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 | 质量标准 | 备注 |
| 一、上机架 1、轴瓦 | 1、轴瓦表面光洁、无脱壳裂纹等缺陷,个别砂眼内光洁无杂物。 2、新瓦、烧伤后,重新使用的旧瓦及拆开检查接触面不佳的旧瓦必须先磨接触面,后挑花。继续使用无异常的旧瓦可只挑花。挑花时前后两次的刀花应互相垂直,接触点不得过大,瓦进油边楔形倒角修刮与图相符。 3、瓦刮好后检查接触点不接触面积符合以下要求: 接触点:导轴瓦1-2个/cm2 不接触面积:导轴瓦不大于15% | |
| 2、冷却器 | 1、清扫干净内外,无污物、水垢、锈皮。 2、盖内防锈漆涂刷均匀,干透后盖合。 3、耐压0.35mPa/30分钟不渗漏。 4、个别渗漏铜管可作两端堵死处理,但一个冷却器单行道堵死支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5。 | |
| 3、镜板 | 1、表面光洁平整,无手感划痕及其他异常。 2、光洁度▽10以上。 | |
| 4、推力头 | 1、与镜板配合面理争光洁无凸出伤痕。 2、与发电机轴配合部位无毛刺、擦碰凸出伤痕修磨平整,并尺寸测量、记录准确。 3、卡环与槽口、与推力头接触面配合无间隙,接触面在75%以上。 4、与上导瓦配合面应光滑。否则应用细油石依圆弧轻轻均匀研磨平整,再用金相砂纸打接触面研磨光滑。放置注意保护。 | |
| 5、轴瓦调整 | 1、推力瓦水平在0.02mm/米内。 2、标高在上机架内测量时与分解时测量数比较低0.5mm左右,在蜗壳内侧转轮与底环高差平均差―1mm~―0.5mm。 3、推力瓦受力应一致。 4、导轴瓦间隙与计算相符一般单边平均0.08~0.12mm。 | |
| 6、上机架油槽 | 1、清洁、干燥不应有杂物微粒,所加透平油化验合格。 2、分油板无破损、冷却器、测温计等各部件安装正确,螺栓紧固可靠无松动变化可能。 3、上机架与静子接触处双方清洁无凸起伤痕、锈斑、螺栓紧固接触严密70%以上无间隙,上机架水平合格,检修前后无明显变化。 4、冷却水试压内外接头处均无渗漏。 |
发电机大修项目及质量标准
| 项目 | 质量标准 | 备注 | ||
| 四、下机架 | 与上机架有关条文相同 | |||
| 五、制动器及制动柜 | 1、活塞及缸无锈蚀、毛刺、擦碰凸起伤痕上下活动灵活自如。 2、皮碗无裂缝、破损及变质。 3、闸板有严重磨损及烧痕者应重新加工平整或换新闸板(损耗厚度达原1/4者) 4、各部件紧固可靠,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 5、风试动作灵活,各部件无漏风声响存在。 6、管道、阀门、管件、电磁阀、压力表计动作正确灵活,无渗漏。 7、安装正确牢固,动作灵活能自动落下。 | |||
| 六、转子检查 | 1、各部螺栓、螺母紧固,止动片无变化。 2、点焊点未开裂。 3、键紧固,磁极线圈不松动。 4、风扇紧固不松动,不变形、无位移。 5、磁极间支撑紧固不松动、无位移。 6、磁轭间清洁无杂物。 7、法兰面平整光洁、锈蚀及擦碰凸出伤痕修磨平整。 8、与推力头配合轴颈及下导轴领处要求与推力头相同。 | |||
| 七、定子检查 | 1、静子各部无不应有的杂物线圈无伤损。 2、消防水管等固定牢固无松动开裂。定子喷漆时注意喷水孔不能堵塞。 3、上下挡风板螺栓齐全无松动开裂。 4、基础板及静子与基础板、上机架接触部位应清洁无锈蚀及凸出伤痕接触严密70%以上无间隙。 5、气隙最大与最小不大于(或小于)平均气隙的10%。 | |||
| 八、机组轴线处理 | 1、支表准确记录计算无误。 2、先盘出推力瓦水平在0.02mm/m以内。 3、转子各部允摆度不大于以下规定值: 集电环 | 下导 | 法兰 | 水导 |
| 0.3 | 0.05 | 0.07 | 0.14 |
| 以使镜板变形最小。 |
| 检修项目 | 项目标准 | 备注 |
| 一、水轮机轴承 1、测量轴承间隙 | 符合设计间隙(0.24~0.28mm),每端最大与最小总间隙之差及同一方位的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不应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10%; | |
| 2、解体、清扫、检修轴承 | 清洁、无锈蚀、无油污; | |
| 3、清扫、检查并修整轴承瓦 | 表面无裂纹、硬点、脱壳等缺陷 | |
| 4、清扫、测量轴颈 | 表面无锈蚀、清洁,椭圆度符合要求; | |
| 5、清扫油盆、挡油板,检查渗漏,分解检查毕托管 | 清洁、无油污,转动油盆进行5min煤油渗漏试验,无渗漏现象; | |
| 6、清扫并检查轴承箱、进行油冷劫器水压试验 | 无油污、组合面光滑,油冷却器进行0.4MPa的60min水压试验,无渗漏现象; | |
| 7、转动油盆渗漏检查 | 进行煤油渗漏试验,4h无渗漏现象; | |
| 8、转动油盆、油箱盖、轴承有关部分除锈、刷漆 | 锈蚀打磨干净、部件表面的油漆平整、光滑 | |
| 二、导水机构: 1、清扫、检查顶盖排水孔 | 无污物,水流畅通无阻; | |
| 2、测量及调整导水叶端、立面间隙 | 上、下端面间隙均应在0.25~0.55mm之间,立面间隙最大不超过0.05mm允许存在局部间隙0.1mm其长度不超过导叶全长的20%; | |
| 3、拆装、检修、更换导水叶套筒的轴套密封 | 密封环、O型密封圈无磨损,O型密封圈磨损严重应更换; | |
| 4、修补导叶局部汽(磨)蚀损坏 | 补焊处与原导叶一至; | |
| 5、测量与调整接力器压紧行程 | 压紧行程应在2~4mm之间; | |
| 6、分解、检查接力器,并进行耐压试验或更换活塞环,解体、检查锁定装置,进行动作试验 | 活塞、缸体表面清洁,无毛刺,活塞环无严重磨损,锁定装置动作自如,无卡涩及渗漏油现象; | |
| 7、修补并研磨导叶轴颈 | 补焊处经过车圆应与设计值相同; | |
| 8、解体并清扫导叶连板,测量轴销轴套、更换磨损件 | 无锈蚀,轴套磨损过大应更换; | |
| 9检查、研磨或更换控制环侧面和端面抗磨板 | 应无严重磨损,磨损超过1.5mm时,应更换抗磨板; | |
| 10、检查、修补顶盖、底环抗磨环 | 无裂纹、表面平整无毛刺; | |
| 11、顶盖、套筒、控制环、导叶、底环有关部分除锈、刷漆 | 锈蚀打磨干净、部件表面的油漆平整、光滑 |
水轮机大修项目及标准
| 检修项目 | 项目标准 | 备注 |
| 三、转轮及主轴 1、测量迷宫环间隙; | 符合设计要求(上迷宫间隙0.75~0.95mm;下迷宫间隙0.7~0.95mm); | |
| 2、检查及修补转轮室的汽蚀、磨损、裂纹; | 无裂纹、汽蚀现象,补焊过转轮表面与原转轮叶型、流道表面一至; | |
| 3、转轮静平衡试验; | 残留不平衡力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半径 475mm处静平衡试验块不大于0.14kg); | |
| 4、进行主轴探伤; | 无裂纹、损伤等缺陷; | |
| 5、联轴螺栓伸长值检查 | 伸长值0.08~0.10mm | |
| 四、引水钢管、蜗壳与尾水管;里衬 1、检查蜗壳及尾水管 | 无严重气蚀、锈蚀、裂纹等缺陷; | |
| 2、修补尾水管汽蚀; | 尾水管表面光滑,平整; | |
| 3、检查引水钢管、伸缩节漏水并堵漏; | 无裂纹、渗漏现象; | |
| 4、解体、检查及修理蜗壳排水阀、尾水管排水阀、技术供水阀; | 阀门开、关动作自如,不费劲,无渗漏现象; | |
| 5、清扫、检查测量表计管路; | 无堵塞、渗漏现象; | |
| 6、对引水钢管、蜗壳进行防腐; | 除锈、打磨干净,刷防锈漆并进行干燥处理 | |
| 五、大轴补气阀 对吸力真空阀进行解体、清扫及试验调整; | 无锈蚀,密封面良好,动作正常(真空度为0.2MPa时应动作补气); | |
| 六、主轴检修密封: 1、围带检查; | 安装前通0.1MPa的压缩空气,在水中作渗漏试验,应无漏气现象; | |
| 2、安装后径向间隙检查; | 径向间隙符合设计要求(0.15~2mm之间); | |
| 3、管路检查 | 管路无漏气现象 | |
| 七、主轴水封: 1、主轴水封活塞、抗磨环检查; | 侧面、密封端面无严重磨损; | |
| 2、活塞体检查; | 活塞体无严重锈蚀,活塞体水封槽无严重磨损; | |
| 3、径向间隙检查; | 符合设计要求(不大于0.5mm); | |
| 4、供水管路检查; | 管路畅通 |
| 5、工作情况检查。 | 密封良好、无大量甩水现象; | |
| 八、表计检查校验 | 外观完整,指示准确,有校验标记; | |
| 九、管道阀门检修 | 1、管道畅通、管件不渗漏;2、各阀门操作灵活、开畅通,关闭时不渗漏; | |
| 十、顶盖、底环、迷宫及抗磨板、尾水管等部位 | 磨损处理视分解后情况而定,但事先必须做好详细完整的记录 | |
| 十一、消除大修中发现其它缺陷 | 根据大修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情况定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备注 |
| 一、调速器 1、各活塞(阀及缸(套)) | 1、平滑光洁边角完整无毛刺、锈蚀及擦碰凸出伤痕。 2、测量并记录其主要尺寸如图纸要求,不超过其公差数值。 3、装配后动作灵活符合设计要求。 | |
| 2、辅主配压阀 | 1、辅主之间严格同心,不得有倾斜和单侧磨损现象,装配后能在壳体内内自由滑动无卡阻现象。 2、关侧行程调整符合本机组要求的8秒。 | |
| 3、反馈机构 | 1、各销及销孔无严重磨损,配合无晃动间隙无卡死。 2、各杆件无变形、断裂,保持光滑平整。 3、各弹簧弹性正常,无异常变形。 | |
| 4、回复轴 | 1、各轴承正常磨损无松晃等变化,润滑油质量好、充足。 2、各拐臂动作灵活无卡阻及空回间隙。 3、各固定部分无松动变化及脱落的可能。 | |
| 5、总装初调 | 1、导叶50%开度时各杆件应基本水平符合图纸要求。 2、开度机构指示偏差全行程不大于2%。 3、压紧行程2—4mm。 4、回复机构死行程不大于接力器全行程的0。2%。 5、残留值按要求整定,记录于检修记录。 | |
| 6、动特性试验 | 1、空载扰动 (1)扰动量±8% (2)通过试验选配至最佳参数其标志是: 转速最大超调量不大于扰动量的30%,超调量次数不超过2次。 由扰动开始至稳定(不超过0.25%)不大于30秒。 2、手自动切换:机组转速应稳定,无冲击,接力器无跳动。 | |
| 7、调节保证(甩负荷试验) | 机组甩100%负荷时: 速度升高 水压升高 ≤ 45% ≤ 44% |
调速器大修项目及质量标准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备注 |
| 二、接力器 | 1、活塞及缸无毛刺锈蚀及凸出伤痕,光滑平整。 2、活塞环正常磨损无断裂缺损,弹性正常。 3、装配后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 4、各部无渗漏。 | |
| 三、集油箱 | 1、螺杆正常磨损,无毛刺及擦碰凸出伤痕。 2、壳体光洁止推轴承正常磨损。 3、螺杆配合转动灵活,无卡阻,各部间隙符合设计要求。 4、与电机安装最大偏心不大于0.08,最大倾斜不大于0.08,其窜动量2mm左右。 | |
| 1、油泵 | 1、运转时有少量漏油。 | |
| 2、阀组 | 1、动作符合设计要求。 2、无渗漏。 | |
| 3、集油槽、 压油罐 | 1、容器内清洁无污杂物,干燥,内部结构清楚,所加透平油合格,无渗漏。 2、最底部检查,清扫无污物水份。 | |
| 4、漏油泵 | 1、齿轮无毛刺及擦碰凸出伤痕、壳体光洁,正常磨损,配合转动灵活无卡阻。 2、油槽清洁无污杂物、干燥。 3、上部封堵完好,各部无渗漏。 | |
| 5、管道阀门 | 1、管路畅通,管件不渗漏。 2、各阀门操作灵活,开畅通、关封闭,不渗漏。 | |
| 6、表计检查 | 外观完整,指示准确,有校验标记。 | |
| 7、特殊项目 | 视分解后检查发现缺陷情况定。 |
(单位:MPa)
| 项目 | 安全阀 | 工作油泵 | 备用油泵 | ||||
| 额定油压 | 整 定 值 | ||||||
| 开始排油压力 | 全部开放压力 | 全部关闭压力不低于 | 起运压力 | 复归压力 | 起运压力 | 复归压力 | |
| 2.5 | +0.05~+0.10 | +0.40 | -0.25 | -0.20~-0.30 | 2.5 | -0.35~-0.45 | 2.5 |
2、机组振动允许值(双振幅),水平振动0.1mm,垂直振动0.07mm。
附加项:
