÷时间=速度
第一步先求路程:(速度×时间)48×15=720米 注:每分钟48米对应的时间是15分钟
第二步用路程÷时间求出速度:720÷10
3、在春游时组织的爬山比赛中,小亮用15分钟走了630米山路,用这样的速度,剩下的210米山路,小亮还要走多长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第一步先求速度:(路程÷时间=速度:路程630米对应的时间是15分钟)630÷15=42(米)
第二步用路程÷速度=时间:(这里指剩下的路程)210÷42
1、乐乐家7、8月份共用电186千瓦时,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千瓦时?
第一问:
用电总量÷用电月数=平均每月用电量
186÷2
第二问:
用电总量÷用电天数=平均每天用电量
第一步先求用电天数:(7月份31天,8月份31天)31+31=62(天)
第二步用用电总量÷用电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用电量:186÷62
2、小华家5、6月份共用电244恰千瓦时,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千瓦时?
第一问:
用电总量÷用电月数=平均每月用电量
244÷2
第二问:
用电总量÷用电天数=平均每天用电量
第一步先求用电天数:(5月份31天,6月份30天)31+30=61(天)
第二步用用电总量÷用电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用电量:244÷61
3、小东家去年一个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 季度 | 一 | 二 | 三 | 四 |
| 用电量(千瓦时) | 267 | 222 | 270 | 213 |
用电总量÷季度数=平均每季度用电量
第一步先求用电总量:个季度用电量加起来:267+222+270+213=972(千瓦时)
第二步用用电总量÷季度数求出平均每季度用电量:972÷4
(2)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用电总量÷月数=平均每月用电量
972÷12
4、小华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如下表。
| 季度 | 一 | 二 | 三 | 四 |
| 用水量(立方米) | 135 | 157 | 1 | 143 |
用水总量÷季度数=平均每季度用水量
第一步先求用水总量:四个季度用水量加起来:135+157+1+143=624(立方米)
第二步用用水总量÷季度数求出平均每季度用水量:624÷4
(2)如果每立方米水水费3元,去年小华家一共要交水费多少元?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指每立方米水的水费;
数量指一年的用水总量;
1、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写成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你能写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吗?
第一步:用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27×26+18=720
第二步:用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求出正确的结果:720÷72
2、小虎做除法时,把除数40看成了4,得商是20,还余3,正确的商是几?
第一步:用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4×20+3=83
第二步:用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求出正确的结果:83÷40
1、同学们表演团体操,原来排成24行,每行有20人,队形变化后,排成30行,每行有多少人?
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
第一步先求总人数:(每行人数×行数=总人数):24×20=480(人)
第二步用总人数÷行数(现在的行数)求出每行人数:480÷30
2、学校四年级一班有52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做广播操时排成了9行,每行排几人?
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
第一步先求总人数:三个班人数加起来:52+49+52=153(人)
第二步用总人数÷行数求出每行人数:153÷9
3、参加艺术节方阵表演的有400名学生。如果每排站20人,可以站成多少排?每排站50人,可以站成多少排?
第一问:
总人数÷排数=每排人数:400÷20
第二问:
总人数÷每排人数=排数:400÷50
1、、森林公园有一块面积是91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草坪宽26米,长是多少米?周长是多少米?
第一问:
面积÷宽=长:910÷26=35(米)
第二问:(长+宽) ×2=周长:(35+26) ×2
= 61×2
=122(米)用递等式计算
2、丰收农场有一个面积是980平方米的长方形果园,果园长35米。宽是多少米? 周长是多少米?
第一问:
面积÷长=宽:980÷35=28(米)
第二问:(长+宽) ×2=周长:(35+28) ×2
=63 ×2
=126(米)用递等式计算
1、修路队计划21天修路960米,实际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路多少米?
工作总量÷实际时间=实际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指修路的长度960米;实际工作效率指实际每天修路的米数
第一步先求实际时间:(计划的天数-提前的天数=实际时间)21-5=16(天)
第二步用工作总量÷实际时间=实际工作效率:960÷16
1、奶糖每千克12元,水果糖每千克10元,巧克力每千克20元,把这三种糖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
(1)每千克什锦糖售价多少元?
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就是三种糖售价的平均数。
12+10+20=42(元)
42÷3=14(元)
(2)王老师带了280元钱,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指总共用去的钱,单价指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
280÷14
1、一节货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00吨货物,至少需要多少节这样的车厢?
总重量÷每节车厢的重量=车厢的节数
注:有余数,节数要加1。
2、258个同学去参观国防图片展览,每辆限乘30人。要把全体同学一次运走,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客车?
总人数÷每辆汽车的人数=汽车的辆数
注:有余数,辆数要加1。
1、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每班人数×每个年级的班数×年级数=总人数
2、学校买了8筒羽毛球,每筒12个,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先求数量(羽毛球的总个数):每筒个数×筒数:12×8=96(个)
第二步用单价×数量求出总价:96×4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先求每筒的价格:12×4=48(元)
第二步用每筒的价格×筒数:48×8
3、学校买了8筒羽毛球,每筒12个,一共用了384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
总价÷数量=单价
第一步先求数量(羽毛球的总个数):每筒个数×筒数:12×8=96(个)
第二步用总价÷数量=单价:38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